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選擇

奔跑在前面的呂宋士兵紛紛中箭倒下,慘叫聲一片,使他們狂奔的勢頭爲之一頓,速度明顯放慢。

就連唯一騎在馬上的王子拉幹也連人帶馬中了數箭,摔下馬來,被幾名士兵擡了回去,生死不知。

呂宋國士兵還沒有從混亂中恢復過來,第二輪弩矢又如雨點般射至,藤甲根本擋不住宋軍的強弓硬弩,只片刻,便有上千人倒在血泊之中,連主將拉幹王子也被射中數箭,生死不知。

沒有了王子的帶頭衝擊和激勵,軍隊的惜命之心泛起,士兵紛紛裹足不前,開始慢慢後退。

這其實是軍中大忌,要麼索性撤退,脫離弩箭射程,要麼就衝上前,和敵軍短兵接觸,這樣進退兩難,反而成了弩軍的活靶子。

這時,又有一千長矛步兵和弩軍上岸了,弩軍加入到反擊隊伍中,使弩軍總人口即刻達到了兩千人。

第三輪弩矢變成了兩千支弩箭疾射,弩矢數量增加了一倍,瞬間變成了暴風驟雨。

第三輪弩箭射擊使呂宋軍倒下七百餘人,短短三輪箭雨,呂宋國士兵被射殺了一千八百人,士兵們膽寒了,調頭便逃,丟下一地的屍體和傷兵,剩下的八千餘士兵沒命地向都城方向逃去。

宋軍不傷一兵一卒便擊潰了敵軍的萬人進攻,頓時士氣大振,他們也沒有追擊,而是保護着軍隊繼續上岸。

這次範寧率領一萬軍隊南征,士兵主要乘坐二十艘兩萬石的划槳運兵船,而另外三十艘是補給船,它們是靠船帆作爲動力,只能走固定的航線,不能進行機動作戰,在短時間內,它們便停泊在呂宋灣內,作爲基地補給。

範寧也從主船上走下來,此時一萬士兵已經迅速集結完畢,包括三千弩軍和七千長矛步兵,範寧翻身上馬,下令道:“留下一千步兵和一千弩兵守碼頭,其他軍隊向都城進軍!”

‘嗚——’

嘹亮的號角聲吹響,進軍的鼓聲轟隆隆敲響,八千軍隊列隊向十里外的呂宋國都城進軍。

呂宋國的都城並沒有圍牆,而是用木柵欄將周長十餘里的小城包圍起來,都城內和木柵四周分佈着無數的木房子,但看不見水田,這裡的人不需要耕種,豐富的森林水果足以養活他們,他們也可以用黃金從宋朝商人手中換取糧食。

當八千宋軍距離都城不足十里時,木柵大門開啓,一大羣男男女女赤着上身出來,跪在地上,爲首之人正是國王羅罡,他雖然年邁,但年齡五十歲還不到,實在是呂宋人的壽命太短,基本上四十歲左右就死了,而且嬰兒死亡率極高,十個孩子最多存活兩三人,所以王國人口數量始終低迷,難以上升。

他帶着自己的妻女和兒子出來投降宋軍,一心主戰的長子中了七箭,在送回都城的半路就斷氣了,他的一萬軍隊已經崩潰,各自奔逃回家,此時他能指揮的軍隊只剩下王宮守衛,不足兩百人,除了投降之外,他已無路可走。

範寧對明仁道:“你上去給他說,呂宋國長年不來大宋朝貢,故大宋天子派軍隊討伐之,但宋軍不想濫殺無辜,只要他有誠意投降,宋軍會給他一條出路!”

明仁會幾句呂宋國土語,他上前連比帶劃說了一通,國王羅罡這才明白範寧的意思,他連連磕頭感謝,願意投降大宋。

範寧隨即軍隊就地紮營,他率領一千士兵進入了呂宋國的都城。

都城內已經有一點城市的雛形了,有街道和幾家店鋪,範寧意外發現,都城內的酒館和賭館特別多,酒都是當地釀的果酒,而賭具則是從大宋進口的關撲器具。

明仁解釋道:“這裡都是女人幹活,去森林內採摘各種果子和巴拉拉,河裡淘金也基本上是女人,男人大多好吃懶做,喜歡喝酒賭博,三十歲以下的男子則去當兵,當兵也沒有什麼事情,每個月還有豐厚的收入,他們實際上是靠黃金和香料養活了整個國民。”

“他們的黃金除了金砂外,還有金礦嗎?”

“當然有,我早就帶人看勘察過礦藏了,這裡的金礦和銅礦蘊藏量極大,易於開採煉製。”

“那白銀呢?”範寧追問道。

明仁搖搖頭,“白銀好像很少,這裡主要是黃金和銅,白銀還得去日本,那裡纔是白銀的世界。”

範寧看中呂宋國及其附近島嶼,根本原因是這樣沒有人,除了小小的呂宋國外,然後就是一些少量的土人。

但這裡的耕地、森林、金礦、香料都是巨大的財富,尤其這裡的水熱土質,會給大宋帶去巨量的糧食。

範寧很清楚巨量糧食會給大宋帶去什麼,大宋開國時才兩三千萬人口,但自從在江浙大規模推廣一年兩熟的占城稻後,大宋糧食產量極大提高。

人們從一天兩頓變成了一天三頓,人口迅猛滋生,到北宋後期,人口已增長到一億兩千萬人口,正是糧食的增加使大宋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這時,一名將領跑來稟報,“啓稟使君,弟兄們在王宮倉庫裡發現了大量黃金和各種珠寶!”

範寧倒有幾分興趣,立刻調轉馬頭來到皇宮,皇宮也是木製建築,佔地約十畝,被一大圈圍牆包圍,是來自三佛齊的工匠修建,很有佛教氣息,周圍一些大宅爲皇族高官的住處,也是由三佛齊的工匠修建。

皇宮和高官府宅前都有宋軍士兵站崗,皇族權貴們都已被軟禁,而皇宮的倉庫則位於最後面,是整個呂宋國唯一的石制建築,五十名士兵守衛這座藏有巨大的財富的石制建築。

範寧走進了倉庫,只見倉庫被木牆隔爲兩部分,兩邊碼放着數百口木箱子,木箱子做得很粗糙,裡面甚至沒有墊一塊布,金光閃閃的金疙瘩便從粗糙的縫隙中透露出來。

士兵們正在將一隻只大木箱搬下來,箱子被打開,裡面都是簡單熔鍊後的金塊,不少士兵正在稱量。

一名都頭上前對範寧道:“黃金有整整百箱,每箱除去木箱,黃金重約百斤,那就是十萬斤。”

範寧也暗吃一驚,十萬斤黃金,那就是一百六十萬兩,這至少要百年時間才能積攢下來,他又問道:“那其他箱子呢?”

都頭打開了其他箱子,都是各種海珠、玳瑁、珊瑚,還有十幾箱黑色物品,範寧一眼便認出來,這是龍涎香。

“這些財富怎麼處置?”司馬張楠低聲問道。

範寧冷冷道:“我們異地安置他們也需要大量糧食、帳篷和生活用品,這些財富留一些獎賞士兵,其餘全部運回朝廷,今年答應知政堂的任務就算完成了。”

後面幾名大將都興奮得摩拳擦掌,不傷一兵一卒的戰爭,還有有戰後賞賜,這樣的出征誰不願意?

張楠心中暗暗嘆口氣,不管範寧找什麼理由,但掠奪別國財產卻已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好在他自己不留一錢一文,否則遲早會被人利用這件事清算。

.........

黃昏時分,宋軍已經在空曠處紮下了大營,對呂宋軍隊的清繳也已結束了,所有的兵器和盔甲都被集中在一起,倒也不準備銷燬,等他們遷徙後再還給他們。

軍營大帳內,範寧和國王以及三名皇族的談判也到了尾聲。

範寧提出了三個方案,第一個方案,繼續保留呂宋王爵位,允許世襲,但呂宋皇族必須遷去宋朝京城,這裡的百姓由大宋官員負責管理;第二個方案,宋朝幫助呂宋舉國遷徙到蘇祿島,在蘇祿島重建呂宋國,或者改國名爲蘇祿國;第三個方案,呂宋國解散,呂宋王去大宋都城生活,可以封爵位,呂宋國百姓遷去琉球島,成爲大宋子民。

至於呂宋國王自己提出的方案,呂宋國成爲大宋屬國,保留呂宋島一域,這個方案被範寧否決了,把他們留在呂宋島會成爲宋朝移民的隱患,遲早會爆發衝突,最好的辦法纔是大海相隔,彼此不相往來。

國王羅罡無奈,只得對範寧道:“容我們自己商量一下吧!”

一名在呂宋國開關撲店經商的宋人充作翻譯,他把國王的意思轉告給範寧,範寧立刻點頭道:“可以,明天上午我希望得到最後答覆!”

他帶着幾名官員離開了,大帳內只剩下國王羅罡和他的兩個兄弟,一個出任宰相,一個出任將軍。

“大哥怎麼想?”兩人問國王羅罡道。

羅罡嘆了口氣,“宋朝有句話,叫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我們沒有被滅國已是萬幸,還能怎麼選擇,我只有一個想法,祖先留下的基業不能丟掉,呂宋國必須存續下去。”

他的兩個兄弟沉默片刻道:“那麼只有一個選擇,我們舉國遷徙,大哥是這個意思嗎?”

羅罡默默點頭,又嘆口氣道:“他們所說的祿島我去過,在南面,由十幾個島嶼組成,距離渤尼國不遠,地方不大,但我們十萬國民居住倒也夠了,關鍵是以後我們靠什麼生存下去,我覺得這纔是我們要和宋軍談判的關鍵,我們必須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那大哥想得到什麼利益呢?”

“我最想得到的技術就是種地,如果我們會耕種,那麼生存下去就沒有問題了,第二是我想要一點造船技術,有了造船技術,我們能向南面擴張,第三,我要糧食和基本的生活用品,他們必須保證我們一年的口糧,第四,我要安全保障,一旦渤尼國入侵我們,他們必須出兵保護,我覺得這四點至關重要,你們若有想法還可以補充。”

.........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
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六百五十六章 正面激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式卸任第二百九十一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一百四十六章 擔心之事發生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辭而別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間購島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題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二百八十五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六百四十六章 絕密佈防圖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一百九十二章 接風洗塵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七十五章 遼國情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職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第五百一十三章 餐堂議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喜之日(六)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四百五十七章 搶米風潮第五百零四章 王妃抉擇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朱氏兄弟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七十四章 曹秀入門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四百一十一章 偶然泄密第二十二章 範大郎改行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來客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一百章 打算開補習班第四百二十五章 安插有眼線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