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臨時政府

雖然戰爭還沒有結束,但是成立臨時政府暫時沖淡了戰爭造成的影響。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危地馬拉成立臨時政府要比擊敗軍人獨裁政權更加困難,從一開始就舉步唯艱。

關鍵就是,這個臨時政府應該由誰說了算。

雖然中國當局早已宣稱,臨時政府只是過渡政權,在徹底消滅了軍人獨裁政權,結束了內戰之後,將在危地馬拉舉行全國大選,建立民主政權,但是任何人都知道,誰控制了臨時政府,誰就能在將來的大選中拔得頭籌。

這下,問題就出來了。

流亡政權理所當然的認爲,做爲民選政府,理應出面組建臨時政府,並且代表危地馬拉參與國際活動。游擊隊則認爲,流亡政權早已名存實亡,而且根本沒有爲危地馬拉人民爭取民主的鬥爭貢獻力量,也就無權組建臨時政府,而一直在與軍人獨裁政權抗爭的游擊隊纔是危地馬拉的合法繼承者。

顯然,這也成爲了中國在這場戰爭中遇到的第一個麻煩。

所幸的是,在戰爭爆發之前,中國當局就已經預料到了可能遇到的麻煩,並且爲此做好了準備。

八月十五日,在游擊隊代表全數到達後,中國特使姜子豪在危地馬拉城召開了組建臨時政府的第一次會議。

在這次由五名游擊隊代表、三名流亡政權代表參與的會議上,姜子豪提出。臨時政府將是一個聯合政府,游擊隊與流亡政權都將獲得應有的席位,雙方將共同管理危地馬拉,直到民選政府誕生。

當然,一次會議肯定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接下來,自然是漫長的談判。

這個時候,全世界都在關注危地馬拉城裡的談判。關注這個由中國扶持、即將誕生的國家政權。

只是,沒有多少人對其抱希望。

雖然游擊隊與流亡政權同根同源,由被卡斯特羅推翻的民選政府產生。但是兩者選擇了不同的反抗道路,幾乎行同水火。

游擊隊的主體是危地馬拉前國防軍的軍人,而且五支游擊隊的指揮官都是高級軍官。在前國防軍裡享有崇高的地位。流亡政權的主體是民選政府的文職官員,而且主要領袖都是前政權的高官。

在卡斯特羅的軍隊再次攻佔危地馬拉城的時候,大部分國防軍軍人退入叢林,開始與獨裁者進行軍事鬥爭。相比之下,民選政府的高官就沒有這麼強大的勇氣了,除了少數留下來赴死的官員之外,大部分都逃亡海外。

顯然,在政府官員流亡海外、軍人留下來抗爭的問題上,游擊隊與流亡政權存在嚴重分歧。

在游擊隊員眼裡,那些逃亡海外的官員都是懦夫。背叛了他們當初對民衆許下的承諾。

同樣的道理,在流亡政權的官員眼裡,游擊隊裡的軍人都是莽漢,認爲他們所做的抵抗對推翻軍人獨裁政權沒有半點幫助。

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在此後的數年裡,游擊隊與流亡政權的矛盾愈演愈烈。

主要就是。游擊隊想要在抵抗卡斯特羅的戰爭中取勝,少不了國際社會的支持,而能夠爭取到國際社會支持的只有流亡政權。可惜的是,流亡政權在巴拿馬的日子並不好過,並沒有爲游擊隊爭取到多少支持。更要命的是,流亡政權的一些舉動。甚至對游擊隊的生存構成了嚴重威脅。

比如在一九六四年秋,三支規模最大的游擊隊準備聯合行動,襲擊埃爾普羅格雷索附近的政府軍,然後奪取從巴里奧斯港運往危地馬拉城的物資,特別是由墨西哥提供給政府軍的數萬噸彈藥。可惜的是,在行動開始之前,一名負責提供情報援助的流亡政權官員叛變,把游擊隊的行動計劃出賣給了卡斯特羅,而三支游擊隊在這次註定要失敗的襲擊中損失了將近五百名游擊隊員。

當然,這樣的事情並不少見。

在中國出兵危地馬拉之前,至少有二十三名流亡政權官員背叛,有的投靠了卡斯特羅的軍人獨裁政府,有的則把情報出售給墨西哥、或者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情報官員,有的則去了邦聯美國。

這些事情,讓游擊隊不再信任流亡政權。

更重要的是,游擊隊的絕大部分成員都認爲,流亡政權根本沒有資格成爲危地馬拉的合法代表,甚至拒絕讓他們回國。

不可否認,危地馬拉流亡政權存在很多問題。

只是,同樣不可否認的是,流亡政權是唯一能夠代表危地馬拉的合法政權,其政治地位在游擊隊之上。

原因很簡單,流亡政權是民主選舉產生的,在被推翻之前得到了衆多國家承認。

即便中國當局並沒有打算讓流亡政權直接統治危地馬拉,但是在過渡時期,流亡政權仍然是合法的代言人。

只是,缺少了游擊隊的支持,流亡政權在危地馬拉根本站不住腳跟。

更重要的是,軍人獨裁政府還沒有被推翻,大半個危地馬拉依然在卡斯特羅家族的掌控之中,而中國出兵的理由就是推翻卡斯特羅家族的軍人獨裁統治,結束在危地馬拉已經持續了十多年的戰亂與人道主義災難。也就是說,在推翻卡斯特羅家族的獨裁統治之前,中國沒有理由在危地馬拉樹立另外一個敵人。

結果就是,必須撮合游擊隊與流亡政權,組建一個聯合臨時政府。

顯然,這是一項艱苦卓絕的工作,需要的是政治智慧,而不是軍事手段。

軍隊只能贏得戰場上的戰爭,而不能贏得所有勝利。某些勝利,必須通過戰爭之外的方式才能獲取。

流亡政權與游擊隊的談判持續到八月底,纔有了初步結果。

這就是,臨時政府將設置十一個部長席位,游擊隊獲得七席、流亡政權獲得四席,而臨時政府所做出的任何決定都需要獲得三分之二以上部長的支持,也就是說,流亡政權擁有否決權。

當然,這不是關鍵。

真正的關鍵是臨時政府首腦人選。

這個位置,給了流亡政權。

爲了安撫游擊隊,姜子豪不但給了游擊隊更多的部長席位,還鄭重承諾,只要中國軍隊仍然駐紮在危地馬拉,只要卡斯特羅家族沒有被推翻,那麼坐在臨時政府總理位置上的任何人都只是傀儡。

顯然,游擊隊接納了這個條件。

由此可見,游擊隊與流亡政權的矛盾有多麼尖銳。

當然,姜子豪的承諾也是現實,即在危地馬拉舉行全民大選、組建民主政府之前,這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都是中國軍隊。

也許,在大選之後,這個局面仍然不會改變。

八月三十一日,游擊隊代表與流亡政權代表在姜子豪的監督下,簽署了成立臨時政權的協議書。

十天後,也就是九月九日,危地馬拉臨時政府正式宣告成立。

後來,這一天成爲了危地馬拉的國慶節。

臨時政府成立當天,包括首相在內的十二名高官在危地馬拉城宣誓就職,而出任國防部長的是一名游擊隊的指揮官。

接下來的事情,也就順理成章的開始了。

臨時政府所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恢復控制區內的社會秩序,包括在危地馬拉城、埃斯昆特拉等地成立警察機構,設置行政單位,協助難民返回家園,開始戰後重建,成立人道主義救援機構等等。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成立一支於其地位相稱的國防軍了。

九月十五日,危地馬拉國防軍正式重建,主力全部來自游擊隊,而且所有軍官都是游擊隊員。

不同的是,這支軍隊裡有大量來自中國的軍事顧問與教官。

按照中國政府與危地馬拉臨時政府簽署的委託協議,在民選政府成立之前,危地馬拉國防軍由中國軍隊直接指揮,而中國軍隊將提供培訓、武器裝備等等援助,並且安排國防軍參與對付軍人獨裁政權的戰爭。

顯然,對中國軍隊來說,提供培訓與武器裝備不算難事。

雖然中國當局做出了鄭重承諾,即幫助危地馬拉組建一支足以捍衛主權、防止軍人獨裁政權復辟的國防力量,也就答應爲其提供包括坦克、戰機與艦艇在內的各種重型裝備,但是在危地馬拉國防軍成立初期,需要的只是輕武器,即機槍、步槍、手榴彈、火箭筒、迫擊炮等等。

這類武器,在中國軍隊的武器庫裡並不罕見。

再說了,危地馬拉只是一個彈丸小國,其國防軍的規模非常有限,也就不可能給中國造成太大的負擔。

至於軍事培訓,中國軍隊更不缺乏優秀的教官。

只是,這支軍隊還無法開上戰場。

雖然游擊隊員都是優秀的戰士,但是這些戰士需要時間去掌握中國製造的武器,更需要時間去熟悉正規軍的戰術。

此外,還需要時間與中國軍隊磨合。

別忘了,在危地馬拉民主政權誕生之前,危地馬拉國防軍聽命於中國軍隊,而並非所有游擊隊員都會心甘情願的接受中國軍人指揮。

樂觀一點,這支軍隊能在年底開上戰場。

如果出了茬子,恐怕還得等上幾個月。

在此之前,中國軍隊仍然得獨自進入叢林,面對菲德爾卡斯特羅在佩騰省招募的政府軍官兵。(未完待續。。)

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143章 農場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294章 有想法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405章 犧牲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155章 得手第106章 鬼鎮第67章 雷霆萬鈞第444章 減負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103章 激戰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30章 以質爲本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612章 決裂第387章 預備隊第38章 自我犧牲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1章 主動出擊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20章 致命打擊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98章 回家第167章 前奏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5章 熱身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35章 逼談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609章 國防部第159章 主動權第159章 反擊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21章 新賽場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8章 逃跑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505章 代價第73章 別無選擇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97章 血戰蔚山第474章 各有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28章 主力決戰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6章 只進不退第3章 工業時代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60章 餘熱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398章 偷襲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170章 錯失第10章 海軍起航第86章 隱患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617章 金融霸權
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143章 農場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294章 有想法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405章 犧牲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155章 得手第106章 鬼鎮第67章 雷霆萬鈞第444章 減負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103章 激戰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30章 以質爲本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612章 決裂第387章 預備隊第38章 自我犧牲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445章 兩洋咽喉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1章 主動出擊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161章 超級戰巡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20章 致命打擊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98章 回家第167章 前奏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5章 熱身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35章 逼談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609章 國防部第159章 主動權第159章 反擊第209章 排兵佈陣第221章 新賽場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18章 逃跑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368章 以退爲進第505章 代價第73章 別無選擇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97章 血戰蔚山第474章 各有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28章 主力決戰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26章 只進不退第3章 工業時代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60章 餘熱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398章 偷襲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170章 錯失第10章 海軍起航第86章 隱患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617章 金融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