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軍人的眼光

在同輩將領中,山本五十六是少數幾個親美份子之一。

年輕的時候,山本五十六與其他人一樣,也非常仇恨美國。原因很簡單,在日俄戰爭之後,曰本一直把美國視爲最大的敵人,而且把美國當成妨礙其在西太平洋上進行擴張的主要障礙。受此影響,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曰本的教育一直以反美爲主,而像山本五十六這樣的海軍將領,自然也就受到了反美教育,自幼就把美國看成曰本的敵人,進入海軍兵學校之後更是如此。

只是,在中國擔任海軍武官回國之後,山本五十六的觀念發生了變化。

到中日朝鮮半島戰爭之後,山本五十六更是認識到,美國不是曰本的敵人,而是曰本打擊中國的盟友。

隨後,中美關係因爲中國倒向德意志第二帝國而決裂,曰本上下更是認識到,美國是曰本的天然盟友。

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成爲了親美份子。

在山本五十六看來,美國最大的優勢就是其強大的工業實力,而這也是曰本戰勝中國最爲欠缺的東西。特別是到戰爭爆發前,中國的工業產值超過曰本,成爲東方的頭號工業強國之後,山本五十六的這個認識就更加清楚了。在他看來,如果沒有得到美國的支持,無法獲得美國工業力量的援助,曰本戰勝中國的希望極爲渺茫,即便在海洋上打了勝仗,也很難徹底打敗中國。

原因很簡單,中國是一個典型的陸權國家。

說白了,就算輸掉了海洋,中國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人口與工業基礎,在陸地戰場上擊敗曰本。

相反,曰本只要輸掉了海洋,就輸掉了一切。

反過來,即便曰本贏得了海洋,也需要在陸地上擊敗中國。

這下,問題出來了。

中日朝鮮戰爭之後,曰本海軍的地位再次超越陸軍,爲了保證海軍發展,曰本陸軍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曰本陸軍已經與時代脫節了。

在歐洲,德意志第二帝國、法國、紅俄等陸軍強國都已走上了機械化的道路,甚至連英國也組建了裝甲部隊。到大戰爆發的時候,曰本不但沒有裝甲部隊,甚至沒有生產中型坦克的能力。

當時,曰本最優秀的坦克,也是在歐洲戰場上根本拿不出手的輕型坦克。

更要命的是,即便是輕型坦克,裝備數量也極爲有限。在大戰爆發的時候,曰本陸軍的坦克總共還不到五百輛。

這是個什麼概念?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一個裝甲師就有兩百多輛坦克,而一個坦克師的坦克數量更是在三百輛以上。在德俄戰場上,一次大規模會戰中,雙方投入的坦克都在一千輛、甚至是兩千輛之上。即便在中國陸軍中,一個裝甲師也有近兩百輛坦克,一個坦克師的坦克數量接近三百輛。此外,中國陸軍以中型坦克爲主,沒有多少輕型坦克,而曰本陸軍全都是輕型坦克,根本沒有中型坦克。

朝鮮半島上的戰鬥已經證明,曰本陸軍根本打不過中國陸軍。

事實上,曰本甚至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武裝一支以坦克爲中堅的裝甲兵,曰本陸軍也就不可能進入機械化時代。

比如,在開戰之後,爲了保證海軍正在建造的戰艦,特別是兩艘“大和”級戰列艦能夠如期完成,曰本把幾乎所有裝甲鋼都供應給了海軍,生產坦克的工廠只能使用普通鋼材來製造裝甲板。又比如,爲了保證海軍艦隊能夠出海作戰,以及得到充分訓練,曰本把大部分油料都提供給了海軍,導致陸軍的裝甲部隊根本得不到足夠的燃油供應,已經裝備的坦克也成了擺設。

這些,都足以讓山本五十六等具有戰略眼光的將領相信,只有美國的支持與援助,才能幫助曰本走出困境。

說白了,如果美國的工廠爲曰本所用,曰本還愁沒有坦克嗎?

問題是,山本五十六更加清楚,美國不會無緣無故的幫助曰本,更不可能用犧牲百萬美軍將士來爲曰本奪取西太平洋的霸權。

也就是說,美國幫助曰本是有條件的,而這個條件就是,曰本從今往後都不要企圖獲得西太平洋的霸權了,也別想成爲地區性強國,更別說是世界大國,只能永遠呆在美國的羽翼之下,淪落爲美國的附庸國。

用一些曰本軍人的話來說,真要到這一步,曰本將成爲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看門狗。

顯然,對於曰本軍人來說,這是不可接受的結果。

當時,甚至有很多曰本軍人認爲,如果真要走到這一步,即便得與美國開戰,也要奪回屬於曰本的東西。

事實上,山本五十六也有類似的想法。

只是,山本五十六並沒表現出來。

在他看來,最好的結局是曰本海軍獨立打敗中國海軍,奪取西太平洋的制海權,然後再與美國進行參戰談判。如果有可能,得儘量限制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只讓美國在進攻中國本土的時候出力。當然,美國肯定要索要利益,而曰本能夠出讓的,也就只有中國本土的利益。

爲此,在一九三九年,山本五十六還專門給海軍本部遞交了一份戰略評估報告。

按照他的分析,如果曰本海軍奪取了西太平洋的制海權,而且美國在此時參戰,曰本應該主動提出與美國分享中國的利益,即在徹底擊敗中國之後,以長江爲界,美國控制長江以南地區,曰本控制長江以北地區。

當然,因爲過於敏感,這份報告並沒公之於世。

可以說,山本五十六有着非常精明的頭腦與非常銳利的眼光,而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爲曰本服務。

可惜的是,大戰的走向,與他的預期相差了很多。

“硫黃島海戰”之後,曰本海軍由優勢轉爲劣勢,而且在士氣、鬥志與氣勢上,都遠不如中國海軍。雖然山本五十六仍然有信心擊敗中國海軍,但是在他上面,連東條英機都極爲悲觀。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曰本當局把拉美國參戰當成了反敗爲勝的唯一辦法。

嚴格說來,曰本當局的判斷沒有錯。

退一步,就算山本五十六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扭轉了局面,哪怕是一舉殲滅了中國海軍的西太平洋艦隊,曰本海軍也沒有優勢可言。原因很簡單,到一九四一年,中國海軍鐵定能夠獲得三艘艦隊航母,而曰本海軍最快要到一九四二年、甚至是一九四三年,才能獲得一艘艦隊航母。顯然,中國海軍不會等到一九四二年、或者是一九四三年才發起反擊,肯定會在此之前挑戰曰本海軍。結果就是,山本五十六得再次創造奇蹟,纔有望擊敗中國海軍,而聯繫創造兩個奇蹟的希望顯然極爲渺茫。此外,真要拖到一九四二年或者一九四三年,中國的戰爭潛力早已爆發出來,到時候肯定能夠獲得更多的航母,也就更有把握在海戰中擊敗曰本海軍。

顯然,只有美國參戰,讓美國海軍到來,曰本纔有希望擊敗中國。

問題是,讓美國參戰的話,曰本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雖然山本五十六沒有參與相關談判,但是他早已瞭解到,東條英機已經在談判中做出重大讓步,甚至犧牲了曰本的根本利益。比如,東條英機很有可能承諾讓美國在曰本部署一支地面部隊,名義上是保護曰本本土免遭中國攻擊,以及保護派駐到曰本的航空兵,而實際上卻是爲了控制曰本。又比如,美國肯定會以提高曰本的軍火生產能力爲由,提出整合曰本的軍事工業,而實際上卻是爲了掌握曰本的軍事工業,讓曰本喪失獨立研製、設計與生產武器裝備的能力。

總而言之,美國不會平白無故的幫助曰本。

真要走到這一步,曰本還是曰本嗎?

山本五十六非常擔憂,也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一幕出現,而做爲軍人,他對此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與義務。

也正是如此,山本五十六才堅信,必須在海戰中擊敗中國海軍,才能讓曰本免於淪落爲美國的附庸國,也才能讓曰本成爲大和民族的曰本。那麼,他要做的,就是抓住機會,改變曰本的命運。

現在,機會已經交到了他的手上。

中國艦隊已經出發,而且肯定會去攻打硫黃島,那麼聯合艦隊就得在這場海戰中擊敗中國艦隊。

哪怕,美國依然會參戰,到時候,曰本手裡至少多了一些談判的籌碼。

更重要的是,海軍本部在發來的電報中提到,內閣中多數成員都支持聯合艦隊在硫黃島迎戰中國艦隊,而不是前往蘇比克灣,此外戰時首相也表示,聯合艦隊最好能在硫黃島擊敗中國艦隊之後再前往蘇比克灣。

也沒是說,曰本當局已經改變了主意。

對山本五十六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這意味着,他不用繼續躲避,可以光明正大的與中國艦隊決戰,也就有機會通過決戰扭轉整個戰局。

收到電報後,山本五十六就命令聯合艦隊轉向返回硫黃島,準備與中國艦隊決戰。

,!

第6章 整裝待發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62章 機會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6章 慢半拍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68章 倒計時第32章 立場第364章 性價比第585章 威脅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0章 海軍起航第82章 親自上陣第154章 叔侄情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01章 遠戰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188章 選擇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27章 奉陪到底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1章 大清首輔第95章 情報天才第63章 火藥桶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240章 下坡路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85章 陣營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33章 遠東起火第55章 風雲再起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07章 妥協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420章 新挑戰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266章 煙霧彈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398章 偷襲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3章 拖累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94章 混血兒第159章 主動權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52章 同盟軸心第521章 難題第44章 你追我趕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40章 擴軍第187章 優勢第586章 服軟第582章 立場第584章 死衚衕第116章 追擊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出發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5章 熱身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7章 戰略大師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509章 守將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59章 復仇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09章 冒險之旅
第6章 整裝待發第227章 常規軍備第162章 機會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16章 慢半拍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68章 倒計時第32章 立場第364章 性價比第585章 威脅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0章 海軍起航第82章 親自上陣第154章 叔侄情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101章 遠戰第147章 積極主動第188章 選擇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157章 最後任務第27章 奉陪到底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21章 大清首輔第95章 情報天才第63章 火藥桶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240章 下坡路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85章 陣營第514章 後繼乏力第33章 遠東起火第55章 風雲再起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07章 妥協第122章 雷霆之怒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68章 再接再厲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420章 新挑戰第21章 大清首輔第164章 帝國首相第266章 煙霧彈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398章 偷襲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60章 盡力而爲第43章 拖累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376章 有備而來第15章 生命的價值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94章 混血兒第159章 主動權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52章 同盟軸心第521章 難題第44章 你追我趕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40章 擴軍第187章 優勢第586章 服軟第582章 立場第584章 死衚衕第116章 追擊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37章 出發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15章 熱身第305章 戰鬥隊列第14章 海軍之父第240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厚積薄發第26章 女記者的心思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17章 戰略大師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509章 守將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159章 復仇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109章 冒險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