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最後的和平

最初的時候,法國與紅俄結盟是非常無奈的選擇。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不管是戰勝的德意志第二帝國、還是戰敗的法國與英國,都把布爾什維克運動當成洪水猛獸。這也可以理解,布爾什維克份子把資本家、貴族、帝王都當成了階級敵人,而且提倡通過暴力革命奪取政權。大戰結束之後,幾乎所有國家都爆發了布爾什維克運動,連遠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也不例外。除於政權安全考慮,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歡迎布爾什維克份子。

如此一來,阻擋“紅‘色’‘潮’流”成爲整個西方世界的共同話題。

也正是如此,大戰結束後不久,德意志第二帝國才帶頭髮動了幹俄戰爭,而幾年前還跟德軍在戰場上拼得你死我活的英法等國,也表現得非常積極,連美國與日本、這兩個遠離歐洲的國家也出兵出力。

幹俄戰爭失敗後,國聯開始封鎖與制裁紅俄。

直到一九二九年,紅俄都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國家。

全球經濟危機,打破了這個局面。在經濟利益的促使下,美國首先與紅俄進行了非官方的秘密‘交’往。隨後,英法等國出於利益考慮,特別是來自紅俄的戰略資源,也不再那麼敵視紅俄。

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法國與紅俄越走越近。

前面已經提到,法國與紅俄有一個共同敵人,即德意志第二帝國。紅俄要向歐洲的其他地區推廣佈爾什維克主義,就得面對面的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較量,而法國要想雪恥,也得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較量。

顯然,共同的地位是結盟的基礎。

問題是,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後,又會怎麼樣呢?

毫無疑問,紅俄的目的是要在整個歐洲,建立一個以布爾什維克俄國爲中心的布爾什維克國家集團,即以推廣佈爾什維克運動爲手段來控制其他歐洲國家,最終使紅俄成爲歐洲的主人。

要知道,自從彼得大帝以來,這就是俄國的最高目標。

在反拿破崙戰爭結束之後,沙俄一度成爲歐洲的仲裁者,離歐洲的統治者只差一步。

問題是,法國顯然不希望看到由紅俄來主宰歐洲,因爲法國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僅僅是爲了復仇,更是爲了重現法蘭西帝國的輝煌歷史,使法國取代德意志第二帝國,成爲歐洲核心。

更重要的是,法國當局肯定不希望本國也爆發布爾什維克運動。

要知道,在某種程度上,法國認爲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威脅遠大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把布爾什維克運動看成最高威脅。

事實上,在法俄簽署秘密軍事同盟條約的時候,並沒有說清楚這個問題。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雙方都沒有確定在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後,如何界定雙方的勢力範圍。

受此影響,法國當局肯定不大信任紅俄會在適當的時候收手。

當時,甚至可以認爲,紅俄在擊敗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之後,肯定會向西推進,最終擊敗包括法國在內的所有西歐國家。

綜合這些因素,法國在與紅俄‘交’往的時候,自然會有所防範。

顯然,法俄結盟,都是各懷鬼胎,都想利用對方來抗衡德意志第二帝國,可又相互不信任。

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拉攏俄國,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德俄友好條約,等於爲德意志第二帝國辦法了戰爭許可令。

一九四零年四月,馮承乾收到了魯登道夫發來的秘密信函,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已經爲進攻法國做好了準備,計劃在六月份以法國拒絕把軍隊總兵力裁減到五十萬、停止在德法邊境地區修建防禦‘性’工事爲由,對法國發動戰爭。

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迅速擊敗法國嗎?

顯然,馮承乾並不懷疑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實力,更不會懷疑德軍的戰鬥力,至於魯登道夫制定的戰爭計劃,更沒什麼可以多說的。

要知道,此時的法國,身子後不如馮承乾熟知的那個二戰前的法國。

做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法國的軍備發展受到了極爲嚴厲的研製,其國家安全建立在由德美共建的戰略平衡體系之上,即來自美國、以及恢復了元氣之後的英國提供的安全保障,爲法國提供了生存基礎。雖然在一九三六年之後,法國軍備快速發展,軍事工業力量也大幅度增強,但是短短几年,法國根本不可能獲得超過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軍事實力,更不可能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

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法國人依然沒有擺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在重建軍備的時候,法國內部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種認爲法國必須進攻,只有通過進攻才能打垮德意志第二帝國,另外一種則認爲法國應該集中力量防禦,等待來自美國與英國的支援。

顯然,前者更加積極,也更有希望成功。

要知道,如果法國集中兵力發動一場閃擊戰,只要能夠在幾個月內得手,就有望在德意志第二帝國完成動員之前將其擊敗。

後者,就要被動得多了。

事實上,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主要原因就是打得過於保守,在開戰後就喪失了主動權,而導致法軍作戰保守的主要原因,就是法國從上自下都認爲,必須得到來自外界的援助,法國才能擊敗德意志第二帝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證明,來自英國的援助並不可靠。

原因很簡單,英國的影響建立在海權之上,只要喪失了海權,英國別說援助他國,能否自保都是個問題。

受此影響,在法軍中,進攻思想盛極一時。

可惜的是,以戴高樂爲代表的法國裝甲兵並沒掌握法軍的大權,因爲第一次世界大戰同樣證明了進攻並非萬能的戰爭手段。

法國在一戰中傷亡數百萬軍人,一個至關重要的原因就是法軍盛行進攻致勝論,認爲只要進攻就能擊敗敵人。結果就是,在戰爭的第二年,即德意志第二帝國把重點轉向東方,集中兵力打擊俄國的時候,法軍在西線戰場上損失了兩百多萬官兵,而且絕大多數都是在進攻中陣亡。可惜的是,如此巨大的傷亡,並沒給法國帶來勝利,還爲法國在後來戰敗投降埋下了禍根。

說得不客氣一點,正是“進攻致勝論”葬送了曾經稱霸歐洲的法蘭西陸軍。

受此影響,大戰之後,一些不那麼熱衷於進攻的將領掌握了法軍大權,其中典型代表就是在防禦巴黎時戰敗的貝京元帥。

雖然貝京已經退役,但是他在法軍中的影響力無人能及。

當然,堅持防禦的,只是貝京這些老將。在法軍的年輕軍官中,進攻思想仍然佔據着主要地位。

這樣一來,法軍中出現了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

這就是,在注重防禦的同時,法軍也在搞進攻建設。比如,貝京主導修建了沿德法邊境線的戰略防線,而法國陸軍卻採購了數千輛坦克戰車。更有趣的是,法國陸軍中主張防禦的將領並沒有合理利用這些坦克,而是把坦克看成是加強防禦陣地的移動火力點,或者說是可以自行機動的火炮。結果就是,法軍裝備的大量坦克沒有集中使用,而是分散在數量衆多的步兵師中。

與之相比,德意志第二帝國陸軍對坦克的價值有着更加清楚的認識。

嚴格說來,德意志第二帝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克受害者”,即帝國陸軍並不是首先使用坦克,而且有限的幾次坦克使用經歷也不那麼光彩。只是在戰後,帝國陸軍在大規模裁員的情況下,認識到了坦克的巨大價值,而且從上到下都知道,坦克是改變攻守平衡的決定‘性’力量。

可以說,到一九三九年,帝國陸軍對未來的裝甲戰已經有了較爲清晰的認識。

當時,帝國陸軍中,已有四個獨立坦克師(相當於後來的裝甲師),帝國陸軍首先把坦克集中起來使用。更重要的是,魯登道夫也非常清楚坦克的價值,在他制訂的計劃中,從北面突破法國邊境防線的主力就是坦克集羣,而在德軍的部署中,四個坦克師全部放在了德比邊境地區。也就是說,只要戰爭爆發,這四個師將作爲德軍的先頭部隊,首先向並不牢固的法比邊境發起衝擊。

僅此一點,就決定了德法陸軍的優劣。

雖然在坦克數量上,法國陸軍不比帝國陸軍少多少,而且質量也不差,但是在坦克戰術上,兩國陸軍有如雲泥。

當戰爭再度爆發的時候,法國的遭遇不會比第一次世界大戰好多少。

要知道,此時,法國還沒有完成德法邊境防線的建設工作呢,而其北面敞開的國內更是脆弱不堪。

德意志第二帝國信心滿滿,馮承乾也不得不快馬加鞭。

五月一日,馮承乾回到青島,中國海軍開始進行戰前動員。

按照馮承乾下達的命令,中國海軍將在五月的最後一天完成全部動員工作,到時候所有官兵都將歸建,戰艦則要完成全部維護工作。

只要德法開打,中國海軍就將再度出征。

……

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230章 嘗試第162章 機會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69章 恩仇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2章 赴死之地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585章 威脅第451章 登陸前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2章 追蹤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4章 風起雲涌第61章 中興干將第364章 性價比第78章 新任務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44章 萬不得已第54章 備戰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5章 開拓者第78章 鬥智第36章 利益博弈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6章 叢林求生第144章 大老闆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138章 讓步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37章 後遺症第136章 守財奴第212章 出動第582章 立場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92章 信心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93章 挑戰書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38章 大東溝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37章 綱領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416章 解脫第4章 總統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75章 臨時搭檔第42章 低調行事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68章 不放棄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562章 頑抗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6章 長遠之計第175章 好消息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130章 開打第265章 殊途同歸
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230章 嘗試第162章 機會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69章 恩仇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2章 赴死之地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585章 威脅第451章 登陸前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2章 追蹤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4章 風起雲涌第61章 中興干將第364章 性價比第78章 新任務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44章 萬不得已第54章 備戰第65章 帝國的立場第62章 用人之道第164章 簡單戰術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5章 開拓者第78章 鬥智第36章 利益博弈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36章 叢林求生第144章 大老闆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10章 章 撲朔迷離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138章 讓步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41章 載譽而歸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09章 最後時刻第37章 後遺症第136章 守財奴第212章 出動第582章 立場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92章 信心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93章 挑戰書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38章 大東溝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137章 綱領第186章 太空競賽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589章 人才第一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416章 解脫第4章 總統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75章 臨時搭檔第42章 低調行事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68章 不放棄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562章 頑抗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6章 長遠之計第175章 好消息第61章 戰爭危機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275章 空頭支票第166章 所羅門海第130章 開打第265章 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