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

但不管怎麼說,至少一百零九塊地塊都有了明確的主人,現在他們需要去繳納購地費用,並且要在三個月內動工修建店鋪。

購買土地的費用很便宜,每塊地約兩畝,一共十兩銀子,接下來很多商人迫不及待地跑去市舶司簽署建造協議,負責建造房舍的官員姓魯,是海外經略府的八品官員,他特地準備了十二套店鋪圖紙,商人可以任選其中一套,付清了建造費用,一個月後就可以驗收店鋪了。

此時,倉庫區內,一座座巨大的倉庫正在搭建,倉庫都屬於市舶司所有,商人們可以用低廉的價格租用,碼頭上,上千名日本勞工正在夯平土地,再用石灰和米漿混合在一起,鋪設從呂宋港運來的磚塊。

雖然是天然良港,但岸上土地並不平整,需要填平低窪,削去突兀的石塊,然後再用大磚鋪設,安裝好拴繩柱,形成一條長達數裡的平整港口。

從鯤州開始,幾乎所有的港口都要這樣施工,這樣才能充分利用海港的優勢。

“範寧,這些倉庫真不賣嗎?”明仁厚着臉皮跟在範寧身後道。

“以後會考慮出售部分,但現在不賣,店鋪我已經給你特殊化了,用李家的名義讓你拿到了兩塊位置最好的地,你還不知足,還要買倉庫,這不是把我放在火上烤嗎?”

“其實你可以不公開宣佈嘛!”

“屁話!”

範寧忍不住罵道:“你以爲大家都是傻子,你拿到了最好的地塊,會是抽籤抽到的?還不如公開宣佈特權,把原因說清楚,你有貢獻自然有獎勵,大家自然也無話可說。”

明仁撓撓頭,“既然範氏商行有貢獻,那再賣一座倉庫不行嗎?”

範寧嘆了口氣道:“商鋪有足夠多的地塊,所以我才公開拍賣,但倉庫目前只有三十座,若人人都要,我怎麼分?年底交易的前十名有購買倉庫權,你自己努力吧!”

“我們一直是泉州港第一大商人,應該沒有問題。”

“那不一定,廣州港的大商人很多,你只能排到第七名,後面都跟得很緊,稍不留神,你就被甩到十名後了。”

明仁的嘴角抽搐一下,原來還要算上廣州港,那就壓力大了。

這時,一名手下跑來通知明仁,大家要商議商會之事,讓明仁立刻趕去參會。

範寧笑了笑,“快去吧!”

明仁跑了幾步,又回頭道:“我要去呂宋府送大象,然後再去文萊城購買香料,再回泉州,能否一路同行?”

範寧搖搖頭,“我不去呂宋了,直接回泉州,我們泉州見吧!”

“好吧!那我們泉州見。”

明仁揮揮手,便飛奔而去。

範寧看了看建造得如火如荼的新港,便轉身向軍營方向走去。

次日一早,範寧的船隊離開了新港,返回泉州。

..........

時間很快過去了兩年,到了治平三年的五月。

範寧出任海外經略使已經快兩年半了。

這兩年半,不斷傳來的消息使他一次次成爲京城百萬民衆關注的焦點。

前年四月,海外經略府開闢呂宋府,獲得超過百萬兩以上的鉅額黃金。

五月,海外經略府在南洋建立新港。

六月,琉球府琉璃縣和新北縣建立。

十月,海外經略府探礦隊在日本國發現了巨量銀山,同月,鯤州向大宋輸送白銀五百萬兩,黃金七十萬兩。

去年二月,呂宋府輸送大宋黃金五十萬兩,去年九月,海外經略府和日本國進行了第三次官方貿易,大宋當年累計獲淨利三百萬兩白銀。

五月,琉球府實現了糧食自給,並向朝廷第一次輸送白銀八十萬兩。

就在兩個月前,呂宋府再向大宋輸送黃金九十萬兩,呂宋府的黃金產量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便達到了百萬兩。

海外開拓不僅給朝廷帶來鉅額的財政收入,同時也給大宋百姓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僅從京城來說,糧價和布匹價格都下降了兩成,從前一貫錢一兩的綿,降價了二十倍,五十文一兩,從前年到去年,來自琉球府和呂宋府的木綿輸入京城達百萬擔之多。

這兩年光在京城附近便出現十七家三千張織機的大工坊,招募年輕女工近五萬人,呂宋府公開招募爲期兩半年的十萬礦工和五萬糧工,待遇優厚,琉球府則招募十萬糧工和摘棉工。

各大官方和私營的造船工坊招募的工匠便達數十萬人之多。

這些招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蝴蝶效應,京城普通丫鬟的工錢從前年的日付八十文漲到今年日付百文,開封府八大田莊招聘佃農的廣告出現在《信報》和《小報》上,佃農的待遇從收穫的五成漲到收穫的六成,若長期簽約,還有優惠。

去年整整一年,招工成了整個京城討論的第一熱點,打開《信報》和《小報》的商業版,密密麻麻的廣告都是招工。

絲麻的巨量需求使大宋農民種植熱情空前高漲,

經濟繁榮,軍費壓縮,財政持續改善,去年大宋朝廷實現了五十年來的第一次財政盈餘。

由於各種產業發展的強烈需求,迫於壓力,朝廷討論了一年多的匠籍改革終於浮出水面,高太后正式下旨,廢除實行了數百年的匠籍制度,大宋百萬工匠改爲民籍,工匠可自由選擇去民營和官營的工坊,但軍器監的工匠例外,他們雖然也被取消了匠籍,卻沒有別處可以謀生,朝廷依舊嚴禁民間製造兵器。

中午時分,東京街頭淅淅瀝瀝下棋了小雨,範寧下了馬車,走進街頭一家新開的酒樓裡。

他進京已經有十天了,已經先後三次向太后高滔滔單獨述職,但高滔滔依舊不肯批准擴大他的海外交戰權。

但範寧知道,問題並不是出在高滔滔身上,而是知政堂七相一致頂住了這道旨意。

範寧走進酒樓,夥計領他上了二樓,推開一間雅室門,房裡霍然坐着相國韓絳。

“讓韓相公久等了!”範寧走進房間笑道。

一名酒姬上前給範寧脫去了外套,韓絳笑眯眯請他坐下,“我估計你現在心情比較苦悶,才請你來喝杯茶,我們聊一聊。”

範寧嘆口氣道:“我不明白,當年我鯤州也得到了對日本的作戰權,爲什麼到今天,得到這個權力卻難上加難?”

“你不覺得你的權力太大了嗎?”

韓絳淡淡道:“你有置縣之權,有任免縣官之權,有徵稅之權和不徵稅之權,有礦山處置權,軍權方面你已有剿匪權,有調兵權,三萬水軍都聽從你的命令,之前,你擅自把呂宋國滅了,就已經有御史彈劾你,要不是你拿來一百五十萬兩黃金收買了知政堂,呂宋國事不會那麼快過關,這次,你又想和三佛齊國交戰,知政堂不支持你很正常啊!”

範寧有點明白過來,他沉默片刻道:“知政堂是不是想讓我交出部分權力,換取對作戰權的支持?”

韓絳笑了笑道:“我不妨對你說實話,之前知政堂全力支持你,是因爲你能搞到黃金白銀,有挖財童子的美稱,但海外經略府發展到今天,它獲利之豐厚,影響之大,着實出乎了知政堂的意料,現在知政堂在海外經略上已經被邊緣化了,知政堂想介入海外經略,如果你能支持,那麼在海外作戰權,我們可以不做惡人。”

“那知政堂準備在哪方面介入?”

“第一個,對日本的官方貿易權,由海外經略使改爲知政堂下屬的通藩署負責,當然,還是用你器重的人,餘孝年調任鴻臚少卿,兼任揚州貿易署提舉,依舊全權負責對日本官方貿易,只不過貿易官署從泉州改爲揚州,餘孝年也改爲向知政堂彙報。”

範寧暗罵一聲知政堂無恥,日本發現了儲量巨大的銀礦,知政堂看到了極爲可觀的貿易收益,便想把這塊肥肉奪過去。

範寧點點頭,“然後呢?”

“然後鯤州和耽州完全納入朝廷體系,由知政堂直轄,除了特殊軍事外,海外經略使不得再過問其政務。”

之前鯤州的各項收益都是算在海外經略府頭上,現在知政堂要直轄,也是想把鯤州這塊肥肉割走,範寧想了想道:“這兩條我都可以答應,但我之前承諾的上繳額度必須下調一半。”

開玩笑,把收益最大的兩塊肥肉割走,還要自己負擔一千兩百萬的財政額度,誰受得了。

韓絳笑眯眯道:“呂宋府十萬礦工,年產金百萬兩應該沒有問題吧!這就一千萬兩銀子了,還有琉球府和呂宋府的糧食、木綿、香料、木材和其他財富,光木綿這一塊就不止兩百萬,沒給你加碼就不錯了,你還想往下降?”

“那我有什麼好處?”範寧沒好氣道。

“好處不是顯而易見嗎?你擁有了攻打大宋友好鄰國的權力。”

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
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三百八十二章 難以開口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八十七章 朱府祝壽(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八十一章 卸磨要殺驢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四十三章 長遠佈局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