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同盟軸心

五個月後,即一九三九年十二月,馮承乾率領〖中〗國軍事團對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回訪。

名義上,這次訪問是對希佩爾率團訪華的回訪。實際上,這次訪問的主要目的,還是進行軍事層面上的協商。

威廉二世訪華之後,馮承乾向吳鐵生與劉伯恩提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計劃。

當初,馮承乾向德皇做出保證,並非毫無把握。事實上,這個時候的〖中〗國高層,都在算計着什麼時候再度向〖日〗本開戰,以徹底消除切身威脅。早在一九三五年,吳鐵生就提出了攻打〖日的作戰方案,以全面征服〖日〗本爲目的。只是受國際局勢影響,這份方案根本沒有形成作戰計劃。

顯然,吳鐵生與劉伯恩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當然,吳鐵生與劉伯恩都知道,向〖日〗本開戰還欠缺一個極爲重要的條件,即以什麼理由發動這場戰爭。

毫無疑問,德意志第二帝國向法國開戰,不能成爲〖中〗國向〖日〗本開戰的理由。

原因很簡單,法國與〖日〗本不是盟國,因此〖日〗本不會向德意志第二率國宣戰,而〖中〗國也就不可能以帝國盟國的身份向〖日〗本宣戰。

所幸的是,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

八月,威廉二世離開〖中〗國後不到一個月,〖日〗本外交代表團就到達法國,正式與法國進行結盟談判。

當然,這是秘密進行的。

按照柏林和約的規定,法國做爲戰敗國,不能與任何國家結盟,不然都將被德意志第二帝國視爲威脅。

說得簡單一些只要法國與其他國家結盟,就等於破壞了和約,也就等於給了德意志第二帝國發動戰爭的理由。

問題是,法國當局似乎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雖然要到一九四零初,法國與〖日〗本才能完成結盟的談判工作而兩國秘密簽署軍事同盟條約則是一九四零年下半年了,但是在當時,〖日〗本外交代表團訪問法國,而且在巴黎呆了半個月之久,絕不是什麼小

事。

要知道,自中日戰爭之後,〖日〗本就一直在積極尋找盟友。

最初〖日〗本希望與美國簽署同盟條約。不管怎麼說,〖日〗本與美國都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因爲同盟行動不受限制。問題是,美國國內正盛行孤立主義,加上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根本沒有考慮與〖日〗本結盟。

在華盛頓碰壁之後,〖日〗本又去倫敦試了運氣。

英國佬沒有一口回絕〖日〗本人的請求,也沒有把〖日〗本外交官擋在門外,可是最終也沒有給予〖日〗本正式答覆。

原因很簡單,英國把重點放在恢復海軍上因此得低調行事。

別忘了,在一九三八年之前,英國皇家海軍還相當脆弱,根本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對手。更重要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一直把英國視爲其歐陸霸權的主要威脅,也就一直在提防着英國。

可想而知,爲了發展壯大英國必須低調行事。

要知道,當時英國甚至沒有與美國簽署同盟條約,更別說與〖日〗本、這個背信棄義的前盟國簽署同盟條約了。

英美態度冷淡,讓〖日〗本心灰意冷。

接下來幾年〖日〗本老實了許多,而且也不得不把重點放在戰後重建上特別是重塑〖日〗本民衆的信心。

直到一九三八年,隨着法國在歐洲大陸上滋辜,〖日〗本纔看到希望。

當然,這個時候的〖日〗本,比五年前更需要盟友。

要知道,在中日戰爭之後的五年中,〖中〗國利用〖日〗本的戰爭賠款、在中南半島上的擴張行動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無sī援助,取得了極爲輝煌的建設成就,已經在各個主要領域超越了〖日〗本,成爲西太平洋地區的頭號強國。更重要的是,〖中〗國的軍事實力、特別是海軍實力在這五年內有了實質xìng的增長,除了在主力艦的數量上略差於〖日〗本,在其他各個方面都已超越〖日〗本海軍。

憑藉實力上的優勢,〖中〗國已經掌握了戰略主動權。

說得不好聽一些,只要國際環境允許、也就是時機成熟,〖中〗國可以在任何時候對〖日〗本發動戰爭。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日〗本相當絕望。

美國不肯結盟,英國又很清高,〖日〗本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當時,〖日〗本國內的一些政治家甚至認爲,在下一場戰爭中,〖日〗本就會遭受滅頂之災,甚至連大和民族都將永久xìng的成爲歷史名詞。

當然,這是曰本人的邏輯結果。

想當初,〖中〗國弱小的時候,〖日〗本人不是每天做夢都想吞併〖中〗國嗎?現在〖中〗國強大了,〖日〗本人自然認爲,〖中〗國也會想方設法的吞併〖日〗本,從而徹底消除切身威脅,剷除成爲世界大國道路上的主要障礙。

也就在這個時候,法國進入了〖日〗本的視野。

只是,在一九三八年,〖日〗本沒有任何理由去找法國談結盟,而且法國也不見得會跟一遠在天邊的國家簽署同盟條約。

別忘了,法國連歐洲霸主都不是,哪還管得了西太平洋地區的事情?

德皇威廉二世訪華,爲〖日了一個與法國結盟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日〗本當局已經在此時瞭解到,法國跟俄國簽署了秘密同盟條約,而且針對的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這下,〖日〗本外交官員信心滿滿的踏上了訪法旅途。

在〖日〗本當局看來,法國不可能拒絕〖日〗本提出的結盟條件。

原因很簡單,法俄已經形成了實質上的軍事同盟,而且目標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纔會拉攏與援助〖中〗國,爭取在與法俄開戰的時候,〖中〗國能夠參戰,從背後襲擊俄國。顯然,真要打成這樣,法俄的勝算不是很大。要知道,在法俄同盟中,居主導地位的不是法國,而是俄國。說得直接一點,法俄能否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關鍵就得看俄國能否在東線取勝。受到來自〖中〗國的威脅,俄國顯然不能把全部力量用來對付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就不敢保證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這樣一來,法俄就需要一個盟友來牽制〖中〗國,而〖日〗本就是這個盟友。

後來,法國與〖日〗本簽署同盟條約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如此。

也就是說,到一九四零年,法日簽署了秘密同盟條約之後,法俄日的三角軸心關係已經形成。隨後不久,紅俄也與〖日〗本簽署了秘密同盟條約,以承認〖日〗本對南庫葉島、南千島羣島的所有權爲條件,換取〖日〗本在戰爭期間向〖中〗國宣戰,並且幫助俄國牽制住〖中〗國陸軍主力的保證。

問題是,〖日〗本當局忽略了一個問題,即〖日〗本與法國結盟,哪怕是秘密結盟,都將成爲〖中〗國向〖日〗本宣戰的理由。

雖然這是一個較爲牽強的理由,但是總比沒有理由好。

日法越走越近,世界局勢愈發動dàng不安。

此外,日法秘密結盟,還產生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影響,即一直低調的英國終於意識到戰爭很快就會爆發,復仇的機會來了。

一九三九年十一月,英法就開始進行外交接觸。

雖然英國依然奉行孤立政策,不與歐陸強國結盟,但是導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不同,英國不再認爲光榮的孤立能夠捍衛國家利益。說白了,此時的英國不是在守成,而是要爲遭受的恥辱復仇。

顯然,英國當局絕對不會指望英國陸軍能在地面上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

英國依然是海權爲主的國家,因此英國需要陸上強國牽制德意志第二帝國,從而爲其奪取制海權創造有利條件。

毫無疑問,法國與紅俄就是英國眼中的陸上強國。

既然〖日〗本都肯與法國談結盟問題,那麼英國爲什麼不能加入進去?

有趣的是,英國當局並不想與〖日〗本接觸。這大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背叛了英國有關。

事實上,當時的英國民衆根本看不起矮小的〖日〗本人。

也正是如此,英國選擇與法國結盟,即由法國充當同盟集團的核心,使同盟集團內的國家產生聯繫。

英國當局這麼做,也與其奉行了二十多年的低調政策有關。

不管怎麼說,如果戰爭爆發,德意志第二帝國肯定不會首先向英國發難,而會首先盯上四處奔走牽線的法國。

當然,英國加入進來,局勢就更加複雜了。

也正是英法進行外交接觸,馮承乾才決定趁此機會訪問德意志第二帝國,從而對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策略產生最有效的影響。要知道,只要英國加入進來,德意志第二帝國就的考慮來自海上的威脅,而不僅僅是盯住歐洲大陸上的敵人。在以海軍爲主的戰爭中,馮承乾顯然更有發言權。

別忘了,馮承乾是德意志第人帝國海軍的締造者。

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中的當權人物,比如希佩爾、雷德爾、

斯佩,要麼是馮承乾曾經的部下,要麼深受馮承乾影響。這些人也非常瞭解馮承乾,更加佩服他,所以能把他的建議聽進去。

此外,帝國陸軍中的當權人物,也與馮承乾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比如,魯登道夫就是由馮承乾推薦給腓特烈三世的,而霍夫曼則是在馮承乾的幫助下,才獲得了成爲帝國陸軍參謀長的資格。

可以說,馮承乾此次訪德,意義非凡。!。

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75章 創造機會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63章 火藥桶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25章 死有其所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84章 死衚衕第484章 捷徑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71章 恐慌第171章 遠去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383章 轉折點第36章 狼子野心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23章 士氣歸零第25章 再接再厲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44章 大老闆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0章 利益同盟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612章 決裂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99章 犧牲第130章 開打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74章 各有所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79章 偷襲第37章 出發第214章 革命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82章 最大化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62章 搭檔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03章 激戰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533章 陷阱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75章 創造機會第443章 大裁軍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2章 總統特權第53章 跑步前進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3章 士氣歸零第152章 足跡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39章 海軍第一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77章 伏擊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434章 攻擊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90章 收手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62章 用人之道第539章 硬碰硬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371章 等待時機
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75章 創造機會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63章 火藥桶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25章 死有其所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584章 死衚衕第484章 捷徑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71章 恐慌第171章 遠去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383章 轉折點第36章 狼子野心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23章 士氣歸零第25章 再接再厲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44章 大老闆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10章 利益同盟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612章 決裂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99章 犧牲第130章 開打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74章 各有所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79章 偷襲第37章 出發第214章 革命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82章 最大化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62章 搭檔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03章 激戰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533章 陷阱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75章 創造機會第443章 大裁軍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2章 總統特權第53章 跑步前進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3章 士氣歸零第152章 足跡第473章 全體出動第39章 海軍第一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77章 伏擊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434章 攻擊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70章 目標出現第190章 收手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33章 停戰條件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62章 用人之道第539章 硬碰硬第133章 不期而遇第371章 等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