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爭分奪秒

二十四日夜間,李向龍與顧祝同在全面分析了戰場情況,特別是二十四日下午的那次遭遇之後,兩人都認爲,美軍第一航母大隊已經進入珊瑚海,而且肯定會前往南部海域,甚至會進入塔斯曼海。

爲此,李向龍與顧祝同都認爲,艦隊應該向南機動,爭取在二十五日找到目標。

當然,前提是第一航母大隊沒有進入塔斯曼海,而是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動,不然就算主動向南運動,也追不上。

也正是如此,兩人都覺得,在二十五日上午開打的可能性並不大。

就算第一航母大隊在珊瑚海南部海域活動,偵察機在上午有了收穫,戰鬥也會拖到下午開始。

結果就是,兩人都沒有想過提前讓攻擊機羣做好出發準備。

在偵察機出動之後,李向龍首先派遣防空戰鬥機升空。這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爲此時西南太平洋艦隊已經在珊瑚海中部海域,離美澳洲大陸不到一千公里,而美軍的三發遠程海上巡邏機的最大飛行半徑在一千五百公里以上。也就是說,西南太平洋艦隊已經進入了美軍巡邏機的搜尋範圍。

雖然這並不意味着會遭到攻擊,因爲美軍部署在澳洲的遠程轟炸機僅有十多架,其他的全是航程不夠遠的戰術飛機,但是暴露行蹤就意味着暴露作戰企圖,而且還得考慮已經進入珊瑚海的美軍艦隊。

顯然,李向龍與顧祝同都沒有想到,第一航母大隊會轉向北上。

當時,兩人都嚇了一跳,因爲偵察機報告的座標,離西南太平洋艦隊只有不到三百五十公里。

在航母的戰鬥中,這可以說是近在咫尺了。

偵察機發回報告的時候,最後一架戰鬥機才升空不到十五分鐘。更要命的是,爲了準備下午的戰鬥,李向龍沒有加強航空部門的負擔,航空勤務人員依然按照正常規律作息,很多人都在休息呢。

結果就是,需要足足一個小時,攻擊機羣才能做好出發準備。

爲了加快時間,顧祝同親自負責指揮航空作業,並且動員了一切能夠動員的人力,加快爲戰機補充燃油、掛載彈藥的速度。

此時,已經是七點四十分了。

在全體官兵全力以赴的情況下,攻擊準備工作在八點二十五分完成。

李向龍首先派出的仍然是戰鬥機,只不過是幾架配備了遠程電臺的長機,而且這些戰鬥機的主要任務不是爲攻擊機羣護航,也不是去驅逐美軍艦隊的防空戰鬥機,而是去搜尋美軍艦隊。

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等到攻擊機羣到達,又得過去一個小時。

兩個小時之內,美軍艦隊可以航行數十海里。一般情況下,攻擊機羣的搜尋範圍不會超過五十海里。雖然此次攻擊行動的出擊距離比較近,參與攻擊的轟炸機有足夠的燃油去搜尋美軍艦隊,但是爲了提高攻擊效率,就得提前派出幾架戰機去尋找美軍艦隊,而且最好是速度較快的戰鬥機。

八點半,執行搜尋任務的十二架戰鬥機率先升空。

此時,中國海軍已經全面換裝了艦載戰鬥機,即由成飛研製的“海鷹”式戰鬥機,“猛禽”則退居二線。

有趣的是,當時從中國海軍中退下來的“猛禽”,有很大一部分在空軍中繼續服役,並且參與了大陸戰爭。後來,還有一部分“猛禽”被轉交給了缺乏戰鬥機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空軍,並且服役到大戰結束的時候。戰後,絕大部分“猛禽”都已戰損,剩下的也因爲性能落後而遭到淘汰。最終,只有兩架“猛禽”保存了下來,一架在中國海軍航空博物館裡,另外一架則在德意志第二帝國的航空博物館裡。

可以說,“海鷹”絕對是一九四一年最優秀的艦載戰鬥機。

從性能上講,要到f-4u“海盜”與f-6f“地獄貓”正式服役,美國海軍航空兵才獲得了能與“海鷹”抗衡的艦載戰鬥機,而“海鷹”經過多次改進,其後期型號並不比“海盜”與“地獄貓”差多少。

事實上,“海鷹”是中國海軍在這場大戰期間服役時間最長的一種艦載戰鬥機。

除了錯過了對日作戰之外,“海鷹”幾乎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每一場戰鬥,特別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期間,也就是太平洋戰爭打得最慘烈的兩年間,一直是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

與“猛禽”相比,“海鷹”最大的特點就是更加敏捷。

在保持了海軍艦載戰鬥機特有的高速與俯衝性能之外,“海鷹”的敏捷性大大提高,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多用途戰鬥機,而不是像“猛禽”那種,僅適合執行截擊任務,在各個方面都具有較爲突出的性能。

事實上,在大戰後期,“海鷹”已經不是性能最好的艦載戰鬥機了,但是仍然在中國海軍中服役,而且在艦載航空兵中服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鷹”能夠掛載二百五十公斤級以下的航空炸彈執行轟炸任務,也就是能在必要的時候充當戰鬥轟炸機使用,其作戰範圍非常廣闊。

美國海軍在一九四一年的主力戰鬥機,即f-4f“野貓”根本不是“海鷹”的對手。

單從性能上講,f-4f“野貓”與“猛禽”極爲相似。

早在大戰爆發前,美國海軍就通過聯合演習,證明“野貓”能夠對抗日本海軍的“零”戰,算得上是一種合格的戰鬥機。問題是,“野貓”更適合執行截擊任務,很難與靈巧的戰鬥機進行格鬥。

有趣的是,美日海軍在聯合演習中總結出的經驗,也爲中國海軍所用。

在與日本海軍作戰的時候,中國海軍的飛行員參照了“野貓”對抗“零”戰的方法,並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與“海鷹”相比,“野貓”在俯衝性能上基本上沒有優勢,而在盤旋性能上差得太遠。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成都飛機制造廠能夠及時完成“海鷹”的研製工作,並且趕在美國參戰之前量產,是中國海軍能夠在太平洋戰爭中擊敗美國海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爲“海鷹”不但爲中國艦隊提供了一道堅固的防空屏障,還增強了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攻擊能力,使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攻擊效率大幅度提高。如果在美國參戰的時候,中國海軍的主力艦載戰鬥機依然是“猛禽”,那麼中國海軍就很難在勢均力敵的海戰中佔到便宜,也就難以用較低的代價擊敗美國海軍。

當然,在接受實戰考驗之前,誰也不知道“海鷹”的性能有多麼先進。

執行偵察任務的戰鬥機出發後,才輪到執行護航任務的戰鬥機升空。

因爲十二架“海鷹”在找到美軍艦隊之後,依然有足夠的燃油,也就能夠轉變爲護航戰鬥機,所以李向龍只讓每艘航母各出動了八架護航戰鬥機,即總共派出了四十八架專門執行護航任務的戰鬥機。

緊接着起飛的是俯衝轟炸機。

顯然,執行轟炸任務的肯定不是“雪雕”,而是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份才正式服役的“鸕鶿”式俯衝轟炸機。

雖然這種艦載轟炸機的名字並不好聽,甚至可以說有點難聽,至少很多俯衝轟炸機飛行員就不喜歡這個名字,但是這與其性能沒有多大關係。在一九四一年,“鸕鶿”絕對是中國海軍最優秀的俯衝轟炸機。

與“雪雕”相比,“鸕鶿”在保持了優秀的俯衝性能的基礎上,把最高飛行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時五百四十公里。這個速度,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在戰前服役的戰鬥機。當然,只有拋掉炸彈,飛行高度得在五千米到五千五百米之間,“鸕鶿”才能達到這個速度。在攜帶一枚五百公斤級航空炸彈的情況下,“鸕鶿”的高空飛行速度僅有每小時四百二十公里,巡航速度爲每小時三百八十公里。

此外,“鸕鶿”還取消了後座上的自衛機槍。

實戰證明,由副駕駛,也就是導航員操作的自衛機槍,在戰鬥中幾乎沒有用,對從後方進入的敵機基本上沒有威脅。當時,中國海軍已經認識到,爲轟炸機減重,儘可能的提高轟炸機的飛行速度,要比增強轟炸機、特別是戰術轟炸機的自衛能力重要得多。轟炸機最有效的自衛手段就是速度。

說白了,如果能擺脫敵人的戰鬥機,那就根本不需要自衛武器。

當然,“鸕鶿”還有一些特點。比如,在飛行員座艙外圍設置了裝甲板,能夠抵擋住零點五英寸以下口徑的槍彈。又比如,其翼下掛架能夠各攜帶一枚五十公斤、或者一百公斤級的航空炸彈。這種小炸彈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來擾亂敵人的防空火力,只是在實戰中,很少有飛行員會選擇增加一百公斤、甚至是兩百公斤的起飛重量。只有在攻擊地面目標的時候,這種小炸彈才能派上用場。

顯然,“鸕鶿”算不上優秀,只是比“雪雕”好得多。

第413章 出征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9章 奇蹟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60章 幸運兒第474章 各有所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56章 利令智昏第130章 開打第459章 強攻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447章 備戰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1章 載譽而歸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200章 大都市第55章 風雲再起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60章 覺悟第138章 進攻第91章 棟樑之才第577章 信號第503章 下一步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106章 鬼鎮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3章 拖累第184章 圈套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77章 伏擊第51章 攻守同盟第79章 直擊要害第43章 拖累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80章 分歧第509章 守將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2章 重新開始第6章 整裝待發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45章 搜尋第458章 激戰第130章 開打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447章 備戰第584章 死衚衕第422章 進攻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83章 前仆後繼第59章 帝國軍人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0章 我行我素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38章 進攻第59章 帝國軍人第56章 代言人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12章 追蹤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29章 驟起波瀾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71章 替死鬼第78章 不得不戰第607章 放權第95章 參戰陰謀第2章 大國角力第29章 一八九二
第413章 出征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9章 奇蹟第217章 全力以赴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348章 非常戰術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60章 幸運兒第474章 各有所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56章 利令智昏第130章 開打第459章 強攻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289章 畫蛇添足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447章 備戰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41章 載譽而歸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200章 大都市第55章 風雲再起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617章 金融霸權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60章 覺悟第138章 進攻第91章 棟樑之才第577章 信號第503章 下一步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106章 鬼鎮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43章 拖累第184章 圈套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28章 主力決戰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77章 伏擊第51章 攻守同盟第79章 直擊要害第43章 拖累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80章 分歧第509章 守將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2章 重新開始第6章 整裝待發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145章 搜尋第458章 激戰第130章 開打第629章 反睦成仇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447章 備戰第584章 死衚衕第422章 進攻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83章 前仆後繼第59章 帝國軍人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50章 我行我素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138章 進攻第59章 帝國軍人第56章 代言人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12章 追蹤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29章 驟起波瀾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71章 替死鬼第78章 不得不戰第607章 放權第95章 參戰陰謀第2章 大國角力第29章 一八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