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人性的孫皓A

其實我認爲,在司馬炎登基的時候,三國時代已經結束了,中國整體已經進入了西晉時代。

就好比在秦始皇已經死了以後,周朝分封的最後一個國家衛國才滅亡;也好比漢高祖劉邦已經登上皇位的時候,原本是秦國將領的南越國王趙佗仍然割據兩廣、閩(敏)越國王和東甌(歐)國王仍然佔據福建;還好比光武帝劉秀登上皇位十二年的時候,割據四川的公孫述才滅亡——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把秦朝、西漢、東漢王朝的建立時間,確定在秦始皇、劉邦、劉秀稱帝的時候。

像秦朝、西漢、東漢一樣,三國時代的三個國家,並沒有一起滅亡,在當時還不是很富庶和先進的南方,東吳帝國仍然存在,如果從當年東吳帝國實際創始人孫策橫掃江南開始算起,這個帝國實際上已經建立了半個多世紀了。

司馬炎登基的時候,東吳帝國的君主已經傳到了第四代孫皓這裡。孫皓這位仁兄,可以被稱爲是史上最無人性的皇帝之一。這位先生,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拿鐵刷子刷人的臉,把大臣的腦袋割下來當球踢,把他們的身體割得粉碎,個人認爲,比英國的什麼開膛手傑克、好萊塢拍的什麼德州電鋸殺人狂的殺人手法和殺人數量多出許多。從心理學角度講,我總是認爲孫皓先生是個超級重度的精神分裂患者。

孫皓這麼精神分裂,是因爲他經歷過真正的大喜大悲,他的父親孫和,是東吳帝國開山祖師爺孫權的第三個兒子,孫權的長子同時也是太子孫登早死以後,孫和成爲了太子。

孫皓是孫和的長子,如果事情一切順利,孫和就應該接替孫權,成爲第二任皇帝,而作爲長子的孫皓,就有最大可能,成爲第三任皇帝。

可是事情的發展,卻完全改變了孫皓的命運。在孫和被立爲太子以後,孫權卻非常喜歡另一個兒子孫霸,最後把孫霸的排場,搞得和孫和這個太子一樣。孫權自己製造出兩子爭位的局面,搞得東吳帝國大亂,幾乎所有的大臣們,都分成了孫和派和孫霸派,等孫權明白自己錯誤的時候,局面已經不可收拾。最後,孫霸被殺,而孫和的太子之位,卻也沒保住,一家人硬是被趕到了長沙,而當時的孫皓,連十歲都不到,就從天之驕子,一下子成爲廢太子的犬子了。

孫和的太子之位,丟得十分的冤枉,他本人並沒有犯任何過錯,卻硬生生的被親生父親孫權制造出一個弟弟當仇人,而且這個弟弟被殺以後,老父親卻還不能醒悟,反而把本來是受害者的自己也一併廢掉。孫和被廢前後,一直得到很多人的擁護和同情,孫權臨死之前,也終於明白了孫和的冤屈,想把孫和再找回來。但是,由於當時孫權身邊的親信恐怕孫和復位以後報復堅決反對,孫和就這樣永遠失去了當皇帝的希望。

孫權死後,他最小的兒子孫亮繼承了皇位,但是因爲歲數太小,實際權力掌握在權臣諸葛恪的手裡。這個諸葛恪最大的特點就是自以爲天下第一聰明,最後搞得天怒人怨,被另外一個大臣孫峻殺掉,而諸葛恪的死,卻連累到了千里之外的孫和。

孫和的一個妃子叫張夫人,是諸葛恪的外甥女,孫峻殺掉諸葛恪,想要進一步獨攬大權,就把凡是和諸葛恪有關係的人,都一起或殺或貶,孫和這個時候其實仍然有一定勢力,又和諸葛恪有這個關係,自然難逃一死。公元253年,孫峻以皇帝孫亮的名義,讓孫和自殺。於是,年僅30歲的孫和就這樣死掉了,張夫人也跟着一起自殺,只有孫皓的生母何夫人,帶着孫皓兄弟四個苟且生活。

孫和死後沒幾年,孫峻也死掉了,他的弟弟孫綝接替哥哥掌握實權,因爲孫亮太不聽話,就把他給廢了,然後立孫權的第六個兒子孫休當了皇帝,孫休忍辱負重,對孫綝百般奉承,終於在公元258年臘八節大會羣臣的那一天,把孫綝一刀結果,掌握了實權。但是孫休掌權以後,說實話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建樹,也就是讓東吳帝國平平安安的一直維持下去而已,公元264年,同樣是30歲的孫休,也得病而死,臨死之前,把自己的兒子孫彎託付親信濮陽興和張布。

當時,蜀漢帝國已經滅亡,司馬家族的天下在司馬昭的手中,已經穩如泰山,東吳帝國外有強敵,內有廣東廣西的叛亂,人人都希望有一個歲數比較大的皇族成員來支持局面。但是,孫休的兒子都還小,所以濮陽興和張布在商議之後,決定違背孫休的遺願,立烏程侯孫皓爲新一任皇帝。

孫皓被選中的原因十分簡單,因爲他和東吳帝國當時的權臣萬彧(玉)的關係非常好,萬彧當過烏程縣長(浙江湖州),正好和孫皓朝夕相處。而孫皓這個時候,顯得特別懂事兒,又英明又能幹,舉手投足都是英雄氣概,於是,萬彧向濮陽興和張布大力稱讚孫皓,說他絕對可以成爲一代英主,一定是孫策當年開創東吳基業一樣,復興東吳帝國。

孫皓就這樣中了絕世大獎,在父親被廢十幾年之後,居然奇蹟般的做了皇帝。孫皓剛開始登上皇位之後,馬上發佈寬大的詔書,打開倉庫賑濟窮人,讓大批宮女回到家鄉,又把御花園裡的野獸,全都放回大自然。全國官民都爲自己能攤上一個好皇帝而感到萬分幸福,濮陽興和張布尤其自豪,在他們手裡,東吳帝國終於要得到復興了。

可是還沒過幾個月,孫皓的表現就讓所有人大跌眼鏡。

5、清談誤國2、三國時代的結束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4、孫皓投降A3、千年西北血淚史C5、西北守護神B1、滅吳戰爭的迷霧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2 、以德服人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5、西北守護神A3、永遠的遺憾A3、鍾會鄧艾之亂B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4、偉大的羊祜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4、含恨而死B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2、艱難幸運高官路B2 、最後的平民一品B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1、德才兼備的帥哥A1、嵇康之死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1、嵇康之死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4、偉大的羊祜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3 、決裂2、司馬師的大屠殺B2、曹操短命的法家時代1、曹髦之死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B2、如願以償2、司馬師的大屠殺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6、楊家黨的興起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5、舉國歡慶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1、曹髦之死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1、刀槍入庫、馬放南山5、西北守護神C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3、絕代謀臣之路B4、高平陵政變B3 、西晉官職大展出B3、鍾會鄧艾之亂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3、自掘墳墓B1、遙遠的過去1、無人性的孫皓A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6、接過爸爸的旗幟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2、司馬師的大屠殺B3、千年西北血淚史A2、如願以償6、 失敗的道德改革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4、去留之爭C5、賈南風的政變B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1、曹髦之死4、含恨而死C3、鍾會鄧艾之亂B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4、去留之爭D4、孫皓投降A1、導火索——封王歸國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3、絕代謀臣之路B2、在亂世中崛起A4、魔鬼皇后A1 、短暫的蜜月時期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4、孫皓投降B1、嵇康之死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
5、清談誤國2、三國時代的結束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4、孫皓投降A3、千年西北血淚史C5、西北守護神B1、滅吳戰爭的迷霧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C2 、以德服人B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A5、西北守護神A3、永遠的遺憾A3、鍾會鄧艾之亂B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4、偉大的羊祜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4、含恨而死B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2、艱難幸運高官路B2 、最後的平民一品B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1、德才兼備的帥哥A1、嵇康之死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1、嵇康之死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4、偉大的羊祜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3 、決裂2、司馬師的大屠殺B2、曹操短命的法家時代1、曹髦之死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B2、如願以償2、司馬師的大屠殺B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6、楊家黨的興起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5、舉國歡慶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1、曹髦之死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1、刀槍入庫、馬放南山5、西北守護神C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C3、絕代謀臣之路B4、高平陵政變B3 、西晉官職大展出B3、鍾會鄧艾之亂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3、自掘墳墓B1、遙遠的過去1、無人性的孫皓A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6、接過爸爸的旗幟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2、司馬師的大屠殺B3、千年西北血淚史A2、如願以償6、 失敗的道德改革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4、去留之爭C5、賈南風的政變B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4 、玄學的興旺——玄學的墮落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1、曹髦之死4、含恨而死C3、鍾會鄧艾之亂B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4、去留之爭D4、孫皓投降A1、導火索——封王歸國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3、絕代謀臣之路B2、在亂世中崛起A4、魔鬼皇后A1 、短暫的蜜月時期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4、孫皓投降B1、嵇康之死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2、損兵折將——曹爽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