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

範寧眼睛一亮,快步走出大帳,賬外果然是身穿青色綿服的韓琦,韓琦是因爲遼軍騎兵偷襲河北、掠民上萬而引咎辭職,當然,這並不是他辭去相位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還是曹太后不肯交權,韓琦再三勸說無效,憤而辭職,趙頊想挽留他,曹太后卻直接批准他辭職,改任河北宣撫使、知真定府。

現在範寧接替了他的河北宣撫使一職,韓琦也改判知大名府事,他是前來和範寧交職,然後南下大名府。

韓琦還是非常喜歡範寧,當年張堯佐權勢滔天時,範寧是韓琦爲數不多的幾個心腹之一,正是範寧提出讓趙仲針入宮的辦法改變了局勢,使張堯佐功敗垂成。

雖然韓琦在經營南大陸上和範寧有些矛盾,但那只是雙方政見不一,並沒有個人矛盾,尤其這次範寧說服曹太后讓出軍權和財權,着實令韓琦欣慰之極。

韓琦看見範寧便大笑道:“小范相公終於成棟樑之才了!”

範寧故作忿忿道:“我在海外撈了那麼多錢給朝廷,難道還不是棟樑之才?”

“也對啊!撈財童子怎能不是棟樑之才?”

兩人大笑,範寧連忙把韓琦請進帳中,又示意幾名工匠先退下。

韓琦坐下道:“我接到了天子的手諭,我很贊同你打長期戰的想法,以我們之長,攻遼國之短,這是個很好的思路,那你第一步準備做什麼?”

範寧緩緩道:“我第一步準備實行堅壁清野,即使遼軍騎兵深入大宋五百里,他們也休想掠奪到人口和糧食。”

韓琦沉吟一下道:“這次遼軍攻打定州,深入大宋境內百里,他們是一萬騎兵和兩萬步兵配合,步兵負責攻城,騎兵負責四處掠奪,他們退兵是因爲冬天來臨,很快第一場雪就要來了,到明年春天,他們會捲土重來,他們這種步騎混合的戰術很有效果,你準備怎麼應對?”

範寧起身來到地圖前,他指着邊境上的衆多小縣城道:“既然要守,就沒有必要鬍子眉毛一把抓,只守堅城,放棄小縣城,讓百姓南撤,儘量減少河北北部的人口。

去年朝廷賣海外島嶼,手中握有大量土地,聽說第二輪賣島賣地又開始了,估計還會拿到不少土地,這些土地正好用來安置河北撤下來的百姓,我給天子算過,至少要從河北撤下來五十萬百姓,願意去海外的可以去海外,不願去海外的,則用官田安置,既然叫堅壁清野,這個野就包括守不住的小縣城。”

韓琦點點頭,“這些小縣城的作用也是阻止遼國騎兵南下,你把它們拔除了,遼軍騎兵就更容易長驅直入,小范,你會的壓力會很大啊!”

範寧笑了笑道:“長驅直入只是樣子貨,施施壓力可以,但並沒有什麼實質作用,況且,我們也有對付它們的辦法,它們可以暢快地殺進去,我倒要看看他們怎麼回來?”

韓琦沒有深問,他又笑問道:“說說你的殺手鐗吧!難道你的水軍會一直停在萊州港?”

範寧淡淡道:“準確說,我已經出兵了,一萬大軍就部署在遼國的眼皮底下,就不知道遼國有沒有發現。”

範寧一指鴨綠江口,“這附近有幾座大島,我派出的水軍已經將它們佔領,它們將極大牽制住遼國的兵力。”

..........

範寧當然不會把水軍放在萊州,水軍是他的殺手鐗,當然要放在最有用處。

宋軍水軍目前在遼東佔領了三座大島,其中兩座位於鴨綠江口外的海上,一座叫做靖遼島,另一座則叫平島,靖遼島便是現在朝鮮第一大島身彌島,面積有五十餘平方公里,島上可以修建城池,遷移人口。

而平島便是明朝末年赫赫有名的皮島,面積約是靖遼島的一半,宋軍也將此處佔領,屯兵三千,和靖遼島互爲犄角,互相呼應。

鴨綠江口的靖遼島和平島是高麗的土地,宋軍將之佔領,遼國一時還沒有察覺,但第三座島就不一樣了。

在遼東灣有一座懸於海外的島嶼,面積約十幾平方公里,是遼東灣最大的島嶼,距離遼西走廊只有十里的海上距離,唐宋朝廷將這座島嶼稱爲桃花島,遼國則稱它爲覺華島,屬於興城縣管轄。

這座島對於遼國十分重要,並不是因爲它的戰略位置重要,而是島上有遼國的皇家寺院覺華寺,篤信佛教的耶律洪基在這裡供奉香火。

島上除了覺華寺外,還有大大小小十幾座寺院,這天清晨,覺華島以東的海面上忽然出現了數十艘龐大的福船,覺華寺的僧人率先發現,立刻敲響了大鐘,但覺華島除了十幾座寺院外,並沒有軍隊駐紮,僧人們眼睜睜望着一艘艘大船在北面海港入港並靠岸,一隊隊宋軍士兵從船上下來。

短短一個上午,一萬宋軍便進駐覺華島,大量的糧草物資紛紛從船上卸下,與此同時,一千餘僧人被集中起來訓話,一名相貌粗獷的宋軍將領喊道:“我便是萊州統制苗順利,從現在開始,桃花島已歸屬大宋,爾等是遼國僧人,不適合在島上居住,我會把你們送回陸地,繼續出家或者還俗,隨便你們。”

聽說宋軍不殺他們,僧人們都鬆了口氣,但想到從此失去寺院,心中也甚是悲涼,一個個低頭不語。

苗順利卻沒有心思同情他們,立刻讓他們去收拾物品,明天一早離島。

島上的寺院便成了宋軍的軍營,苗順利帶着手下衆將四處巡視,他見僧舍衆多,倉庫中的糧食足有上萬石,布帛無數,幾座大殿都氣勢恢宏,雕樑畫棟,極爲奢侈,便對衆人道:“久聞遼帝爲禮佛掏空了國庫,今日一見,果然屬實,這裡只是十三座皇家寺院之一,便如此奢侈,都說遼國強大,我看也是外強中乾,距離滅亡不遠了。”

衆將紛紛贊成,這時一名統領道:“桃花島既然懸於海外,那它的糧食物資怎麼運來?卑職覺得肯定有船隻,我們還不知道。”

苗順利頓覺有理,立刻令人把住持文慧方丈找來,他厲聲喝道:“老和尚可會說漢語?”

文慧方丈合掌道:“老僧本來就是燕州漢人,爲何不會說漢語?”

旁邊一名將領怒喝道:“既然是漢人,爲何侍奉契丹賊酋?”

“阿彌陀佛,貧僧只侍奉佛祖,不侍奉遼國君王。”

苗順利擺擺手,又問道:“我來問你,你們怎麼和陸上往來?”

方丈倒沒有隱瞞,坦率說道:“興城縣有二十幾艘貨船,專門負責給我們島上運送物資。”

苗順利心生警惕,自己居然不知道興城縣有船隻,他急忙追問道:“多大的貨船?”

“五百石左右吧!”

“那興城縣可有駐軍?”

“有!就在縣衙附近,大概有一千人左右。”

文慧方丈知無不答,又找了一份地圖給苗順利,苗順利大喜,令人送方丈去休息。

一間禪房內,苗順利和衆將商議對策,苗順利對衆人道:“打肯定要打,但怎麼打纔有效果。大家都說說看。”

統領張延道:“卑職認爲首先要查明船隻的位置,把船隻控制後再對駐軍發動攻擊,這樣就萬無一失了。”

另一名將領也道:“縣衙和軍營都位於葫蘆半島上,我們可以從南面登陸,繞到敵軍後方,趁夜偷襲,一定能全殲敵軍。”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一個大膽且完善的作戰方案便漸漸形成了。

.........

明朝以後,北方進入小冰期,渤海冬天都會結厚厚的冰層,但現在是北宋,氣候比較溫暖,渤海冬天只有北部沿岸結冰,覺華島和陸地之間的海面不會結冰,即使遇到個別嚴寒的冬季,也只會結一層薄冰,人馬難行。

現在儘管已進入冬季,陸地上已開始下雪,但海上卻依然沒有浮冰,在夜幕的掩護下,宋軍船隻無聲無息地駛入了葫蘆島南面的海港。

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
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第四百四十九章 視察谷熟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丟車保帥第五百九十二章 實力碾壓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標準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鯤族內奸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範鐵牛打官司(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七十三章 條件不符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六百九十九章 夜攻幽州(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七百二十四章 決戰爆發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章 勇鬥小曾布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丫鬟小冬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三百零四章 兩件大事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三百八十五章 泉州呂惠卿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將至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六百七十八章 夢碎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