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

公元263年10月,由於滅蜀遠征軍頻傳捷報,司馬昭在多次推辭之後,終於“勉爲其難”的接受了晉公爵位和九錫賞賜,同時擔任了曹魏帝國的相國。而不久,蜀漢滅亡,四川、雲南也併入了曹魏帝國的版圖。

對內能夠控制本國,對外能夠滅亡敵國。司馬家族的實力已經獲得魏國乃至整個中國人的認可。

而這個時候,司馬家族才能夠結束亂世、統一中國的觀念,也許已經深入人心,所以在公元264年3月,司馬炎老爸司馬昭的待遇又從晉公升到了晉王。

晉公,晉王,有什麼不同呢?幹嘛要先封公才能封王呢?爲什麼不一下子直接封王呢?

在這裡我們要普及一下關於古代中國爵位的概念。

在漢朝之前,大臣們最高的爵位是公,沒有王這個爵位。周朝的時候,大臣們正式的爵位是公、侯、伯、子、男。後來春秋戰國了,稱呼就亂了起來。我們現在總說春秋戰國時代的什麼楚莊王啊、吳王夫差啊,那都不是真正的王,是他們自稱的。周朝建立的時候,全國知名的半仙姜子牙,是周武王的首席智囊,建立周朝的第一功臣,那麼大的功勞,被封到齊國做國君,也只是公爵。至於楚國國君,只是被封了個子爵,吳國國君也只是個侯爵。

戰國末期,中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周天子,也成了破土地廟的泥娃娃,沒人待見了,許多割據一方的諸侯也就自己給自己加了個王的稱號。後來秦王自己統一了中國,就管自己叫做皇帝,但是大臣們最高的爵位也只是公爵。

西漢剛建立的時候,劉邦又正式加了一個比公還要高的爵位,這就是王爵,王爵在這個時候才作爲大臣們可以享用的爵位,而正式登場。

我們先來看看從西漢老祖宗劉邦開始,直到司馬昭先生爲止,外姓人獲得王爵的都是什麼人和這些人最後的結局,就知道這個爵位是不是一般人能拿和敢拿的了。

西漢初期的時候,擁有王爵的都是些國家頂級功臣和姓劉的皇族子弟,像軍神韓信,人家就是王爵。可是不久,不姓劉的外姓王基本被英明神武的漢高祖劉邦用盡各種辦法殺了個精光,從此以後,劉邦就規定王爵是僅供皇族享用的待遇,不姓劉的人敢稱王,任何人都可以殺掉他。

劉邦死了以後,他的老婆呂雉把持了中央實權,封了幾個自己的親屬,即呂家人爲王,結果還沒有威風多長時間,在呂后死後,那幾位呂姓親王們就被西漢的劉姓王族聯合重臣兼忠臣殺了個乾乾淨淨。從此,這不姓劉的親王,在中國大地上就成了外星人,幾乎是見不到了。

400多年以後,就是東漢末年,有兩個不是皇族的外姓人獲得了王爵的待遇,這就是魏王曹操、曹丕父子。魏王曹操昇天後不久,他的寶貝兒子曹丕就把皇帝一腳踢開,自己當了皇帝,開創了魏國。

當然,魏國也設置了王爵待遇,可是規定了,只有皇帝的兒子才能封王。

現在,魏國的皇帝姓曹,而晉王可是姓司馬。

自劉邦之後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能當上親王既然不是靠血緣,當然是靠實力了。

而靠實力得到王爵的人,基本就是兩個結局:被皇帝幹掉和幹掉皇帝。中華專制的歷史上下兩千年,絕無例外。司馬家族是靠實力得到王爵的,所以他們必須一代一代的堅守着已經掌握在手中的這份權力,一直到成功的幹掉皇帝。

正常情況下,每一個享受王爵的人,他的王爵並不能傳給每一個兒子,只能指定一個兒子去繼承他的王爵,其餘的再說,繼承這個爵位的人就叫世子。比如說,被司馬昭指定要繼承他這個晉王王位的人,就是他的世子,也就是晉王世子。

但是,在晉王司馬昭已經完全掌握魏國實際權力的情況下,這個晉王世子繼承的,可不是通常的幾個縣或者幾個郡,那將是整個國家,大半個中國,和成爲未來的皇帝。

一般情況下,成爲親王們世子的必要條件是:第一,必須是嫡子,也就是說是大老婆生的,小老婆及二奶三奶生的統統的不行;第二,是嫡長子,也就是說是大老婆生的大兒子。

滿足這兩個條件,就是完美的世子人選了,然而作爲嫡長子的司馬炎現在還不是世子。

爲什麼呢?

司馬昭的大老婆王元姬生了兩個兒子,大的就是我們的主人公司馬炎,小的就是司馬攸。司馬攸呢,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很乖很穩很和善。一個人呢,如果家裡極端的有權有勢,甚至可以說到後來是全國第一有權有勢,那麼這個人不囂張已經是難能可貴,如果還特別孝順,待人還特別和善,爲人處事還特別穩妥,還特別多才多藝,那就簡直是一個完美好男人。

司馬攸就是這樣的一個完美好男人。所以大家都更喜歡司馬攸,包括他的老爸司馬昭。司馬昭特別寵愛這個小兒子,一見到司馬攸,就會指着自己的座位,叫着司馬攸的小名說:“桃符,這將來可是你的位置啊!”

而且,司馬昭常常和大臣們解釋爲什麼要傳位給司馬攸:因爲已經去世的哥哥司馬師沒有兒子,所以把司馬攸過繼給司馬師,讓他繼承司馬師的家業。由於司馬昭是接哥哥司馬師的班,所以自己死後,就應該讓名義上已經是司馬師兒子的司馬攸再接自己的班,來報答當年司馬師傳位給自己的恩情。

以我個人來說,我認爲這完全是一個藉口。

古代皇帝或者享有爵位的貴族們,除非出現兒子已經死絕等重大變故,他們的位子是一定要傳給兒子的,絕對沒有傳給侄子們的道理。由於司馬攸已經被過繼給了司馬師,所以從法律上講他就已經不是司馬昭的兒子了。但是司馬昭實在是太寵愛這個小兒子了,所以就想盡各種藉口來讓司馬攸繼承自己。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透過這些事情來看,司馬昭是真喜歡司馬攸,比司馬炎要強得多。

然而對司馬炎來說,這簡直是一個壞的不能再壞的消息了。

我纔是嫡長子啊!我才應該當世子啊!

司馬炎痛苦的在心底吶喊着,他知道,老爸這樣做是不公平的,就因爲他寵弟弟,自己就要做不成世子,所有的規矩就要被打破。

不行!即使是親弟弟也不行!我纔夠格!

然而直接讓老爸改變對弟弟的寵愛,是絕對不可能的,挑撥老爸和弟弟的感情,很可能會招來老爸的厭惡,世子就更做不成了。

然而司馬炎畢竟是司馬炎,是三國後期最詭計多端的司馬懿的長孫,他的身體裡留着的血天生就是五顏六色的,他的頭腦裡的辦法天生就是層出不窮的。

既然不能直接改變老爸,就改變老爸身邊最親近的人好了。

將近三十、見慣了政治血雨腥風的司馬炎開始行動了。

2 、最後的平民一品D2、司馬師的大屠殺B2 、司馬炎的禪讓3、絕代謀臣之路B2、在亂世中崛起A3、鍾會鄧艾之亂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A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3、鍾會鄧艾之亂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6 、司馬懿的悲劇4、高平陵政變C2 、醉酒的阮籍A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3、賈家黨三巨頭A3、廢立大權B1、重任在肩的大伯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A4、魔鬼皇后A2、艱難幸運高官路A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5、西北守護神C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3、王濬!前進!A4、含恨而死A3、賈家黨三巨頭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5、賈南風的政變A4、去留之爭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4、去留之爭C1、遙遠的過去1、德才兼備的帥哥B4、含恨而死C2、艱難幸運高官路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1、導火索——封王歸國A4、孫皓投降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5、過於優秀的弟弟C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3、千年西北血淚史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3、偉大的全才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5、過於優秀的弟弟B1 低能兒?幸運兒?3 、西晉官職大展出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3、廢立大權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2 、醉酒的阮籍A3、永遠的遺憾B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去留之爭D4 、酒神劉伶2、三國時代的結束A1、重任在肩的大伯2、在亂世中崛起A3、賈充的謝幕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4、魔鬼皇后B5、舉國歡慶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4、高平陵政變B1、無人性的孫皓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4、去留之爭B1、導火索——封王歸國C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1、嵇康之死A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5、舉國歡慶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2、司馬師的大屠殺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3、賈充的謝幕A4、含恨而死D4、夫妻雙進鬼門關4、魔鬼皇后B4、高平陵政變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3、賈充的謝幕B5、過於優秀的弟弟A2、艱難幸運高官路B2 、以德服人B
2 、最後的平民一品D2、司馬師的大屠殺B2 、司馬炎的禪讓3、絕代謀臣之路B2、在亂世中崛起A3、鍾會鄧艾之亂A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A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3、鍾會鄧艾之亂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6 、司馬懿的悲劇4、高平陵政變C2 、醉酒的阮籍A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3、賈家黨三巨頭A3、廢立大權B1、重任在肩的大伯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A4、魔鬼皇后A2、艱難幸運高官路A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5、西北守護神C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B3、王濬!前進!A4、含恨而死A3、賈家黨三巨頭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C5、賈南風的政變A4、去留之爭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4、去留之爭C1、遙遠的過去1、德才兼備的帥哥B4、含恨而死C2、艱難幸運高官路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1、導火索——封王歸國A4、孫皓投降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5、過於優秀的弟弟C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3、千年西北血淚史B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3、偉大的全才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5、過於優秀的弟弟B1 低能兒?幸運兒?3 、西晉官職大展出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3、廢立大權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2 、醉酒的阮籍A3、永遠的遺憾B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4、去留之爭D4 、酒神劉伶2、三國時代的結束A1、重任在肩的大伯2、在亂世中崛起A3、賈充的謝幕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B4、魔鬼皇后B5、舉國歡慶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4、高平陵政變B1、無人性的孫皓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4、去留之爭B1、導火索——封王歸國C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1、嵇康之死A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5、舉國歡慶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2、司馬師的大屠殺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3、賈充的謝幕A4、含恨而死D4、夫妻雙進鬼門關4、魔鬼皇后B4、高平陵政變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3、賈充的謝幕B5、過於優秀的弟弟A2、艱難幸運高官路B2 、以德服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