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

次日,範寧參加了鯨縣簡短而熱烈的開縣儀式後,便和鯤州知府趙覃一起前往鯤州。

臨行前,範寧對首任知縣羅檸道:“對鯨縣而言,存在意義要遠遠大於它對朝廷的貢獻,當然,鯨州有豐富的資源,紅松、琥珀木甚至金砂都很豐富,這裡的蜂蜜也不錯,你們甚至可以釀松子蜂蜜酒,在京城一定能賣個好價錢,總之一句話,鯨州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如果你能做到讓百姓安居樂業,那你就是個非常有作爲的縣令,之前我對吏部說過,鯨州和鯤州,百姓若能安居樂業,那就是縣令最好的評價,你明白了嗎?”

羅檸躬身道:“感謝殿下教誨,卑職知道該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縣令,一定不會辜負殿下期望,讓百姓安居樂業!”

範寧又和蒙伍等其他送行人員一一揮手告別,這才登上大船,大船啓動蒸汽機,發出一聲長鳴,跟隨着鯤州知府的官船前往鯤州,這次還有兩名鯤族人和範寧一起同行,他們真的去遙遠的楚國,體驗異國的氣候和環境。

蒸汽船很快,一天後便抵達了漢縣,現在這裡是鯤州府治,有人口一萬五千戶,是一座欣欣向榮的大城。

鯤州府管轄包括鯤州本島、秋田城、鯨島以及外部羣島,目前鯤州總人口五萬五千戶,約三十萬人口,駐軍三千人,如果包括鯨縣的一千駐軍和秋田城的一千駐軍,那鯤州府的駐軍就達五千人。

另外還有三萬日本勞工常年負責採礦、伐木和採金。

“鯤州目前還是主要以農業、畜牧業、養殖業和礦業爲主,農業是漢縣、魏縣和唐縣,北方的晉縣是畜牧養殖,養羊超過五百萬只,南面鯤南半島的齊縣主要是伐木和養殖珍珠,還有鯨縣,也主要以伐木爲主。”

知府趙覃和範寧同乘一船,一路給他介紹鯤州的情況。

“現在鯤州每年產小麥四百二十萬石,稻米百萬石,除了自己留用外,其他二百萬石糧食都輸往京城,每年還送去五十萬只羊、十萬頭牛、七百萬兩白銀、黃金五十萬兩,銅兩百萬斤,硫磺七十萬斤,養馬是由朝廷直管,具體我們不知情,不過矮種馬是我們的,每年從秋田運去京城達三萬匹。”

“秋田那邊情況怎麼樣?”

“應該還算穩定吧!秋田那邊幾座大銀山,我們和藤原家族合採,按照五三二分配,我們拿五,藤原家族拿三,日本皇室拿二,十五萬礦工由他們提供,但十幾萬礦工的吃住和工錢由我們負責,秋田那邊產出的稻米基本上都被礦工耗用了,但我們每年卻能從秋田拿回五百萬兩白銀。”

範寧點點頭,“這個協議還算比較公平。”

“正是因爲大家都有利,所以合作很穩定,一兩百年都不會有什麼變故,不過那時銀礦也該枯竭,我們可以把秋田還給日本。”

範寧又笑問道:“剛纔我聽你說到齊縣,齊縣怎麼養殖珍珠?”

“殿下有所不知,鯤南半島上全部被森林覆蓋,只有沿海有很少的平地,所以齊縣人口也只比晉縣多一點點,但鯤南半島海域卻盛產上等珍珠,我們怕竭澤而漁,所以一方面採珍珠,一方面又人工養殖珍珠。”

“怎麼採,要潛入海底嗎?”

“對!日本有專門的採珠女,我們就募集她們來採。”

“採珍珠既然是募集採珠女,那齊縣的百姓做什麼呢?”

“他們負責人工養殖珍珠,先培養小貝,然後把它們放入淺海中,幾年後就能收穫珍珠了,然後用砂輪打磨珍珠,然後打孔、鑲嵌,齊縣的珍珠飾品在京城賣得很火爆,叫做鯤珠,連皇后和太后都有佩戴,當然,太后和皇后佩戴的是最好的天然海珠,我們叫做極品鯤珠,一顆就價值上千貫。”

說得範寧頗有興趣了,他問道:“齊縣那邊有碼頭嗎?”

“當然有,殿下要去看看嗎?”

範寧點點頭,“我們先去齊縣!”

.........

天氣晴朗,船隊在海面上劈波斬浪航行,遠遠一條黑線,正是鯤南半島。

這時,海面有幾艘五百石的小船,上面插一面黑色旗幟,趙覃指着小船道:“那就是採珠船,每船有十幾名採珠女。”

“我們靠上去看看。”

趙覃頓時臉露尷尬,支支吾吾道:“殿下,還是上岸再看吧!現在有點不方便。”

“哪裡不方便?”範寧一時不解。

趙覃滿臉尷尬道:“現在採珠女都是赤身,船上沒有男子,我們過去不妥。”

範寧呵呵一笑,“這是她們的風俗?”

趙覃點點頭,“開始我聽說時,認爲她們有傷風化,但送她們過來的日本官員說,這是她們的風俗,採珠時不能穿衣,但採珠回來後會穿上衣服,所以我特地下令,採珠女下海時,漁船不得去騷擾。”

“那就不打擾她們了。”

船隊遠遠從採珠船旁駛過,正好有幾名採珠女從海中上船,她們個個皮膚黝黑健美,但確實沒有穿衣服,範寧的隨從聽說有不穿衣服的女子,紛紛從船艙裡跑出來看稀奇,只可惜採珠女都躲進了船艙,他們什麼都沒有看到。

“她們收入如何?”範寧又問道。

“她們收入和採珠數量有關,海珠對她們來說不值錢,她們要的是糧食和布匹,現在要銅錢,她們在日本時,採上一顆海珠能得一斤米,我們給五斤,所以她們都願意替我們採珠,能力強的採珠女,一天能掙十貫錢,可惜她們一般活不過三十五歲,所以大部分都終身不婚,掙的錢都是養父母和兄弟,很可憐。”

範寧點點頭,她們這樣潛水,肺部都是會出現大問題,說到底她們是用生命來掙錢,日本海邊很多窮人家的女兒都會走上這條路。

他嘆了口氣道:“如果她們不願回去,可以留下來,然後要限制採珠年限,不能超過十年,滿十年後就讓她們去養殖海珠,我們也算是做到仁至義盡了。”

“卑職明白!”

船隊很快到齊縣碼頭,提前得到消息的縣令、縣丞等一班官員已在碼頭上等候,衆人見了禮,簇擁着範寧向縣城內部走去。

齊縣位於鯤南半島最南面,如果從日本北面來鯤州,第一座縣城就是齊縣。

齊縣是座人口小縣,但縣城卻不小,城池周長約二十里,有兩千戶人家,大部分都住在城內,城外則主要以種田和打漁爲生。

縣城內街道和房舍都很整齊,基本上是磚木結構房子,每家每戶房舍都很大,商業主要集中在城南一帶,有座佔地約百畝的瓦子,裡面酒樓、客棧、商鋪、妓館、茶館、小吃鋪,基本上都有,但規模都不大。

“鯤州居然出現瓦子了?”範寧打量着瓦子大門笑問道,上面寫着‘鯤南瓦子’四個大字。

“現在各個縣都有了,漢縣還有兩座瓦子,商業很繁華。”

逛了一圈瓦子,範寧又深入縣城,他卻發現家家戶戶都傳來‘嗡嗡’之聲,蔣縣令解釋道:“殿下,我們這裡家家戶戶都有加工海珠的作坊,有的是轉圓拋光打眼,有的是鑲嵌做首飾,縣城一半的百姓都是以此爲生,剩下的是商業、養殖、伐木、種田、打漁,齊縣的產業就這麼多。”

這時,範寧看見街頭有一家珍珠加工鋪,一名男子正在埋頭打磨珍珠,他好奇地走上前,仔細觀察男子操作。

砂輪機是腳踏式,和紡紗機一樣,用腳踏來帶動輪子飛轉,輪子上裝有細砂磨石,是一種非常精細的工作,要全神貫注,不能有一點分心。

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
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試第四百六十五章 爭取支持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初遇捉婚第八十八章 朱府祝壽(四)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十一章 神童對神童(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女婿等於半兒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陸第一百九十八章 馮京和馬涼第二十七章 宋朝就有三八線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六百三十七章 搶佔河套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破天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七百零二章 精鋼契機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一百五十章 做筆大買賣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七百六十章 告別大宋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五百四十四章 移民風波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京城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八十四章 機會來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試雷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次出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監視者第四百四十七章 天機迴轉第五十九章 啓程去吳縣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五百零七章 皇權無情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根基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二百四十一章 小試牛刀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三百四十四章 送禮風波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鯤州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三百零二章 日本來使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四百八十四章 茶棚偶遇第四百二十二章 返回京城第四百零九章 調研西北第六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一十二章 困獸之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職(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甕中殺鱉第七十五章 四強賽(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一百四十三章 小賭怡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匯聚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後人物第一百五十八章 家宴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五十一章 運氣來時擋不住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四百五十一章 考試闢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