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戰略關鍵點

在九月份,中日之間曾經有一次停戰的機會。

這就是,泰國國王在九月二十日向中日雙方發出呼籲,表示願意出面進行斡旋,幫助中日達成停戰協議。

當時,很多人都認爲這是中日停戰的一個契機。

要知道,在中國與日本之間,不可能有大國出面斡旋,而泰國是中立國,而且與中日的關係都算不錯。

問題是,不管是中國、還是日本,都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停戰。

對中國來說,擊敗日本有很大的希望,而且中國當局肯定不會接受一個並不完全的勝利果實,或者等到數十年之後,再來對付發展壯大的日本。對日本來說,更不可能在不利的情況下與中國進行停戰談判,因爲就在幾年前,日本就在談判桌上輸掉了大片領土與鉅額戰爭賠款。

結果就是,中日在一方徹底戰敗之前,根本沒有可能停戰。

當時,日本不肯停戰,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即山本五十六不主張停戰,認爲日本海軍還沒有真正戰敗。

主要就是,“瑞鶴”號與“翔鶴”號航母已經正式服役,而且完成了全部訓練。

雖然只有兩艘航母,比“硫黃島海戰”之前減少了一半,但是中國海軍也只有三艘艦隊航母,二比三與三比四並沒有太大的差距。此外,“瑞鶴”級算得上是真正的艦隊航母,不但比“蒼龍”級更強,在航空作戰能力上還超過了“赤城”號與“加賀”號,不比中國海軍的艦隊航母差。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靠這兩艘航母,日本海軍還有反敗爲勝的機會。

顯然,山本五十六並沒有高估日本海軍的戰鬥力。

如果掌握了主動權,抓住了有利機會,聯合艦隊肯定能夠靠兩艘艦隊航母擊敗中國西太平洋艦隊。

關鍵是,日本有主動權可言嗎?

九月二十九日,“瑞鶴”號與“翔鶴”號組成的航空戰隊離開了東京灣,前往伊豆諸島海域進行航空作戰訓練。

事實上,當時山本五十六隻盯住了戰艦,忽視了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

這就是,飛行員、以及艦載機對海戰的影響。

在“硫黃島海戰”中,中國海軍陣亡與失蹤了近百名飛行員,還有十七名飛行員因爲傷殘失去了飛行能力,佔到了中國海軍飛行員總數的四分之一。問題是,日本海軍飛行員的損失更大。最終,日本在戰前培養的六百多名飛行員中,只有不到一百人活着回到本土,其餘的要麼陣亡、要麼失蹤,還有十名當了俘虜。也就是說,日本海軍在“硫黃島海戰”中損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飛行員。

沒有飛行員,僅有航母與飛機,顯然無法在戰鬥中取勝。

也正是如此,航空戰隊纔不得不抓緊每一分鐘,讓飛行員在近似於實戰的環境中進行高強度訓練。

航空戰隊出海,中國海軍自然不會閒着。

一天之後,馮承乾就下達了戰備命令,讓西太平洋艦隊的全部戰艦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做好出港準備。

只是,怎麼打,馮承乾還沒有想好。

雖然魯志剛等人都認爲,攻打硫黃島的時機已經成熟,應該出兵奪取硫黃島,加強對日戰略封鎖,但是馮承乾知道,現在還不是攻打硫黃島的時候,因爲日本海軍不但沒有喪失作戰能力,還有很強的威脅。

要知道,兩艘艦隊航母絕不是擺在那裡玩的。

換個位置,如果馮承乾手裡只有兩艘航母,而日本海軍有三艘航母,他也不會認爲中國海軍已經戰敗。

正是如此,馮承乾依然認爲,關於以爭奪制海權爲主。

只是,馮承乾沒有否決魯志剛等人的提議,即在他看來,攻打硫黃島依然是迫使聯合艦隊前來決戰的有效手段。

要知道,日本海軍不管怎麼打,都得死守硫黃島。只要中國軍隊佔領硫黃島,日本連反敗爲勝的機會都沒有。原因很簡單,只要中國海軍獲得了硫黃島,並且利用硫黃島提供的支撐,就能徹底控制西太平洋。到時候,中國艦隊在西太平洋上作戰就不再是孤軍深入,能夠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掩護與支持,也就有更強的戰鬥力,而日本海軍要想在這種情況下擊敗中國海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顯然,日本海軍別無選擇,肯定得阻止中國海軍攻打硫黃島。

更重要的是,阻止中國海軍攻打硫黃島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往硫黃島增兵,而是在海戰中擊敗中國艦隊。

只要制海權在日本海軍手裡,那麼中國海軍就沒有能力攻打硫黃島。

如此一來,以爭奪制海權爲目的的艦隊決戰,依然是西太平洋上的主要戰鬥形式,更是中日海軍在短期內絕勝負的主要方式。

當然,戰場依然在硫黃島附近。

與一個月前不同的是,這次中國海軍不但有艦隊,還有一支已經完成了戰爭動員與進攻準備的陸戰隊。

到九月底,第一陸戰師、第二陸戰師與第一陸戰旅已經季節完畢,而且徵用的一百多艘船隻也已全部到達上海,囤積的作戰物資更是超過了二十萬噸。按照中國海軍的估計,這支部隊足夠攻佔硫黃島。

當時,硫黃島上只有兩個日軍師團,總兵力不到三萬。

更重要的是,只要艦隊奪得了制海權,那麼陸戰隊就可能能夠佔領硫黃島,只是誰也不知道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讓馮承乾決定攻打硫黃島的,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這就是,美國的參戰意圖已經表‘露’無遺,而在與美國的戰爭中,硫黃島具有更加顯著的戰略價值。

要知道,如果沒有硫黃島,中國海軍就只能在國‘門’外、也就是第一島鏈設防。如果在美國參戰的時候,日本還沒有戰敗,那麼第一島鏈的戰略價值就不是很高,即美軍可以通過日本攻擊中國軍隊,對中國本土構成威脅。相反,如果有了硫黃島,那麼中國海軍就在第二島鏈上有了立足點,也就能夠對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軍事網絡構成威脅,更能迫使美國在向日本派軍之前攻打硫黃島。

在戰術層面上,硫黃島是唯一能夠對馬里亞納羣島構成直接威脅的島嶼。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中美戰爭初期,馬里亞納羣島的戰略價值最爲重要。如果這座羣島在美國手裡,那麼美國就有了主動權。相反,如果中國軍隊能夠在與美國開戰後迅速佔領這座羣島,就能掌握主動權。

原因很簡單,在馬里亞納羣島西面是琉球羣島餓,而往東則是夏威夷羣島。

也就是說,馬里亞納羣島橫垣在中美之間。

事實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中國差一點就拿到了馬里亞納羣島。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馬里亞納羣島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海外殖民地,但是在斯佩伯爵的遠東艦隊撤走後,英國軍隊佔領了這座羣島。柏林和會期間,德意志第二帝國曾經要求英國歸還馬里亞納羣島,但是被美國阻撓,而且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太平洋上也沒有多少影響力。後來,德意志第二帝國又提出,把馬里亞納羣島作爲託管地,‘交’給同爲戰勝國的中國管理,但是再次遭到美國阻撓,隨後美國就直接提出,美國不是戰敗國,而且是國聯的創始國,應由美國來管理這座羣島。當然,爲了得到了這座羣島,美國也做出讓步,比如不再要求英國割讓百慕大羣島,也承諾不在亞速爾羣島駐軍,即美國海軍的勢力範圍依然在大西洋中線以西。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來說,這也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畢竟當時的中國還不夠強大,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更加在乎大西洋上的戰略格局,也想借此機會壓縮美國的勢力範圍。

當然,美國積極獲取馬里亞納羣島,甚至不惜在大西洋上做出讓步,主要就是從美國西海岸到菲律賓的航線,需要從馬里亞納羣島附近通過,而且馬里亞納羣島幾乎就在夏威夷與菲律賓的正中間。

可以說,美國想要在西太平洋上立足,就離不開馬里亞納羣島。

有趣的是,戰後,中國當局曾經按照馮承乾的授意,在國聯提出申述,要求美國放棄馬里亞納羣島,或者與中國共管這座羣島。可惜的是,申述根本沒有得到支持,美國也只是承諾不在馬里亞納羣島部署艦隊。當然,這只是和平時期的外‘交’承諾,在戰爭時期根本不可能兌現。

綜合這些原因,馮承乾知道,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特別是美國在外‘交’談判中所表現出來的傲慢態度,讓馮承乾不得不相信,美國正在爲參戰做積極準備,而且肯定會在一九四一年參戰。也就是說,中國海軍最好能在一九四一年到來之前佔領硫黃島。這樣纔有足夠的時間修繕硫黃島上的軍事設施,把硫黃島打造成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軍事堡壘,成爲中國艦隊的支撐點,迎戰遠道而來的美國海軍。

要在年內攻佔硫黃島,也就得在十月份發起進攻行動。

……

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94章 有想法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40章 失控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137章 綱領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577章 信號第4章 政治體制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4章 池中之物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75章 創造機會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39章 海軍第一第36章 狼子野心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章 新皇登基第284章 高標準第95章 參戰陰謀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86章 圍攻第503章 下一步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34章 池中之物第129章 意義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34章 首敗第154章 叔侄情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177章 新局面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章 大國角力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159章 主動權第61章 下馬威第187章 馬拉松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82章 最大化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75章 夜戰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12章 找事做第46章 臨危不亂第22章 赴死之地第486章 預警機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38章 大東溝第93章 挑戰書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28章 主力決戰第52章 同盟軸心第582章 立場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21章 難題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401章 將才第136章 守財奴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622章 價值第22章 迫敵決戰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
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94章 有想法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40章 失控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137章 綱領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577章 信號第4章 政治體制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4章 池中之物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75章 創造機會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39章 海軍第一第36章 狼子野心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1章 新皇登基第284章 高標準第95章 參戰陰謀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86章 圍攻第503章 下一步第408章 最後的機會第34章 池中之物第129章 意義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134章 首敗第154章 叔侄情第62章 勝負未定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177章 新局面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章 大國角力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159章 主動權第61章 下馬威第187章 馬拉松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82章 最大化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75章 夜戰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12章 找事做第46章 臨危不亂第22章 赴死之地第486章 預警機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38章 大東溝第93章 挑戰書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28章 主力決戰第52章 同盟軸心第582章 立場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6章 歐陸變局第521章 難題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401章 將才第136章 守財奴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622章 價值第22章 迫敵決戰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