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

一連觀察兩天,逃亡的士兵沒有出現疫病情況,範寧才稍稍鬆口氣,這時,整個大營都緊張起來,興慶府爆發疫病的消息已傳遍全軍,整個宋軍都緊張起來,畢竟五十幾萬大軍,若疫病爆發,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範寧頒佈的幾條嚴令立刻深入人心,嚴禁喝生水,嚴禁隨地大小便,茅廁每天要用生石灰消毒,嚴禁在營外獵取任何野味,必須早晚服用鐵舟去炎散,如果出現腹瀉或者發燒,必須立刻送去醫營隔離。

幾條命令下達後,宋軍開始全面執行,甚至有點草木皆兵,一個營帳內,稍有點頭疼腦熱立刻被其他人揭發,然後強制送去醫營隔離觀察。

範寧更擔心西夏軍驅趕病人來投降宋軍,以達到傳染給宋軍的目的,所以特地下令加強戒備,增加外圍哨塔,將五十步一座的哨塔增加到二十步一座,任何靠近宋軍大營的人必須在百步外辨明身份,企圖衝進大營者一律射殺。

加強興慶府附近的外圍巡哨,遇到西夏人一律射殺,屍體焚燒,外圍巡哨要在巡哨營監視五天後才能進大軍營。

這個命令還是有了很好效果,連續每天晚上都有數十名企圖逃亡的西夏士兵被宋軍射殺,屍體用火油袋遠距離噴射火油後燒燬。

河面上也加強了巡邏,防止生病士兵逃過黃河和唐來渠。

第五天上午,範寧在中軍大帳聽取都統領陳燕信使的報告,都統領陳燕率三萬騎兵繞道前往賀南山清剿党項人老巢,那邊有党項人十三個部落,這次五萬党項騎兵就是來自這十三個部落。

陳燕沒有來得及寫書面報告,範寧聽取口頭彙報,實際上很簡單,十三個部落沒有抵抗,全部被宋軍剿滅,殺死男子四萬餘人,俘獲婦孺近十萬人,正在渡黃河,準備暫時安置在定州,繳獲牛羊百萬頭,戰馬十餘萬匹,羊皮和牛皮數百萬張,還其他大量財物,僅白銀一項就有五十萬兩之多。

此時的興慶府內已經可以用人間地獄來形容,疫病在一個多月就開始出現了,大批百姓出現了發燒腹瀉症狀,官府沒有當回事,直到一下子死亡七十餘人,官府才意識到爆發了疫病,而這時,疫病已經擴散,城中到處都有病人出現,甚至連軍隊也出現疫病感染。

這一個多月來,城內官府想盡辦法,隔離、焚燒屍體,填埋污染水源,都沒有效果,疫病已經大規模擴散了。

不得已,只得由軍隊下令全城戒嚴,任何人不準上街,違令者格殺勿論,這實際上就是讓城中百姓自生自滅了。

夜幕剛剛降臨,樑太后便緊急召見了相國樑乙埋,她見到樑乙埋,便將一份奏摺摔在樑乙埋面前,隨即劈頭蓋臉一頓臭罵,“我讓你三天之內拿出解決疫病的方案,這就是你的方案?居然叫我投降宋軍,你安的什麼居心?”

樑乙埋哭喪着臉道:“我真的沒有辦法了,你知道外面的疫病現在嚴重到什麼程度了,一個月前我們每天發九十萬份稀粥,昨天只發了六十萬份,一個月減少了三十萬份稀粥,這裡面發生了什麼可怕的事情,你還猜不到嗎?”

“那就要投降?”

“太后,現在我們除了投降,還有什麼路可走,昨天城外射進一封信和一柄劍你不知道吧?”

樑太后一愣,“什麼劍,什麼信,我怎麼不知道?”

“聽說是勸降信,賀蘭山的數萬騎兵已被全殲,十三個部落也被宋軍剿滅,聽說投來的劍是嵬名浪的佩劍。”

“我問你信和劍現在在哪裡?”樑太后的聲音變得嚴厲起來,這麼重大的事情居然向自己隱瞞了。

“我也不知道,應該在軍方手中!”

樑太后立刻回頭對侍衛令道:“速去召都羅馬尾來見我!”

侍衛行一禮,匆匆去了。

樑太后這才把話題又轉回到她關心的事情上,“現在疫情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你們有沒有挨家挨戶去清點,去搬走屍體?”

樑乙埋搖搖頭,“官府衙役死的死,逃的逃,已經沒有人手了,請求軍隊去清點,但軍隊一口拒絕,說是士兵被感染了,我們承擔不起責任。”

“那你不會去找都羅馬尾協助?”樑太后怒道。

樑乙埋嘆口氣,“他現在在軍中根本沒有威信,大部分將領都不買他的帳,他的軍令沒有人會執行。”

樑太后頓時吃了一驚,都羅馬尾可是她掌握軍隊的抓手,如果都羅馬尾在軍隊失效,那不就意味着自己失去了對軍隊的控制嗎?

樑乙埋明白太后的擔心,連忙解釋道:“微臣的意思,並不是說軍隊不忠於太后,只是都羅馬尾實在太糟糕,貪婪殘暴,打仗也沒有本事,軍隊上下都對他十分抵制。”

“他不是你推薦的嗎?”

樑太后不滿地怒視樑乙埋,“當初你把他誇到天上去了,極力向我推薦,我才重用他,現在你又說他不行,好像都是我用人不當?”

樑乙埋有點尷尬,連忙道:“太后息怒,都羅馬尾以前確實表現得很好,對太后忠心耿耿,我才推薦他,哪裡知道忠心不能當飯吃,沒本事的忠心還會誤事,我也是最近纔看透這個人,貪得不行。”

樑太后心裡十分煩亂,軍隊必須要牢牢控制朱,否則一旦兵變,自己死無喪身之地。

樑乙埋又勸道:“太后,我們支持不了幾天了,我們沒有醫藥,也無法隔離,糧食只能堅持十幾天,最後的結果不是病死就是餓死,投降宋軍吧!至少能保住我們家族的榮華富貴,也至少能保住城內一半的百姓,太后,不要再硬撐了。”

樑太后沉默不語,其實她也有點動心了,她今天把兄弟召來,就是想聽聽他的勸說。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隱隱傳來喊殺聲,在夜晚傳得格外清晰,樑太后一愣,這是宋軍攻城了嗎?

只見從外面連滾帶爬跑進一人,急聲道:“太后,城內有軍隊譁變!”

樑太后大吃一驚,手中的茶盞落在地上,她有點驚慌失措道:“乙埋,你快想想辦法,這必然是那幫混蛋造反了。”

樑乙埋當然知道,這必然是皇叔祖李成遇爲首攝政派造反了。

李元昊的兩個弟弟,二弟李成遇是個老好人,對權力慾望不大,整天喝酒熬鷹,老三李成嵬,也就是嵬名浪,是西夏第一功臣,跟隨李元昊南征北戰,他要求實行攝政王制度,也就他來當攝政王,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被流放去了河西,前些天已在和宋軍的激戰中陣亡。

李成遇雖然是個老好人,但其他皇族卻把他擡出來反對樑太后,樑太后早就發現軍中不穩,這才繼續重用兵敗懷州的都羅馬尾。

沒想到還是發生兵變了。

樑太后畢竟是女流,加上年輕,所以在突發的兵變面前,她更多隻能求助於胞兄樑乙埋。

樑乙埋確實比較冷靜,他想了想道:“先關閉宮門,然後太后把天子控制在手中,我去找找救兵。”

樑太后也冷靜下來,她立刻下令關閉宮門,全部宮廷侍衛都上城準備作戰。

樑乙埋跑出了皇宮,他還想到一人,不是都羅馬尾,而是大將軍藏溫木,他也是羌人,一向被皇族排擠,比較忠於太后,只是和都羅馬尾關係很僵,一直沒有被重用。

藏溫木手下有一萬人,如果能把他爭取過來,今晚他們還有一線希望。

城內爆發了激戰,導火線就是嵬名浪的佩劍,嵬名浪陣亡,很多支持嵬名浪的皇族立刻轉向支持李成遇,他們早就準備好,就等嵬名浪返回京城後發動兵變。

嵬名浪一死,兵變就立刻爆發了。

雖然都羅馬尾被人痛恨,但支持天子和太后的軍隊還是還是佔據上風,兩派軍隊在大街小巷中發生了嚴重內訌。

樑乙埋剛跑出皇宮不遠,便迎面遇到了率軍趕來拱衛皇宮的藏溫木,樑乙埋大喜,急忙帶他返回皇宮卻見太后和太子。

藏溫木向樑太后跪下道:“請太后放心,那些造反士兵只是少數,成不了氣候,微臣全力剿滅造反亂臣。”

樑太后輕輕鬆口氣,點點頭道:“一切就仰仗大將軍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
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嘉佑六年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百一十章 潼關稅吏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十四章 劉院主的教誨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耽羅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