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過於優秀的弟弟B

西晉建國以後第二年,驃騎將軍王沈就去世了,不久,司馬攸成爲了新一任的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享受一品待遇。雖然成爲了頂級大臣,但是司馬攸仍然非常謙虛謹慎,對下屬也依舊和藹可親。他看到朝廷用人基本按照門第,用人考察制度流於形式,就發佈命令,建議各級部門的官吏平時要注意用教化管理隊伍,出了問題的時候,也不要只知道就是責罰。這個命令發出以後,大家都非常贊同,很多人都自覺的遵守,官場的用人風氣也整肅了許多。

當時像驃騎將軍這一類的在中央坐鎮的將軍,都有幾千人不等的親兵,司馬炎考慮到這麼多並不歸朝廷直屬的士兵留在洛陽,一是不利於首都安定,二是浪費兵員,就頒佈命令,把這類只帶兵不打仗的中央將軍的親兵全都撤掉。可是,仍然有幾千名司馬攸的親兵欽佩他的爲人,不願意離開他,還跑到相關部門去情願,司馬炎爲了照顧士兵們的情緒,特意讓司馬攸仍然保留親兵。

就在司馬攸已經極高的人氣還在與日俱增的時候,公元268年3月22日,司馬炎和司馬攸的老孃王元姬去世了。早先王元姬活着的時候,有一次生病,差點兒過去,後來病好了,司馬炎和司馬攸都去慶祝,哥倆一起端着酒杯,慶祝老孃康復,司馬攸想到王元姬受了這麼大的苦,禁不住淚流滿面,弄得王元姬也非常感動,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司馬炎和司馬攸誰對老孃的感情深。等到王元姬再次病重,臨死前還老淚縱橫的特意囑咐司馬炎:“你弟弟性子急,你這個哥哥又不寬容,娘是要死了,就是擔心你容不下他,你不要忘記孃的話呀!”面對父親、母親兩位老人臨終的兩次託付,司馬炎更加照顧司馬攸,很多朝廷大事,都讓他參與決策,司馬攸也提出過很多非常有指導性的意見,比如重農、興農、提倡勤儉節約,這些提法,即使在今天看起來也很有意義。

公元270年11月,東吳帝國皇族孫秀投奔西晉,爲了拉攏東吳官員,司馬炎任命孫秀當了驃騎將軍,司馬攸因此轉任鎮軍大將軍,同時兼任侍中(皇帝高級顧問),後來又做了太子少傅。可是說,無論是人氣、威望、名聲、勢力,司馬炎排第一,司馬攸絕對排第二,在人們心中,他就是司馬炎的副手,他就是西晉的總管,他就是西晉王朝和諧穩定的希望。

傳統史書對司馬攸的評價,一直是一個賢明的皇室親王、全才的國家重臣,因爲司馬攸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符合儒家觀點認可的君子和賢王的形象。但是,這些評價,都是站在司馬攸本人和其他大臣的立場上來說的,如果我們換一個立場,站在司馬炎和司馬衷的立場上來說,司馬攸的形象,可就不是那麼光輝燦爛了。

司馬炎和司馬攸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如果放到一般大臣、百姓的家裡,這哥倆完全可以互相幫襯、互相扶持,共同把家門營造的更加壯大,可不幸的是,他們生在帝王家。爲了爭奪王位,這兩個親兄弟曾經爭得你死我活,即使司馬炎勝利了、司馬攸失敗了,司馬攸的影響力卻仍然十分巨大。

以一個皇族親王的標準來說,司馬攸實在過於傑出了。從歷史淵源來說,司馬攸繼承的是司馬師的衣鉢,如果不是司馬師死得那麼早、那麼快,那麼按照繼承順序,司馬家族的新一代領導者應該是司馬師的兒子司馬攸,而不是司馬師的弟弟司馬昭;從司馬昭本人來說,他最中意的人也是司馬攸而不是司馬炎;從個人能力來說,司馬攸從來沒有犯過什麼錯誤,相反,他的執政能力、人格魅力,在經歷了一件接一件大事小事的驗證之後,更加得到了人們的認可。

司馬攸的所有光輝事蹟,如果站在司馬炎的立場上來說,那就是對他的挑戰。先說司馬攸最被人稱道的孝順,各位都知道,在那個年代,孝順已經不是一般的倫理道德,在經歷了東漢、曹魏、尤其是司馬昭時代的刻意渲染之後,孝順已經成了可以掩蓋任何缺點的萬能藥、一個人撈取社會聲望最廉價、最普遍的方法、一個政客混跡官場的首要利器。司馬攸就是要用悲痛得要死的方法,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比司馬炎更真誠、更孝順,而司馬炎作爲一個皇帝,當然不能像司馬攸那樣整天悲痛到荒廢朝政,面對一個快要難過死的弟弟,也只好用戴三年孝帽、吃三年素食這些西晉人早已經不用的方法,來和司馬攸抗衡,來表明自己其實才是真正的大孝子,纔是全國官民最合格的道德模範。

而司馬攸讓司馬炎最擔心的地方,顯然不是非常孝順,而是司馬攸在利用自己樹立起來的良好形象,大肆收攬人心。他手下的官員、他封地的百姓、甚至跟隨他的幾千名直屬士兵,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心裡眼裡只有他。

對於任何一個皇帝來說,他都不可能把司馬攸這種人當做不存在。可以說,司馬攸越優秀,司馬炎對司馬攸的戒備也越深,而且幾年如一日,從來沒有鬆懈過,雖然在倫理道德、當時還活着的老孃王元姬、還有無數大臣的壓力下,他不得不在表面上非常尊重司馬攸,可是在內心深處、在私底下,他無時無刻不在關注司馬攸的動向,關注誰和他來往密切,然後以各種標準來劃分,誰是他的人,誰是自己的人。

所以在公元267年,也就是建國僅僅一年多以後,司馬炎就迫不及待的把還沒有成年的司馬衷立爲皇太子,這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司馬攸是不可能做皇帝的,他的帝位,只能由他的兒子司馬衷來繼承。按照正常情況,隨着時間的推移,司馬衷會漸漸長大,逐漸結果司馬炎的權力,然後司馬攸只能望着帝位唉聲嘆氣,沒有任何辦法。但巧就巧在司馬衷是個低能,他越長大,就越顯得不堪重任,這樣,本來已經和帝位無緣的司馬攸,就再次成爲人們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的最佳人選了。

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3、自掘墳墓B3、賈充的謝幕A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6、 失敗的道德改革1、千年鮮卑人C3 、決裂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魔鬼皇后B7、賈家黨的反擊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2、司馬師的大屠殺A4、含恨而死A4、三陳伐吳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5、流放B1 、天命和正統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5、流放B4、去留之爭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1、德才兼備的帥哥B1、無人性的孫皓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4、高平陵政變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C4、含恨而死A2 、醉酒的阮籍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4、去留之爭B5、過於優秀的弟弟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去留之爭A4、去留之爭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4、含恨而死D7、賈家黨的反擊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3、自掘墳墓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2、在亂世中崛起B1 、僞善系統的崩潰3、絕代謀臣之路B7、賈家黨的反擊B2 、司馬炎的禪讓1 、短暫的蜜月時期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5、流放A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C3、鍾會鄧艾之亂A6、楊家黨的興起B2、如願以償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B7、賈家黨的反擊A2、三國時代的結束B5、舉國歡慶B1、嵇康之死A5、西北守護神A3、偉大的全才A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導火索——封王歸國B2、如願以償3、鍾會鄧艾之亂A3、偉大的全才B4、去留之爭E4、孫皓投降A3 、新新人類阮咸1、千年鮮卑人A1、德才兼備的帥哥A3、千年西北血淚史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自掘墳墓A4、去留之爭B5、過於優秀的弟弟C1、滅吳戰爭的迷霧2、三國時代的結束B1、千年鮮卑人B4、三陳伐吳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2、在亂世中崛起B2、在亂世中崛起B3 、西晉官職大展出B1、千年鮮卑人B5、清談誤國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3、賈充的謝幕B
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3、自掘墳墓B3、賈充的謝幕A5、淮南三叛——諸葛誕自立A6、 失敗的道德改革1、千年鮮卑人C3 、決裂6 、熱心做官的賢人——山濤A4、魔鬼皇后B7、賈家黨的反擊B7 、被外甥看不起的名門之後A2、司馬師的大屠殺A4、含恨而死A4、三陳伐吳2 、西晉政治的核心制度——九品中正制5、流放B1 、天命和正統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5、流放B4、去留之爭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B6、因禍得福——和皇帝做親家1、德才兼備的帥哥B1、無人性的孫皓A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4、高平陵政變B3、司馬炎和他的小老婆B3 、西晉官職大展出C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C4、含恨而死A2 、醉酒的阮籍A4、建功立業的封疆大4、禿髮樹機能和西北三名將的陣亡A8 、戰功可憐的大將軍B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4、去留之爭B5、過於優秀的弟弟A2 、解開滅吳戰爭的迷霧B4、去留之爭A4、去留之爭A1、千年名門——弘農楊氏4、含恨而死D7、賈家黨的反擊A4、王爵的重要性——好弟弟,壞弟弟3、自掘墳墓A3、開闢第二戰場——交州爭奪戰A5 、家族臂膀、吝嗇財奴、大臣首領2、在亂世中崛起B1 、僞善系統的崩潰3、絕代謀臣之路B7、賈家黨的反擊B2 、司馬炎的禪讓1 、短暫的蜜月時期1、多災多難的名門之後A5、流放A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C3、鍾會鄧艾之亂A6、楊家黨的興起B2、如願以償6、二王爭功——名將們的結局B7、賈家黨的反擊A2、三國時代的結束B5、舉國歡慶B1、嵇康之死A5、西北守護神A3、偉大的全才A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1、導火索——封王歸國B2、如願以償3、鍾會鄧艾之亂A3、偉大的全才B4、去留之爭E4、孫皓投降A3 、新新人類阮咸1、千年鮮卑人A1、德才兼備的帥哥A3、千年西北血淚史B1 、舊朝的叛逆、新朝的功臣3、自掘墳墓A4、去留之爭B5、過於優秀的弟弟C1、滅吳戰爭的迷霧2、三國時代的結束B1、千年鮮卑人B4、三陳伐吳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C5 、內憂外患中的頂級重臣B2、名門千金——皇后楊豔和她的低能兒B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4 、淮南二叛——毌丘儉起兵A2、在亂世中崛起B2、在亂世中崛起B3 、西晉官職大展出B1、千年鮮卑人B5、清談誤國2、士族經濟特權的保護傘——戶調式C2、衛瓘和拓跋鮮卑的衰落B2、鍾會、鄧艾事件的影響B3、賈充的謝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