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

林況退下去了,範寧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吃空俸情況比他想象的要嚴重得多,戶曹吏抽一成,那都指揮使至少抽三成,指揮使抽兩成,每月都有上百貫錢的收入,十年下來就是一萬多貫錢了,他們怎麼肯吐出來?

就算不肯吐出來也就罷了,就怕他們不肯接受每月上百貫錢的損失,肯定要抵制這次變法了,他必須要準備好對應之策。

不多時,林況便交上來一份空俸兵清單,一共兩百零三人,分配在六個營中,其中第三營是重災區,竟然有八十人之多。

範寧在第三營指揮使周青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他們營每個月有四百貫錢的空俸,他吃三成,那就是一百二十貫,此人擔任指揮使八年了,光這八年他就拿了一萬一千貫錢的空俸。

這個人值得關注啊!

........

從治軍所進駐軍營開始實施變法,應天府廂軍軍營就處於一種靜默狀態,從將領到士兵,每個人惴惴不安,之前已經宣佈了,在清理超齡士兵後,下一步就是夯實士兵人數,就是空俸兵清理出去。

第三營的指揮使大帳內,周青和另一名指揮使正坐在小桌前喝酒,周青雙眼喝得通紅,把酒盅往桌上一頓,恨恨道:“當初若不是我們拿下蔣成華,以那廝的火暴魯莽性格,肯定要拔刀殺人了,我現在後悔啊!要是當時不攔住蔣成華,範寧這個混蛋就得歸西了,哪裡還有今天這樣的變法?”

另一名指揮使叫王確,是第二營的主將,他和周青是同鄉,兩人關係極好。

王確也應和道:“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我第二營還好一點,你每個月以後要損失上百貫錢吧!”

“遠遠不止!”

周青咬牙道:“聽說還要清理剋扣士兵軍俸,我手下五百士兵,就算三百人吧!每人每月孝敬我五百文的茶錢,那又是一百五十貫錢了,我每個月損失兩百五十貫錢,這筆帳又怎麼算?”

“就是!太平盛世,又不打仗,一步步升上去,不靠花錢打點靠什麼,其實我倒是無所謂了,外快收入不多,也沒有什麼負擔,沒有就沒有了,哥哥,你不一樣啊!沒有這筆錢,你那五房小妾怎麼養活她們?”

王確的最後一句話像刀子一樣狠狠捅進周青的心窩,他每個月的二十幾貫俸祿都原封不動交給老家的娘子,讓她養孩子,給自己養父母,但每個月的兩百五十貫錢,他卻一文都沒給妻子,分成五份,在城裡租了五座小院子,養了五房小妾,這些年他每晚輪流去五房小妾家裡過夜,日子過得極爲舒坦。

現在要變法了,他的兩百五十貫錢可能從此就沒有了,那他拿什麼養小妾?其中兩個小妾還給他生了兒子。

想到這一點,周青簡直鬱悶得要發狂了。

........

入夜,指揮使王確藉口孩子生病,便離開大營進城了。

他家確實在宋城縣內,兩個兒子都有七八歲了,不過進了城,他並沒有回家,而是來到了一座大宅前。

這裡是京東路轉運副使李渾的官宅,李渾親自把他迎進府中,兩人直接來到東院。

李渾在一間大屋的門口道:“楊先生,王將軍來了。”

“請他進來!”

李渾帶着王確進了門,房間裡燈光明亮,只見一名四十餘歲的文士正負手站在窗前,似笑非笑的看着王確,“王將軍一定給帶來好消息了。”

這名文士正在張堯佐的心腹謀士楊鎧,爲了抵制這次廂軍變法,張堯佐不僅讓楊鎧親自坐鎮應天府,還動用了自己在京東路一切資源。

李渾一直就是張堯佐的人,應天府很多人都知道,只是他權勢不大,影響也不大,所以沒有被範寧盯上。

而王確隱藏得比較深,他也是前任安撫使趙謙向張堯佐推薦,通過樞密院提拔起來,趙謙出事,王確因爲不是趙謙直接提拔,便逃過了清算,他實際上是張堯佐準備安插到徐州出任都指揮使的親信。

王確躬身行禮道:“正如先生的預料,軍隊變法觸及到吃空俸的問題,已經引起軍中將領普遍不滿,不過大部分都是敢怒不敢言。”

“那我要你找的人呢?”

楊鎧又笑問道:“難道應天府一堆將領中就真的沒有我希望看到的那種人?”

“有!已經出現了,這個人便是第三營指揮使周青,他武藝極高,非常適合做任務的人選,今天卑職和他喝酒,看得出,他已經恨不得要殺了範寧。”

“他損失很大?”

“不光是損失大,而是他在城內養了五房小妾,有兩個私生子,一旦範寧變法將斷了他的財源,他將無法面對即將發生的悲劇。”

楊鎧淡淡一笑,“這倒很有意思,這個周青敢殺人嗎?”

王確點點頭,“我們這些指揮使,哪個手上沒有幾條人命,只要範寧真把他逼上絕路,他一定會動手殺了範寧!”

楊鎧卻搖了搖頭,“你的仇恨方向拉得不對,雖然我也恨範寧入骨,張太師更是恨不得啖他的肉,寢他的皮,可是這次我們要殺的人,還真不是他。”

…………

天色矇矇亮,一支二十餘人組成的騎兵便沿着西南官道疾速奔行,爲首騎士正是安撫使範寧,他昨晚得到消息,徐州軍營的數百名超齡老兵不滿清退方案,包圍了五名清退官員的大帳,而趙仲針此時也正好在徐州巡視,情況十分危急。

二十餘奔行了一夜,人馬解困,速度漸漸上不去了,儘管範寧的戰馬依舊精神抖擻,完全可以再疾奔百餘里,但他愛惜戰馬,也隨即放慢了馬速。

這時,範寧見路面有座大茶棚,幾名夥計在路邊招攬客人,範寧便道:“去休息片刻,吃點東西!”

衆人紛紛翻身下馬,牽馬向茶棚走去,茶棚掌櫃早看見了他們,又是歡喜,又是擔憂,喜是來了大生意,而擔憂對方居然是軍人,會不會賴賬不給錢?

但掌櫃還是熱情地迎了上來,“各位軍爺,請來小店休息打尖!”

這時,掌櫃一眼看見了文官打扮的範寧,心中頓時一喜,連忙抱歉道:“歡迎大官人光臨小店!”

“行了,有什麼吃的喝的,儘管端上來,少不了你的銀子!”

聽說對方用銀子支付,掌櫃更加歡喜,連忙吩咐夥計不要招客了,趕緊來伺候這些軍客。

士兵們把馬拴在立馬柱上,一名夥計來給他們餵馬,士兵們很快便將七八張桌子坐滿了。

夥計們如流水般地將各種吃食和茶水端上桌子,士兵們奔行一夜,也着實餓壞了,如風捲殘雲般地大吃起來。

範寧喝了幾口熱茶,問掌櫃道:“這裡距離彭城縣還有多遠?”

“回大官人的話,這裡是蕭縣,前面就是蕭縣縣城,過了縣城再走七十里左右就到彭城縣,這一段路況好,估計你們中午能到。”

範寧點點頭,又問道:“掌櫃知道徐州軍營是在城內嗎?”

掌櫃笑道:“徐州有兩座軍營,一座是禁軍軍營,在城西,還有一座是廂軍軍營,在城北,都不在城內,但離城都不遠。”

“多謝了!”

待衆人吃飽喝足,範寧丟下五兩銀子,又帶着手下上馬,沿着官道向彭城縣方向奔去。

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也是京東路僅次於應天府的第二大駐軍地,有一萬禁軍和三千廂軍,另外還有一千地方鄉兵。

中午時分,範寧一行抵達了彭城縣,他並沒有直接去廂軍大營,而是先來到禁軍大營。

禁軍大營位於城西十里處,緊靠官道,軍營佔地三千餘畝,駐軍一萬人,駐軍主將叫唐舜,和應天府禁軍主將令狐晉一樣,是一名正四品大將軍。

範寧昨天接到的鴿信,就是趙仲針從禁軍大營發出,所以範寧先趕到禁軍大營來見趙仲針。

趙仲針的安全被侍衛們嚴密保護,在安全上他身不由己,昨天下午廂軍軍營內發生士兵騷亂後,他的侍衛們立刻將他轉移到禁軍軍營,並緊急通知範寧來處理此事。

範寧官任京東路安撫使,廂軍正是他的直轄範圍,轄內軍營出事,當然要範寧前來處理,可以說除了範寧外,任何人來處理此事都是越權行爲。

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
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二百八十七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十章 林欲靜而風不止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戰(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七百一十九章 應州春至第二百八十四章 計劃有變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六百五十七章 城內異狀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一百三十二章 臨行前敲打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七百章 夜攻幽州(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小聚生隙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一百七十三章 雕刻大師第九十七章 新來的高縣令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一百零四章 劍社風波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報回京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六百二十七章 全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