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錢鋪調研

下午時分,在御街朱雀門旁邊的黃尖嘴茶館,範寧在二樓一間雅室內請趙仲針喝茶,雖然封趙仲針爲王的詔書還沒有發出來,但趙仲針此時已經感覺到了肩頭的巨大壓力。

範寧淡淡道:“殿下知道官家封你爲王意味着什麼?”

趙仲針點點頭,“正是因爲知道才感覺到壓力很大,皇祖父對這次軍隊變法抱以極大的期待,如果變法失敗,可能會很讓他失望。”

範寧笑了笑道:“這其實是一次考試,你能不能成爲官家心中的中興之君,就在於你這次考試怎麼答題。”

“請使君教我!”

範寧想了想道:“我覺得你首先要學會溝通,官家其實並不在意結果如何,他是想了解過程,你第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草擬一份答題大綱,詳細告訴官家,你打算從何着手,然後你每隔一個月寫一份詳細的報告,告訴官家,你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又是怎麼解決,效果怎麼樣,哪裡做得不足,準備怎麼彌補等等,越詳細越好,一年後,等你寫完十三份報告,你的地位就定了,是否變法成功其實並不重要,明白我的意思嗎?”

趙仲針想了好一會兒,還是不太理解範寧所說‘變法是否成功並不重要’的含義。

範寧見他目光有點困惑,又繼續點醒他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軍隊積弊已有百年,如果變法太猛,太急於求成,大宋不僅會傷筋動骨,甚至還會動搖國本,事實上,所有變法中,最好改和最難改的都是軍隊,說它最好變法,是因爲軍隊沒有掌握太大的權力,它們只能被動接受,而無法修改變法內容,或者無法在朝廷內部形成強烈的抵制力量,最多是不肯改變,這種情況下,只要換人就能把變法繼續推行下去。

說它最難改,是因爲風險太大,有契丹、西夏這樣的敵人在外面虎視眈眈,甚至還會發生兵變這樣的極端事件,官家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變法成功是意外之喜,變法失敗也在情理之中,官家關注的是過程,你是破釜沉舟,全面改革,還是循序漸進,尋找弱點,各個擊破,他是想了解你做事的方法、能力和變法的決心。”

趙仲針心悅誠服,欠身道:“我明白了,謝謝使君的教誨!”

“那你打算怎麼寫第一份報告?”

趙仲針想了想道:“我想寫幾個步驟,尋找到突破口,然後寫出時間上的安排,再寫一些別的東西,比如組建一個衙門,挑選一些骨幹官員之類,大綱無非就是這樣東西,使君覺得如此?”

範寧還是搖搖頭,“這個可以寫,但不是第一份要交給官家的東西。”

“那第一份應該交什麼?”

範寧微微笑道:“第一份你應該寫你這兩天做了什麼事情,比如寫現在我們的第一次碰頭,寫寫我們談了哪些內容,然後再寫我們去拜訪韓琦,想弄一些錢糧和土地,希望能得到知政堂的支持,再寫你去拜訪曹家和高家,希望能得到這些軍隊元勳世家的支持,再寫我們去錢鋪,和錢鋪商討能否給士兵單獨開戶頭的可能性,你還要寫去軍營裡走訪將領和底層士兵,瞭解他們的疾苦和需求。”

趙仲針理解了,“使君的意思,我第一份報告是寫我的前期調查和準備,對吧?”

範寧點點頭,“正是如此!只有充分的調查研究,你再寫變法計劃和大綱,纔有說服力,這纔是正確的做事情的方法。”

趙仲針有點興奮起來,“我明白了,那我們現在先去哪裡?”

範寧向街道對面指了指,笑道:“對面就是朱氏錢鋪,是我妻子的陪嫁產業,我們就去錢鋪了解一下開戶頭之事。”

.........

範寧付了茶錢,帶着趙仲針來到大街對面的朱氏錢鋪總店,劉大掌櫃聞訊迎了出來,把範寧和趙仲針請到後堂,範寧給他介紹道:“這位是樑王殿下,和我一起來了解一下錢鋪的運作。”

樑王是親王,樑郡王要差一級,但一般人也不會分得那麼清楚,就像生活中給別人介紹副局長一樣,絕對不會帶一個副字,酒滿敬人就是這個道理。

劉大掌櫃聽說是皇族王爺,連忙躬身行禮,範寧又給趙仲針笑道:“劉大掌櫃做大掌櫃三十年,是錢鋪這一行的翹楚,基本上從他這裡就能確定我們的方案能否實施起來。”

趙仲針也笑道點點頭,“今天要麻煩劉大掌櫃了。”

“哪裡!哪裡!爲東主和小王爺做事是我的榮幸,請坐下說話。”

範寧和趙仲針在後堂分賓主落座,劉大掌櫃讓人上了茶。

範寧笑道:“大掌櫃還記得上次我和你談到士兵開戶的事情嗎?”

劉大掌櫃一怔,“東主,不是真的要推行這件事吧!”

範寧笑着搖搖頭,“不會全面推行,可能會選一個試驗點,京東路的廂軍,大概兩三萬人,準備把軍俸直接發到每個人在錢鋪的戶頭上。”

劉大掌櫃想了想道:“上次我也說過,這件事的難點就在於面太廣,士兵來自天下各縣,要在各縣爲士兵開戶頭,有點不現實,我覺得一定要實施的話,有兩個方案可以考慮。”

趙仲針有了興趣,連忙道:“大掌櫃具體說一說。”

“首先讓家人取錢不太現實,錢鋪也要考慮利潤和風險,在小縣城內招募幾個人,開一個小錢鋪,一方面是沒有利潤,另一方面就是風險太大,夥計貪污或者把錢捲走,我們都控制不住,所以,我還是主張直接發給士兵,因爲士兵一般都駐紮在比較重要的大城附近,這樣錢鋪可以推廣,給每個士兵開一個戶頭,一點問題沒有,然後士兵回鄉探親,就能把錢兌換成銀子帶給家人,之前東主也說過,開戶頭是爲了防止將領剋扣軍俸,其實只要把錢發到錢鋪戶頭上,就能避免剋扣了。”

“那第二個方案呢?”範寧又問道。

“第二個方案,就是我們在各州的治所大城開一家錢鋪,然後和當地的錢鋪合作,由朝廷把軍俸給我們,然後我們分撥到各州,由各州的分店把錢轉給地方錢鋪,這樣也可以,只是這樣比較繁瑣,要很多大錢鋪一起參與才行,一家做不下來。”

範寧搖搖頭,“現在不提全軍,只說京東路廂軍的試點。”

劉大掌櫃想了想道:“廂軍都是地方軍,士兵都是本地居民,兩個方案都可以,但我個人傾向於第一個方案,比較簡單。”

趙仲針一邊飛筆記錄談話紀要,一邊接口道:“我也傾向於第一個方案,反正只有九座軍營,都在比較大的州駐軍,朱氏錢鋪可以開九家分店,簡單且有效果。”

停一下,趙仲針接着又笑道:“戶頭上的錢要不要做一些限制?主要是防止士兵自己揮霍一空,最好留一點給他們的家人。”

範寧搖頭,“這個沒有必要,限制反而會讓士兵對錢鋪產生疑慮,是否節儉是個人的品性問題,限制取錢並沒有什麼意義,他取不了錢還可以去借,最後都是一回事,我覺得還是自由取錢存錢比較好。”

劉大掌櫃沉思片刻道:“如果是由東主來推行這件事,那朱氏錢鋪是不是要回避一下?以免被人非議,說東主以權謀私!”

劉大掌櫃確實很擔心,他知道這裡面的利益太大,每年的軍費是朝廷第一大開支,這裡面涉及俸祿、物資採購、軍品製造,軍營修建、後勤保障等等。

把俸祿拿出來給錢鋪,那麼後面的軍隊開支也會陸陸續續交給錢鋪,那將是驚人的銀錢數量,別的錢鋪一定會無比眼紅。

他知道每一家大錢鋪背後都有背景後臺,像張家的金橋錢鋪,目前是應天府第一大錢鋪,剛進入應天府的朱氏錢鋪就接下了這份大單子,金橋錢鋪肯定會跳起來。

他擔心東主會在朝廷被人攻擊。

“沒有這個必要!”

趙仲針果斷地否定了劉大掌櫃的擔憂,“我會向天子彙報,徵得天子的同意,就說選擇朱氏錢鋪合作是天子的意思,沒人敢說三道四。”

範寧也笑道:“近水樓臺先得月,讓朱氏錢鋪提前參與很正常,這個我倒不在意別人的非議,只是在京東路的推行已勢在必行,朱氏錢鋪這邊要提前準備了。”

劉大掌櫃點點頭,“我今天就開始考慮!”

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
第三百七十三章 視察金田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零二章 第一堂課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年大宴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六十二章 品牌危機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收穫頗豐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十一章 勇奪魁首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四百二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二百二十七章 宮中來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韓府策劃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二百零三章 關撲店第四百四十三章 顧家站隊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六百五十三章 鹽州夜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五百二十一章 初臨琉球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四百五十四章 欲加之罪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一十五章 給祖先交代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韓絳的要求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六百九十二章 兵臨幽州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三十五章 廣記牙人行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