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

我們要向大家最後介紹的一位一品大臣,西晉王朝的第一位大將軍——陳騫。

大將軍這個職位,首先是由漢武帝創立的,在兩漢時代,擔任這個職務的人是軍隊的最高領袖。第一個任大將軍,是西漢名將衛青,之後直到東漢末年的何進,大部分擔任大將軍的人都是實際上的掌權者,也就是曹操、司馬昭這種類型的人,這些人掌權的時間,也佔了兩漢時代歷任大將軍任期總和的一大半兒。

由於大將軍不是常設職位,因此它的級別也不斷的發生變化,有時候比其它官職都高,有時候又低於司馬、司徒、司空。當然大部分時間裡,大將軍都是僅次於皇帝的極尊貴的職務,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在曹魏帝國時代,司馬師就擔任過大將軍,但是到了西晉初期,這個大將軍已經不是最高軍事領袖了,他雖然還參與軍事,但更像是一個最尊貴的軍事將領,只有到了西晉後期天下大亂的時候,各種權臣纔會再次恢復大將軍當年的尊貴地位。當然,陳騫這個大將軍,這個時候還遠遠不能達到他的某些前任的囂張和輝煌。

陳騫,字休淵,臨淮東陽人(江蘇金湖西)。他的父親,就是做過曹魏帝國司徒的陳矯。根據《魏氏春秋》記載,陳矯的父親姓劉,但是因爲很早喪父,是由舅舅養大的,舅舅姓陳,所以本來應該叫劉矯的這個孩子就叫了陳矯。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出,陳騫的家族最早不是什麼大族,只是因爲他的父親陳矯在曹操時代逐漸出人頭地,他纔能有這個機會改變自己和家族的命運。

陳騫出生於公元211年,這個時候,赤壁之戰剛剛結束沒幾年,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在形成,而他的父親陳矯,正跟着曹操在西北和馬超打仗。像他父親一樣,陳騫很早就表現出了他智慧的一面,當還是個少年的時候,他有一次被當時的皇室親族兼後來的名士首領夏侯玄侮辱過,可是陳騫表現得非常有涵養,一點兒也沒有生氣的意思,夏侯玄經過這件事兒,爲自己的失態感到後悔,從此以後特別尊敬陳騫。

在曹睿時代,陳矯的官職是尚書令(國務院總理),因爲在那個時候尚書令實際上負責的是全部國家的行政事務,所以曹睿的寵臣、同樣是在曹操時代就逐漸嶄露頭角的大臣劉曄,就向曹睿說陳矯的壞話,說他專權蠻橫。自古做大臣的,最怕人說專權,因爲專權的最後目的,就是篡權,陳矯通過消息聽到劉曄這麼說自己,嚇得六神無主,在擔驚受怕的時候就跟兒子陳騫說起這件事兒。陳騫一聽,倒顯得非常鎮定,他說:“皇上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父親您是高級大臣,即使皇上真的相信別人的誣陷,大不了也只是奪了你的官職而已。”後來,因爲陳矯從曹操時代就一直兢兢業業,曹睿在短暫的懷疑之後,很快就恢復了對陳矯的信任。

陳矯後來做了司徒,所以按照當時的官員選拔制度——九品中正制,陳騫的仕途是非常順利的。像很多高官子弟一樣,他一開始的官職,就是尚書郎(國務院司局長),之後就接連擔任中山郡(河北定縣)和安平郡(河北冀縣)的太守。也像很多西晉初期的高官一樣,陳騫在司馬懿掌權以後的動向,被刻意的簡化了,以至於《晉書》裡只用了短短的幾句話,就把他人生的前半段兒概括完了。雖然我們並不知道陳騫在這麼長的時間裡到底幹了些什麼,但他已經成爲司馬家族的親信,是毫無疑問的了。

在當時,像陳騫這樣的人,只要投靠了司馬家族,接下來的自然就是高官厚祿。不久,他就高升爲御史中丞(大監察長)、尚書(部長),得到了三級侯爵的爵位——安國亭侯。公元256年夏季,陳騫又以尚書的身份持節(持有皇帝二級符節),協助鄧艾去抵抗姜維,戰勝後回到洛陽不到一年,就爆發了諸葛誕的叛亂。司馬昭討伐諸葛誕的時候,就讓已經當了尚書的陳騫兼任安東將軍,和他一起去打仗,諸葛誕死後,陳騫正式接替了他留下的空缺,以安東將軍的身份,持節都督淮北諸軍事(淮河北岸軍區司令),爵位也晉升爲廣陵侯爵。後來,又先後在豫州、江南、荊州都督軍事,擔任軍區司令。

根據《晉書》記載,陳騫還先後擔任過司馬昭的司馬(軍事總監)和長史(首席副官),可是,這項記載,卻被放在諸葛誕起兵之前。由於司馬昭是在公元260年4月才當上相國的,所以我們可以肯定的說,《晉書》的記載在時間順序上有些錯亂,而且當時官場升遷的慣例,陳騫在已經擔任軍區司令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倒回去擔任連正式官員都不算的屬官。但是由於特殊歷史情況下的刻意簡化,我們很可能永遠也弄不清楚陳騫的人生之路到底是怎麼走過來的了。

西晉建立,陳騫一開始被封爲車騎將軍、高平郡公,但是很快就被升爲大將軍兼侍中(皇帝高級顧問),不久就去都督揚州軍事(淮河流域軍區司令),其他官職照舊。這個時候,他已經年近六十了。

在司馬家族很多親信當中,陳騫歷來評價很高,《晉書》裡說他是智謀超羣,就連賈充、裴秀、石苞這些同樣足智多謀的人,也都不敢拿自己和陳騫相比,陳騫在那個年代,就被說得神乎其神。

於是,我們的問題就出來了:陳騫真的像傳說中的那麼神奇嗎?

3、千年西北血淚史B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4、去留之爭E2、艱難幸運高官路A3、自掘墳墓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艱難幸運高官路A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B3、千年西北血淚史C4、高平陵政變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2、在亂世中崛起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序言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5、流放B2 、醉酒的阮籍B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3、賈家黨三巨頭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3、偉大的全才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1、刀槍入庫、馬放南山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1、導火索——封王歸國A3 、新新人類阮咸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6、楊家黨的興起B1、嵇康之死C3、賈充的謝幕B6、接過爸爸的旗幟5、舉國歡慶B1、千年鮮卑人B5、過於優秀的弟弟B3、鍾會鄧艾之亂A5、賈南風的政變A5、舉國歡慶B2、如願以償5、流放C4、高平陵政變A3、王濬!前進!B2 、醉酒的阮籍A5、流放B4、魔鬼皇后A1、千年鮮卑人A2、司馬師的大屠殺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5、流放A2 、以德服人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4、魔鬼皇后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孫皓投降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1、曹髦之死7、賈家黨的反擊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3、王濬!前進!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4、孫皓投降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4、魔鬼皇后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5、西北守護神A5、賈南風的政變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B3、永遠的遺憾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5、流放B2 、醉酒的阮籍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3 、西晉官職大展出B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3 、決裂3、永遠的遺憾B
3、千年西北血淚史B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A4、去留之爭E2、艱難幸運高官路A3、自掘墳墓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2、艱難幸運高官路A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4、賈充和他的女人們B3、千年西北血淚史C4、高平陵政變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2、在亂世中崛起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序言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5、流放B2 、醉酒的阮籍B3、虛無之初——玄學的產生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3、賈家黨三巨頭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3、偉大的全才A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1、刀槍入庫、馬放南山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1、導火索——封王歸國A3 、新新人類阮咸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6、楊家黨的興起B1、嵇康之死C3、賈充的謝幕B6、接過爸爸的旗幟5、舉國歡慶B1、千年鮮卑人B5、過於優秀的弟弟B3、鍾會鄧艾之亂A5、賈南風的政變A5、舉國歡慶B2、如願以償5、流放C4、高平陵政變A3、王濬!前進!B2 、醉酒的阮籍A5、流放B4、魔鬼皇后A1、千年鮮卑人A2、司馬師的大屠殺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5、流放A2 、以德服人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4、魔鬼皇后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孫皓投降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1、曹髦之死7、賈家黨的反擊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3、王濬!前進!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4、孫皓投降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4、魔鬼皇后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5、西北守護神A5、賈南風的政變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B3、永遠的遺憾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5、流放B2 、醉酒的阮籍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3 、西晉官職大展出B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3 、決裂3、永遠的遺憾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