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最後的平民一品D

石苞,一個一品大員,這麼不明不白的就被撤職,可是在朝廷裡,卻沒有一個人替他鳴冤叫屈,還是鄴城的奚官督郭廙(義)聽到這件事,才獨自一人給司馬炎寫信,說石苞丟官丟得冤枉。奚官督是幹什麼的呢,是皇家御馬總管,是負責給皇家養馬的,說精確點兒,也就是孫悟空擔任過的弼馬溫。

石苞從司馬師時代開始,辛辛苦苦爲司馬家族打了大半輩子仗,受了那麼多年的邊關苦寒,揹負了這麼大的冤屈,到頭來給他說話,卻只有一個弼馬溫,真不知道石苞知道這件事情以後,心裡是欣慰還是悲涼。然而,郭廙雖然人微言輕,但說石苞冤枉畢竟是事實,司馬炎也覺得對待石苞有點兒苛刻,所以頒佈詔書,想要任命他當司徒,可是立刻就有人表示反對,還說這樣對待石苞已經不錯了,幹嘛還要再讓他做官呢!最後,還是司馬炎比較厚道,他力排衆議,還是讓石苞當了位高權輕的司徒,以後的石苞,就只能把精力放到種田種樹、選拔官吏這類事情上去了。公元271年,石苞在司徒任上,平平安安的去世了。

從感情上來講,石苞的遭遇,讓人十分憤慨,但是冷靜下來想一想,這卻是很正常的,它其實反映了曹魏、西晉政治狀況的最核心特點,這就是士族專權。我們在前面就說過,曹魏和西晉士族有三個基本特點,一個是父親、爺爺、甚至更遠的祖上都是做官的,還有一個就是有文化。從東漢時代以來孕育而成的曹魏、西晉士族集團,和出身低微的人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幾代做官,但除了這個,在他們眼裡的外人和他們更深層次的差異,體現在文化認同感上。

東漢時代的名門望族幾乎獨佔了讀書、做官的權利,因此,自從東漢中後期以後,所有名門望族的家裡,都會出現儒學大師、儒學名士,一個家族文化傳承尤其是儒學、史學文化的傳承,成爲了名門望族的標準之一。曹魏帝國的士族雖然不全是東漢時代的名門望族,可是絕大多數都是文化人,都受過系統的文化教育尤其是儒學教育,他們以有文化、有修養、世代做官而自豪,有文化、有修養,也就成了曹魏士族最崇尚的標準之一。

從何晏開始,道家玄學學說逐漸興起,發明玄學思想的何晏、王弼,把玄學思想發揚光大的阮籍,都是曹魏士族子弟,由於文化認同感相同,曹魏世族很快就受到了玄學的影響,並且很快把精通玄學當成一種時尚,到了西晉建立,受過系統儒學教育,已經成了一個士族必備的條件,精通玄學,就成了西晉士族互相攀比、標榜身價最重要的砝碼。在這樣的文化風氣裡,文化不高的人、不喜歡附庸風雅的人、只會埋頭幹實事兒的人,會受到特別的鄙視,而且因爲不符合曹魏乃至西晉以來士族的審美觀,被劃成另類,在感情上會受到排斥,在官場上也會受到排擠。

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本身也是曹魏士族集團的一份子,而且還是最重要的一份子之一,他們雖然不認同玄學,但是認同士族審美觀中的其他部分,這樣,他們雖然也能夠任用像鄧艾、石苞這樣出身低微的人,但是永遠沒有辦法和他們打成一片。所以,在司馬昭時代決策核心裡的外姓人,像何曾、裴秀、羊祜、賈充、荀勖,沒有一個不是士族子弟,在地方上,雖然鄧艾、石苞等極少數出身低微的人也成了鎮守一方的大將,按照比例來說,這樣的人能夠出頭的比例,實在是太小太小了,而且好不容易出了頭的,還要受到普遍的歧視、壓制、懷疑,政治生涯也坎坷得多。

孫楚是典型的士族子弟,也是典型的文化人,而石苞,是最典型的靠着軍功才爬上高位的平民高官,所以,孫楚也像當時絕大多數有文化的士族子弟那樣,在自己的官位比石苞低很多的時候,也敢只是因爲石苞出身低微、沒有名士風采就公然蔑視他,而且也不會受到重罰。而反觀石苞,雖然他從司馬師時代就受到重用,但由於出身低微,受到衆多同事甚至下屬的鄙視,即使這種以下犯上的行爲嚴重違背官場紀律,也沒人給他做主,即使石苞做人這麼低調、擁護司馬炎那麼高調,也總是被包括司馬炎和整個西晉士族集團深深防範,然後僅僅因爲一點兒不明不白的謠言,就被不明不白的罷官免職,以後再也沒有受到重用,而且沒有一個重臣替他說句公道話。石苞尚且如此,很多出身民間的英雄好漢,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石苞事件是司馬炎時代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他也是西晉王朝最後一個出身低微又能做到八公高位的人,從此以後,對於那些出身低微的人來說,他們不管有多大能耐,不管立了多大戰功,更難有上進之路,子孫後代也更難像士族一樣享受世代做官的特權,不管他們怎麼努力,被提拔、被重用的、能夠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始終是眼高手低、鄙視實幹的士族子弟。又因爲高官、將領大都是這幅德行,不僅是朝廷,連軍隊也都官僚化、士族化了,在這種風氣的薰陶下,國家最核心的實力——軍隊的戰鬥力也急速下滑,而且隨着西晉士族越來越崇尚虛無、清談,官場的應變能力、軍隊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弱,人浮於事、上下相蒙、兵不知將、將不知兵,一遇突發情況,窮於應對、勝少敗多,這給西晉埋下了深深的隱患,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隱患的毒害將越來越明顯。

當然,在中國仍然分裂的時候,爲了統一全國,爲了打仗,司馬炎還不能把所有的官員,全都換成士族子弟,因爲只靠書本、清談和一個士族出身,根本沒有辦法應付瞬息萬變的戰爭環境,尤其是在那遙遠的兩廣越南,那塊司馬炎將要開闢的第二戰場。

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3、千年西北血淚史B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A3、千年西北血淚史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3、偉大的全才B3、王濬!前進!B2 、以德服人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6、 失敗的道德改革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2、司馬師的大屠殺B1、嵇康之死A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1、千年鮮卑人C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4、三陳伐吳6 、司馬懿的悲劇2、司馬師的大屠殺B1、遙遠的過去6、楊家黨的興起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1、曹髦之死1、嵇康之死A1、無人性的孫皓A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3、永遠的遺憾B5、西北守護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5、蓋棺定論——敗家的開國皇帝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2、三國時代的結束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1、曹髦之死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1、嵇康之死A3、賈充的謝幕B7、賈家黨的反擊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嵇康之死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6、楊家黨的興起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6 、司馬懿的悲劇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3、賈充的謝幕A3、千年西北血淚史A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3、絕代謀臣之路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5、過於優秀的弟弟B4、含恨而死A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C3、千年西北血淚史B3、千年西北血淚史C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2 、以德服人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2、艱難幸運高官路A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4、孫皓投降B4、去留之爭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1、無人性的孫皓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7、賈家黨的反擊B4、高平陵政變C1、導火索——封王歸國A5、賈南風的政變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5、賈南風的政變C3 、新新人類阮咸5 、搞定老爸和他的親信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1、千年鮮卑人B2、艱難幸運高官路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序言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6、楊家黨的興起A序言
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3、千年西北血淚史B2 獨霸中央的外祖父A2 、最後的平民一品A2 、最後的平民一品D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A3、千年西北血淚史C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A3、偉大的全才B3、王濬!前進!B2 、以德服人A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6、 失敗的道德改革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2、司馬師的大屠殺B1、嵇康之死A6、計劃外的輔政大臣1、千年鮮卑人C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4、三陳伐吳6 、司馬懿的悲劇2、司馬師的大屠殺B1、遙遠的過去6、楊家黨的興起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A1、曹髦之死1、嵇康之死A1、無人性的孫皓A4 、曹囧的信——司馬炎封王B4 、欺世盜名的道德楷模A3、永遠的遺憾B5、西北守護神A5、淮南一叛——王陵未遂的反抗A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B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A5、蓋棺定論——敗家的開國皇帝2 、裡外不是人的忠臣A2、三國時代的結束B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1、曹髦之死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1、嵇康之死A3、賈充的謝幕B7、賈家黨的反擊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嵇康之死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6、楊家黨的興起B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1、大器晚成的愣頭青B6 、司馬懿的悲劇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3、賈充的謝幕A3、千年西北血淚史A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3、絕代謀臣之路B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A5、過於優秀的弟弟B4、含恨而死A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C3、千年西北血淚史B3、千年西北血淚史C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C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2 、以德服人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2、艱難幸運高官路A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4、孫皓投降B4、去留之爭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1、無人性的孫皓A5 、痛苦的思念者——向秀7、賈家黨的反擊B4、高平陵政變C1、導火索——封王歸國A5、賈南風的政變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5、賈南風的政變C3 、新新人類阮咸5 、搞定老爸和他的親信3、最後的直臣——無效的忠言B1、千年鮮卑人B2、艱難幸運高官路B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B4、孫秀投晉和步闡叛亂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序言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B6、楊家黨的興起A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