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夜狩

肥章,

祁佑年只說了那天的事,紀曉棠就立刻知道他所指的是什麼。

“阿佑,你要跟我道歉幾次才肯罷休?”紀曉棠就問祁佑年,“我都跟你說過好幾次了,你盡了力,也救了我們,你實在沒什麼好道歉的。”

“不。”祁佑年在這件事上很執着,“如果我能早一些趕到,你就不用……”如果他能更早趕到紀府,紀曉棠就不會受那些驚嚇,也不需要親自拉弓射箭,那麼近距離地面對鮮血和死亡,不是她自己的,就是敵人的。

紀曉棠的弓箭,在那一天,第一次染了血。

弓箭是祁佑年主動送的,但是他竟並不希望紀曉棠的弓箭染血。這樣自相矛盾的心情,祁佑年發覺了,卻無法改變。

“阿佑,這世上沒有如果。我們能做的,只有盡人事,聽天命。阿佑,你領兵打仗,應該比我更加明白這個道理。”可爲什麼在這件事上就一直想不通?

紀曉棠深知有些替祁佑年憂慮,慈不掌兵,祁佑年如果一直有這樣的情緒,那他就不會是個稱職的將軍。因爲在對敵的很多時候,他都必須有所取捨。

而那些取捨的決定,從某一方面看來,很可能是殘忍的。

“曉棠,我只是針對這件事,只是……你。”只有在紀曉棠的事情上,他無法用他自幼就熟悉且運用自如的戰場的原則來處理。

祁佑年的溫柔,讓紀曉棠的一顆心也軟軟的。

“阿佑,別這樣想。”紀曉棠伸出手,“那個時候,我也是戰場上的一顆棋子。”

她既是下棋的人。同時也是棋局中的一顆棋子。紀曉棠從來沒有將自己置身棋局之外,這之後,經歷了很多事,她一直是如此。

因此,後人有些評論,說她纔是這天下最心狠意狠的人。她對別人狠得,對自己更狠的。所以那些狠不過她的人。都輸了。不是輸掉了命,就是輸掉了和性命同樣重要,甚至比性命更加重要的東西。

紀曉棠若是將自己也當做一顆棋子。那麼這局棋的賭注就是家國天下,身家性命。贏者生,輸者死。

這其實是紀曉棠遠遠勝過其他人的地方。因爲自幼的薰陶,也因爲前世所經歷的苦難。紀曉棠有更爲廣博的世界觀,以及更加智慧的平等觀念。

天下是一個大棋局。人人都是棋子,沒人能夠例外。那些認爲自己高高在上,可以執掌棋局,而不在棋局之中的。都是聰明的愚人。

有些人,正是因爲這一點的自以爲是,才輸給了紀曉棠。

“曉棠。我無法將你當做一顆棋子。”祁佑年明白說道。

她當然知道,這也正是她之所以最喜歡祁佑年的緣故。

“那麼。就讓我們努力,讓我再無需做一顆棋子。”紀曉棠微笑。讓我們成爲可以主宰棋局的人。

“好。”祁佑年鄭重點頭。

這個時候,紀三老爺就來報信,說是秦震已經準備好了,催促他們快些去。紀曉棠和祁佑年就起身,跟紀三老爺一同到後山與秦震聚齊。

秦震的身邊,也只帶了三五個親衛,顯然他跟祁佑年的想法相同,這次的出獵,並不想驚動太多的人。

等他們縱馬出來,已經是明月高掛。

晚秋初冬的天氣,夜間已經寒氣頗重,大地籠罩在月亮的清輝之中,一片蕭索、蒼涼,更顯得四野寂寂,天地遼闊。

這種寂寥、蕭索卻並非是真正的寂寥、蕭索。瞭解北國秋冬的人都知道,這之下隱伏的是生機勃勃,以及危機四伏。

今夜紀曉棠他們所選取的狩獵場,則更是如此。

比隱伏的獵物更加生機勃發,更加危險的,還是狩獵的人。

月光下,一黑一白兩匹戰馬很快就甩開了其餘的馬匹,漸漸匯聚到了一處。這一會的工夫,祁佑年已經獵到了一隻狍子,紀曉棠則並沒有斬獲。

紀曉棠還沒有開弓。

“曉棠,怎麼沒看到獵物?”祁佑年提馬到紀曉棠近前,問道。

兩人離開其餘衆人已經有了相當的距離,可以安心地說話。

紀曉棠微笑着搖頭,她的心自然並不在獵物的身上。

“阿佑,你的月圓之約,今年,我們都失約了呢。”紀曉棠就道,兩人並馬而立,正對着當空的明月。

今天正是圓月之夜,雖然早已經過了八月十五。

“是我的錯。”祁佑年就道。

“當然不是。”紀曉棠反駁。

他們都沒有忘記踏月之約,然而世事的限制往往不以人力爲轉移。

“今天正好補上。”紀曉棠就笑。

“嗯。”祁佑年點頭,他提出今天出來打獵,也是存着這樣的心思。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

兩人說着話,就並馬向前,有意識地往衆人相反的方向去。

“阿佑,蜀中反賊如今已經勢大,且佔據地利,你這次帶兵平叛,千里奔襲,危機重重,需要多加小心。”

“我知道。”

“阿佑,對蜀中的反賊,你可想好了對策?”紀曉棠就問。

“我正在爲此煩惱。”祁佑年並不對紀曉棠隱瞞。“如果像前幾任平叛的將領那樣強攻,即便佔有兵力優勢,也會損失慘重。”

祁佑年能說出這樣的話來,是真的對佔據認真地研究過了。他的分析和判斷都是正確的。

紀曉棠微微眯起眼睛,仔細回憶着前世的經歷。前世這個時候,紀家已經在逃亡的路上了。那個時候,她關注的幾乎都是下一餐飯在哪裡,明天他們一家是否還能活着,對於蜀中的戰事所知不多。

但即便是這樣,零零星星地還是聽到過一些傳聞。

蜀中反賊勢力削弱,是自內部開始。

“不能強攻。還是智取爲上。阿佑,蜀中反賊人多,內部並不一定是鐵板一塊。真正爲了興復先宋的人有幾個,其餘衆人爲的不過還是功名利祿。”

所以,最好的策略無非是大兵壓境,武力威脅,然後從內部瓦解反賊。

“反間計。或者用高官厚祿詔安。只要你選對了人,定可瓦解反賊,平定蜀中。”紀曉棠對自己的這個判斷非常自信。

顯然。祁佑年也是贊同紀曉棠的,只看他熠熠生輝的眸子就知道他此刻的心情。

“我也正做如此想。”祁佑年笑着道,“曉棠你也這樣說,那我的心意就更堅定了。”

對策是好對策。但實施起來未必就沒有困難。

而這困難的來源,應該是在朝堂上。

朝廷幾次派兵平叛。不僅沒有成功,還屢屢受挫。爲此,朝廷上下都是顏面大失,到如今難免焦躁。這次。他們選了祁佑年做主帥,還給了他許多的兵馬。朝廷上下最期望看到的,就是祁佑年帶兵入蜀。與蜀中叛軍正面衝突,大獲全勝。

朝廷急需祁佑年帶給他們一次報捷。而反間計也好,詔安也好,都需要時日,表面上也沒有交戰告捷那樣光鮮耀眼。

祁佑年若是要智取,必須要面對來自於朝堂上的非議和巨大的壓力。

到之後,還怕有人會彈劾祁佑年畏戰。

這些紀曉棠想到了,祁佑年自然不會想不到。

“我會上書向陛下說明情況。”祁佑年就道,雖然這樣說,但是對於上書之後皇帝的反應,祁佑年並沒有多少自信。“王爺對局勢看的清楚,他會支持我。”

然後,自然還有侯府的勢力。

只不過如今北疆情況危急,老王爺和祁佑年的幾個兄弟那裡也同時承受着壓力。

“我爹爹和大伯那裡,我會替你說話,只是不知道能有多少功效。”紀曉棠爲祁佑年考慮,“阿佑,或許你可以更靈活一些。”

“曉棠教我。”

“朝堂要捷報,你就給他們捷報。”

“哦……”祁佑年沉吟,紀曉棠這樣說,自然不是讓他在明知道不利的情況下,與大股的反賊衝突,枉送兵士們的性命。“曉棠,你是說……”

“阿佑,這個度你自己掌握。兵不厭詐……”

祁佑年目光一轉,已經領悟了紀曉棠的意思。

“這樣,得等我到了蜀中,看過地形……”

“自然要準備充足。”紀曉棠點頭。

兩人這麼說了會話,祁佑年只覺得豁然開朗,而紀曉棠對祁佑年此次出征的結果也有了信心。這會的工夫,兩人已經走的離其他衆人很遠了,環顧四周,視線所及的範圍內,就只有祁佑年幾個貼身的親兵校尉。

雖然心中不捨,然而看時辰,是該往回轉了。

正在兩人要撥轉馬頭往回走的時候,紀曉棠就聽見空中遠遠地傳來一聲鳴叫。

兩人幾乎同時擡頭,祁佑年的瞳仁就縮了縮。

“阿佑,那是……”紀曉棠也看見了,心中不太確定,就問祁佑年。

“是鷹。”祁佑年肯定滴告訴紀曉棠。空中飛着的,正是此地比較少見的一種山鷹。這種鷹體型中等,然而卻飛的又高又快,且十分兇猛,能夠叼的起它們三倍體重的豬羊。

顯然的,這隻山鷹是被來打獵的衆人驚動了。

遠遠地,已經能聽見追隨而來的人們的聲音。

紀曉棠的眼睛就亮了。

不用紀曉棠說話,祁佑年就明白了她的心意。

“終於見到能夠入你眼的獵物了!”祁佑年輕笑。

“嗯。”紀曉棠並不否認。

“那它就是你的。”祁佑年一眼追逐着山鷹的軌跡,一眼看紀曉棠,同時將背上的弓摘了下來,“曉棠,你第一次射這樣的大傢伙,不用心急。以你的臂力和準頭,只要穩住,射下這隻鷹來,並不成問題。”

紀曉棠本就躍躍欲試,聽祁佑年這般說,越發的信心十足,立刻就將弓箭拿在了手裡,大弓射箭。對準了空中的山鷹。

這一會,山鷹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曉棠,看準機會。”祁佑年叮囑紀曉棠,一面拉開弓弦射出一箭。

鵰翎箭如疾星閃電,卻並未射中山鷹,而是擦着山鷹的頭部過去了。山鷹受了這隻箭的驚嚇。鳴叫一聲。身子略下墜,立刻就改變了飛行的方向。

紀曉棠的機會就在這裡,看到祁佑年的箭落空。她就明白了祁佑年的意思,她當然不會浪費祁佑年爲她創造的機會。

棠棣之華髮出一個悅耳的音節,帶着藍翎的小箭飛射而出,正中山鷹的脖頸。山鷹慘叫一聲。從空中翻滾而下。

祁佑年高聲贊好,他並不用小校。而是翻身下馬將山鷹取了來,親自遞給紀曉棠。

就在這個時候,秦震、紀三老爺帶着一衆從人也已經縱馬奔到。

“這是曉棠射中的?”秦震就問。

“是我。”紀曉棠笑。

秦震的目光從紀曉棠的臉上移到祁佑年的臉上,隨即又轉回來凝視着紀曉棠。這山鷹是他看中的獵物。這獵場中不乏走獸,足可供獵取。這隻山鷹,是他的屬下發現。故意驚動出來,也是秦震此次出獵最看的入眼的獵物。

若是別人獵取了這隻山鷹。秦震不知道他會怎麼想,可這個人偏偏就是紀曉棠。

“曉棠,你搶了我的獵物。”秦震已經將弓箭收了起來,笑着看紀曉棠。他沒去看祁佑年。

紀曉棠沒什麼打獵的經驗,因此很可能不懂,這個時候在這裡出現山鷹,且他的人在緊追不捨,這山鷹必定是他看中的。可祁佑年卻是懂的。

就算是紀曉棠想要射鷹,祁佑年如果想阻止,也是可以阻攔得住的。

顯然,祁佑年並沒有阻攔紀曉棠。

這個時候,秦震還不知道,祁佑年不僅沒有提醒、或者阻攔紀曉棠,還正是他助了紀曉棠一臂之力,紀曉棠才能順利地將鷹射下來。

“啊……”無需有人向她說明,紀曉棠就已經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她也不能說什麼,只能略有些誇張地顯示自己的吃驚。

是吃驚,但是絲毫也不惶恐,而且還隱隱透着欣喜。

哪裡又是隱隱的呢,紀曉棠的一張臉上都是喜色,她並沒有真心地要遮掩。

“請王爺恕小女不知不罪。”紀曉棠笑着向秦震道歉,“可這鷹就飛到我眼前,難免見獵心喜。況且,兵書有云,天與不取,必受其罪。”

紀曉棠引經據典,偏又帶了些小女兒態。讓人見了,心中又是欽佩,又是喜愛。

“王爺,我將這隻鷹送你給。王爺身份尊貴,本就是想要什麼獵物,並不需要自己勞心費力,自然有我等爲王爺效力。”

紀曉棠要將獵到的山鷹送給秦震。

秦震哈哈大笑。

“小妮子忒以狡黠,竟讓人無可奈何。”

“曉棠年小無知,王爺寬宏大量。”紀三老爺立刻笑着抱拳向秦震行禮。

“護着你的人倒是多的很。”秦震又笑,目光在祁佑年的臉上掃過。顯然的,護着紀曉棠的人中,也有祁佑年一個。

“曉棠,這可是你第一次出獵?”秦震就問紀曉棠。

“是的,王爺。”以前跟紀三老爺出去玩,都是小打小鬧的,真正的打獵,還就是這一次。

“那麼,這隻山鷹,也就是你的第一隻獵物了。”

“是。”

“小妮子的箭法不錯,運氣也好的很。好一個天與不取,必受其罪。哈哈,曉棠,這隻山鷹,就是你的了。是本王賜與你的。”

“真的?”

“難道本王還會哄騙你!”

“多謝王爺!”紀曉棠痛快地道。

山鷹歸了紀曉棠,紀三老爺立刻湊上前,就拿了山鷹打量了一番,連連點頭。

“不錯,不錯,我也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個的兇傢伙。”紀三老爺擡頭看紀曉棠,“曉棠,這鷹得找個人,幫你好好地製成了標本,長長久久地留下去,這太具有紀念意義了。”

紀三老爺這樣一說,祁佑年和秦震都覺得好。

紀曉棠也覺得這是個好主意。

“曉棠,交給我,我幫你製作好了。讓人送你給。”祁佑年立刻就道,同時就伸手從紀三老爺手裡將山鷹拿了過去。

“阿佑,你就要趕往蜀中,時間上可來不及。”紀三老爺就道。

“這樣一件小事,還要勞動你一個大將軍。”秦震也道,“我手下也有善於此道的從人。”

“若是王爺親手製作,自然比我做的強。若說別人。不是我誇口。這是我祖傳的手藝,自小就會的,別人可比不過我。”祁佑年嘿嘿一笑。“索性曉棠進京還得走些日子,我尋空就能做好了,到時候打發人帶給曉棠,並沒什麼不便之處。”

“好。”紀曉棠就說了聲好。

紀三老爺自然不再言語。

秦震策馬前行。一面微微轉頭,目光在祁佑年和紀曉棠面上飛快地掃過。也沒再說什麼。

祁佑年就將山鷹收了起來。

次日,衆人啓程,過了任安,送行的人就該回轉了。

“小叔。你要常常寫信。”紀曉棠對紀三老爺囑咐,“等你再出海,即便是在海上。也要寫。”

“好。”紀三老爺痛快地答應,“小叔單獨寫信給你。尤其是在海上的事。”

“小叔,你寫的詳細些,等我把你的信都攢起來,可就是一本海外風物誌了。”

“這個主意好,曉棠你這麼說,小叔一定認真地寫,詳細地寫。”

叔侄兩個都笑了起來。

然後,就輪到了祁佑年。紀曉棠跟紀三老爺說話,祁佑年就默默地站在一邊。他想在紀曉棠身邊停留更長的時間,哪怕什麼話都不說,什麼事情都不做,只要能夠看到紀曉棠,聽到紀曉棠的聲音,在他來說,也就滿足了。

“阿佑……”

“曉棠……”

秦震就在不遠處,看着這邊似笑非笑,但是他並沒有催促祁佑年上路。

“阿佑,你如果在軍中還方便,也記得寫信給我。”紀曉棠壓低了聲音告訴祁佑年。讓祁佑年寫信給她,不僅僅是因爲離別兩地,相互掛念。

她擔心蜀中的戰事,希望能夠及時地瞭解戰況,如果想起什麼來,就能幫上祁佑年的忙,早日平息戰事。

“好。”祁佑年立刻應道。

然而,兩人的關係,祁佑年寫信給紀曉棠,從世俗的角度來說,是不大合適的。這一點,紀曉棠早就想到了。她見祁佑年應的這樣痛快,沒有任何遲疑,就笑了笑。

“阿佑,你將收信人寫作我小叔,然後將信送到京城來,我就會收到了。”紀曉棠又將聲音壓低了些。

祁佑年也笑了。

紀曉棠的顧慮,他也想到了。他倒是沒想到用紀三老爺做收信人,只是想着到時候書信並不經過別人,只安排他一個心腹的小校,從他的手裡,直接送到紀曉棠的手裡,這樣也相當穩妥。

不過,紀曉棠既然想到紀三老爺,那麼他自然也是依從的。

“曉棠,你也寫信給我。”祁佑年鼓起勇氣。

“我會的。”紀曉棠也很快地應了。

祁佑年越發笑的眉眼彎彎,是眼角眉梢都掩不住的喜意。

“曉棠,你到了京城,如果遇到了難事,可以去城南的敬慈庵,你將一隻箭交給守門人,她會帶你去見人。”祁佑年左右瞧了瞧,就又告訴紀曉棠。

兩個人,似乎有說不完的話。

紀三老爺很是乖覺,早已經走到一邊,還很貼心地將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了過去。

“阿佑,你要我見的這人是誰?”紀曉棠心中有些奇怪。祁佑年應該知道,她如果遇到需要求助的困難,那就非同小可。能夠幫忙,且住在庵中的,會是什麼人呢。

“曉棠,你先不要問,等你去見了她,就知道了。……我跟她說起過你。”祁佑年飛快地道,竟不肯就告訴紀曉棠對方的身份。“若你閒了,也可以過去找她聊聊。我相信,她一定會喜歡你,你也會喜歡她。”

“阿佑這樣說,我肯定會過去拜訪。”

這會工夫,衆人的目光都已經慢慢地轉了過來。祁佑年和紀曉棠說話的時間太長了。

“曉棠,我得走了。”

“阿佑,一路順風,馬到功成。我盼着你早日進京。”紀曉棠看着祁佑年道。

“我會的。”祁佑年鄭重點頭。

一衆人馬就此分作兩路,一路蜿蜒繼續北上,另一路則飛馳南下。隆慶年間,令大秦的歷史進程轉折性改變的幾個人,就此分開,就是他們自己此刻也並不知道,等他們再次齊聚京城的時候,就是風雲匯聚,改天換日之時。

——上卷完——

推薦弱顏完本宅門重生《深閨》()

第21章 竹馬竹馬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228章 慈悲第12章 陷阱第24章 立威第156章 密旨第111章 春雨第46章 轉折第39章 蘭花第一六四章 重逢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199章 完美第218章 心腹第145章 回家第30章 不速之客第113章 七斤第202章 不自在第69章 秋風第61章 驟變第128章 巧遇第101章 生子第87章 入秋第96章 責罰第32章 軍令狀第114章 體己第55章 孃家人第25章 命第178章 中秋第209章 狐狸尾巴第36章 未雨綢繆第115章 天倫第120章 遇險第113章 小耗第70章 指婚第49章 聽書第155章 禮單第169章 黑手第10章 脫穎而出第80章 棋高一着第5章 茜華堂(二)第72章 丟醜第9章 冥頑不靈第30章 身份第137章 試兒第92章 恩怨糾纏第163章 含笑第137章 說古第84章 安王府(二)第214章 倫常第80章 私心第29章 離心第147章 天倫之樂第120章 挑撥第3章 再世爲人第87章 入秋第12章 陷阱第240章 圖窮匕見第163章 含笑第119章 利誘第148章 蠱蟲第128章 仲秋第119章 利誘第88章 動機不明第196章 難題第31章 示好第2章 意外第160章 慶生第108章 掌家第6章 整肅第118章 喪命第1章 除孝第227章 民心所向第80章 慶生第198章 議親第24章 立威第97章 點鴛鴦第16章 浪子回頭第30章 身份第82章 相爭第98章 草蛇灰線第75章 番糧第63章 抉擇第29章 巧遇第226章 糧草第58章 異樣心思第139章 皇親第45章 暗戰第15章 女眷第119章 利誘第152章 各自肚腸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14章 獵戶第192章 厚此薄彼第101章 曉棠的計劃第190章 醋意第162章 舔犢情深第234章 除夕第12章 陷阱第143章 拜年第146章 皆大歡喜
第21章 竹馬竹馬第250章 不世之功第228章 慈悲第12章 陷阱第24章 立威第156章 密旨第111章 春雨第46章 轉折第39章 蘭花第一六四章 重逢第166章 秋風漸起第199章 完美第218章 心腹第145章 回家第30章 不速之客第113章 七斤第202章 不自在第69章 秋風第61章 驟變第128章 巧遇第101章 生子第87章 入秋第96章 責罰第32章 軍令狀第114章 體己第55章 孃家人第25章 命第178章 中秋第209章 狐狸尾巴第36章 未雨綢繆第115章 天倫第120章 遇險第113章 小耗第70章 指婚第49章 聽書第155章 禮單第169章 黑手第10章 脫穎而出第80章 棋高一着第5章 茜華堂(二)第72章 丟醜第9章 冥頑不靈第30章 身份第137章 試兒第92章 恩怨糾纏第163章 含笑第137章 說古第84章 安王府(二)第214章 倫常第80章 私心第29章 離心第147章 天倫之樂第120章 挑撥第3章 再世爲人第87章 入秋第12章 陷阱第240章 圖窮匕見第163章 含笑第119章 利誘第148章 蠱蟲第128章 仲秋第119章 利誘第88章 動機不明第196章 難題第31章 示好第2章 意外第160章 慶生第108章 掌家第6章 整肅第118章 喪命第1章 除孝第227章 民心所向第80章 慶生第198章 議親第24章 立威第97章 點鴛鴦第16章 浪子回頭第30章 身份第82章 相爭第98章 草蛇灰線第75章 番糧第63章 抉擇第29章 巧遇第226章 糧草第58章 異樣心思第139章 皇親第45章 暗戰第15章 女眷第119章 利誘第152章 各自肚腸第219章 原來如此第14章 獵戶第192章 厚此薄彼第101章 曉棠的計劃第190章 醋意第162章 舔犢情深第234章 除夕第12章 陷阱第143章 拜年第146章 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