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攻擊爲上

雖然這份報告很不確切,而且也不完整,即沒有提到美軍艦隊的規模,也沒有提到準確的位置,但是有一點非常肯定,發回報告的那架偵察機在發報的時候就被擊落了,而且報告中明確提到是美軍的F4U戰鬥機。?

顯然,這是艦載戰鬥機。?

即便當時也有大批F4U部署在機場上,而且爲了減輕後勤保障負擔,美國海軍航空兵能夠的岸基戰鬥機與艦載戰鬥機幾乎沒有區別,即部署在機場上的戰鬥機,隨時都可以部署到航母上。?

只是,偵察機遭到攔截的地點離毛伊島超過四百公里,離瓦胡島更是在七百公里以上。?

也就是說,攔截偵察機的不大可能是岸基航空兵的戰鬥機,很有可能是來自第七艦隊的艦載戰鬥機。?

不是說,F4U沒有這麼大的作戰半徑。?

事實上,F4U的作戰半徑非常大,即便不攜帶副油箱,也超過了八百公里,如果攜帶一具副油箱,則超過了一千公里。?

主要就是,F4U在離機場數百公里的地方,攔截偵察機的概率極低。?

更重要的是,美軍沒有明確的目的,絕對不可能讓部署在毛伊島、或者是瓦胡島的戰術戰鬥機去幾百公里外執行巡邏任務。?

顯然,就算攔截偵察機的是岸基戰鬥機,當時也肯定在執行明確的任務。?

這個任務。很有可能就是掩護第七艦隊。?

也就是說,第七艦隊就在偵察機遭到攔截的地點附近某個地方,肯定不會太遠,最遠也就只有一百多公里。?

如果。那是一架艦載戰鬥機,那就更能說明問題了。?

主要就是,小型航母上沒有彈射器,而飛行甲板又過短,無法讓F4U在正常重量下起飛,必須減重起飛,而這將極大的限制F4U的作戰能力。此外,同樣的原因。F4U在小型航母上降落也非常不方便。美國海軍曾經做過測試,發現即便是最好的飛行員,也不一定能夠保證駕駛F4U安全降落到小型航母上。?

也就是說,如果那是艦載戰鬥機。那麼美軍的艦隊航母就在附近。?

搞清楚這一點,可以說至關重要。?

顧祝同不是斯普魯恩斯,也就沒有遲疑。?

七點四十分,顧祝同下達了攻擊命令。?

此時,他指揮的三支戰鬥艦隊。離偵察機遭到攔截的地點不超過四百公里,因此美軍艦隊離他肯定不超過六百公里。如果美軍艦隊在偵察機遭到攔截地點的南面,那就連四百公里都沒有。?

顯然,這個距離已經足夠近了。?

更重要的是。在這麼近的交戰距離上,根本沒有必要再安排偵察機去尋找美軍艦隊。攻擊機羣就能完成偵察任務。?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美軍艦隊在北面稍遠一點的地方。也能讓護航戰鬥機前出執行偵察搜索任務,然後引導後面的轟炸機與攻擊機發起攻擊。如果美軍艦隊離得近一些,連護航戰鬥機都不需要前出。?

當然,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

這就是,攻擊機羣必須分散活動,纔有足夠大的覆蓋範圍,也纔有把握在發現美軍艦隊之後立即發起攻擊。由此產生的問題就是,攻擊機羣不可能同時到達,因此也就很有可能遭受慘重損失。?

只是,比起遭到美軍艦隊攻擊,搶先發起攻擊比什麼都重要。?

更重要的是,顧祝同早就有所準備。?

此時,中國艦隊所在的海域,與斯普魯恩斯的推測相差不大,即在離瓦胡島與毛伊島都不足三百公里的地方。爲此,中國艦隊從三日下午開始就全速前進,而且兩支以艦隊航母爲核心的戰鬥艦隊走在前面,第33艦隊則留在了後面,並且在上半夜的時候向左轉向,從而縮短了航行距離,彌補了小型航母航速不足的問題。只是,這樣一來,第33艦隊就無法參與攻擊瓦胡島與毛伊島的作戰行動。針對這一點,顧祝同對艦載航空兵做了調整,即第33艦隊的艦載機全部換成了戰鬥機,主要任務就是爲三支戰鬥艦隊提供防空掩護,而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的六艘艦隊航母都只搭載了十架戰鬥機,其餘的全是轟炸機與攻擊機,主要執行攻擊任務。?

也就是說,攻擊瓦胡島與毛伊島的艦載機全部來自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

如果與美軍艦隊交戰,也得由這兩支戰鬥艦隊出動攻擊機羣。?

顯然,這是非常正確的部署。?

主要就是,顧祝同可以直接指揮這兩支戰鬥艦隊,爲艦載航空兵安排任務,極大的提高了指揮效率。?

按照他的安排,每艘艦隊航母艘都保留了三十架轟炸機與攻擊機。?

也就是說,如果全部出動的話,能夠組織一支規模超過兩百架的攻擊機羣。如果需要增強護航力量,還可以讓第33艦隊出動一批護航戰鬥機,把機羣規模增加到三百架左右,從而提高攻擊效率。?

當然,關鍵是看如何使用這一百八十架轟炸機與攻擊機。?

對此,顧祝同做了精心部署。?

按照艦載航空兵聯隊,一百八十架戰機分成了六個攻擊機羣。顧祝同下達了非常明確的命令,即在任何情況下,每個攻擊羣裡的三十架戰機絕對不能分散,最多隻能分成中隊規模結伴行動。此外,顧祝同還下達了一道明確的命令,即在發現了美軍艦隊之後,任何一個攻擊機羣都要首先攻擊沒有遭受損傷的艦隊航母,不得爲了搶奪戰果,在那些已經遭到打擊的艦隊航母上浪費彈藥。?

顯然,顧祝同有極爲清楚的認識。?

可以說,即便他抓住了先機,也不可能用一百八十架轟炸機與攻擊機幹掉擁有六艘艦隊航母與八艘小型航母的第七艦隊。最好的結果,就是能夠重創美軍的艦隊航母,首先打掉美軍的反擊能力,然後再通過第二波攻擊來擴大戰果,爭取達到全殲第七艦隊、至少是重創第七艦隊的目的。?

這樣一來,就得好好利用這一百八十架轟炸機與攻擊機。?

七點四十五分,在命令下達到飛行員手上之後,攻擊機羣開始出發。?

因爲考慮到美軍艦隊有可能離得較遠,所以首先出動的是艦載戰鬥機,而且六艘艦隊航母派出的戰鬥機都攜帶了副油箱。?

說白了,這些戰鬥機的首要任務是找到美軍艦隊。?

這時,顧祝同對早就制訂好的攻擊計劃做了一些調整,即讓第33艦隊也加入到了攻擊行列中來。第33艦隊派出的戰鬥機,將執行直接護航任務,即掩護轟炸機與攻擊機去攻擊美軍艦隊。?

只是,顧祝同得在攻擊與防禦中做出權衡。?

要知道,第33艦隊總共也就只有二百四十架艦載機,而之前已經出動了一百二十架執行防空巡邏任務。雖然這個數量看上去很多,但是分攤到三支戰鬥艦隊頭上,就不那麼充足了。?

在剩下的一百二十架戰鬥機中,顧祝同必須做出一個合理的分配。?

這次,顧祝同根本沒有遲疑,直接選擇了以攻擊爲重。?

主要就是,美軍偵察機還沒有發現中國艦隊,因此顧祝同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考慮艦隊防空。只有集中力量發起攻擊,才能夠獲得最大的取勝機會,甚至有可能在美軍組織攻擊之前就打掉美軍艦隊的作戰能力。?

結果就是,顧祝同讓第33艦隊出動了八十架護航戰鬥機。?

顯然,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要知道,第31艦隊與第32艦隊把全部戰鬥機都派了出去,組成了六支各有十架戰鬥機的前出護航編隊。只要其中某一支護航編隊找到了美軍艦隊,其他護航編隊就將立即轉爲執行護航任務。?

也就是說,在理想情況下,能夠有一百四十架戰鬥機提供護航掩護。?

這個比例,可以說是高得出奇。?

如果集中攻擊美軍的某一支艦隊,護航戰鬥機就能打垮美軍的防空戰鬥機,讓攻擊機羣在毫無阻攔的情況下進入。?

即便是同時攻擊三支艦隊,如此多的護航戰鬥機,也足夠在某個方向上取得優勢。?

要知道,防禦的一方,不可能把防空力量只集中某個特定方向上,至少會分佈在一個扇形區域之內。?

這樣一來,防禦一方要想在某個特定方向上取得兵力優勢,就需要比攻擊一方多出好幾倍的戰鬥機。顯然,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外,即便防空戰鬥機能夠迅速趕到,因爲攻擊只需要十多分鐘,所以發揮的作用並不大。?

對此,中國海軍航空兵有極爲清楚的認識,而且早就形成了一套極爲有效的攻擊戰術。?

顯然,顧祝同沒有必要爲戰術攻擊行動操心。?

事實上,顧祝同也不大瞭解航空兵的攻擊戰術,畢竟他沒在航空兵部隊呆過,對航空戰術知道得並不多。?

當然,這也不是艦隊指揮官必須具備的能力。?

要知道,在中國海軍中的衆多艦隊指揮官中,就只有李向龍一個人來自航空兵,而且精通航空戰術。(未完待續。。)?

第6章 整裝待發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51章 登陸前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581章 印象第179章 兄弟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6章 慢半拍第60章 幸運兒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321章 迷霧第148章 警報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98章 偷襲第50章 歐戰風雲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87章 馬拉松第484章 捷徑第61章 中興干將第474章 各有所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366章 雞肋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85章 點撥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40章 擴軍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50章 拷問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68章 不放棄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52章 同盟軸心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17章 僞裝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19章 送上門來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378章 覺悟第521章 難題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43章 大型化第312章 撤軍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512章 強攻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2章 重新開始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79章 突擊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6章 坐收漁利第12章 追蹤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1章 當務之急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9章 落荒而逃第9章 被妞泡第294章 有想法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36章 反擊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70章 目標出現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72章 相識恨晚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221章 新賽場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代言人
第6章 整裝待發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66章 走向戰爭第451章 登陸前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581章 印象第179章 兄弟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16章 慢半拍第60章 幸運兒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321章 迷霧第148章 警報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98章 偷襲第50章 歐戰風雲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87章 馬拉松第484章 捷徑第61章 中興干將第474章 各有所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366章 雞肋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202章 最後之戰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185章 點撥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40章 擴軍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50章 拷問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68章 不放棄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52章 同盟軸心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85章 陰差陽錯第117章 僞裝第238章 錯失良機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19章 送上門來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378章 覺悟第521章 難題第362章 倉促上陣第83章 神勇戰艦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43章 大型化第312章 撤軍第101章 初生牛犢第512章 強攻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357章 過分要求第2章 重新開始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79章 突擊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6章 坐收漁利第12章 追蹤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1章 當務之急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0章 海軍起航第29章 落荒而逃第9章 被妞泡第294章 有想法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436章 反擊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70章 目標出現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72章 相識恨晚第51章 正面交戰第128章 錯失良機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221章 新賽場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56章 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