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

西晉第一位太傅,是號稱國學大師的鄭衝。

鄭衝,字文和,滎陽郡開封縣人(河南開封南),他是西晉王朝一品大臣中極少數出身貧寒的人之一。

雖然出身貧寒,但是鄭衝從小就清心寡慾,爲人處事也非常忠厚仁義。

鄭衝沒有什麼愛好,他只愛好歷史和古代學者的著作,對儒家、道家很多古代學派的知識都有深入的研究。據說,鄭衝非常帥,而且舉止行爲完全遵循禮儀道德,在那個儒家名士最容易出名的時代,鄭衝卻一直沒有什麼名氣,因爲他從來不追求名氣,只是老老實實的讀書、學習,很長時間裡,他所在的州里郡裡都沒有發現還有這麼一位滿腹經綸的學者。

曹丕剛當上太子的時候,爲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提拔了很多出身低微但又確實有一技之長的人才,直到這個時候,鄭衝才脫離了平民身份,成爲了曹丕的文學(文化顧問)。隨着曹丕成爲皇帝,鄭衝也終於成爲正式的政府官員,多次升遷以後,成爲尚書郎(國務院司局長),之後按照慣例,到陳留郡(河南開封)當了太守。

客觀的說,鄭衝是一個合格的學者,但是他不擅長做學問以外的任何事兒。在陳留,鄭衝的政績乏善可陳,總之就是,陳留在他來之前是什麼樣兒,現在還是什麼樣兒,根本沒有發生什麼變化。但即使是這樣,鄭衝卻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理由就是他在掌管一個郡的時候,從來沒有利用權力給自己搞錢,只是吃飽穿暖就滿足了。這麼一位清廉的官員,在當時簡直是個奇蹟,鄭衝就這樣打出了自己的名聲,當然,這名聲只限於他的道德修養方面。

從東漢末年一直到整個三國兩晉南北朝,名士的威力和前途都是無限的。只要他有一個名士的名聲,即使毫無實際能力,也能平步青雲,謀個高官厚祿。鄭衝的人品,確實沒得說,但就像曹操重新啓用貪污成性的丁斐時說的那樣,我並不是不知道丁斐是個貪官,可是我用他,就好比養一條既會抓老鼠又偷吃家裡糧食的狗,雖然糧食也會少一些,但總是比老鼠都吃了強啊!

曹操的話,可以說是對提拔官員標準的一個經典描述。不做事的人永遠不會犯錯,如果只是以是否犯錯爲標準評價一個官員,就只能在人們中間造成一個錯覺:混日子比干活兒強,混日子的觀念一旦確定下來,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許就是終生難改了。這樣看來,只會做官不會做事的官員,對國家和百姓利益的損害,比會做事但是不老實的官員更大,因爲他們除了使國家權力運行失調,還會造成官場風氣乃至整個國家精神的頹廢。

但是在那個年代,鄭衝這樣的名士卻被人們視爲人中龍鳳。曹爽輔政以後,把名滿天下的鄭衝請來做自己的從事中郎(參謀長),又讓他擔任散騎常侍(皇帝騎馬侍從官)、光祿勳(名義上的皇宮禁衛軍司令),成爲皇帝曹芳的近臣。鄭衝沒有什麼本事,他只會做學問,所以他就和曹爽的首席高參何晏、弟弟曹義、名士荀顗(以)、孫邕(擁)合寫了一本書叫做《論語集解》,既顯示出了他的學問,又通過寫書和何晏、曹義結下了一定的友誼。

曹爽重用鄭衝,多半兒也是利用他這個名士的名聲來附庸一下風雅,所以也不給他什麼實際的事情去做。在司馬懿的政變中,鄭衝因爲根本也沒做過什麼事情,就沒有受到任何打擊。在曹爽死後,鄭衝迅速的向司馬家族靠攏,在公元251年,也就是司馬懿去世前後,他被任命爲一品大臣司空。

在曹魏帝國時代,司空只是一個尊貴的虛職,沒有任何實權。事實上這種職位,也最適合鄭衝這樣只會做學問的正人君子,曹髦即位以後,鄭沖和另一位國學大師鄭小同一起給他講解儒家經典著作、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史書——《尚書》。公元263年12月19日,曹奐即位以後,鄭衝升任太保(皇帝老師之一),被封爲壽光侯爵。

鍾會鄧艾事件之後,司馬昭已經完全做好取代曹魏皇室的準備,開始叫賈充、羊祜這些親信制定晉王朝的禮儀、法律,爲了保證這些條文都能做到規範有序,司馬昭讓賈充把所有制定好的規章制度,全都交給鄭衝審覈一遍,只有鄭衝認爲符合古代禮儀,然後才頒佈發行。

司馬炎逼迫曹奐讓位之後,曹奐派鄭衝手捧着讓位詔書送給司馬炎。等到司馬炎稱帝,鄭衝被任命爲西晉王朝的太傅(皇帝老師),晉升爲公爵。曹丕擔任魏王太子的時候,是公元217年,而司馬炎稱帝的時候,是公元265年,也就是說,從曹丕領入官場的鄭衝,這個時候已經從政將近五十年,由於他出身貧寒,我們不知道他出生的確切年份,但即使假設他二十歲就到了曹丕身邊,那麼在這個時候,他也已經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

和司馬孚、何曾、荀顗(以)這些西晉建國初期的頂級大臣一樣,鄭衝也是極少的一位能夠橫跨整個三國時代的老壽星。在西晉建立的時候,這些開國功臣,都已經年老多病,進入了人生的晚年。當時的司隸校尉(首都軍區司令)李熹、御史中丞(大監察長)侯史光就給司馬炎寫信,說鄭衝這些人已經老得掉渣兒了,根本不能正常上班,應該讓他們光榮退休、回家養老去。鄭衝非常識相,一聽說人家想要趕他,就立刻派人交還印章,司馬炎不允許,他就又請求辭官,但是司馬炎還是不同意。

公元270年,司馬炎頒佈了一道詔書,特別在鄭衝、何曾、荀顗、王沈、羊祜五個人的封地裡設置郎中令(警衛司令),待遇等同公爵,他們的老婆、爵位繼承人也都被授予印章,享受這五個人薪水的三分之一。可以這麼說,無論是官位、爵位、待遇,鄭衝都已經達到頂峰,對於一個只會做學問的貧寒出身的人來說,這已經幾乎成爲一個奇蹟了。鄭衝感到自己已經功成名就,不應該再繼續佔着官位不放手,在公元273年,他又一次給司馬炎寫信,堅決請求辭職。司馬炎看到鄭衝也確實年老多病,就答應了他的請求,但是賞賜給他很多好東西,如果他省着點兒花,下輩子也花不完。

公元274年1月11日,鄭衝去世。司馬炎親自在皇宮大殿爲他舉行葬禮,賞賜給他貴族用的棺材一套、朝服一件、官服一件,三十萬銅錢,布一百匹(約900米)。等到公元277年左右,鄭沖和司馬孚等等十二位開國元勳的事蹟,都被刻在太常寺(國家紀念堂)裡的石碑上,他們的牌位,也都被放進皇家寺廟裡享受祭祀。鄭衝沒有兒子,爲了讓這位開國元勳有後,司馬炎就讓他的侄子鄭徽繼承了爵位,鄭徽死後,兒子鄭簡繼承爵位,在鄭簡之後,鄭衝一家的故事,再也沒有任何記載了。

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說,在政治生活裡,鄭衝是個毫無品德、也毫無能力的人。鄭衝毫無執政能力,這一點連比較護短的《晉書》也明確的提出來了,他唯一被人們稱道的,就是他的品德和學識。然而,實際上在曹爽倒臺以後,他就立刻倒向司馬家族;在他的皇帝學生曹髦被殺以後,不見他有一點兒難過的言語和行爲;在曹奐讓他向司馬炎交讓位詔書的時候,不見他有任何憂傷和難堪。

鄭衝唯一可以自豪的,就是學了那麼多的禮儀,讀了那麼多的書。他一直以道德高尚的高官學者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然而說他道德高尚,我們卻看不到一點兒忠臣的影子;看他是個高官,我們卻明明白白的知道他不是一個實幹的官員;說他一肚子學問,他又僅僅和別人合出過一本兒書。鄭衝的一生,只是爲了性命和虛名而隨波逐流,他既沒有什麼道德,也沒有什麼能力和學識,這樣的人,有什麼資格去當皇帝的老師呢?

然而明知道他什麼能力也沒有,司馬炎還是要給與他最高規格的待遇和賞賜,原因只有一個,鄭衝忠於司馬家族,而且他有正直博學的名聲,司馬炎需要鄭衝這樣的人來做牌坊,鄭衝更需要司馬炎這樣的人,給他早年做夢都想不到的財富和名聲。

1、滅吳戰爭的迷霧3、千年西北血淚史C4、含恨而死D2 、最後的平民一品D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5、流放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1、曹髦之死1、嵇康之死B4、偉大的羊祜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2、三國時代的結束B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4、三陳伐吳3、自掘墳墓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2 、最後的平民一品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2 、最後的平民一品A2 、最後的平民一品D2、在亂世中崛起A5、過於優秀的弟弟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1、曹髦之死1、德才兼備的帥哥A5、西北守護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賈充的謝幕A5、清談誤國5、過於優秀的弟弟C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4、含恨而死C3、絕代謀臣之路B1、嵇康之死A1 低能兒?幸運兒?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5、蓋棺定論——敗家的開國皇帝4、含恨而死A1、嵇康之死C1、重任在肩的大伯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2 、最後的平民一品C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3、偉大的全才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西晉王朝法律文化的結晶——泰始律5、流放B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3、鍾會鄧艾之亂C3 、決裂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2、三國時代的結束A4、孫皓投降B1、嵇康之死C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A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4、含恨而死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5、舉國歡慶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3、鍾會鄧艾之亂A3、鍾會鄧艾之亂C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千年西北血淚史C5、流放C3 、決裂3、自掘墳墓B2 、醉酒的阮籍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3 、新新人類阮咸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1、導火索——封王歸國B3、自掘墳墓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3、鍾會鄧艾之亂A序言2、三國時代的結束A1、滅吳戰爭的迷霧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
1、滅吳戰爭的迷霧3、千年西北血淚史C4、含恨而死D2 、最後的平民一品D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5、流放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1、曹髦之死1、嵇康之死B4、偉大的羊祜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2、三國時代的結束B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4、三陳伐吳3、自掘墳墓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2 、最後的平民一品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2 、最後的平民一品A2 、最後的平民一品D2、在亂世中崛起A5、過於優秀的弟弟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1、曹髦之死1、德才兼備的帥哥A5、西北守護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賈充的謝幕A5、清談誤國5、過於優秀的弟弟C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4、含恨而死C3、絕代謀臣之路B1、嵇康之死A1 低能兒?幸運兒?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5、蓋棺定論——敗家的開國皇帝4、含恨而死A1、嵇康之死C1、重任在肩的大伯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2 、最後的平民一品C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3、偉大的全才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1、西晉王朝法律文化的結晶——泰始律5、流放B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3、鍾會鄧艾之亂C3 、決裂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2、三國時代的結束A4、孫皓投降B1、嵇康之死C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A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4、含恨而死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5、舉國歡慶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3 、空有其名的國學宗師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3、鍾會鄧艾之亂A3、鍾會鄧艾之亂C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千年西北血淚史C5、流放C3 、決裂3、自掘墳墓B2 、醉酒的阮籍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3 、新新人類阮咸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1、導火索——封王歸國B3、自掘墳墓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3、鍾會鄧艾之亂A序言2、三國時代的結束A1、滅吳戰爭的迷霧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