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

朱元甫聽說範寧來訪,他頓時喜出望外,親自來院門口迎接範寧。

“恭喜範少郎勇奪童子解試第一名!”

範寧深深行一禮,“感謝大官人關心。”

朱元甫拍拍他肩膀笑道:“木堵鎮那邊很熱鬧吧!可惜我不在那邊,不能親自爲你慶祝。”

朱元甫一如既往的關心讓範寧有點感動,他歉然道:“我早就應該來看看老爺子。”

“你可千萬別來!”

朱元甫故作誇張的表情道:“你一來,我就會以爲你是來要回溪山行旅石,我的日子就難過了。”

範寧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看來老爺子很喜歡那塊石頭。”

“當然喜歡,我把它放在書房裡,和溪山行旅圖放在一起。”

朱元甫說得興致盎然,欣然道:“走!我帶你去看幾塊我收藏的名石。”

吳江朱府足足比木堵朱府大兩倍,而且房宅極多,就像一座巨大的迷宮,牆上甚至還有指路牌,說明自己人都會迷路。

範寧跟隨着朱元甫七繞八拐,片刻他就糊塗了。

走進一扇小門,眼前豁然一亮,範寧發現自己竟置身一座太湖石的園林內,佔地至少二十幾畝,像極了獅子林,到處是各種千姿百態的太湖石。

周鱗收藏的太湖石是放在一座大倉庫裡,而朱元甫有的是空間揮霍,專門爲他收藏的太湖石建了一座園林。

“這塊太湖石叫波瀾石!”

朱元甫指着一堵牆般的太湖石,“這是我收集的第一塊極品太湖石,四十年前在太湖邊買到。”

範寧細看,這塊三米長的石頭其實並不是牆,而是一塊層層疊疊的牆狀太湖石,再細看,就像一座海面上大浪洶涌奔來。

“知道我當時花了多少錢嗎?”

朱元甫得意洋洋道:“居然才花了三十貫錢,連周鱗都羨慕我的運氣。”

“這不是運氣,而是老爺子有眼光啊!”範寧不露聲色的送上一記馬屁。

朱元甫忍不住得意地大笑起來,相對這塊石頭,朱元甫更喜歡別人誇讚自己的眼光。

“我們再看這塊太湖石,叫做獨釣寒江石,你看有沒有這種意境........”

朱元甫足足帶範寧在園林裡逛了大半個時辰,他有點疲憊了,這才帶着範寧來到內堂,讓人上了茶。

“老爺子,前兩天我兩個堂兄來過吧?”

範寧喝口茶,潤了潤口脣,這才把話題轉到正事上。

“你是說明仁和明禮!”

朱元甫笑眯眯道:“那兩個孿生兄弟在商業上非常有靈性,我很喜歡他們,阿寧,他們對你的計劃推崇備至,只是......這種田黃石真有市場?”

範寧一怔,“老爺子不贊成嗎?”

朱元甫搖搖頭,“這倒沒有,我同意了你的方案,讓一名有探礦經驗的管事陪他們南下福州,只是我個人還有點疑慮。”

範寧沉吟一下道:“我雖然對商業瞭解不多,但我一向認爲,與其去爭奪市場,不如開發市場。”

“那也要看做什麼?”

朱元甫捋須緩緩道:“比如燒酒就是成功的例子,雖然它的提煉方法已經擴散,卻正好說明大家對它需求強烈,可是,田黃石會不會有這種效果呢?”

範寧不慌不忙道:“我和周老爺子都認爲它是石中至寶,只是宋人不識,但只要善加引導,我相信田黃石一定會大放光彩,成爲石中瑰寶。”

朱元甫並沒有被說服,他依然笑呵呵道:“要讓人喜歡它,首先它的實用之處在哪裡?如果僅僅是觀賞,我覺得它不如太湖石,況且在它前面,還有玉這座大山在阻擋。”

範寧當然知道田黃石最寶貴之處在哪裡?

他沉吟一下道:“它是做印章最好的材料,我相信每個文人都會渴望自己能有一塊田黃石刻的印章,而且它數量十分稀少,相信過幾年它就會物以稀爲貴了。”

朱元甫眼中終於有一絲興趣,他點點頭道:“好吧!希望你說的這些能成爲現實。”

朱元甫便不再提石頭之事,笑着轉換了話題,“我們來說說你的科舉,接下來三個月,你打算怎麼備考?”

..........

範寧並沒有在朱府過夜,晚飯後,他便乘船連夜返回了吳縣,坐夜航船就有這個好處,在船上沉沉睡上一覺,醒來時就到吳縣了。

就在範寧剛走不久,朱元甫的二弟朱元駿來到大哥的院裡。

朱家五兄妹,長女朱氏在先帝真宗時被封爲貴妃,朱家從此成爲皇親國戚,但朱家真正受寵是當今天子趙禎登基後,這是因爲朱貴妃和趙禎生母李宸妃關係極好,李宸妃幾次被劉太后打壓,都是朱貴妃極力護衛。

趙禎感恩於心,在朱貴妃去世後,對朱家倍加恩寵。

朱貴妃的母親被尊爲太君,封一品國夫人,長子朱元甫封吳江縣公,沒有出仕,一直侍奉在母親身旁,他繼承家產,成爲平江府首富,同時也平江府第一大地主。

次子朱元駿出仕爲官,官至樞密院副使,堂堂的從二品高官,老三朱元豐封伯爵,繼承祖業經商,朱樓和朱氏錢鋪都是他的產業,富甲天下。

另外朱元甫還有一個二姐,十六歲時嫁給江南的另一個大豪門,湖州沈家,目前還在健在,成爲沈家的老祖宗。

朱氏三兄弟娶妻納妾,各生了五六個兒子,兒子又生孫子,朱氏家族枝繁葉茂,成爲吳江第一豪門。

朱元駿作爲家族的第二號人物,在家族有着巨大的影響力,況且他還是朝中高官。

他不僅掌握着朱家在仕途上的發展,還掌管着朱氏門生,也就是朱家大力栽培的各類人才,象吳縣縣令高飛就是朱家門生。

朱元駿目前是作爲丁憂在家爲母親守孝,到年底守孝結束,他將返回朝中繼續出任高官。

“這次解試,朱氏門生考得還不錯,八個門生考中了四個,算是十年來最好的一屆吧!”朱元甫喝了口茶笑道。

朱元駿搖了搖頭,“其實我並不滿意,張潮應該進前三,但他議論文發揮得不理想,只考第七名,着實令我失望,其他三人都在二十名後了,我很擔心省試,恐怕他們四個會全軍覆沒。”

“又不止他們四個參加省試,還有其他好幾個優秀子弟吧!一共十二個門生參加省試,總會能考上一兩個,你就不用太擔心了。”

“聽說今天范仲淹孫子來了?”朱元駿沉默片刻問道。

朱元甫迅速看了一眼二弟,恐怕這纔是二弟來找自己的原因。

朱元甫笑道:“我在木堵時和那孩子相處甚久,我很喜歡這孩子,這次他考中童子試第一名,特地來向我報喜。”

“我聽柳然說,這孩子比較爭強好勝,很怕吃虧,就算停船也是一樣,爲了搶先靠上碼頭,結果把柳然的胳膊擦破一大塊皮。”

朱元甫淡淡一笑,“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很多事情,二弟最好不要只聽一面之辭。”

朱元駿臉一沉,頓時有些不滿道:“大哥意思是說,柳然會對我說謊?我可是看着這孩子長大的,他是什麼人我很清楚,他本來不想說,還是我發現他胳膊上有傷,硬逼他說出來。”

朱元甫搖搖頭,“這種芝麻大的小事情,二弟何必放在心上?”

朱元駿沉默一下道:“我沒有別的意思,我只是想給大哥提一個醒,范仲淹在朝中還是一個爭議人物,非常敏感,大哥在和範家接觸的時候,最好能謹慎一些。”

朱元甫笑了笑,“我知道了,感謝二弟的提醒。”

話說這一步,朱元駿就不好再說下去了,畢竟範寧不是朱氏門生,和朱家沒有關係,大哥和他怎麼交往,是大哥的私事,輪不到自己指手畫腳。

要不是今天範寧橫蠻搶道,導致柳然的胳膊被擦傷,朱元駿也不會忍不住來找大哥,範寧這種驕橫的人品着實令他很不滿。

沉默片刻,朱元駿緩緩道:“阿佩再幾年就要談婚論嫁了吧!大哥沒有考慮給她早早定下人家?”

朱元甫嚴峻地看了兄弟一眼,“你忘記母親的遺言了?”

老太太去世前留下三個遺言,一個是和丈夫同穴而葬,一個是繼續每年給靈巖寺奉獻燈油,另一個是孫女朱佩的婚事自己做主。

當然,最後一個遺言並不是她刻意留下,而是朱佩握着老太太的手哭泣時,老太太撫摸她頭時說的一番話。

大家都看到了這一幕,朱元駿苦笑着搖搖頭道:“這只是母親安慰阿佩的話,應該不算遺言吧!”

朱元甫輕輕嘆了口氣,“在我看來,這確實是母親的遺言。”

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
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巡建議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出海前夕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遊學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八十章 一號大案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三百二十九章 孝敬奇石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一百九十四章 最後衝刺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一百七十七章 殷勤過頭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七百三十二章 巡視領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