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

範寧剛回到朱府,卻意外發現二叔範鐵戈來了。

“二叔,什麼時候回來的?”範寧進門笑道。

“前天就回來了,早上就來找你,說你上朝了,只好下午又來,一直等到現在。”

“二叔找我有急事?”

“當然有事,而且是大事。”

範鐵戈取出一本紅色的婚書遞給範寧,“楊文廣昨天來找我,他來做媒,給你提親!”

範寧愣住了,“二叔,你沒搞錯吧!我已經有五個孩子了,還給我提什麼親?”

“當然知道你家有原配,人家提的下妻,甘願排第三。”

範寧嘆口氣,“二叔,現在我真沒有娶妻納妾的想法,你替我婉拒了吧!”

“你不想問問對方是誰,你就要婉拒嗎?”

範寧忽然想到是楊文廣做的媒,他心中一動,莫非是哪個軍方大佬想和自己聯姻?

他便問道:“楊文廣是給誰做媒?”

“我這樣告訴你吧!要做你三妻的小娘子,是當今太皇太后的嫡侄女,你說這件事我急不急?”

範寧一下子愣住了,是曹家!

但更讓他吃驚是,曹太后居然要把她親侄女嫁給自己,也就是曹佾的女兒,這是爲什麼?

他很清楚,除非是自己正式娶妻,否則以曹佾的心高氣傲,是絕不會把女兒嫁給自己做三妻,而且曹家人也勸不了他,只有一個人有可能,那就是曹太后。

這必然是曹太后的意思,曹太后爲什麼要她侄女嫁給自己?

她可是用自己和高滔滔的關係來威脅並控制自己,難道她控制不住自己了?

範寧心中升起一連串的疑問,

他想了想道:“這件事讓我考慮一下,明天再說吧!”

這件事關係到他的身家性命,他必須要和曹太后好好談一談,才能做出理智的決定。

.........

範寧甚至連晚飯都顧不得吃,轉身便要向皇宮而去,但走出數十步,他又停住了腳步,這件事他還真不能着急,得穩一穩,把思路理清楚再說。

想到這裡,他又調返回了朱府。

入夜,範寧負手在院子裡來回踱步,他還在考慮曹家提親之事。

這當然是一門政治婚姻,不容質疑,他連曹佾之女長什麼樣子,多大歲數,是否未婚或者守寡都不知道,讓他怎麼有感覺?

範寧心裡很清楚,如果他娶曹家之女爲三妻,對範朱兩家都有利,意味着他們兩家將得到軍方的庇護,但曹家對他也同樣有所求,在鯤州,曹、高兩家是爲了求財,現在曹家想求什麼?

想求一座資源最好的島嶼,想獲得範家掌握的航海資源,都有可能。

但範寧更關心的是,曹太后爲什麼想和自己聯姻?

曹太后沒有孩子,她唯一的嫡系後人都是她兩個兄弟的孩子,把曹佾之女嫁給自己,和把她女兒嫁給自己,沒有什麼區別?

其實範寧已經隱隱猜到了,曹太后想和自己聯姻,根本原因還是爲了高滔滔。

曹太后的手腕做得很乾淨、隱蔽,恐怕除了自己之外,恐怕沒有人知道高滔滔真正的死因。

曹太后也清楚這一點,她想保住曹家,保住自己的身後之名,要麼把自己殺了,顯然也堵不住自己的口,要麼就把她的女兒嫁給自己,用聯姻的方式把範曹兩家的利益緊密聯繫在一起,一損俱損,一榮俱榮,這樣纔是最好堵住自己口的辦法。

對於曹太后的這種想法,範寧並不反感,關鍵是,自己要從這樁婚姻中得到什麼?

範寧忽然想到了最關鍵的一個籌碼,這倒是一個機會。

這時,範寧若有所感,一回頭,卻見朱元豐站在院門口,他連忙躬身行禮,“三祖父什麼時候回來的?”

朱元豐昨天和今天都留在陳留縣,剛剛纔回來,他顯得有點疲憊,本想去好好休息,但女兒朱潔把曹家想和範寧聯姻的事情說了,朱元豐無法再等下去,便立刻來找範寧。

朱元豐笑了笑道:“我剛回來,你說的蒸汽機,想法雖然好,但要做出來真不容易,需要反覆試驗,還要不斷完善,大家都一致認爲,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纔有可能造出來。”

“這個不急,另外,還有一個東西想請三祖父做試驗。”

“什麼?”

範寧從房間裡拿出一隻孩童玩的竹蜻蜓,笑道:“我想把這個安裝在船上。”

“竹蜻蜓是什麼意思?”

範寧雙手輕輕一搓,竹蜻蜓立刻飛了起來,範寧一把又將竹蜻蜓抓住,笑道:“如果把竹蜻蜓代替船櫓,安裝在船尾,用踏板踩動,它便在船尾轉動,會同樣推動船隻前進。”

“這倒是有可能,過兩天我再去陳留縣讓他們試驗一下,就按照竹蜻蜓的樣子做嗎?”

範寧取出一張圖遞給朱元豐,“竹蜻蜓只是原理,實際上是按照這張圖紙來打造,做三片葉子。”

“我明白了!”

朱元豐將圖紙收好,他又道:“我聽說曹家的事情了。”

範寧點點頭,“三祖父是什麼態度?”

“我覺得是好事,但我不太明白,曹家想從聯姻中得到什麼?”

朱元豐畢竟是大商人,他更多是從利益方面考慮。

“曹家或許是想要更好的一座海島,他們對我確實是有所求。”

“那你自己呢?”

朱元豐又問道:“你自己想答應嗎?”

範寧搖搖頭,“我不知道!個曹家之女是什麼模樣,多少歲數,我都一無所知,況且這件事還得先告訴佩兒。”

“佩兒那邊我已經發鴿信告訴她了。”

院門外傳來朱潔的聲音,只見她從外面走進來,笑道:“這個曹家之女是曹佾的三女兒,名叫曹秀,年方十七,長得美貌端莊,如果不是因爲輩分關係,她原本是要進宮爲皇后,曹太后居然要把她許配給你,阿寧,太后不是一般的看重你啊!”

範寧沉默片刻道:“明天我要進宮和曹太后談一談,這門婚姻是曹家求我,必須要有條件。”

..........

次日上午,範寧求見曹太后,曹太后令人將範寧帶到慈安殿。

“臣範寧參見太后!”範寧上前躬身施禮。

曹太后坐在一幅竹簾之後,身影若隱若現,她聲音依舊柔柔道:“範愛卿免禮,賜座!”

“謝太后!”

範寧坐在一隻繡墩上,曹太后淡淡問道:“範愛卿打算何時回泉州?”

“再過兩三日,微臣就回泉州。”

“還要去新大陸嗎?”

“打算明年春天出海,準備充足後前去全面探查。”

“明天春天,恐怕很多人都會跟隨你前去。”

“微臣明白,可以一同前去,曹國舅也和我說好了。”

“曹國舅?”

曹太后笑了笑,“恐怕你很快要改稱呼了吧!”

範寧沉默片刻:“這是太后決定的嗎?”

“你很聰明,和你談話很省力。”

曹太后擺擺手,“都退下!”

二十幾名宮女和宦官都退了下去,大殿內就只剩下範寧和曹太后兩人。

曹太后沉默良久道:“滔滔有一個貼身宮女叫做凝碧,滔滔病逝前後,她也正好回家給父親奔喪,她現在住在一個秘密的地方,她知道得太多,我打算讓她徹底閉嘴,條件就只有一個,你娶曹秀爲下妻,我不讓你休朱佩,這也已經是最大的誠意了。”

果然和自己想得一樣,曹太后是想徹底把高滔滔的事情抹掉了,抹掉高滔滔也意味着對自己失控,所以她才決定改用聯姻的辦法來綁住自己。

範寧當然可以答應,但他也要曹太后答應他的一件大事。

他沉聲道:“能被太后垂青,是微臣幾世修來的福分,微臣怎敢不答應.......”

“你不用說得這麼勉強!”

曹太后冷冷道:“和曹家聯姻,對範家只有好處,你不要以爲是我求你,這是雙方互利之事,你不答應也可以,只要你別後悔。”

“微臣沒有說不答應,微臣只希望太后能答應我一件事。”

“果然是有條件的!”

曹太后冷笑一聲道:“說吧!你有什麼條件?”

範寧也不再客氣,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條件,“蒙先帝和太后垂青,微臣已封爵國公,從爵位上說,微臣也具備了購島的條件,微臣希望能給範家和朱家購一座島嶼,讓兩家子孫能在海外繁衍。”

曹太后明白了,原來範寧也想購島,看來他已經找到了一塊最豐美之地。

曹太后心中有點不舒服,最肥美之地應該給曹家纔對。

沉默片刻,曹太后道:“如果你能給曹家也找到一塊不亞於範家的土地,哀家可以批准你的購島申請。”

範寧跪下磕頭,“謝太后成全,臣一定不辜負太后的美意!”

曹太后點點頭,“你先回泉州,等儀禮走完後,曹家會把新人送來泉州,那是哀家的親侄女,希望你能好好待她。”

“讓家人生活幸福,從來都是微臣奮鬥的目標,微臣告退!”

範寧再行一禮,起身慢慢退下。

曹太后注視他遠去,低聲自言自語道:“範寧,哀家給了你機會,如果你抓不住,那就別怪哀家無情了。”

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
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九十八章 興趣社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舉報第五百零八章 危機與柔情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五百一十六章 新年大朝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六百四十八章 懷州陷阱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一百五十九章 險成損友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二十八章 生財之道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四百八十三章 萊州遇舊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五百一十九章 買下山宅第五百四十九章 地塊抽籤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五百零六章 背鍋大俠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七百零九章 揚州公幹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七百四十章 朱樓論政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二百六十一章 曹府祝壽(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二百六十六章 故鄉來人第五百六十九章 力勸天子(上)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