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海軍第一

說到〖日〗本,話題就沉重了。

“可以想像,美國肯定會幫助〖日〗本進行戰後重建,甚至會幫助〖日〗本進行武裝。”

吳鐵生等人沒有反駁,但是神色都有點疑惑。

“不可否認,就在幾年前,美國還把〖日〗本看成是西太平洋上的最大潛在對手,甚至連美國的海軍建設都針對〖日〗本。別的不說,美國海軍的主力艦一直重視續航力,主要就是這些戰艦得橫跨太平洋。問題是,在這場戰爭中,〖日〗本遭遇了明治維新之後最慘重的失敗,甚至是唯一的失敗。〖日〗本人再蠢,也明白“遠交近攻,這個道理。在切身威脅之下,〖日〗本不會再把美國當成敵人,而美國也就沒有理由把〖日〗本當成敵人。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這場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實力,肯定讓美國心有餘悸。”

“也就是說,美國會把我們當成最大的潛在敵人。”

馮承乾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毫無疑問,美國會盯住我們,並且針對我們制訂軍事與戰爭計劃。問題是,隔着世界上最廣袤的大洋,美國是鞭長莫及,僅靠菲律賓,很難對我們構成威脅。

“如此一來,美國就需要一個助手。”

馮承乾笑了笑,說道:“〖日〗本就是一個現成的、甚至可以說是理想的選擇,因爲〖日〗本也照樣把我們當成死敵。”

吳鐵生與劉伯恩都點了點頭,表示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友。”

“這有什麼關係?”

“別忘了,世界的中心不是遠東,而是歐洲。”

三人都皺起了眉頭等着馮承乾說下去。

“雖然歐戰在一九一七年結束,但是歐洲列強的矛盾並沒得到解決,只是被殘酷的戰火掩蓋了起來。說得簡單一些,大戰在一九一七年結束的時候,歐洲列強並沒分出勝負至少英德沒有分出勝負。要不然,在停戰談判中,德意志辜二帝國也不會做出重大讓步,承認英國的海權地位。”

說到歐戰,沒人比馮承乾更加清楚了。

“可以說,柏林和約,只不過是一份爲期二十年到三十年的停戰條約等到歐洲列強恢復元氣,大戰將再次爆發。更加重要的是四年前的經濟危機,已經爲下一次大戰打下了基礎。別的不說,英國受到的影響就非常大。因爲按照柏林和約的規定英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分享印度,所以英國在殖民地上的優勢已經蕩然無存,而其本國工業又受到了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夾擊,根本沒有發展空間。只要這場危機持續下去,英國遲早會通過戰爭來爭取生存空間。”

“問題是英國有這個能力嗎?”

“現在沒有,不等於今後也沒有。別忘了,再過五年,華盛頓條約就到期了,而到時候不管是英國、還是〖日〗本,都很有可能拒絕續月,條約就將自動作廢新一輪海軍軍備競賽也將立即開始。按照我的判斷,最多隻需要五年,英國就能在海權上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國,也就獲得了發動戰爭的資本。”

吳鐵生依然不大相信畢竟英國已經沒有打造世界級海軍的實力了。

“當然,美國產生的影響至關重要。”

“這”吳鐵生鎖緊眉頭似乎不大明白馮承乾的意思。

“別忘了,美國的核心利益在歐洲,而不是在亞洲。更重要的是,在我們超越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前,德意志第二帝國都是美國的頭號潛在帝國,或者說是美國登上世界霸主寶座的主要對手。”

“也就是說,美國會把重點放在歐洲。”

馮承乾點了點頭,說道:“我們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盟友,而且在下一場世界大戰結束之前,這個關係不會發生實質性改變。如此一來,在處理西太平洋問題的時候,美國肯定不會把我們看成可以結盟的對象,就算會拉攏我們,也不會真正把我們當盟友看待,也就必然把我們當成潛在敵人。”

“如此一來,美國將別無選擇的與〖日〗本結盟。”

“是否結盟是另外一個問題,關鍵是,一個強大的〖日〗本,在短期內對美國有利,因爲這樣的〖日〗本,能夠牽制我們。更重要的是,不管我們與〖日〗本打成什麼樣子,最終的獲益者都是美國。”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就是這個道理。”

這下,幾個人都沉默了。

“當然,這也沒什麼好擔心的,或者說沒有必要擔心,因爲不管我們怎麼樣,這都是必然結果。”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關鍵就是,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爲下一場大戰做準備。”

“這也是我們的國家目的。,宋靖國低估了一句。

“在戰勝所有敵人,爲國家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周邊環境、甚至是有利於國家發展壯大的世界秩序之前,我們都得甭緊神經,絕不能鬆懈,更不能大意輕敵。我相信,我們的祖國肯定能夠發展壯大,遲早有一天能夠成爲說一不二的超級大國,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戰勝所有挑戰。”

“關鍵是,我們該做什麼,以及怎麼做。”

“這次,我們提名老劉參選,就是爲了強調強軍的重要性。短期內,我們別無選擇,必須以軍事建設爲主。”馮承乾掃了三人一眼,說道“如果我的判斷沒有錯,下一場世界大戰肯定會在十年之內爆發。對我們來說,時間非常緊張,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此之前盡一切可能增強國家的基礎實力。

“事實上,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爲此奮鬥。”宋靖國說了一句。

做爲工業部長,宋靖國非常清楚馮承乾的戰略目標,即在和平時期,必須以增強國家的基礎實力爲主。事實上,這也是這麼多年來,馮承乾壓制軍費開支,把重點放在工業建設上的主要原因。

“問題是,這還不夠。”

“這……”

“以往,我們可以重點搞建設,畢竟有了堅實的基礎,纔有強大的軍隊。可是從現在開始,我們不能只把重點放在建設上,必須同步發展軍備,特別是海軍軍備。”馮承乾稍微停頓了一下,又說道“海軍與陸軍不同,不可能在短期內發展強大。雖然我們已經爲此做了很多努力,也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但是對於下一場戰爭,我們的海軍還不夠強大,需要加緊建設。”

吳鐵生與劉伯恩沒有提出異議,兩人已經認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下一場戰爭,依然是由海軍決勝負。”

說到這,馮承乾停頓了下來。

“我承認海軍的重要性,可我們是文陸國家。”

馮承乾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劉伯恩的觀點,說道:“把日軍趕出朝鮮半島後,我們在大陸上的最大威脅來自北方,即布爾什維克俄國。

雖然我們與紅俄沒有什麼矛盾,雙邊關係還算得上融洽,但是別忘了,我們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盟國,而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紅俄都相互視爲敵人。按照我的判斷,如果在戰爭初期,德意志第二帝國佔有優勢,紅俄就不會主動向我們開戰,只有在擊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或者是在歐洲戰場上獲得優勢之後,紅俄纔會與我們爲敵。如果我的判斷沒有錯,紅俄很難在戰爭初期佔到便宜,更不可能在短期內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

“你是說,我們可以暫時不用考慮大陸方向上的威脅?”

“不是不考慮,只是沒必要過於擔心。不管怎麼說,來自〖日〗本與美國的威脅更現實、也更迫切,而要擊敗美日,關鍵就是海軍。”

劉伯恩沒有多說什麼,他也知道擊敗美日得靠海軍,而不是陸軍。

“老宋此次去德意志第二帝國,主要就是增強我國的造船實力。

等老宋回來,我會提交海軍的發展規劃。在接下來的十年裡,我希望得到全力支持,打造一支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數一數二的艦隊。”

“這事,你說怎麼辦就怎麼辦。”吳鐵生笑了笑,說道”“陸軍是守成的,而我們的目的並不是守成,而是要擴大我們的生存範圍、改善我們的生存空間,因此我無條件支持海軍的建設規劃。”

吳鐵生都這麼說了,劉伯恩自然不好多說什麼。

“能得到你們的支持,我非常高興,也非常感激。”

“老馮,應該感激的是我們。”吳鐵生長出口氣,說道“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也沒有現在的劉伯恩與宋靖國,甚至沒有現在的中華〖民〗主共和國。一直以來,你的戰略判斷都準確無誤,而且每一次都得到了驗證。我相信,在你的統帥下,我們不會走錯方向,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指日可待。”

馮承乾笑着搖了搖頭,他可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統帥。

“好了,事也說得差不多了,今晚還要不要爲老宋送行?”

“這……我讓人重新準備一桌飯菜吧。”

“沒必要,拿去熱一熱就行,我們這些人從小苦慣了,哪有這麼多講究。”

晚宴正式開席,氣氛也輕鬆了許多。當然,馮承乾也達到了目的,讓幾個最主要的領導人明白了國家的前進方向。

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章 職業士兵第187章 馬拉松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78章 鬥智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4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39章 轉折點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5章 八國侵俄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442章 證明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69章 轉移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76章 重頭戲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68章 倒計時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82章 最大化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437章 快節奏第451章 登陸前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60章 餘熱第84章 大禍臨頭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51章 登陸前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38章 進攻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132章 轉折點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7章 風波不歇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67章 前奏第24章 末途絕路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364章 性價比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24章 末途絕路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622章 價值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70章 戰火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160章 餘熱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2章 危機浮現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1章 新皇登基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07章 冒險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61章 勝利第420章 新挑戰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157章 僱傭兵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301章 優劣有別
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1章 職業士兵第187章 馬拉松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78章 鬥智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110章 關鍵時刻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4章 風起雲涌第11章 主動出擊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287章 關鍵建議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86章 相互妥協第139章 轉折點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5章 八國侵俄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442章 證明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169章 轉移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76章 重頭戲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68章 倒計時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182章 最大化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437章 快節奏第451章 登陸前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60章 餘熱第84章 大禍臨頭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51章 登陸前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64章 無力迴天第138章 進攻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132章 轉折點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47章 風波不歇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67章 前奏第24章 末途絕路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364章 性價比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24章 末途絕路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622章 價值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70章 戰火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160章 餘熱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2章 危機浮現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404章 毀滅之路第1章 新皇登基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07章 冒險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61章 勝利第420章 新挑戰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157章 僱傭兵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301章 優劣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