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

副將林銳聽說都頭秦武觸犯軍紀被抓,他心中頓時又氣又急,連忙向中軍大帳趕來。

秦武和他從小一起長大,還是他母親的義子,長大後林銳從軍,而秦武卻遊手好閒,成爲鄉里有名的無賴,三年前,秦武父母雙亡,他賣了家鄉的土地跑來投奔已經升爲都指揮使的林銳。

林銳看在從小一起長大的份上,不僅直接讓他出任火長,三年來對他多有提拔,短短三年時間便升爲都頭。

升爲軍官後,秦武也並沒有以軍人自律,依舊痞氣十足,時常惹是生非,欺壓下屬同僚,敲詐商戶,在軍中名聲極壞,只是他沒有惹出什麼大事,又有後臺,大家都敢怒不敢言。

秦武在泉州被稱爲三好都頭,好酒、好色、好賭,他報名出海,也是因爲他欠下賭債太多,需要出門躲債,而且他知道自己若不跟隨林銳,早就被人收拾了。

林銳匆匆趕到中軍大帳,只見秦武被剝去軍服,雙手反綁,跪在中軍大帳外,沒有打板子,也沒有其他什麼懲罰,他心中一涼,恐怕狄青是在等自己到來呢!

走進中軍大帳,只見狄青正在和範寧交談着什麼,林銳連忙單膝跪下行禮,“末將參見大帥!”

狄青雖然是被文官排擠,被貶黜出海,但人家可曾是樞密使,和相國同級,林銳不過是個五品遊擊將軍,現在雖是副將,但在官階上和狄青實在相差太遠。

他這個從五品將軍,連範寧也惹不起,範寧可是監察御史,持天子劍巡察海外,沒有監軍之名,卻行監軍之權。

狄青看了他一樣,直接問道:“秦武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行奸**之事,林將軍可知曉?”

“卑職只聽說他觸犯軍紀,具體情況不知!”

狄青把泉州酒樓掌櫃的控訴書以及秦武的認罪書遞給林銳,林銳看完,額頭上出了汗珠,犯下這種大罪,按照軍規當斬,但自己怎麼能眼睜睜看着秦武被殺。

他半晌小聲道:“秦武確實有罪,或許是因爲遠在海外,他思鄉過重導致。”

他不敢明着求情,但點出秦武目前在海外,爲國效力,就是委婉地希望狄青能從輕處罰。

旁邊範寧的冷笑一聲道:“我不太理解林將軍的意思,難道思鄉的方式就是強擄奸**民女,難道他在家鄉就喜歡幹這種事情?”

見林銳啞口無言,範寧又繼續道:“在鯤州和宋馬島的將士有成千上萬人,但敢強搶奸**民女的軍人就他一個,是不是他有什麼後臺,才讓他如此膽大妄爲,不惜以身試軍法?”

林銳臉色瞬間變成蒼白,他聽出了範寧口中殺氣騰騰的話,又見範寧腰間竟然佩着天子劍,他心中膽怯了,知道自己再多說一句,自己頭上的官帽難保,他連忙道:“卑職不敢,卑職支持以軍紀嚴懲!”

狄青點點頭,“既然林將軍深明大義,那按照軍法來懲處,傳我的命令,擂鼓聚兵!”

‘咚!咚!咚!’戰鼓聲轟隆隆敲響。

林銳腿一陣發軟,狄青這是要公開處斬秦武了,殺一儆百,以秦武的人頭來警告三軍。

四千軍隊迅速聚集列隊,他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都悄悄議論紛紛,將領們喝令道:“安靜!”

校場上頓時安靜下來,只見在前面的指揮台上,十幾名士兵押上來一名五花大綁的男子,從他穿的軍靴來看,應該是一名將領,站在前排的士兵都認出了此人,軍隊中有名的賭棍秦武。

此人脾氣極大,稍不合他意張口便罵,欺凌部下更是常事,據說此人有後臺,雖然很多人都不認識他,但幾乎沒有人同情,以狄帥愛兵如子,如果不是嚴重觸犯軍法,也不會這樣五花大綁公開懲處。

執法官高聲道:“第二軍第五營都頭秦武,強搶奸**民女,觸犯軍規第八條,爲了嚴肅軍紀,特此公開處斬!”

秦武還以爲林銳替自己說了情,只是公開打一頓板子,沒想到居然是公開處斬,頓時嚇得他癱軟如泥,大小便失禁,嗚嗚大喊,只是他喉嚨被繩子勒緊,喊不出聲來。

幾名士兵將他按跪倒在地,頭髮被牽住,校場上數千雙眼睛注視着這一幕,一名行刑士兵高高舉起大刀,隨着一聲‘開斬!’

寒光一閃,血水四濺,一顆人頭落地,站在遠處的林銳心中難過,別過頭去不忍再看。

這時,狄青走上前高高舉起秦武人頭,厲聲喝道:“在大宋,我的軍隊軍法如山,現在我們在海外,我要求軍紀更加森嚴,誰膽敢再有觸犯軍法,皆從嚴懲處,不管什麼人,就算我狄青觸犯軍法,也一樣嚴懲不貸,秦武就是觸犯軍法的下場!”

三軍凜然,心中畏懼感頓生,在軍中說教是沒有什麼意義的,只有用血用人頭來警示,士兵纔會被軍法所震懾,自古以來無不如此,秦武觸犯軍法,正好成爲殺一儆百的典型,殺了他,相信鯤州駐軍從此軍紀森嚴。

範寧離開軍營,返回官衙,徐慶着實對範寧有點不滿,他低聲埋怨道:“明明可以阻止秦武侵害那小娘子,偏偏要讓秦武得逞,害了一個無辜的小娘子。”

“你說夠沒有?”

範寧回頭狠狠瞪了徐慶一眼,徐慶不敢吭聲了,但他眼中的不滿依舊難消。

範寧緩緩道:“酒館尋釁滋事,按照軍法只是重打五十軍棍,有什麼意義?若不殺他,怎麼震懾全軍?相信這顆人頭砍下,鯤州駐軍從此軍紀森嚴,這纔是對明年大規模人口流入做準備。”

徐慶嘆了口氣,“只是傷害了無辜!”

“至少秦武最後一步並沒有得逞,只能說奸**未遂,再說我也會給她補償。”

範寧淡淡道:“准許她加入宋朝民籍,並補償她白銀五十兩。”

徐慶也知道範寧是從大局考慮,從長遠考慮,從範寧的立場上說,這樣的做法也無可厚非,只是他覺得自己沒有能及時阻止秦武作惡,而心感愧疚。

“小官人,我想去喝一杯!”

“你去吧!”

徐慶加快腳步向酒樓走去,這時,範寧倒想起一事,轉身向火器營走去。

火器營就在軍營旁邊,實際上是軍營的一部分,佔地數十畝,由是十幾座大帳和一座鍊鐵棚組成,目前大營內增加到十三名工匠,加上管理日程事務的司丞一人,一共十四人。

增加的三人主要是三名技藝高超的鐵匠,早在一個月前,顆粒狀hu0ya0便已經制作成功,但鐵殼的製造難度卻很大,製造厚了,hu0ya0炸不開,製造薄了,hu0ya0還沒有充分燃燒就迸裂。

還有大小也很有講究,多少hu0ya0能炸開多大的鐵殼,所以需要反覆試驗,總結經驗,記錄數據,進行了成百上千次試驗後,纔可能找到一個最佳方案。

也正是因爲打造外殼的難度太大,所以範寧才又增加了三名手藝高超的鐵匠參與,這幾天正是關鍵時刻,自己離開了五六天,也不知道有沒有成果出來?

火器營門口有四名士兵在站崗,戒備森嚴,範寧取出銀質通行牌給士兵看了看,便直接走了進去。

到目前爲止,只有範寧和狄青有銀質通行牌,其他十三名工匠和司丞有銅製通行牌,除了他們十六人,任何人要進入火器營就必須有範寧簽署的通行令,連狄青都沒有這個簽字權限。

範寧剛走進大帳,宋老匠便聞訊迎了出來,範寧見他滿臉喜悅,便知道有成果了,笑道:“是不是有好消息要告訴我?”

“啓稟御史,鐵殼做出來了,我們前天已經在城外試驗了一次,完全成功,現在還差最後一步。”

範寧大喜,“鐵殼火雷在哪裡?快給我看看!”

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
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零三章 堅壁清野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五百六十二章 擺脫迷惘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風波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四百二十四章 意外發現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喜之日(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四百三十八章 下馬威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