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

海峽對岸的半島就是後來的馬來半島,但面積卻是整個半島,北面和佛統國接壤,半島上生活着一些土人,大多溫順樸實,以捕魚和採珠爲生,他們倍受三佛齊國剝削,宋朝使他們擺脫了三佛齊國的剝削,令他們感激萬分。

另外,三佛齊國在半島上建了一座小城,叫做狼牙脩,只有人口千餘人,士兵三百人,範寧隨即安排船隻讓他們送回三佛齊國。

宋軍主力返回了新港,範寧則留下兩千士兵鎮守半島,數天後,數百名商人和十幾名官員從新港趕來。

大家心裡都清楚,雖然新港發展得很快,但作爲商埠,它的地理位置並不算很好,比不上三佛齊國的都城,但這座半島的地理位置卻比末羅瑜更好,尤其最南端,正好在海峽口上。

範寧看中的港口並不是後來的新加坡,而是馬六甲港,主要原因是新加坡那座島嶼四面環海,幾乎沒有淡水,而且他現在控制的是整個半島,把州府放在最南端不太適合。

而馬六甲在唐朝史書中有記載,叫做哥羅富沙,這裡陽光充足,降水豐富,土地肥沃,可開墾的良田一望無際,既適合做港口,同時也能成爲大宋控制半島的據點。

上午時分,範寧帶着數百名商人來到海邊,他指着遠處海岬對衆人道:“這幾天我一直在半島上尋找合適的港口,最後發現這裡最好,水深,可以停靠三萬石巨船,而且海面終年平靜,很少有狂風巨浪,我打算把這裡建爲第二座中轉大港。”

“範使君,這裡只修建港口嗎?”一名商人問道。

範寧搖搖頭,“整個半島都已屬於大宋,我打算將半島命名爲寶州,港口叫做富沙港,然後在這裡建立新泉縣,作爲寶州治所,人口至少要達十萬之衆,各位,新港依舊會保留,偏向於香料生意,但寶州的富沙港則偏向於和西方貿易,它的規模至少會是新港的兩倍,商行面積會擴大,並會擁有自己的倉庫,三年後,它會成爲南洋最大的貿易港口。”

衆商人都十分激動,紛紛表示要在這裡投資建商行,範寧笑道:“大家都自己去看看,然後我們再商量怎麼規劃它!”

商人們都各自散去,這時,明仁領着兩名熱那亞商人上前,給範寧介紹,“這兩人是從遙遠的西方而來,他們是兄弟,哥哥叫皮羅文,弟弟叫皮羅德,他們想跟隨使君的船隊去宋朝。”

範寧有點奇怪,現在蘇伊士運河並沒有開通,熱那亞商人大多偏向於陸路,他還很少聽說走海路過來的歐洲商人。

他便蹲下在沙灘上畫了一幅印度洋北部地圖,問兩兄弟道:“能給我說說你們航線?”

此時歐洲人對地圖輪廓還是一頭霧水,他們根本不知道範寧畫的是什麼?還是明仁有辦法,他立刻找來一名常去大食的商人,當範寧在地圖上標註了麥加時,商人立刻明白過來,給兩名熱那亞商人解釋了一下。

皮羅德指着紅海向北走,用比較拙劣的漢語道:“進海灣,下船,僱駱駝運貨北上,在亞歷山大港上船去熱那亞。”

範寧明白了,他們是在紅海最北端的蘇伊士灣下船,然後僱傭駱駝商隊走兩三天到亞歷山大港,再坐船渡過地中海去熱那亞。

他兄長皮羅文倒看懂了範寧的地圖,指着波斯灣道:“從這裡去巴格達,那邊也有熱那亞商人,把貨物賣給他們,不怎麼辛苦,但獲利少了一半。”

“一匹絲綢賣到熱那亞要多少錢?”範寧問道。

兄弟二人對望一眼,猶豫半晌道:“大概三十兩銀子。”

周圍幾名商人都驚呼起來,“這是十幾倍的利潤啊!”

範寧卻看出這兄弟二人沒有說實話,壓低了價格,至少要賣五六十兩銀子。

他也沒有說什麼,讓手下帶他們去宋朝,不過範寧還是找一個機會叮囑明仁道:“絲綢、瓷器和茶是我們賣到西方的法寶,你要當心不要讓他們把蠶種和茶種帶走,雖然朝廷早已下禁令,不準海外養蠶種茶,但我們還是要小心。”

明仁點點頭,“我會安排人跟隨他們,盯住他們。”

這時,有士兵跑來道:“啓稟使君,當地酋長求見!”

範寧點點頭,“帶他們過來!”

之前宋朝官員已經和當地土人達成了共識,宋朝不會干涉當地土人的捕魚狩獵,半島上的土人也不多,只有五六千人,分爲兩部分,一部分在山間狩獵採摘爲生,另一部分是捕魚採珠爲生,基本上和宋朝的活動沒有衝突,甚至他們多餘的產品還有了銷路。

不多時,一名四十餘歲的酋長被帶了上來,跪下行禮道:“小民普旺達參見大人。”

他說的是三佛齊的語言,大部分商人都懂,比較容易翻譯,明仁給他們當了翻譯。

範寧點點頭,對明仁道:“你問他,找我有什麼事情?”

酋長嘰裡咕嚕說了一通,指了指身後的兩個年輕少女和幾件禮物,明仁笑道:“他說這兩個少女是他們族中最漂亮的女子,願意送給使君在身邊伺候,還有幾件禮物。”

範寧有點頭大,之前渤泥國王要送給他五名美貌少女,三佛齊國王也表示要把女兒獻給他,現在這個酋長也要送給他女人,到哪裡,對方都想送女人給自己。

範寧無奈,只得對明仁道:“你告訴他,禮物我可以收下,但宋朝官員不接受女人,請他把少女帶回去。”

明仁給酋長解釋半天,酋長見範寧確實不肯收下少女,只得獻了禮物。

禮物是兩樣東西,其中一盒是明珠,大概有三十餘顆,都是鴿卵大小,非常圓潤,在市場上很難看到。

另一件禮物是一隻大罐子,裡面似乎是液體,範寧有點奇怪,他打開蓋子,裡面是粘稠的白色液體,一股濃烈的橡膠氣味撲面而來,居然是滿滿一大罐很新鮮的乳膠。

“這是乳膠!”

範寧驚訝道,他經略南洋已經幾年,還真把這個東西忽略了。

“這裡產量多嗎?”

明仁翻譯過去,酋長連連點頭道:“半島中部全部是這種樹木,產量很大,我們希望能夠採集它換取物品。”

原來酋長今天來是打這個主意,範寧毫不猶豫答應了,可以賣給駐軍,有多少,收多少。

他讓人拿了一些日用品送給酋長,酋長這才千恩萬謝走了。

明仁見他走遠了才笑道:“這個當地人叫做樹油,這種樹木三佛齊、渤泥國、呂宋島都分佈了很多,我看當地人用它們來刷房子,防止漏雨。”

範寧注視着乳膠對明仁道:“這其實是一個寶貝,用處很廣,可以叫它乳膠、橡膠都可以,它是南洋一帶的特產。”

“我見過多次,可它具體有什麼用?”

“你用火烤一烤它,它就會凝固起來,把它用做牀墊、坐墊、枕頭之類,能隔絕地上的水,用在軍營裡很實用,或者用它製作投石機的彈力繩,可以把投石機的射距增加一倍,或者做成靴子,下雨就不怕水了,或者把它做成皮管子,從遠處送水就方便,但它最大的作用應該是做車輪,使大車不再顛簸,而且速度加快。”

明仁撓撓頭笑道:“你這樣說起來,我倒有興趣試一試。”

範寧笑道:“它有一個最大的弱點,就是不穩定,做成靴子冬天還好,到夏天就變形了,不過有一個秘方,可以讓它變得很穩定。”

範寧索性讓人取來紙筆,寫下一個方子:生乳膠五斤,硫磺粉五十克,攪拌均勻,高溫烘烤一天。

然後又畫了車內胎和外胎的圖樣,把充氣原理寫在旁邊,交給明仁,笑道:“這是一筆價值幾十萬貫的生意,你回泉州後找人好好研究,以後駕車就很輕鬆了。”

明仁仔細看了半晌,才小心翼翼收起來。

又問道:“你要回泉州嗎?”

範寧搖搖頭,“我要富沙港安排好,然後去三佛齊國東面,據說那邊有大片無主之地,甚至還有一個更加廣袤的天地,我想去看一看。”

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
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奪取呂宋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報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場考試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五十九章 西夏投降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六十三章 居然病倒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五十八章 秘密抓捕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一百六十章 壽山尋寶第十二章 神童對神童(下)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結難解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三百二十一章 臨時回家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五百二十三章 斬草除根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二百四十二章 幕後是誰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鄉遇親第一百三十三章 再押對策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兩年後的初春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縣考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三百零一章 土地分配第二百一十七章 甜蜜的苦惱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六百七十二章 教改法案(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六十七章 縣學訓話第三百二十六章 正式述職(下)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五百零二章 危險氣息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三百八十四章 酒樓遇舊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七十六章 四強賽(下)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四百零三章 鼓動辦報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一百四十九章 激動時刻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四百一十七章 娶妾入門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子召見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發現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多的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