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

範家父子二人回到蔣灣村已經是深夜了,他們剛走到家門口,門忽然開了,張三娘從院子奔出來,一把將兒子摟住,激動得哭了起來。

“娘子,你知道了?”範鐵舟驚訝地問道。

“村子裡都傳開了,寧兒考了第一名。”

張三娘抹去淚水,起身道:“還有好多人來送禮,堆了一院子。”

範寧連忙走進院子,差點踩到兩隻綁着腳的公雞,旁邊還有鴨和鵝,還有幾大塊醃好的鹹肉。

另外,山藥、蘿蔔、冬瓜等等蔬菜裝了一口袋,還有幾簍鮮魚和幾袋米。

範鐵舟眉頭皺成一團,“寧兒他娘,這些東西是誰家送的,你記下來沒有?”

“我都記着呢!等會兒你記在本子。”

張三娘忽然想起一事,一拍巴掌,連忙道:“瞧我糊塗了,你們爺倆還沒吃晚飯吧!飯菜都有,我去給你們熱一下。”

今天範寧着實有點疲憊不堪了,匆匆吃了飯,範寧倒在牀很快便沉沉睡去。

範鐵舟卻和妻子商議兒子學的事,聽說兒子免了學費和第一年的雜費,張三娘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今天我還爲這件事煩惱半天,王嬸子告訴我,延慶學堂讀一年要二十五貫錢,咱們家積蓄一共才十幾貫錢,還得想法去借錢,還是我家寧兒爭氣,給我們省下了大筆錢。”

“是啊!當時我真是長鬆了口氣,不過院主要寧兒過兩天去學堂讀書。”

“爲什麼?”

張三娘驚訝道:“不是明年一月份嗎?”

範鐵舟便將院主的理由說了一遍,張三娘沉默了。

範鐵舟連忙道:“我想這是好事,證明寧兒別的孩子優秀得多。”

張三娘當然有她的想法,丈夫打漁不僅辛苦,掙的錢也不多,而且經常不在家,她早想讓丈夫改行了。

這次寧兒讀書倒是一個機會,張三娘緩緩道:“寧兒要去讀書,我一個人在家多寂寞,要不.....你別去打漁了。”

“不去打漁怎麼行,我們靠什麼生活?”範鐵舟的頭腦一時沒有轉過彎來。

“你可以做別的事情啊!如可以山採藥,可以種田,再如你可以跑船運客,次水根叔不是讓你去鎮和他一起幹嗎?”

範鐵舟也有點動心了,他確實可以種田,租下百畝水田,農閒時可去跑船運客,算下來也不打魚賺得少,雖然辛苦一點,但至少能在家陪陪娘子了。

他遲疑一下道:“跑船送客得買一艘烏篷船才行,我怕家裡沒那麼多錢。”

張三娘見丈夫聽自己的話,心歡喜,連忙摟着丈夫脖子給他算帳。

“我們家現在有十四貫錢......”

“不是隻有十貫嗎?”範鐵舟打斷了妻子的話。

“次寧兒不是給我四兩銀子,你忘了?”

“那個你也算啊!”

張三娘眼睛一瞪,“爲什麼不能算?兒子給我掙的錢,我用天經地義!”

範鐵舟無語了,還說幫兒子存起來娶媳婦呢!這會兒變成給她掙的錢了。

“你接着說!”

“不是有十四貫錢嗎?既然你不打漁,你那艘漁船可以賣掉對不對?”

“賣是能賣,是太舊了點,最多隻能賣十貫錢,次王家二郎想買一艘舊船。”

“十貫十貫,那有二十四貫了,再把我這幾個月織的布賣掉,又添一貫錢,這二十五貫了,買船夠不夠?”

範鐵舟猶豫一下道:“我次問過,買一艘新烏篷船,最便宜也要四十貫錢。”

“笨啊!”

張三娘伸出手指頭,在丈夫額頭重重戳了一下。

“誰讓你買新船了,買艘舊船還不一樣?再說你的手那麼巧,烏篷不會自己搭?”

範鐵舟一拍額頭,“對啊!我怎麼沒想到。”

張三娘摟住丈夫脖子吃吃笑道:“將來有一天你死了,我說你是笨死的!”

範鐵舟嘿嘿一笑,心開始盤算起來,買艘半舊的客船,用桐油刷一刷,自己再搭個篷子,算下來二十五貫錢差不多。

“你算算看,能不能省下五貫錢!”

“剩下五貫錢做什麼?”

張三娘道:“既然你要種地,那家裡要有頭牛才行,我問過了,官府管得嚴,牛一直不貴,五貫錢能買一頭大青水牛。”

“娘子,恐怕二十五錢貫正好夠買船,要不我再去借五貫錢。”

“那借吧!咱們明年還。”

夫妻二人一邊盤算,一邊開始憧憬未來的新生活,說着說着,說到想給寧兒再生個妹妹。

張三娘輕輕踢了丈夫一腳,小聲道:“死樣,早點睡!”

範鐵舟頓時心領神會,“睡覺!睡覺!”他爬起身,呼地吹滅了油燈。

.........

次日一早,便有人來範寧家祝賀送禮,範鐵舟客氣接待,送走了幾撥人,院子裡又多了十幾只雞鴨。

鄉下人送禮都較講實惠,大多是雞鴨魚肉,一般家家都有,也拿得出手,今年過年的餐桌豐富了。

張三娘今天午猛地想起一件事,買牛的五貫錢正好可以解決了。

她拿了兩隻公雞遞給丈夫,“這兩隻雞等會兒給寧兒阿公送去。”

範鐵舟着實驚訝,今天太陽是從西邊出了,娘子居然要自己給父親去送雞。

張三娘拉長臉道:“這雞可不是白送的,你得拿回來五貫錢!”

“爲什麼?”範鐵舟撓撓後腦勺,他有點懵了。

“你忘了你爹爹自己立的規矩,他的孫子只要考學堂,每人獎勵五貫錢,明仁明禮去年都得了,今年該給寧兒了!”

明仁和明禮是老二家的一對孿生子,去年同時考了長橋鎮官辦學堂,範鐵舟還去喝了謝師酒。

範鐵舟一拍巴掌,“我怎麼沒想到呢?”

“那快去,把錢要回來,咱們買牛的錢有了。”

這時,範鐵舟忽然想起了顧先生,不管怎麼說,他也是寧兒第一個先生,應該好好謝他。

“寧兒她娘,把那隻鵝給我,我順路給顧先生送去。”

張三娘忍不住笑道:“那隻鵝是他送來的,你還給他送回去做什麼?”

範鐵舟撓撓頭,今天稀古怪的事真多,從來都是學生送禮給先生,怎麼今天卻倒過來了。

“好吧!顧先生回頭再說,你叫一下寧兒,我帶他去見阿公。”

.......

範寧天不亮起來了,鄉下沒有城裡那麼豐富的夜生活,大多早睡早起,而且燈油不便宜,早點睡也能節省一些燈油。

昨晚他太疲憊,東西也沒有收拾便睡覺了。

今天一早,他將書袋裡的幾件禮物拿出來,放進一隻大木盒。

幾乎每個男孩都有自己的儲物寶箱,從前的範呆呆也不例外。

www▲ тt kán▲ ¢O

他儲存的寶貝是幾塊形態怪異的石頭和兩個色彩豔麗的貝殼,已經被範寧丟到牀下了。

儲物寶盒真的存放着寶物,范仲淹送他的玉珮,天子賜他的紫翡翠手串,還有昨天得的五件禮物。

這裡面最珍貴的當然是天子的紫翡翠手串,範寧懂一點寶石,這可不是一般的紫翡翠,而是裴翠的極品,叫做紫眼睛。

一共八顆,每一顆都精切成桂圓大小,閃爍着一種絢麗的亮紫色,這種寶石不說價值連城,但也是極爲貴重。

劉院主送他的紫瑪瑙葫蘆,雖然也價值不菲,但起天子的紫翡翠手串差得太遠了。

範寧知道懷璧其罪的道理,這些寶物被父母看到了未必是好事,他想了想,便在牆角挖個坑,將木盒子埋了起來。

這時,門外傳來母親的聲音,“寧兒,起來沒有?”

“早起來了!”

範寧笑嘻嘻走出來,“娘找我有事嗎?”

張三娘見兒子身全是泥土,眉頭一皺,“你到底在屋子裡做什麼?身全是泥!”

範寧撓撓頭,信口扯道:“我剛剛從河邊回來,不小心摔了一跤。”

“多大的孩子了,居然還摔跤,趕緊去換身衣服,跟你爹爹去趟阿公家,看看他今天會不會獎賞你五貫錢!”

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
第三章 楓橋夜泊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七十七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對手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三百八十六章 名聲損毀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一百零九章 縣令來視察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六百三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後真言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五百八十四章 說服知政堂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七百四十一章 再披徵袍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歡而散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六百五十五章 家有病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七百二十五章 從容部署第五百一十五章 終身大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抵達京城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