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螳臂當車

對於聯合艦隊偵察編隊的六艘重巡洋艦來說,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顯得極爲漫長。

當然,對魯志剛來說,這一個小時過得非常快。

繼“山西”號重創了“足柄”號,迫使這艘重巡洋艦退出戰鬥序列之後,“柏林”號大型巡洋艦在一點十九分也擊中了目標,即“鳥海”號重巡洋艦,並且一舉擊沉了這艘參加過兩次硫黃島海戰的戰艦。

“柏林”號能夠首先擊沉目標艦,除了運氣因素,與其主炮有很大關係。

早在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就認識到,口徑超過三百毫米的“戰列艦級”主炮在對付巡洋艦的時候,威力明顯過剩。

俗話說,過猶不及。

威力過大的穿甲彈在對付裝甲薄弱的巡洋艦時,往往會在引信啓動之前穿透目標,從而降低了對目標造成的損傷。

這一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多場海戰中早就得到過證實。

顯然,重巡洋艦也屬於巡洋艦。除了配備了口徑更大、威力更強的主炮之外,重巡洋艦與輕巡洋艦在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一些只配備六英寸或者一百五十毫米主炮的輕巡洋艦在排水量上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戰前建造的重巡洋艦,而且在整個大戰期間,各國都沒有建造太多的重巡洋艦,而是提高了輕巡洋艦的地位,並且逐步用輕巡洋艦取代了重巡洋艦。

說白了,重巡洋艦是“華盛頓條約”框架內的奇特產物,而且只有曰本海軍視若珍寶。

在認清這一點之後,中國海軍纔會在“北京”級大型巡洋艦上配備與“柏林”號一樣的二百八十毫米艦炮,而沒有選擇威力更大的艦炮。當時,如果中國能夠生產、或者說能夠從德意志第二帝國獲得二百毫米左右的艦炮,甚至不會選擇二百八十毫米艦炮作爲“北京”級的主炮。

主要就是,對付重巡洋艦,二百毫米左右的艦炮就足夠了。

可惜的是,中國製造不出類似的艦炮,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國也沒有類似的艦炮,能夠提供的只用用在“德意志”級與“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上的二百八十毫米艦炮,以及早就停產了的二百四十毫米艦炮。顯然,如果選擇二百四十毫米艦炮,還需要投入經費重啓生產線,非常不划算。

實戰再次證明,威力適當的艦炮才能在海戰中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根據瞭望員觀察到的結果,命中點在“鳥海”號的首部,也就是艦橋前方,即三座呈品字型結構佈局的主炮炮塔處。

當然,瞭望員的觀察肯定存在一定的誤差。

戰後,中國海軍對“鳥海”號的殘骸做了考察,還一度想把這艘斷成兩截的戰艦打撈起來,只是由於費用過於昂貴,而且戰後有大量的過剩軍事物資需要處理掉,也就沒有采取具體行動。

對“鳥海”號沉沒殘骸考察得出的結論,證明了該艦倖存官兵的話。

命中點在“鳥海”號前方主彈藥庫的左側,即左舷水線上方大約一點五米處。因爲二百八十毫米艦炮的身管爲五十五倍徑,炮彈的外彈道極爲低伸,所以穿甲彈擊中“鳥海”號的時候與側舷裝甲帶的夾角肯定在六十度以上,並沒有被裝甲板彈開,而是穿透了裝甲,並且貫穿了接下來的兩道縱向艙壁,最終擊中了主炮彈藥庫的裝甲。可以說,這枚穿甲彈的威力十分恰當,在擊穿了主炮彈藥庫裝甲後就引爆了。結果就是,“鳥海”號首部主炮彈藥庫內的數十噸發射藥與數百噸炮彈被引爆。

爆炸發生後,“鳥海”號就斷裂成兩截。

僅僅三分鐘後,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一萬噸的重巡洋艦就沉沒了,全艦一千四百多名官兵中,近有不到一百人僥倖生還。

這個時候,“足柄”號離沉沒也不遠了。

一點二十三分,“足柄”號在撤出戰鬥序列之後,露天甲板被海水淹沒,艦長在下達了棄艦命令之後,把自己綁在了主桅杆上。有趣的是,並沒有人去解救他。當時,“足柄”號上亂成一團,所有官兵都在爭先恐後的逃命,甚至爲了搶奪救生艇而發生火併,維持秩序的軍官當場處決了數十名水兵。只是,軍官也在逃命。“足柄”號在劫難逃,士氣早已蕩然無存的曰本海軍官兵都不想跟着戰艦一同沉沒。他們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努力,爲自己爭取獲得一絲生存機會。

當然,另外四艘日艦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妙高”號在被第一枚大口徑穿甲彈擊中之後,在一點二十五分左右,再次被“山東”號打出的大口徑穿甲彈直接命中。雖然“妙高”號的運氣依然非常好,這枚穿甲彈再次貫穿了艦體,在戰艦右舷外側大約十米處爆炸,沒有形成致命損傷,但是在次期間,“妙高”號至少被三十枚一百五十毫米炮彈直接命中,艦體被打得千瘡百孔,暴露在艦體外的設備設施幾乎全被摧毀。

更要命的是,“妙高”號上的水上飛機庫燃起了大火。

結果就是,“妙高”號成了一個明晃晃的目標。從一點二十七分開始,“山東”號就沒再由雷達指引炮擊,而是用上了精度更高的主炮測距儀,並且讓四座炮塔分成兩個炮組,各自瞄準目標開火。

這麼做,除了能夠提高射擊精度,還能提高射擊速度。

在“山東”號的強大火力打擊下,“妙高”成爲第三艘戰沉的日艦。

一點三十七分,“妙高”號步“鳥海”號的後塵,在首部主彈藥庫被大口徑穿甲彈直接命中之後,迅速爆炸沉沒。

這次,“山東”號打出的穿甲彈沒有出現威力過剩的情況。

當然,這也與重巡洋艦的彈藥庫防護有關。

彈藥庫是戰艦上最關鍵的部位之一,受到了嚴密保護。正常情況下,彈藥庫都在三重裝甲防護之下。結果就是,“山東”號打出的三百八十毫米穿甲彈在貫穿了彈藥庫的左側裝甲之後,又打中了彈藥庫的右側裝甲,然後才引爆。所幸的是,這對結果沒有半點影響,依然引爆了彈藥庫內的彈藥。如果“妙高”號的彈藥庫防護稍微差一點,這枚穿甲彈就很有可能貫穿整個彈藥庫,而不是在彈藥庫內引爆。

與“鳥海”號一樣,“妙高”號在彈藥庫大爆炸後就迅速沉沒了。

打到這個時候,聯合艦隊的偵察編隊只剩下了三艘重巡洋艦。雖然這三艘戰艦還沒有被擊沉,但是離戰沉已經不遠了。更重要的是,在一萬七千米的交戰距離上,重巡洋艦根本無法對主力艦構成威脅,甚至對那三艘大型巡洋艦的威脅也不大。如果考慮到日艦的炮擊命中率,那就幾乎沒有威脅了。

顯然,對日艦上的官兵來說,這不是什麼好事。

如果能還手、能對敵艦構成威脅,日艦上的官兵還有拼死一搏的勇氣,可是在根本無法對敵艦構成威脅的情況下,曰本官兵的士氣馬上就蕩然無存了。繼續打下去,與送死有什麼區別?

一點四十分,在“妙高”號沉沒後,剩下的三艘重巡洋艦轉向撤退。

此時,山本五十六率領的主力編隊還在二十五公里之外。

雖然魯志剛也預料到聯合艦隊的主力即將到達,但是前面的戰鬥打得太順利了,而且曰本重巡洋艦的表現,讓魯志剛相信,曰本海軍還沒有爲戰艦配備雷達,甚至根本就沒有研製出雷達。

顯然,在夜戰中,魯志剛沒有必要擔心與聯合艦隊主力突然遭遇。

更何況,算得上主力的,也只有一艘在一戰後期建造的“霧島”號戰列艦,其他的都是不經一擊的巡洋艦。

發現日艦轉向逃跑,魯志剛立即下達了追擊命令。

一馬當先的不是快速戰列艦,而是在之前表現不太理想的兩艘大型巡洋艦,即“北京”號與“天津”號。

事實上,兩艘大型巡洋艦的最快速度不比快速戰列艦高多少,只是更加靈活。

做爲航母的貼身保鏢,大型巡洋艦在設計的時候就極爲重視戰術機動性能,即要求儘可能短的轉向半徑,以及儘可能快的轉向速度。只有較高的戰術機動性能,大型巡洋艦才能在防空作戰中機動到有利位置上。

問題是,追擊重巡洋艦並不是大型巡洋艦的主要使命。

雖然後來美國海軍的“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出了爲航母提供防空掩護之外,還專門用來對付中國海軍的防空巡洋艦,在速度上有較高的要求,其最快航速達到了驚人的三十五節,即便在滿載的情況下也能達到三十三節。但是在中國海軍中,大型巡洋艦並不經常用於制海作戰,至少在設計的時候,海軍沒有提出相關的要求,因此其最高航速只要求能夠達到艦隊航母的標準。

結果就是,“北京”級大型巡洋艦的最高航速低於所有曰本的重巡洋艦。

顯然,兩艘大型巡洋艦在追擊三艘重巡洋艦的時候有點吃力,只不過追擊行動並沒持續多久。

隨着聯合艦隊主力到達,炮戰再次開始。

,!

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40章 擴軍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169章 打壓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75章 好消息第187章 優勢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75章 臨時搭檔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0章 強者第102章 覆滅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39章 朽木難雕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141章 斷裂第66章 主考官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95章 情報天才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27章 不支第230章 嘗試第159章 主動權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98章 伏擊圈第492章 多用途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96章 誘餌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144章 大老闆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447章 備戰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398章 偷襲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600章 馬歇爾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181章 替身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143章 農場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596章 關鍵點第2章 重新開始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38章 讓步第51章 攻守同盟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86章 相互妥協第70章 目標出現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68章 不放棄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44章 大老闆第18章 逃跑第129章 意義第69章 謊言與真相
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40章 擴軍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169章 打壓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38章 功虧一簣第175章 好消息第187章 優勢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75章 臨時搭檔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193章 偷襲計劃第20章 強者第102章 覆滅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39章 朽木難雕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141章 斷裂第66章 主考官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95章 情報天才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593章 寄生經濟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27章 不支第230章 嘗試第159章 主動權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98章 伏擊圈第492章 多用途第549章 糧草先行第28章 皇儲給力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73章 香蕉貿易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96章 誘餌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144章 大老闆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447章 備戰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339章 空間換時間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227章 遠程打擊第398章 偷襲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24章 末途絕路第113章 大好局勢第41章 如釋重負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600章 馬歇爾第363章 質量缺陷第181章 替身第311章 戰術勝利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143章 農場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234章 第一桶金第596章 關鍵點第2章 重新開始第409章 航空兵收尾第138章 讓步第51章 攻守同盟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04章 戰略失誤第86章 相互妥協第70章 目標出現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23章 主動出擊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68章 不放棄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144章 大老闆第18章 逃跑第129章 意義第69章 謊言與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