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

馬車在大營門口緩緩停下,範寧走下馬車打量一下大營,這裡原本應該是軍營,大營沒有營牆,只挖了一條深一丈寬達三丈的護營河,將大營包圍,和運河連爲一體,或許是歲月長久,護營河兩岸種滿了柳樹,一羣羣婦女正蹲在河邊洗衣,雖然是深秋,但依舊有不少孩童在河中游水。

範純仁領着範寧進了大營,一邊介紹道:“這一次是人數最多的一次移民,足有十六萬人口,相當於幾個縣的百姓一起移民,每天的糧食以及各種物資開支很大,還要防止疫病,維護秩序和治安,我們動員了兩千多名學生參與管理,這段時間,大家都實在有點筋疲力盡了。”

範寧點點頭道:“朝廷也知道揚州的負擔很重,但十幾萬人同時移民,朝廷必須要考慮南大陸的接受能力,所以儘量安置在揚州的時間長一點,留的時間給南大陸做準備。”

範純仁連忙解釋道:“我並非對朝廷抱怨,只是這批確實和從前的移民不一樣,他們是遼國漢民,雖然都是同胞,但還是感覺有些格格不入。”

“能不能舉個例子?”範寧沉聲問道。

範純仁想了想道:“最明顯就是對我們的官員充滿了警惕和不信任,比如登記信息,以前宋人移民登記都很順利,但他們不是,一是不肯參加登記,就算勉強參加登記了,但說的大都爲不實之言,甚至是信口胡編,尤其在年齡、性別上,把大娘說成大爺,女兒說成兒子,父親的年齡只比他大兩歲,這樣信息比比皆是,導致我們不得不挨家挨戶上門登記,非常勞累。”

範寧眉頭一皺,“爲什麼會亂編信息?”

“應該是之前有不實的謠言,說去南大陸分配土地以男性青壯爲主,爲了多分土地,就拼命增加家裡年輕男性的人數。”

範寧不悅道:“那就需要你們去消除謠言,給所有人家講清楚,分配土地是以戶爲標準,不是以男性青壯爲標準,務必要拿到真實完整的信息,不能把一份不真實的信息交給南大陸,讓南大陸的官員笑話揚州。”

“我們已經盡力做了,挨家挨戶登記後,信息明顯就變得真實了,我們纔會知道之前登記信息是多麼荒謬,我剛纔只是舉個例子,遼國漢人和大宋百姓不太一樣。”

範寧淡淡道:“我只聽你在不停的訴苦。”

範純仁苦笑一聲,“確實是很苦,尤其一千多名士子放棄學業,日夜操勞,很多人都累得暈倒,我作爲主官,必須要給屬下說幾句公道話。”

範寧沉吟一下道:“這樣吧!爲表彰揚州士子給移民做出的貢獻,我回去和幾位相公商議一下,在發解試的名額上稍微照顧一下揚州,但你不要指望給得太多。”

範純仁咧嘴一笑,“聞弦知雅意,不愧是小范相公啊!”

範寧這時看見一羣老人正坐在空地上閒聊,便笑道:“我們去看看!”

範純仁知道遼國漢人和大宋百姓不一樣,對大宋的官員不會那麼敬畏,他連忙走上前,對這羣老人道:“打擾各位老丈了,這位是從京城過來的範相公,想和各位聊一聊。”

一羣老人面面相覷,其中一人小心翼翼問道:“可是率軍攻打遼國的範寧範相公?”

“正是!”

這羣老人紛紛跪下磕頭,“小民拜見範相公!”

周圍很多人聽說是攻打遼國的範寧來了,紛紛過來跪下磕頭,很快,周圍跪了數千人之多。

範寧連忙擺手笑道:“各位不必如此,大家起來吧!”

幾名老人激動萬分道:“是範相公派大軍把我們苦難中解救出來,範相公就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薩!”

範寧並不知道,宋軍船隊在遼陽府礦山營救數十萬遼國漢民時,都對漢民說,是範相公派他們前來解救,範寧的救苦救難名聲早已深刻在每一個遼國漢人的心中。

範寧相公到來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大營,整個大營都沸騰起來,十餘萬百姓從四面八方涌來,黑壓壓的百姓早已跪滿一地,每個都激動萬分,合掌跪拜。

這壯觀的一幕讓範純仁和一千多名士子都目瞪口呆,這些難以伺候的遼國漢民怎麼忽然變得如此恭順、虔誠?

...........

範寧也深受觸動,他索性登上士兵剛剛搭起的高臺,臺下是洶涌的人潮和一雙雙激動的目光。

範寧擺擺手,高聲道:“各位父老鄉親們!”

範寧一開口,十幾萬百姓便漸漸安靜下來,範寧徐徐從衆人臉上掃過,讀解他們內心的激動和期待,他深深吸一口氣,又提高聲音道:“後天一早,大家就要登上大船出海去新的家園,我知道大家在期待什麼?在緊張什麼?在擔心什麼?

我首先告訴大家,三年後,你們再回頭看今天的選擇,你們一定不會後悔,會深感幸運,你們選擇了一個美好的生活。

有人會擔心官府會不會騙你們去採礦、做奴隸,我範寧站在這裡告訴大家,絕不會!你們是墾荒者,是開拓者,絕不是奴隸,我範寧把你們從礦山解救出來,絕不是讓大家再去做奴隸,我們身體裡留着同樣的血液,我們的祖先是兄弟,是朋友,我解救大家,是要給大家尊嚴,堂堂正正的站起來,堂堂正正活下去!”

熱烈的鼓掌聲和歡呼聲震耳欲聾,很多人都激動得流下眼淚,範相公的每一句都說在他心坎上,說到他們心窩裡,他們不是奴隸,他們也有尊嚴,他們要堂堂正正站起身,要堂堂正正的活下去。

範寧揮了揮手,讓大家安靜下來,又繼續高聲道:“有人說,去南大陸會很艱苦,這一點我承認,到了南大陸,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要開墾土地,要造房子,要給自己打井,但這些辛苦都是爲了將來的生活更美好,是爲了自己,爲了你們的孩子,我和大家一樣,都相信這種辛勞付出是值得的。”

這時,範寧的聲音變得低沉起來,充滿激情地給大家描述一幅美好的畫卷。

“南大陸是片富饒肥沃的土地,那裡氣候溫和溼潤,河流衆多,你們在那裡選一處長滿鮮花的土地建設自己新家園,修建一座寬敞氣派的房子,前後院子裡種滿了鮮花,院子外是大片肥沃遼闊土地,那屬於你們的農田,你們春天播種,秋天就會收穫沉甸甸金黃的小麥,你們還可以養幾百只羊,可以種十幾畝蔬菜,還可以釀一點果酒,孩子們可以去讀書,老人們則聚在長滿紅棗樹下一起喝茶,安享晚年.......“

所有人的思緒和心都跟着範寧的描述飛去了那片富饒的土地。

..........

“聽了小范相公的描述,說實話,我們都有點想去南大陸了。”離開大營時,一羣官員和士子對範寧笑道。

“你們也可以申請移民,朝廷很快會出臺鼓勵讀書人去南大陸定居的優厚條件,那裡的學校需要助教,官府也需要文吏,工坊需要讀書人蔘與管理,如果不願在那裡定居,那麼只要支援五年就視同通過解試,回來就是舉人身份了。”

聽說支援五年就能獲得舉人身份,這倒讓不少士子動心了。

範寧笑道:“早申請早獲利,一旦朝廷公佈,會有大量的士子申請,那時說不定還會考試,那時就沒那麼容易了。”

“那需要什麼條件?怎麼申請?”幾名士子忍不住問道。

“向你們範知州申請,條件嘛!只要在縣學州學讀書的學生都可以申請,後天船隊就出發了,如果今天申請的話,說不定還趕得上!”

範寧望着一臉苦澀的範純仁哈哈一笑,登上馬車走了,他還要去找朱齊,看看北島船隊的情況。”

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
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二百六十九章 說客上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八十九章 終於進帳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朱孝雲問罪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遊記(下)第五百零九章 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百五十章 上京內亂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呂宋第五百七十一章 北方消息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四百八十二章 家添新口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平原激戰(下)第一百零八章 內訌初生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百二十六章 鯤州宣權第七百五十五章 開京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杭州遇伸冤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楊渡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五百三十三章 循循善誘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後的下注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六百零八章 冰河消融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四百一十六章 妥善解決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羅國(上)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零三章 護犢之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九十二章 時來運轉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七百五十六章 離職之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七百四十五章 草原貴客第四百零八章 明仁的計劃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一百三十八章 又見朱佩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一百八十六章 風雨襲來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輪蒸汽船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記(下)第六百二十一章 造橋之戰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見曹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興農九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試開幕第一百四十二章 春秋無義戰第六章 假亦真時真亦假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