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

曹家三代百餘人,基本上都在軍隊爲官,加上曹彬自身的威望,使曹家在軍隊中勢力和影響力都很大。

也正是這個緣故,天子趙禎在廢除郭皇后之後,爲了穩住軍方,平息軍方不滿,當然也是爲了拉攏軍隊對自己的支持,他便立曹彬的孫女爲皇后。

曹氏爲皇后,不僅趙禎的皇位得以鞏固,同時曹家也憑藉皇后之貴,一舉坐上功勳世家的頭把交椅。

這次曹琮過七十大壽,光請柬就發出去六百餘份,遍請功勳世家、朝廷百官和外戚權貴等等,天子趙禎也特地賞銀一萬兩,恭賀曹琮的七十大壽,但天子和曹皇后會不會前來拜壽,目前還不清楚。

範寧吃罷午飯,又睡了個午覺,大約下午三點左右才從住處出發,一般的重頭戲都是在晚上,上午去的客人大都是親朋好友,普通客人大多是下午前往。

範寧是坐一輛牛車前往,這幾天範寧一直在考慮自己能不能買一匹馬代步,以前不太現實,現在他買的新宅有了牲口棚,買代步的驢馬就成爲可能了。

用畜力代步也是很正常之事,京城大部分人家都有毛驢,騎驢代步在京城很普遍,並不是每個人上街都需要坐牛車。

當然,如果家裡條件好,還可以買一匹馬代步,雖然在小地方馬比較少見,但在京城卻不然,只要有錢,還是可以買到馬匹。

在街上也能常常看到騎馬之人,尤其大多數中低層官員也都是選擇騎馬,主要是因爲上朝太早,那個時候牛車還沒有出街,騎驢又不成體統,坐馬車更不可能,所以騎馬就成了大多數官員的選擇。

只是一旦買了馬,家裡就需要一個馬伕,有了馬伕就得請廚娘,還要請別的下人,增加丫鬟,最後還要請個管家。

這就像換了一條名牌領帶,就得買配套的西裝,又得買褲子、買皮帶、買鞋子一樣,所以範寧一直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買一匹馬?

牛車走得很慢,車伕是一個三十餘歲的健壯男子,蔡州人,家住在城外,所以範寧給他說起交通不便時,他倒沒有毛遂自薦,他住在城外確實不便,但他卻給範寧提了一個很好的建議。

“小官人其實也不必買馬,可以考慮租,你在住處附近找一找有沒有騾馬行,這種騾馬行天不亮開門,天黑盡後才關門,晚上可以把馬或者毛驢交給它們,他們會餵養,然後第二天又去騾馬行把腳力牽出來,這樣就省去了請馬伕、騾夫的煩惱。

據我所知,很多人家都是這樣做的,畢竟有牲畜棚的人家不多,每個月花兩貫錢就能租一頭毛驢,花五貫錢可以租一匹馬,這是目前的行價。”

這個建議讓範寧頗爲心動,仔細想一想,還真有不少騾馬行,舊曹門一帶就有兩家,飛雲橋另一頭好像也有一家,距離他新宅不到百步,因爲平時用不着,所以也不放在心上,現在想起來,租一頭腳力確實是一個好辦法,過兩天就去看一看。

“多謝這位大哥了!”

“不必客氣,小官人,前面就是橫街西段!”

橫街西段就是曹府的所在地,靠近西水門,曹府是一座佔地近二百畝的府宅,由於曹彬在大宋的地位很高,屢屢被追封,所以他的後人住二百畝巨府也能被朝廷皇室容忍。

此時曹府門前停滿了馬車,正好是大量賓客涌來之時,幾乎都攜帶家人,妻子兒女等等。

男的衣着都比較簡單,而且很相似,大多穿一件白色或者青色襴袍,要束革帶,頭戴紗帽,手中幾乎都拿一把摺扇。

範寧就是這個打扮,他穿的是青緞襴衫,手執一柄金絲摺扇。

但女人卻個個花枝招展,頭梳高髻或者雲鬢,發上抹了油,在陽光下烏黑閃亮,秀髮上插着步搖金釵,步履輕盈,金釵臂環珊珊作響。

俏顏敷了薄粉,更顯得粉腮紅潤,秀眸惺忪,長長的脖頸和一抹胸脯裸露在外,雪白的肌膚更是細潤如脂,粉光若膩。

尤其年輕的女子們更是個個風姿綽約,楚楚動人,彷彿不是來參加什麼壽宴,而是來參加一場相親大會。

還別說,這樣的聚會還是真是不少父母爲子女挑選終身伴侶的機會,畢竟能來參加曹府壽宴的賓客都是比較有地位的家庭。

範寧早早下了牛車,步行走過來,他有點猶豫,自己是不是來早了一點?

“小官人也是來參加壽宴?”一名管家模樣的男子迎上前客氣問道。

他見範寧懷中抱木匣子,另一隻手拿着請柬,氣質儒雅,舉止不俗,倒也不敢隨便呵斥。

範寧將請柬遞給他,管家眼皮猛地一跳,居然是十七號,這可不是一般的客人,就算不是皇親國戚,但至少也是老主人極爲看重的客人。

管家連忙抱拳行禮,“官人這邊請!”

他看出範寧不是跟隨父母而來,這張請柬就是他的,所以管家很自然地將‘小’字去掉了,直接稱呼他官人。

‘官人’這種稱呼是很有玄妙的,不考慮妻子稱呼丈夫爲官人外,其他人稱呼官人,這裡面就有一種對對方地位的肯定,和年紀並沒有直接關係,關鍵是要有地位,那麼再年少也能稱爲官人。

如果已經成年,但本身卻不爭氣,整天遊手好閒,只能靠着有地位的父母啃老,這種年輕人就不能隨便賦予官人的稱呼,而是另一種稱呼衙內,表示他爸是李剛,不要去隨便招惹。

範寧雖然看似年少,但人家有一張獨立的請柬,還是十七號,這樣的人不該稱爲官人,該稱呼什麼呢?

管家一直將範寧領到大門前,大門口站着兩支曹家的迎賓隊伍,

一隊由曹牷率領,曹牷是今天壽星曹琮的長子,官任上將軍,他帶着四名曹家子弟站在大門左側,另一隊由曹傅率領,曹傅是曹皇后之弟,堂堂的國舅爺,官任青徐節度使。

曹皇后還有一個兄弟叫做曹佾,此人淡泊名利,崇尚道家,喜歡去天下各處尋仙訪道,他便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曹國舅。

曹國舅目前就住在曹府,不過這種場合他一般不會露面。

這時,範寧一眼看見曹詩,便向他揮揮手,曹詩眼睛一亮,立刻笑着跑了過來道“師兄,你怎麼來了?”

由於蘇亮有時也稱範寧爲師兄,大家都覺得這個稱呼比較好,既親切,也不看輕範寧,大家都跟着叫了起來。

畢竟範寧是他們這批童子科進士中第一個出任京官的前輩,叫一聲師兄也理所當然。

範寧晃了晃手中請柬,得意洋洋道“我可是有正式請柬,怎麼不能來?”

曹詩撓撓頭,“我怎麼不知道還請了師兄?賓客名單還是我抄的。”

範寧一怔,他隨即笑道“或許我是臨時加塞的,我要問你兩件事?”

範寧把曹詩拉到一邊,問道“給你祖父送壽禮有沒什麼忌諱?”

“和一般人家差不多吧!”

曹詩想了想,似乎祖父沒有什麼特殊忌諱,範寧打開盒子,裡面是一座田黃石的觀音像,大約一尺長,朱哲的作品,雕刻得非常精細生動。

“這個壽禮不錯,我祖母信佛,她肯定喜歡。”

曹詩仔細看了看又笑道“這就是最近很出名的田黃石吧!”

“就是它,上等的凍石田黃,名家雕刻,皇后也非常喜歡。”

“那就過去吧!”

“等一等!”

範寧擺擺手道“我還有一個疑問,估計你不知道,但最好你幫我打聽一下。”

“什麼疑問?”

範寧把請柬遞給他,“爲什麼我的請柬是十七號?”

“啊!”曹詩一聲驚呼,竟然是十七號,這可是極爲尊貴的客人才能編到這個號,爲什麼範寧會是十七號?

他忽然覺得不對,自己在抄名單時,十七號好像有人了,但肯定不是範寧。

“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要不我幫你打聽一下。”

範寧點點頭,“那就拜託了!”

範寧當然知道曹家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給自己十七號請柬肯定是有什麼原因。

而且直覺告訴範寧,或許還不是一般的原因,並不是朱元豐所說,自己獲得一面免召金牌那麼簡單。

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
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喜之日(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消息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六百八十章 夜襲婁煩第二百九十章 寒冬來臨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六十四章 出兵前夕第七百一十二章 蘇氏兄弟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四十章 大象出場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六十八章 發展之道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服朱元豐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四十三章 一招鮮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四百九十七章 連薦二人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三百六十二章 形隨勢動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三百五十六章 冷淡的背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再訪高縣令第四十九章 生財尋道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七百四十四章 大軍壓境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六百八十九章 錦州奇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鯨州首縣第三百一十四章 遼國來使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六十六章 兩強相爭(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五百七十七章 公開出海(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學閒職第六十四章 熱情洋溢的發言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七百二十章 雲州戰幕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四百零五章 唯一依靠第三百六十三章 殺一儆百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二百八十八章 明仁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