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出其不意

轟炸行動開始後,就沒有停下來。

九月二十五日,艦載航空兵對波多黎各發動了幾次規模不大的轟炸行動,主要目的是壓制美軍航空兵,主要是使機場無法使用。

第二天,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再次出動。

這次,動用的是部署在巴拿馬,準確說是聖何塞島上的重型轟炸機,而不是部署在南加州的轟炸機。

顯然,這次轟炸行動又在美軍的預料之外。

在二十四日的轟炸之後,美軍加強了墨西哥灣的防空巡邏,並且把巡邏範圍擴大到了整個墨西哥灣。

顯然,美軍已經搞清楚,當時轟炸波多黎各的轟炸機來自南加州。

這沒有什麼秘密可言,戰鬥中有十八架轟炸機被擊落,至少有三架在波多黎各迫降,肯定有被俘的飛行員。就算飛行員就沒有交代任何信息,美軍也可以從這些轟炸機所屬的部隊判斷出其部署地點。

事實上,這些都有點多餘。

這就是,巴拿馬地區根本沒有可以部署“超級空中霸王”的機場。這種轟炸機在滿載的情況下,需要一條長度在兩千米以上的硬質跑道,而且跑道的寬度不得低於四十米,而世界上有這種跑道的機場並不多,巴拿馬地區根本就沒有。當時,巴拿馬最好的一座機場,也只有一條兩千米長的跑道,而且只有一千米鋪設了水泥。寬度只有二十五米。根本無法供“超級空中霸王”起飛。

當時,中國軍隊控制的有這種跑道的機場,最近的就在南加州,而且有三座。一是位於聖迭戈的美國海軍航空站,二是位於洛杉磯的國家機場,然後就是聖迭戈北面大約一百公里處的美國陸軍航空站。

顯然,這些“超級空中霸王”肯定是從南加州飛來的。

結合另外一些情報,比如當時駐紮在墨西哥北部地區的一些美軍就看到了從附近飛過的轟炸機羣,只是當時沒有產生警覺。

這樣一來,美軍就不難判斷出。這些轟炸機肯定是飛經了墨西哥灣。

也正是如此,美軍才加強了墨西哥灣上空的巡邏力量,並且在墨西哥灣北岸、以及古巴部署了更多的防空戰鬥機。

當時,美軍甚至在古巴部署了大批重型戰鬥機。

可以說。如果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羣再次出現在墨西哥灣上空,在其飛經尤卡坦海峽之前就會遭到攔截。

只是,這次中國空軍的轟炸機羣根本沒有經過墨西哥灣。

參與轟炸行動的轟炸機有六百多架,全都是對場地要求不太高的“空中霸王”。雖然這種轟炸機比“超級空中霸王”差了很大一截,比如正常時的最大載彈量只有六噸,在此情況下的作戰半徑不超過兩千公里,最高飛行速度、最大升限等等,都比“超級空中霸王”差了許多,但是“空中霸王”只需要一條一千五百米長的普通跑道就能升空,而且降落所需的跑道長度不到一千米。更重要的是。兩千公里的作戰半徑,對於從巴拿馬起飛去轟炸波多黎各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從巴拿馬到波多黎各的直線距離不到一千三百公里。

顯然,這還帶來了一個好處。

這就是,轟炸機全程得到了戰鬥機的掩護。

當時,岸基航空兵出動了一百多架重型戰鬥機爲轟炸機羣提供掩護。在到達波多黎各之前,第六艦隊還出動了四百多架戰鬥機,其中半數爲轟炸機羣護航,另外一半則負責去騷擾美軍。

事實上,如果岸基航空兵足夠強大。這場戰鬥根本不需要艦載航空兵。

別忘了,“海雕”在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作戰半徑可達一千五百公里,而當作戰半徑只有一千三百公里的時候,“海雕”能夠在戰場上執行近半個小時的空戰。顯然。護航作戰的空戰時間根本要不了半個小時。

問題是,岸基航空兵根本沒有這種新式戰鬥機。

按照中國海軍的一慣傳統。最先進的戰鬥機肯定首先裝備艦載航空兵,而岸基航空兵往往只能得到從艦載航空兵退下來的作戰飛機。當時,中國海軍岸基航空兵的主力戰鬥機仍然是“海雕”,而且大部分都是從艦載航空兵退下來的前期型號,其執行護航任務時的作戰半徑都不到一千公里。

也正是如此,岸基航空兵纔不得不動用從空軍借來的重型戰鬥機執行護航任務。

同樣的道理,艦載航空兵必須參與這次作戰行動。

當然,護航只是次要的。

經過前幾天的戰鬥,部署在波多黎各的美軍防空戰鬥機部隊已經被擊潰了,主要是沒有足夠多的機場來部署這些戰鬥機。受此影響,當時負責防空的戰鬥機大多部署在古巴,還有部分部署在美國本土與巴哈馬羣島上。這些戰鬥機在接到命令之後,即便以最快的速度趕過來,也要半個小時之後才能到達。

艦載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去騷擾美軍的防空部隊。

通過前幾天的戰鬥,美軍似乎總結出了一點,即只要中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出動,重型轟炸機就不會出動。

顯然,顧祝同利用了這一點。

轟炸行動進行得非常順利,率先到達的艦載航空兵攻擊了美軍營地、指揮中心、道路橋樑等戰略目標,特別關照了那些已經被確定了位置的防空雷達。受此影響,美軍的防空戰鬥機在到達的時候,基本上是分散行動的,即分頭去攔截那些還在波多黎各上空投彈掃射的中國戰鬥機。

結果就是,當轟炸機羣到達的時候,美軍的防空戰鬥機根本來不及進行攔截。

在這場戰鬥中,只有十一架轟炸機被擊落,還有三架被擊傷、返回機場之後不得不報廢處理,此外還有五架轟炸機失蹤。即便全部算上,戰損率也不到百分之三,完全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相比之下,美軍的損失就要慘重得多了。

當時,很多遭到攔截的艦載戰鬥機執行的不是轟炸任務,準確的說其主要任務並不是去轟炸地面目標。

爲了對付美軍的戰鬥機,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想出了一個非常奇妙的辦法。

這就是,讓戰鬥機掛上火箭彈,在遭遇美軍戰鬥機之前,用火箭彈去攻擊地面上的軍事目標,從而讓美軍認爲這是執行轟炸任務的戰鬥機。等到美軍戰鬥機趕到的時候,這些戰鬥機已經用掉了外掛彈藥,因此有足夠的能力與美軍戰鬥機進行格鬥,也就能讓美軍戰鬥機嚐到苦頭。

當時,一些飛行員還想出了很多奇妙的戰術。

比如,一批戰鬥機在低空攻擊地面目標的時候,另外一批戰鬥機在高空巡邏,發現美軍戰鬥機之後,立即俯衝攻擊,讓美軍戰鬥機由獵手變成獵物。此後,之前在低空轟炸的戰鬥機轉爲到高空巡邏,而俯衝下來的戰鬥機則繼續攻擊地面目標。如果美軍戰鬥機膽敢再次前來攔截,就如法炮製。當然,如果美軍戰鬥機去對付在高空巡邏的戰鬥機,雙方肯定會進行纏鬥,而在低空轟炸的戰鬥機就不會受到威脅。

在這天的戰鬥中,美軍至少損失了一百五十架戰鬥機,且絕大多數都是被中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擊落的,只有少數是在攔截轟炸機的時候,被掩護轟炸機的重型戰鬥機,或者是被轟炸機的自衛火力擊落。

如此慘重的損失,美軍根本承受不起。

要知道,自二十二日以來,美軍已經在保衛波多黎各的戰鬥中損失了差不多八百架戰鬥機,此外還在地面上損失了近六百架戰鬥機,而且其中有三分之二是部署在一線部隊的主力戰鬥機,也就是P51D與F4U等較爲先進的戰鬥機,而部署在二線的,大多是一些較爲落後的戰鬥機。

照這個速度消耗下去,最多再過五天,美軍部署在加勒比海方向上的航空兵將沒有戰鬥機可用了。

當然,美軍肯定會向該地區增兵,而且美軍絕不缺少戰鬥機。

要知道,當時美國每月能夠生產出大約三千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的產量在兩千架以上。

這個速度,甚至比中國還要快。

在一九四七年,中國的戰鬥機總產量爲一萬八千架,平均每月只有一千五百架,比一九四六年降低了大約百分之三十。

這也可以理解,中國戰鬥機的損失率並不高,沒有必要製造太多的戰鬥機。

真正的麻煩,不是缺少戰鬥機,而是缺少飛行員。

戰鬥機可以在流水生產線上製造出來,而飛行員卻無法制造出來,培訓飛行員的難度絕對要比製造戰鬥機高得多。

雖然在大戰爆發前,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航空國家,民間有數萬名飛行員,但是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成爲戰鬥機飛行員,而這其中又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出色的天賦,能夠在參加數十次戰鬥後生存下來。

對美軍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飛行員的傷亡速度太快了。

在被擊落了八百多架戰鬥機的同時,美軍損失了將近五百名飛行員,即便是僥倖生還的也有一部分因傷殘無法再次駕駛戰鬥機升空。

顯然,這麼打下去,要不了多久,美軍就沒有飛行員可以駕駛戰鬥機升空作戰了。(未完待續……)

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24章 末途絕路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82章 拷問訓練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9章 奇蹟第49章 戰略儲備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95章 情報天才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188章 選擇第82章 預料之外第321章 迷霧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401章 將才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9章 逃亡之路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69章 恩仇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77章 伏擊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69章 恩仇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2章 航母保鏢第42章 低調行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83章 前仆後繼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11章 最高效益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505章 代價第609章 國防部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23章 士氣歸零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57章 錢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458章 激戰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11章 火藥桶第55章 虛與委蛇第90章 青出於藍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81章 內訌第22章 赴死之地第26章 熱身活動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7章 冷眼旁觀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95章 偶然遭遇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211章 火藥桶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77章 新局面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3章 工業時代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71章 恐慌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20章 以小搏大
第260章 動力之源第24章 末途絕路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82章 拷問訓練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9章 奇蹟第49章 戰略儲備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95章 情報天才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188章 選擇第82章 預料之外第321章 迷霧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401章 將才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9章 逃亡之路第84章 核心之爭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69章 恩仇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77章 伏擊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69章 恩仇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341章 進攻開始第57章 皇朝末日第42章 航母保鏢第42章 低調行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83章 前仆後繼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11章 最高效益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119章 螳臂當車第505章 代價第609章 國防部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23章 士氣歸零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57章 錢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169章 輕敵的後果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458章 激戰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211章 火藥桶第55章 虛與委蛇第90章 青出於藍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81章 內訌第22章 赴死之地第26章 熱身活動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27章 冷眼旁觀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95章 偶然遭遇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211章 火藥桶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559章 關鍵二十四小時第616章 和平的基礎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177章 新局面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3章 工業時代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71章 恐慌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32章 總統特權第120章 以小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