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

趙禎擺弄着這塊溪山行旅石,相對於精美絕倫的田黃九龍香爐,他更喜歡這塊傳神的石雕。

“這是範寧在哪裡弄到的?”

“陛下是問石頭還是石雕?”

“朕都感興趣!”

范仲淹想了想道:“老臣家鄉有一個石交易市場,範寧是從市場無意買到了這種田黃石,他打聽到了田黃石的來歷,便去福州找到產地,這塊用來雕刻印璽的田黃石至寶,是他在產地得來。”

“原來如此,若不是今天所見,朕還真不知道天下居然有這麼美的石頭,簡直像凝固的蜂蜜。”

趙禎讚歎一聲,又笑道:“朕聽說平江府的有個著名的雕匠,叫做玉郎,這都是他雕出來的?”

“九龍香爐是他雕出來的,但這塊溪山行旅石不是!”

“朕也覺得不像,九龍香爐雖然雕得很好,但還是少了一種神韻,不像這塊溪山行旅石,簡直是鬼斧神工。”

范仲淹遲疑一下,“微臣聽範寧說,這是朱貴妃的侄孫所雕刻,那少年已經十八歲了,但智力還和三歲孩子一樣,但他整個人活在雕刻的世界裡,他雕成的石像純淨得沒有一絲雜質。”

趙禎點點頭,他也是書法大家,完全能理解范仲淹說的境界,什麼叫天才,這是了。

范仲淹告辭退下了,趙禎把玩着這塊鵝蛋大小的石雕,把它正好作爲自己的新鎮紙,時時放在御案供自己賞玩。

這時,大內總管張應出現在門口,“微臣參見陛下!”

“朕找你有事!”

張應連忙前行禮,“請陛下吩咐!”

“朕次讓你雕刻印璽,可找到材料了?”

“微臣已派人去南陽,尋找一塊極品獨山玉。”

“不用了!”

趙禎把桌的田黃石至寶推給他,“朕很喜歡這種田黃石,用它來雕刻印璽。”

張應接過石頭愣了一下,他還從來沒有見過這種田黃石。

但立刻點頭答應:“微臣明白了!”

“另外,再告訴福州方面,這種田黃石列爲貢品,朕希望夏天到來之前,看到第一批田黃石貢品。”

“微臣記住了!”

“這兩件事,立刻去辦!”

張應轉身匆匆去了,趙禎又指揮幾名宦官,將九龍香爐放至東南牆角,開始使用起來。

........

省試已過去九天,終於到了審卷的最後一天。

這次省試一共錄取五百四十六人,另外童子科錄取五十人,合計五百九十六人。

午時分,歐陽修和兩名副主考在確定最後十幾名人選,能夠進入最後一千名的考生都非常優秀,水平也差不多,很難確定誰能最後入選。

最後只能對一些細節,如書法,如卷面美觀程度。

這個時候,他們看的都是原始試卷,除了名字、籍貫依舊被糊名條遮住看不到外,其他都是考生的原始材料。

副主考馬京將十幾份考卷遞給歐陽修,“這十幾份考卷我認爲稍微強一點,也可以在錄取的範圍內。”

歐陽修仔細看完十幾份考卷,他覺得也不錯,把考卷遞給了另一名副主考沈寬,“沈考官的意見呢?”

沈寬翻了一遍,從裡面取出一份童子試的考卷,放到一邊笑道:“看來歐陽兄是疏忽了,現在童子試只剩下一個名額,還有一份關鍵的考卷,歐陽兄還沒有放進去。”

歐陽修頓時醒悟,狠狠拍自己額頭一下,跑回房從自己的桌取來那份太優秀的考卷。

無論初審還是複審,還是兩個副主考三審,給的分都是甲,歐陽修很擔心這是自己的弟子,所以一直遲遲拿不定主意,不知該給什麼分?

最後開始錄取,他卻把這份關鍵的考卷忘記了。

歐陽修滿臉自責地走回來道:“我差點因爲自己的愚蠢毀了一個考生,真不該啊!”

沈寬淡淡道:“我倒覺得歐陽兄的心胸太狹隘了一點,請原諒我說話無禮,如果歐陽兄覺得此人是自己的弟子,而刻意壓低分數,這是對其他審卷官的否定,也是一種失職,如果是這樣,我要向天子書直言。”

馬京也在旁邊笑道:“萬一此人不是歐陽兄的弟子呢?”

歐陽修的臉色頓時脹紅,沈寬說話太尖銳犀利,歐陽修也覺得自己心胸確實狹隘了一點。

他歉然道:“兩位批評得對,我是有點着相了。”

他隨即在主考官一欄批下了自己的分數,‘甲!’

並蓋了主考官的審覈錄用章。

一旦蓋了章不能再更改了,這個時候要撕開糊名條進行登記,歐陽修撕開糊名條,當他看清楚考生的名字時,他一下子愣住了,隨即羞愧得無地自容。

面的名字寫得清清楚楚,平江府範寧。

歐陽修心內疚萬分,他差點因爲自己的愚蠢,把範寧給遺忘了。

他起身向沈寬深深行一禮,“感謝沈公的直言,我險些鑄造下大錯。”

沈寬微微笑道:“我其實一直在關注這位考生。”

他翻過名單第一頁,其特地在第三位留了一行空白,他把範寧的名字添了進去,並在分數欄下面寫省試的評分,‘甲’。

雖然省試只錄取而不排名次,但如果排在最後,還是會影響到殿試審卷官的印象。

最後審卷官會根據殿試分數和省試分數綜合,排出科舉的最終名次。

沈寬考慮得很周全,歐陽修更細緻,他絕不能容忍最優秀的考生放在最後一名。

歐陽修見沈寬遠自己考慮得周全,他不由暗暗嘆了口氣,自己是個不合格的主考官啊!

........

歐陽修將一卷錄取名單用黃絲絛綁好裝入密封筒內,他們三人隨即趕赴禮部,將名單交給禮部,由禮部進行資格審覈,無誤後交給天子批准,隨即由禮部發布。

但如果禮部審出資格問題,必須通知審卷院,由主考官換另一名士子替代。

爲了防止禮部在這個環節作弊,一般是要求至少一名副主考,一名監察御史和禮部侍郎在場。

禮部審覈資格不合格,必須拿出證據來。

其實在報名之時,禮部已經初審過一次,而且地方也把了關,如果資格有問題,那解試參加不了。

所以在某種程度,這只是一種形式的流程,爲了彰顯禮部的權威,事實,數十年來還沒有出現過禮部審覈不過的情況。

原因也很簡單,十萬名考生,禮部不可能去掌握每一個考生的底細,禮部怎麼可能拿得出證據?

大堂,幾名禮部官員正仔細地核對錄取名單。

這時,禮部員外郎裴羣道:“這個範寧應該是參加別頭試吧!怎麼能和一般的士子混在一起考試?”

別頭試的意思是,如果考生有家人擔任與科舉相關的職務,那麼這名考生要單獨考試,不能和其他考生混在一起,否則要取消資格。

禮部員外郎裴羣提出這個疑點,一旦查實,那麼要取消範寧的錄取資格。

監察御史董雯正在喝茶,他本來以爲自己只是來應應景,坐一個時辰走,沒想到裴羣真的提出了疑點,讓他愣住了,這可是從未有過之事。

他回頭向副主考沈寬望去,沈寬心立刻警惕起來,怎麼會是針對範寧?

他不慌不忙問道:“範寧爲什麼要參加別頭試?”

裴羣冷冷道:“他的祖父是范仲淹,目前范仲淹擔任禮部尚書,禮部負責科舉,作爲禮部最高主管的孫子,我認爲他應該參加別頭試。”

董雯眉頭一皺,“這算什麼理由?禮部尚書根本不過問禮部具體事務,只是一個掛名而已,禮部侍郎還差不多。”

沈寬站起身道:“裴郎此言不妥,大宋別頭試規定很清楚,三代內直系血親關係,範寧只是范仲淹的族孫,並非他的直系親孫。

其次,范仲淹雖然是在科舉前宣佈出任禮部尚書,但他實際任禮部尚書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沈寬可能因爲鎖院不知道情況,但在場的官員都知道,范仲淹正式任禮部尚書纔是前天的事情,省試早已經結束,審卷官處於鎖院之,他怎麼可能影響到科舉?

這時,所有人都向董雯望去,他的態度此時至關重要了。

不等董雯表態,禮部侍郎張宣咳嗽一聲,“範寧的條件不符合別頭試,不用再糾纏了。”

很明顯,範寧不是范仲淹親孫子,僅憑這一條足以推翻裴羣的疑問。

董雯呵呵一笑,“我同意張侍郎的意見!”

裴羣臉色微紅,便不再吭聲了。

張宣趁人不注意時狠狠瞪了裴羣一眼,這個蠢貨,自己是怎麼交代他的,居然拿這個沒用的藉口發難,這不過早暴露了他們的企圖嗎?

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
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錢鋪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鄉遇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五百五十章 用兵之權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三百九十六章 發現疑點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六百三十三章 停戰協議第四百四十一章 驕橫傳聞第二百四十八章 礬樓請客誠惶誠恐,老高稍微說兩句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軍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賞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七百一十六章 除夕之夜(下)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四百七十九章 抓住王確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百九十五章 啞雷事件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三十三章 不會忘記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一十六章 面試(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四百八十一章 發俸之日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