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鬥智

九月八日凌晨,日本海軍本部又給山本五十六發了一封緊急電報。

這下,山本五十六頭大了。

九月七日夜間,停泊在黃浦江裡的中國海軍登陸艦隊離港,預計將前往那霸,然後參與中國海軍在西太平洋上的作戰行動。此外,跟隨登陸艦隊出發的,至少有一個陸戰師與一個加強陸戰旅。

雖然還沒有更加確切的情報表明中國海軍將攻打日本本土、或者是日本的外島,但是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中國海軍出動登陸艦隊,而且動用了近兩萬名陸戰隊官兵,很有可能去攻打硫黃島。

要知道,大戰爆發後不久,中國海軍的登陸艦隊就進入了黃浦江。

此後的兩個多月,中國海軍徵用了黃埔港附近的很多民房,並且在這裡設置了陸戰隊的臨時司令部,陸戰隊也在上海集結。最初的時候,日本方面認爲中國海軍會把陸戰隊派往琉球島。只是到了七月底,這支部隊依然在上海,而且還在不斷的囤積作戰物資,明顯在爲進攻做準備。要知道,如果是加強琉球島的防禦,就應該把物資送往琉球島,而不是囤積在黃浦江的碼頭旁。

從這個時候開始,日本當局就斷定中國海軍在準備攻打硫黃島。

當然,也有可能是別的島嶼,比如扼守着大隅海峽的大隅諸島。

至於攻打日本本土,幾乎不可能。一是中國陸戰隊的規模不大,總共也就只有兩個師與兩個旅,總兵力不到四萬。其次是中國海軍還沒有奪取絕對制海權,沒有發動大規模登陸作戰的基礎。三是中國的戰爭動員還沒有完成,加上朝鮮戰場開打,中國暫時沒有能力開闢第二塊地面戰場。

可以說,能夠用上這些陸戰隊的,也就只有日本的外島。

相對而言,攻打硫黃島的可能性大得多。

原因很簡單,硫黃島的戰略價值遠遠超過了大隅諸島。

雖然大隅諸島扼守着大隅海峽,而大隅海峽是中國海軍進入西太平洋的捷徑,但是大隅海峽離日本本土太近了,在岸基戰鬥機的打擊範圍之內,而且中國海軍完全可以從更加安全的宮古水道進入西太平洋。此外,大隅諸島上有一支規模不算小的守軍,還有大約二十萬居民,佔領大隅諸島的難度明顯超過了攻佔硫黃島,還存在在佔領之後安置平民的問題,而這些都是中國海軍得迴避的麻煩。

問題是,中國海軍會在擊敗聯合艦隊之前攻打硫黃島嗎?

要知道,兩棲作戰的基礎是制海權,如果沒有制海權不但無法在兩棲戰中取勝,甚至沒有可能發起登陸作戰。

對此,日本海軍本部認爲中國海軍肯定會攻打硫黃島。

原因有二:一是聯合艦隊的主力戰隊幾乎全軍覆沒,戰鬥力跌到谷底,中國海軍並沒有明顯的劣勢;二是中國海軍已經由守轉攻,而且宣稱要對日本實施戰略封鎖,也就得在西太平洋上獲取一處前進基地,供艦隊與潛艇停靠,而硫黃島不但是最佳選擇,也可以說是唯一選擇。

有了這些理由,中國海軍自然會攻打硫黃島。

只是,山本五十六卻有不同的見解。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中國海軍的當務之急不是攻佔硫黃島,而是奪取西太平洋的絕對制海權,也就是殲滅聯合艦隊。

道理也很簡單,在殲滅聯合艦隊之前,就算中國海軍攻佔了硫黃島,也守不住。

顯然,山本五十六對“海權”有着更加直接的理解。決定海權的,絕對不是某座島嶼或者是某座海軍基地,而是艦隊。

由此,山本五十六相信,中國艦隊出海是爲了尋求決戰,而晚一步出發的登陸艦隊不過是在虛張聲勢。

可以說,山本五十六的判斷非常準確。

讓登陸艦隊出海,正是馮承乾虛張聲勢的安排,當時別說中國海軍,連陸戰隊都沒有能力攻打硫黃島。

雖然在大戰爆發後,陸戰隊就進行動員,而且在和平時期,做爲緊急反應部隊的陸戰隊的戰備級別就高於陸軍,但是登陸作戰不僅僅是讓登陸艦隊把陸戰隊送往戰場,還涉及到後勤保障等各方面的因素。事實上,在和平時期,陸戰隊的主要任務是保衛像臺灣這樣的離土島嶼、以及琉球王國與朝鮮這樣的附屬國家。也就是說,和平時期,陸戰隊是一支海外防禦性質的軍隊。問題是,在戰爭時期,陸戰隊卻是一支典型的進攻型軍隊,其主要職責就是做爲海軍的地面部隊攻城拔寨。

顯然,這種角色的轉變,需要足夠多的時間。

更重要的是,需要後勤保障方面的全力支持。

比如,動用一個師與一個加強旅攻打硫黃島,除了需要一支足夠龐大的登陸艦隊,還得爲運送作戰物資準備足夠多的運輸船隻,而這些物資在和平時期是不會囤積在軍港裡的,需要在戰時調集,也就需要足夠多的時間。把上海選爲陸戰隊的集結地,正是上海有航運的便利條件,還是華東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中心。此外,中國有一半的軍事工業,特別是彈藥工廠就分佈在長江兩岸,以重慶與武漢最爲集中。也就是說,通過長江航道,能夠較爲便利的把物資送到上海,再在黃埔港裝上遠航貨輪。當時,一些五千噸級的貨輪甚至能夠直接前往武漢,不需要在上海轉運。

問題是,大戰才爆發三個月,中國的動員工作纔剛剛開始呢。

在這種情況下,馮承乾自然不會指望攻佔硫黃島。

以中國的備戰速度,最快要到一九四一年中期,纔有能力發動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而到時候需要攻打的肯定不是硫黃島了。

從黃浦江出發的登陸艦隊正是開往琉球島的那霸港。

只是,登陸艦隊裝載的不是陸戰隊,準確的說不是陸戰隊的作戰部隊,而是陸戰隊的工程部隊。

爲了迷惑日軍,馮承乾讓陸戰隊作戰部隊的官兵全部換上便服,依然留在上海。

馮承乾這麼做,就是希望讓日本當局相信,中國海軍將攻打硫黃島,從而讓山本五十六率領聯合艦隊趕往硫黃島。

當時,馮承乾相信,山本五十六肯定會去硫黃島。

爲此,他已經讓所有在西太平洋上活動的潛艇,只要還有足夠的燃油就前往硫黃島,負責搜尋與監視聯合艦隊。

問題是,山本五十六根本就沒有去硫黃島。

在收到海軍本部的電報後,山本五十六沒有率領聯合艦隊南下,而是向西航行。

按照他的判斷,中國艦隊肯定會去硫黃島,而且肯定會轟炸硫黃島,才能讓日本海軍本部確信中國海軍會攻打硫黃島。山本五十六的計劃也很簡單:在中國艦隊轟炸硫黃島的時候發動突襲。

這也是他率領聯合艦隊向西航行的原因。

到時候,聯合艦隊不在硫黃島附近,而是在硫黃島的西北方向上。因爲中國艦隊是從宮古水道進入西太平洋的,而且忌憚日本本土的岸基航空兵,所以不會貿然北上,會從西南方向上逼近硫黃島。如此一來,在中國艦隊出動飛機轟炸硫黃島的時候,聯合艦隊就在中國艦隊北面。

山本五十六確實是一位非常有才幹的海軍將領,對戰場局勢的判斷極爲準確。

只是,山本五十六忽視了一件極爲重要的事情。這就是,聯合艦隊的行蹤也沒有什麼秘密可言。

九月七日夜間,在小蒞原羣島附近活動了五天的“長尾鯊”號潛艇就發現了聯合艦隊。

只是,這艘潛艇沒有能夠及時發出電報。主要是,它離聯合艦隊太近了,幾乎就在聯合艦隊的肚皮底下。更要命的是,聯合艦隊在七日夜間還沒有收到海軍本部的電報,也就在小蒞原羣島海域待命。此外,“長尾鯊”號是在完成破交任務的返航途中遇到聯合艦隊的,而潛艇上的魚雷早就用光了。

有趣的是,當時“長尾鯊”號去小蒞原羣島,不是收到了命令,而是想過去碰碰運氣。

按照規定,中國海軍的遠洋潛艇的出海週期爲兩個月,即要在海上活動兩個月才能返回基地。“長尾鯊”號是在七月二十一日出海的,因此返航時間是九月二十一日。當時,“長尾鯊”號上還有大約一半的燃油,能夠航行近四千海里,根本不用急着返航。更重要的是,小蒞原羣島這邊經常有小型船隻出沒,而且這些船隻都沒有戰艦掩護,“長尾鯊”號的甲板炮正好派上用場。

結果就是,這艘潛艇在聯合艦隊的肚皮底下呆了將近十個小時。

直到九日清晨,聯合艦隊向西航行了四個小時之後,“長尾鯊”號才浮上海面,發出了至關重要的電報。

可以說,這是一封決定性的電報。

電報中,不但提到了遭遇聯合艦隊的海域,還提到了聯合艦隊的航向與航速。

馮承乾所在的“秦始皇”號航母收到了這封電報,中國海軍潛艇司令部也收到了這封電報,連那霸港都截獲了這封電報。

可惜的是,聯合艦隊卻沒能截獲這封電報,或者說沒能判明其準確來源。

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230章 嘗試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447章 備戰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77章 創造機會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138章 進攻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8章 自我犧牲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58章 面對偉人第459章 強攻第533章 陷阱第112章 找事做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156章 撤退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22章 迫敵決戰第23章 士氣歸零第434章 攻擊第54章 備戰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98章 僵持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129章 據點第54章 備戰第67章 雷霆萬鈞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23章 將計就計第546章 協商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57章 開戰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45章 搜尋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16章 追擊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451章 登陸前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利令智昏第127章 不支第161章 勝利第14章 營救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46章 核裁軍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170章 錯失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79章 直擊要害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99章 談判第4章 政治體制第419章 矛盾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86章 隱患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4章 航母熱潮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50章 誰去誰留第71章 恐慌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
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230章 嘗試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447章 備戰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77章 創造機會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25章 素質第一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138章 進攻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8章 自我犧牲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491章 得不償失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58章 面對偉人第459章 強攻第533章 陷阱第112章 找事做第327章 死戰到底第156章 撤退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22章 迫敵決戰第23章 士氣歸零第434章 攻擊第54章 備戰第41章 載譽而歸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98章 僵持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129章 據點第54章 備戰第67章 雷霆萬鈞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23章 將計就計第546章 協商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57章 開戰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45章 搜尋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16章 追擊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35章 大部隊到達第451章 登陸前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2章 危機浮現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6章 利令智昏第127章 不支第161章 勝利第14章 營救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46章 核裁軍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170章 錯失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79章 直擊要害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35章 雪中送炭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99章 談判第4章 政治體制第419章 矛盾第35章 雪中送炭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86章 隱患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4章 航母熱潮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50章 誰去誰留第71章 恐慌第207章 七日戰爭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