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優中選優

參與新式步槍評比的軍人不止有李承志,他只代表狙擊手部隊。

因爲步槍的裝備數量巨大,是最基本的戰鬥武器,所以各部隊都派來了測試人員,僅陸戰隊就安排了三十多名基層官兵參與測試評比工作,而且不僅僅有步兵,還有裝甲兵、後勤保障人員等等。至於陸軍,更是派來上百名基層官兵,部分還是參加過大戰的老兵,而且也來自各種各樣的作戰部隊。

測試評比由兩個小組同時進行,一個小組由企業提供的專業人員組成,而另外一個小組就是由軍方提供的人員組成。

顯然,軍方需要的是一種立即就能用得上的新式步槍。

也就是說,在測試評比之前的設計工作全部省略掉了,軍方只要求企業提供成品,然後選出最優者。

顯然,由軍人組成的測評小組給出的報告具有決定性價值。

測評分成了五個部分,分別測試三種槍支的主要性能,即射擊精度、彈藥威力、可攜帶性、可維護性與環境適應能力。

射擊精度最容易理解,即由同一名軍人,分別用三種參與測評的步槍對一百米、兩百米與四百米外的固定與活動目標進行射擊,然後分別給三種參與測評的步槍打分,而所有軍人給出的平分總和就是參與測評步槍的測評成績。

在這項測試中,C-06的得分最高。

在拿到C-06的時候,李承志就喜歡上了這把小口徑步槍。原因很簡單,C-06已經投放民用市場兩年,期間針對客戶反映的問題做了多項修改,操持的舒適性非常突出,即便是弱小的女性也能正常使用。相比與軍方的制式步槍,C-06更注重射擊者的感受,完全是一種專門爲射擊者設計的步槍。

說得簡單一些。C-06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

此外,做爲高端民用槍械,C-06在材料上也是不計工本,大量使用了工程塑料,細節設計更是細緻入微。

別說李承志這樣的狙擊手,即便是一個沒有摸過槍的人,拿到C-06也能很快上手。

出色的操持性能。爲C-06的射擊精度奠定了基礎。

只不過,在軍人手裡。操持舒適性並不是決定射擊精度的主要原因,至少對李承志這樣的狙擊手來說,操持舒適性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決定C-06精度的,是其採用的自動原理。

李承志使用過德軍的突擊步槍,而且算得上非常熟悉了。雖然德軍的突擊步槍在射速等方面可圈可點,可靠性更是十分驚人。狙擊手部隊曾經用繳獲的突擊步槍做過測試,發現這種槍支幾乎能在任何環境下正常開火。比如。在突擊步槍埋在沙堆裡之後,取出來就能直接射擊,而在泥水裡浸泡十五分鐘之後,只需要排出槍管裡的積水就能正常射擊。但是德軍的突擊步槍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即射擊精度不夠高,特別是在多發點射或者是自動射擊時,槍口跳動極爲劇烈。

在C-06上,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問題。

關鍵就是,C-06採用的了高壓吹氣迴轉式槍擊。這種自動原理,大幅度減少了槍機的運動部件。而且槍機的偏離度最低,自動射擊時的擾動量最小,因此對射擊精度產生的影響最小。

當然,這還得益於五點五毫米小口徑步槍彈。

在李承志手裡,C-06能夠把一個彈匣內的三十發槍彈全部打在兩百米外的人形立靶的胸部。

事實上,接受過射擊訓練的戰士,都能很好的使用C-06。

彈藥威力測試就比較專業了,主要就是向一百米、兩百米與四百米外的目標開火。而目標是戰場上可能遇到的任何物體。

在這項測試上,C-06的得分不是最高的,只排在第二。

只是。五點五毫米小口徑槍彈的威力,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差。甚至比絕大部分人預料的都要好得多。

給李承志影響最大的,正是五點五毫米小口徑槍彈對有生目標的殺傷力。

槍支的首要射擊目標是敵人的有生力量,也就是人員,而測評中用來模仿人員的是豬與牛的屍體。

在四百米的射程內,五點五毫米小口徑槍彈對有生目標的殺傷力強於另外兩種槍彈,即減裝藥的七點八毫米槍彈與七點八毫米中間型槍彈。主要就是,五點五毫米小口徑槍彈採用了亞穩定彈道,即C-06步槍的膛線纏度剛好能夠維持彈頭穩定飛行,而彈頭在擊中目標之後立即失穩,在進入目標內部之後劇烈翻滾,而鉛質彈芯則在翻滾中碎裂成彈片,對目標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傷。

這種效果,幾乎與被國際法禁止使用的達姆彈差不多了。

當然,這也讓五點五毫米槍彈在其他方面存在問題,比如在對付硬目標的時候,其穿透能力就嚴重不足。

也正是如此,在彈藥威力測試中,C-06落後與南昌兵工廠提交的,使用七點八毫米減裝型槍彈的S-01型步槍,比長沙兵工廠提交的,使用七點八毫米中間型槍彈的F-01型步槍也只好了一點點。

可攜帶性測試,C-06再次毫無懸念的勝出。

在三種步槍中,C-06的總體質量是最輕的,即便在配備三十發滿彈匣的時候,其質量也比配空彈匣的F-01輕了零點七五千克,比不配彈匣的S-01則輕了零點五四千克。在同等負重的情況下,C-06配備的彈藥比另外兩種步槍均高出了百分之三十,而且能多配備兩個滿裝彈匣。

對步兵來說,這往往意味着生與死的差別。

要知道,在使用現有的制式步槍的情況下,步兵的標準配備是四個滿裝彈匣與一百發散裝子彈。在戰鬥中,步兵打光了全部彈匣裡的子彈後,需要重新爲彈匣裝彈,然後才能再次投入戰鬥。即便使用專門的裝彈器。裝滿一個二十發彈匣也需要十多秒,而在戰場上往往沒有這麼多時間。如果使用C-06,步兵可以攜帶六個三十發裝的滿裝彈匣,齊備彈藥達到了一百八十發,整整增加了一百發。這就意味着,在戰鬥的時候,步兵不再需要過多的考慮爲空彈匣裝彈。事實上。如果不考慮彈匣的採購成本,甚至可以讓步兵不再攜帶散裝子彈。把彈匣的攜帶數量增加到八個。

顯然,沒有任何一名士兵願意在彈雨紛飛的戰場上往空彈匣裡裝子彈。

僅此一點,就讓C-06大受歡迎,而S-01與F-01受彈藥重量限制,根本不可能讓士兵全部攜帶滿裝彈匣。

在可維護性測試中,C-06的表現就差強人意了。

因爲此前主要面向民用市場,而且主要做爲射擊比賽用槍。C-06設計得極爲精密,所以需要精心維護,更需要定時保養。更要命的是,C-06在正常維護的時候,需要用三種不同的工具才能進行不完全拆解,而進行全面保養、也就是完全拆解的話,需要用到七種不同的工具。

顯然,這在民用領域沒有多大的問題,愛槍的人不會在於花多少時間來保養槍支。

問題是,在軍隊裡。這就行不通了。

要知道,大部分軍人的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而且在戰場上也沒有多少時間讓步兵去維護手裡的步槍。

德軍的突擊步槍廣受歡迎,與其簡單的維護保養有很大的關係。

說白了,如果軍人無法有效維護保養手裡的步槍,那麼再好的步槍也只是擺設。

在這項測試中,借鑑了德制突擊步槍的F-01大獲全勝,而以現有自動步槍爲基礎開發的S-01的表現也比C-06好得多。

環境適應測試。說白了就是可靠性測試。

在這項測試中,C06譭譽參半。在槍械壽命測試中,C-06的表現非常突出。其整槍壽命達到了十五萬發,而槍管壽命也達到了一萬五千發。在故障率測試中。C-06的表現也非常突出,其平均故障率高達五千發,比S-01與F-01都高出了一大截。可惜的是,在複雜環境測試中,C-06的表現就不那麼突出了。在槍管進水、進沙等情況下,C-06都無法正常射擊,而另外兩種步槍都能正常涉及。在浸水之後,C-06需要做乾燥處理才能使用,而另外兩種步槍都無須做任何處理就能使用。

所幸的是,C-06頂住了最後的測試。

這就是,在環境溫度測試中,C-06能在零下四十攝氏度到零上五十攝氏度之間正常使用,而且精度變化非常小。

相比之下,S-01與F-01也能正常使用,只是內外彈道的變化過與明顯。

五項測試結束之後,C-06的得分最高。參與測試的軍人給出了一致的結論,不過都明確提到,C-06得在可維護性與環境適應能力上做出大幅度改進,纔算得上是一支真正出色的步槍。

由軍人給出的測評結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

這就是,在三種參與測評的槍支中,C-06是唯一已經量產的步槍,而且在民用市場上廣受好評。此外,與之配套的五點五毫米槍彈也早已開始量產,民用市場上有着十分巨大的保有量。

這些因素綜合到一起,C-06最終獲得了軍方的青睞。

只是,在大規模採購之前,軍方仍然對這種小口徑步槍持懷疑態度,因此決定先採購一批提供給特種部隊,在經過特種部隊試用,特別是進行實戰使用之後,再決定是否裝備其他部隊。RQ

第177章 新局面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3章 將計就計第65章 生存競賽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451章 登陸前第25章 再接再厲第50章 我行我素第89章 借刀殺人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56章 利令智昏第214章 革命第45章 厚積薄發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437章 快節奏第497章 苦戰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12章 危機浮現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622章 價值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2章 迫敵決戰第47章 風波不歇第91章 棟樑之才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54章 叔侄情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50章 拷問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607章 放權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71章 振作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12章 找事做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8章 大東溝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43章 農場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395章 爭取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70章 圈套第62章 搭檔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69章 恩仇第97章 將錯就錯第134章 首敗第214章 革命第612章 決裂第44章 萬不得已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94章 航空力量第28章 主力決戰第524章 能源第92章 信心第70章 目標出現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8章 逃跑
第177章 新局面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23章 將計就計第65章 生存競賽第54章 責任與機會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451章 登陸前第25章 再接再厲第50章 我行我素第89章 借刀殺人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66章 做賊心虛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56章 利令智昏第214章 革命第45章 厚積薄發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437章 快節奏第497章 苦戰第230章 進軍印度洋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12章 危機浮現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622章 價值第291章 將錯就錯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189章 蘿蔔與坑第618章 短暫的繁榮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2章 迫敵決戰第47章 風波不歇第91章 棟樑之才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54章 叔侄情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308章 好景不長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50章 拷問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607章 放權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34章 厲害關係第280章 水下艦隊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171章 振作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112章 找事做第373章 決戰在即第38章 大東溝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43章 農場第113章 轟炸機貿易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173章 極限攻擊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395章 爭取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274章 取捨兩難第70章 圈套第62章 搭檔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69章 恩仇第97章 將錯就錯第134章 首敗第214章 革命第612章 決裂第44章 萬不得已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78章 參謀的戰爭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94章 航空力量第28章 主力決戰第524章 能源第92章 信心第70章 目標出現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18章 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