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楓林

應澤等人吃過了酒席,便紛紛散去。

天色還早,荀卿染坐在暖閣中,與麥芽、許嬤嬤等人商量,她們剛搬過來,該拜會拜會主人只不知這抱朴園的女主人是誰。

“奴才這兩天在這院子裡收拾,那玉虛散人深居簡出,好像沒有妻室。倒是見過一位嚴夫人,應該是玉虛散人的晚輩,管理着內宅事務。”許嬤嬤道。

“就準備幾個尺頭,再烤制兩樣點心送過去。看嚴夫人什麼時候方便,咱們過去拜會拜會。”荀卿染吩咐道。

許嬤嬤答應一聲下去準備。

禮物送了過去,那位嚴夫人竟主動過來見荀卿染。

這位嚴夫人看樣子約略有三十多歲的樣子,身材嬌小,打扮的十分利落,一張粉白的瓜子臉,說起話來軟軟糯糯,是典型的江南美人。

“本該早過來拜見,知道奶奶懷着身孕,怕奶奶才搬過來要歇一歇才肯見人。”嚴夫人道。

兩人客套了一番。

荀卿染便小心探問,在這園子內主人家都有什麼忌諱。

“奶奶只管把這裡當做自己的家,想怎樣就怎樣。”嚴夫人忙道,“只是,家父喜歡清靜,性格有些古怪。若是禮儀不周,還請奶奶不要見怪。”

荀卿染自然說無妨。

“若是缺什麼,也儘管打發人來,比外面買的強一些。”嚴夫人道。

荀卿染只當是客氣話,自然客氣地迴應。

送走嚴夫人,衆人少不得有些議論。

“雖說是商人家,這能得了皇上封賞的就是不一樣,那規矩禮數,卻和大家子一樣的。”

雖說主人家並不挑剔,但荀卿染依舊告訴許嬤嬤、桔梗等人約束手下的丫頭婆子,不能做了惡客。

到了晚間,夫妻兩人上牀歇息,荀卿染就向齊攸問起玉虛散人。

“是位老者,話並不多。與其說是商人,倒更像個儒生。”這是齊攸對玉虛散人的評價,“對我淡淡的,倒是對君暉極好,”齊攸想起那天見面的情形,“他對君暉的態度,有些像長輩,卻又沒有架子,反而多了幾分尊重。”

“他們要養這麼大的宅子,可做着什麼營生?”

“他家有子弟依舊在江南經商,每年自有銀錢送上京城來。”齊攸道。

荀卿染心中對玉虛散人更加好奇。在她搬過來的第三天,才見到這位聞名已久的奇人。

那時候荀卿染正帶着福生和瑄兒在楓林邊散步,遠遠地看見有人在湖邊垂釣。她見那人年紀大概有五十開外,穿着一身藏藍色直綴,正是齊攸說過的玉虛散人的模樣。她想起嚴夫人說的話,猶豫着該上前打招呼,還是繞開免得打擾了玉虛散人。

玉虛散人卻站了起來,朝她們走了過來。

玉虛散人走到近前,朝荀卿染躬身施禮。

“給夫人請安。”

荀卿染忙屈膝還禮。

“老先生便是此間的主人了?我們是不是打擾了您?”

“正是老夫。不過是無事出來走走,談不上打擾。”玉虛散人道。

“這兩個都是夫人的孩子?”玉虛散人看着福生和瑄兒問。

“這是我的女兒,這是我的義子。”荀卿染道,就讓福生和瑄兒見過玉虛散人。

玉虛散人將福生和瑄兒打量了一番,就從懷中掏出兩個玉墜。

“這是在佛前供奉過的,給哥兒和姐兒戴在身邊,或能驅邪避禍。”

卻是兩個小巧的平安墜,玉質溫潤清透,卻也不會昂貴的讓人無法接受。荀卿染略做推讓,便收了下來。

玉虛散人並沒有離開的打算,反而陪着荀卿染在沿着湖邊慢慢走了起來,並說起曾在荀君暉處看過荀卿染提的門匾對聯。

“……君暉說他的字,還是跟着夫人學的。”玉虛散人道。

直接稱呼弟弟的名字,語氣中透出親切,又說到姐弟倆小時候的事情,看來弟弟和這玉虛散人交情非比一般。

荀卿染這麼想着,就笑着點點頭。

“我那時候也是幼年,姐弟倆臨摹同一本字帖,君暉年紀小,有的時候坐不住,我不過稍作督促罷了。”

“夫人的字可也算的一絕了。恕我直言,令尊雖說學問極好,只是說到書法,還比夫人略遜了一籌。夫人那時年幼,就肯在習字上下如許的功夫,想必是受了別的長輩的影響。”

當初下功夫練字,目的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荀君暉能科舉成名。她爲了督促弟弟,同時也是自己喜歡,因此才下了那番功夫,後來就成了一種習慣。

“荀家本就是世代書香,讀書習字蔚然成風,若說影響,應是這家風影響吧。”

“哦,”玉虛散人沉吟道,“老夫還以爲夫人是受了令堂的影響,君暉曾說過令堂極好詩文的。”

荀卿染心中一動。玉虛散人所說令堂,肯定不是方氏。可是,弟弟又怎麼會跟他說起生母愛好詩文。

“家中嫡母出身定遠侯府,對詩文不過平平。我和弟弟的生母,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那時候弟弟還在襁褓,我比弟弟大一些,不過可惜,便是我,如今也記不得生母的模樣了。”荀卿染說着打量玉虛散人。

玉虛散人眼中閃過一絲黯然。他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帶着荀卿染走入楓林。

“這一棵,還是顏家第六代家主親手栽種的……”玉虛散人指着一棵約兩人合抱的大樹道。

這楓林已有百年的歷史,玉虛散人竟能清晰地說出每一棵的來歷。

荀卿染有些心驚,好在她在談起和弟弟的生母的時候,就將丫頭們都打發到了遠處。因此,玉虛散人的話,只有她能聽見。

“百年大族,一夕煙消雲散。總算沒有焚琴煮鶴,還有這一處園子留下來,還有這些楓樹,……讓後人能夠憑弔。”玉虛散人撫着一棵楓樹,眉宇間滿是酸楚。

荀卿染有一瞬間的失神,不過她很快鎮定下來。

“老先生做如此打扮,想必精研道家經典,通透世事。道家處世,最高境界講究和光同塵,與時舒捲。老先生以爲如何?”荀卿染笑着問道。

“夫人果然博學。”玉虛散人望着荀卿染,似乎有些惆悵,又很是欣慰。“和光同塵,與時舒捲。夫人說的對,老夫也極崇尚此道。”

那就好,荀卿染心中道,微笑着點了點頭。

玉虛散人博古通今,又熟知這抱朴園內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的掌故,竟帶着荀卿染一一看過去。

“這些掌故,想必君暉都已經領略過了。”荀卿染再一次笑道。

玉虛散人也笑了笑,“請他搬進來住,他總是不肯。若不是怕夫人在外面受苦,他絕不肯上門來找我。”

從那以後,賓主之間便沒有了隔膜。有的時候遠遠地見了,不過相互點頭致意,有的時候會過來說兩句話,有的時候只在遠遠地看着荀卿染帶着兩個孩子玩耍。雙方都十分自然、自在。

荀卿染漸漸地喜歡上了抱朴園,喜歡上了這座楓林。

福生和瑄兒顯然也喜歡這裡。

如今已經是深秋,林中到處是厚厚的落葉。午後溫暖的陽光從樹枝間灑落下來,映着火紅的楓葉,將人的臉也染上了淡淡的紅霞。

荀卿染和齊攸沿着林中的青石小路慢慢地走着。他近來無事,也少出去應酬,每天有大把的時間陪着荀卿染。

福生和瑄兒兩個被包裹成圓滾滾的小包子樣,正一邊笑着,一邊追逐着小梅花鹿玩耍。小梅花鹿已經長出了柔軟的鹿角,它已經和兩個孩子玩熟了,輕盈地躲閃着,有的時候則會停下來,被兩個孩子捉住也不掙扎。

“福生和瑄兒這些天都玩野了。”齊攸道。

“這樣也好,你看福生又長個了。瑄兒也比一般女孩兒結實。”荀卿染笑道。

大家族的女孩子都是嬌養,像珏姐兒,比瑄兒還大一些,卻每天不離奶**懷裡,很少自己走動,更不可能像這樣在外面玩耍。

“鸞玉姐姐說,瑄兒這樣很好。以後長大了,心胸眼界也會寬些。”荀卿染道。

“我又沒說不好。瑄兒這樣很好。”齊攸道。

“若在那邊府裡,便沒這般自在。”荀卿染道。

齊攸點頭,伸手將落到荀卿染頭上的一片楓葉拿掉。

“今個兒四爺去了府裡,老太太還好吧”

“祖母身體還好。”齊攸語氣有些遲疑,“太太前個又被娘娘詔進宮裡去了。”

“老太太就沒進宮和娘娘說說話?”荀卿染微微皺眉。

“老太太也曾進宮,不過娘娘身體嬌弱,許多言辭都聽不得。老太太剛開口,娘娘就說肚子疼……”齊攸也皺起了眉頭。

兩人沉默着走了幾步。

“隨他們去吧。”荀卿染突然停住腳,“太太所忌諱的不過是咱們,如今咱們出來了,四爺爲了讓她們安心,故意躲着朋友們,都不肯出去交遊了。她們還有什麼不足。”

“什麼都瞞不過你。”齊攸看着荀卿染道,“卿染,我這樣做,你怪不怪我。”

荀卿染本是爲齊攸不平,聽齊攸這樣說不由得撲哧一笑。

“四爺天天陪着我,我高興還來不及。我只怕四爺自己覺得憋悶。”

“我不憋悶,我正沉溺酒色,不思進取”

“不,這是韜光養晦。”荀卿染正色道。

第200章 老太太的憤怒(二)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喜事第243章 命格第106章 轉機第175章 侍疾第355章 靜夜第189章 周旋(二)第179章 語重心長第211章 勸解第300章 變故第74章 夜半第1342章 大鬧喜堂(二)第386章 雲開霧散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272章 心有靈犀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185章 湖畔居的鬧劇(二)第291章 錦屛記第105章 對策第152章 禍事(二)第372章 牡丹第110章 與虎謀皮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250章 善喜的計劃第286章 家宴(二)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167章 方氏回來了第82章 夜談第354章 生與死第168章 心思莫測第26章 賣婢(二)第302章 初見端倪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277章 風乍起第138章 牛刀小試(二)第114章 出路第297章 花殤第151章 禍事第1章 花下遇豬頭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喜事第154章 小年第284章 端午第352章 變局第183章 又一樁喜事第223章 木瓜第269章 處置(二)第326章 親情第174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118章 賀壽(二)第333章 秋涼第179章 語重心長第43章 方大奶奶第154章 小年第291章 荊棘薔薇第225章 病情(二)第178章 侍疾(四)第67章 備嫁(二)第182章 閨情(二)第204章 龜苓膏的秘密第272章 心有靈犀第100章 冬衣第308章 家和第50章 楓林晚第81章 嫁妝第130章 奇怪的病症(二)第221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二)第120章 通房第191章 角力(二)第163章 上元節第113章 怨恨第139章 年禮第376章 煎熬第341章 叵測第286章 家宴(二)第178章 侍疾(四)第210章 來客第281章 隱患第60章 所謂攪合第347章 覈計第11章 夜宵第134章 責罰第186章 變動第123章 這個男人第301章 無眠第192章 制衡第174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324章 父親第121章 怒氣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160章 除歲第39章 荀淑芳的婚事第224章 病情第226章 脫鉤第158章 梅園夕照第50章 楓林晚第334章 銀霜炭第172章 蠢蠢欲動(二)第57章 議親第119章 背上的刺
第200章 老太太的憤怒(二)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喜事第243章 命格第106章 轉機第175章 侍疾第355章 靜夜第189章 周旋(二)第179章 語重心長第211章 勸解第300章 變故第74章 夜半第1342章 大鬧喜堂(二)第386章 雲開霧散第75章 未諳姑食性第272章 心有靈犀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185章 湖畔居的鬧劇(二)第291章 錦屛記第105章 對策第152章 禍事(二)第372章 牡丹第110章 與虎謀皮第137章 失蹤的齊三奶奶(二)第250章 善喜的計劃第286章 家宴(二)第173章 大樹的蔭涼第167章 方氏回來了第82章 夜談第354章 生與死第168章 心思莫測第26章 賣婢(二)第302章 初見端倪第65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二)第277章 風乍起第138章 牛刀小試(二)第114章 出路第297章 花殤第151章 禍事第1章 花下遇豬頭第282章 突如其來的喜事第154章 小年第284章 端午第352章 變局第183章 又一樁喜事第223章 木瓜第269章 處置(二)第326章 親情第174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202章 平西鎮(二)第118章 賀壽(二)第333章 秋涼第179章 語重心長第43章 方大奶奶第154章 小年第291章 荊棘薔薇第225章 病情(二)第178章 侍疾(四)第67章 備嫁(二)第182章 閨情(二)第204章 龜苓膏的秘密第272章 心有靈犀第100章 冬衣第308章 家和第50章 楓林晚第81章 嫁妝第130章 奇怪的病症(二)第221章 出乎意料的執着(二)第120章 通房第191章 角力(二)第163章 上元節第113章 怨恨第139章 年禮第376章 煎熬第341章 叵測第286章 家宴(二)第178章 侍疾(四)第210章 來客第281章 隱患第60章 所謂攪合第347章 覈計第11章 夜宵第134章 責罰第186章 變動第123章 這個男人第301章 無眠第192章 制衡第174章 齊二夫人的妙招第324章 父親第121章 怒氣第64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160章 除歲第39章 荀淑芳的婚事第224章 病情第226章 脫鉤第158章 梅園夕照第50章 楓林晚第334章 銀霜炭第172章 蠢蠢欲動(二)第57章 議親第119章 背上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