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導火索——封王歸國C

我個人總是認爲,荀勖雖然是一個馬屁精,但並不表明他是一個沒有頭腦的馬屁精,相反,他非常有治國才能,如果他沒有和賈充搞到一起,說不定他的名聲會非常好,甚至和他歷代的祖先們不相上下。

荀勖反對親王歸國的原因非常切入要害,他認爲,已經擔任軍區司令的親王,如果要他回到封地,他就沒法再守衛國土,可是讓他繼續擔任司令,就要重新把軍區之內的市縣重新分配給親王,這樣親王們只顧着自己的那幾塊封地,哪裡有心情顧着守衛軍區;對於其它不擔任軍區司令的親王們來說,他們可不是一個人拿起皮箱就能走,親王的家屬和所屬的機構、官員就都要跟着一起搬家,這可是成千上萬人的集體大移動,絕對是勞民傷財;最重要的是,這麼大規模的給親王們的封地去配置軍隊,在精壯勞力那麼緊缺的年代,無疑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的軍事力量。

可是司馬炎這回是鐵了心要把親王們一律趕走,他讓荀勖重新考慮自己說過的話,荀勖一看司馬炎這麼堅決,當然也不敢繼續唱反調,但是,他只是同意親王分封,卻不贊成連大臣們也分封。他給司馬炎寫信說:“皇上您下令爵爺們都挑選人才,讓他們的封地和鎮守地一致,確實是高瞻遠矚,至於分封領地給各個大臣,體現出來關係的遠近親疏,也確實是件好事兒。但是,分割舊有的郡縣,我仍然怕會搞得人心不安、雞犬不寧。如果根據實際情況,不得不隨時有所改封而不分割地域的話,頂多是郡縣之間互換,這還比較靠譜,如果按照五等爵位實際封地,這種制度根本無法長久,如果只是封個名義,這就又成了漢朝時候的郡縣鄉亭四等侯爵制度。如今親王分封的大制度已經確立,五等爵位的事情可以以後再慢慢研究。”司馬炎看到荀勖的建議以後,覺得他的考慮確實周全,就只確定了親王分封的制度,至於親王以外的五等爵位,仍然沒有實際的封地,只是享受相應的賦稅而已。8月21日,親王重新分封方案正式頒佈。

接下來就是大規模的改封:原扶風王司馬亮改封汝南王,兼豫州軍區司令,升任鎮南大將軍,大本營設在晉朝陪都之一的許昌;原琅邪王司馬倫改封趙王,鎮守黃河以北第一都市——鄴城;原勃海王司馬輔改封太原王,兼併州軍區司令;原東莞王司馬伷改封琅邪王,駐防徐州;原汝陰王司馬駿改封扶風王,負責鎮守雍州;又改封太原王司馬顒(擁的二聲)爲河間王;北海王司馬陵改封爲任城王;陳王司馬斌改封爲西河王;汝南王司馬柬爲南陽王;濟南王司馬耽改封爲中山王;河間王司馬威改封爲章武王;其他不擔任官職的親王,一律把他們遣返回各自的封國。

司馬炎一聲令下,各位親王就得搬家。這些親王們,說白了盡是些花花公子,平時住慣了繁華的首都,現在要搬到窮鄉僻壤的地方上去,個個都戀戀不捨,真是一米一撒淚、一步三回頭,有的甚至都是哭着上任的。但是從此以後,這些當初不願意離開中央的西晉親王們,卻真正的享受到了地方實權,他們開始逐漸帶領士兵,又可以自己任命官員。司馬炎卻非常高興,他自認爲成功的趕走了幾乎所有會威脅到低能太子的親王,可是他卻忘了:這些被趕走的親王們,在他們的盟主兼親戚——皇帝強勢一些的時候,是保護皇帝的利劍,當皇帝弱勢、甚至弱智的時候,他們就變成了皇帝的催命符,成爲既能控制地方,又能順理成章的控制中央。

司馬炎的這項制度,是對親王們、尤其是身兼軍區司令的親王們所創造的一種奇特的分封制度,不僅以前從未出現過,在西晉滅亡以後也再沒有實行過,可以說是真正的空前絕後。這項制度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這項制度根本不可能持久,因爲根本無法做到。

擔任軍區司令的親王不是鐵打的,他們總會被調職甚至撤職,即使他能夠順順利利的一直擔任軍區司令,總有一天會死的,而他們的兒子只能世襲他們的王位,又不可能世襲軍區司令,這樣一來,就會出現軍區司令終身任職或者調動軍區司令就要移動封國的情況,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看似合理的分封制度經過驗證以後,卻顯然是非常不合理的。然而在司馬炎時代,這項制度被嚴格的執行了下去。

公元277年的分封,和去年扶植楊家黨一樣,都是爲了鞏固司馬炎自己和太子司馬衷的勢力,扶植楊家黨是爲了直接加強司馬炎的力量,再次分封是直接削弱皇族其他成員的力量,司馬炎對西晉政治格局的又一次大調整,在他強硬的態度下,像上一次一樣,又非常乾脆利索的完成了。

就在絕大多數親王們都遵照司馬炎的命令,忙着收拾金銀細軟、翻箱倒櫃的時候,齊王府大院卻像往常一樣安安靜靜。因爲,這次封王歸國的名單裡,唯獨沒有司馬炎的親弟弟司馬攸。然而,司馬攸卻彷彿看到了一股巨浪,正在衝他鋪天蓋地的朝自己打來。因爲他非常清楚,大家都走了,只留下自己一個人,這本身就是要專門收拾、重點對待的一種前兆,走了的就是走了,也就不再有風吹雨打,而沒有走的自己,將要面對的,恐怕將是前所未有的滔天巨浪。

4、魔鬼皇后B1 低能兒?幸運兒?6、楊家黨的興起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2、如願以償1、嵇康之死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3、千年西北血淚史C1、無人性的孫皓B2、如願以償1、曹髦之死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 、以德服人B3、賈充的謝幕A6、接過爸爸的旗幟3 、現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3 、西晉官職大展出C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3 、新新人類阮咸4、含恨而死D5、流放C1、德才兼備的帥哥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1、滅吳戰爭的迷霧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6、楊家黨的興起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B5、過於優秀的弟弟B3 、現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5、過於優秀的弟弟B1、西晉王朝法律文化的結晶——泰始律1 低能兒?幸運兒?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3 、決裂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5、清談誤國4、高平陵政變C4、高平陵政變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A5、西北守護神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序言3、偉大的全才B1、遙遠的過去2、艱難幸運高官路B5、賈南風的政變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 、決裂1、嵇康之死C4 、酒神劉伶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5、過於優秀的弟弟C6 、司馬懿的悲劇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6、接過爸爸的旗幟1、千年鮮卑人C2、司馬師的大屠殺A3、自掘墳墓C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5、西北守護神C4、孫皓投降A3、永遠的遺憾A6 、司馬懿的悲劇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4、魔鬼皇后A3、賈充的謝幕B2 、最後的平民一品A5 、搞定老爸和他的親信4、含恨而死B2、曹操短命的法家時代1、導火索——封王歸國B4、高平陵政變A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去留之爭D1、嵇康之死C3 、新新人類阮咸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2、艱難幸運高官路B5、西北守護神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1、遙遠的過去3、自掘墳墓B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2、三國時代的結束B1、無人性的孫皓A
4、魔鬼皇后B1 低能兒?幸運兒?6、楊家黨的興起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2、如願以償1、嵇康之死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3、千年西北血淚史C1、無人性的孫皓B2、如願以償1、曹髦之死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 、以德服人B3、賈充的謝幕A6、接過爸爸的旗幟3 、現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6 、奢侈陰險的老牌兒重臣3 、西晉官職大展出C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3 、新新人類阮咸4、含恨而死D5、流放C1、德才兼備的帥哥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1、滅吳戰爭的迷霧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6、楊家黨的興起A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B5、過於優秀的弟弟B3 、現任皇族、前任皇族、前前任皇族5、過於優秀的弟弟B1、西晉王朝法律文化的結晶——泰始律1 低能兒?幸運兒?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B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3 、決裂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B5、清談誤國4、高平陵政變C4、高平陵政變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A5、西北守護神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序言3、偉大的全才B1、遙遠的過去2、艱難幸運高官路B5、賈南風的政變A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B3 、決裂1、嵇康之死C4 、酒神劉伶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5、過於優秀的弟弟C6 、司馬懿的悲劇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6、接過爸爸的旗幟1、千年鮮卑人C2、司馬師的大屠殺A3、自掘墳墓C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5、西北守護神C4、孫皓投降A3、永遠的遺憾A6 、司馬懿的悲劇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A4、魔鬼皇后A3、賈充的謝幕B2 、最後的平民一品A5 、搞定老爸和他的親信4、含恨而死B2、曹操短命的法家時代1、導火索——封王歸國B4、高平陵政變A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去留之爭D1、嵇康之死C3 、新新人類阮咸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2、艱難幸運高官路B5、西北守護神C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1、遙遠的過去3、自掘墳墓B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2、三國時代的結束B1、無人性的孫皓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