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混血兒

爲了照顧那名長期坐辦公室的情報官員,直升機降落到了叢林裡的一處開闊地上。

當然,這裡極爲偏僻,離墨西哥邊境大概有一百公里,而到危地馬拉城則有差不多一百五十公里,最近的村鎮在差不多二十公里之外,而附近十公里範圍內的村莊,在三年前就被政府軍徹底拔除了。

正是因爲偏僻,所以反政府游擊隊才藏在這裡。

事實上,也正是因爲這附近就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所以危地馬拉政府軍纔沒有圍剿在這裡活動的游擊隊。

說白了,游擊隊只要不離開這片無人區,就不會受政府軍關注。

直升機飛走後,五人組成的小分隊離開了開闊地,在唐宏光的率領下進入叢林,而刁德勳負責在前面開路。

唐宏光沒有給兩位新手安排太重的任務,只是讓他們保護好謝潤生。

天亮的時候,李承志與羅秀生都改變了對謝潤生那先入爲主的看法,即這位情報官員絕對不是長期坐辦公室的那種官僚。要知道,在天亮之前,他們在叢林裡行進了十多公里,謝潤生沒有拉下半步。

當然,走了一夜,五個人都需要稍事休息,而且得吃點東西補充消耗掉的體力。

“我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也是軍人,不過不是陸戰隊,是空降兵。”謝潤生早就發現,李承志與羅秀生一路上都在暗中議論他,因此在停下來吃東西的時候,謝潤生採取了主動。“當時,我跟你們一樣年輕,參加了攻打聖迭戈與古巴的作戰行動,還在古巴獲得了優異戰鬥勳章。可惜的是,因爲在古巴作戰受傷,沒有能夠趕上攻打美國東海岸地區的作戰行動,而且是在養傷的時候迎來了大戰結束的那一天。”

這下。李承志與羅秀生再也不會小看謝潤生了。

要知道,在大戰期間,空降兵所表現出來的強悍戰鬥力遠在陸戰隊之上,是三軍中最強悍的步兵。

“戰爭結束後,我還當了五年的教官,然後才加入了軍事情報局。”

“這麼說,你應該是軍官,那你爲什麼放棄軍隊裡的大好前程。去了軍事情報局呢?”

謝潤生笑了笑,沒有回答羅秀生的問題。

羅秀生還想追問,李承志踢了他一下,讓他閉上了嘴。謝潤生不肯回答,顯然有難以說出口的原因。

在短暫休息之後,小分隊繼續上路。

這次,唐宏光親自到前方開路,而刁德勳則留在後面斷後,李承志與羅秀生依然負責保護謝潤生。

羅秀生故意加快了步伐,還讓李承志跟了上去。

因爲刁德勳在隊伍的最後面。所以謝潤生沒有跟得太緊,跟兩爲狙擊手拉開了大約十米的距離。

“你注意到沒有?”

“注意到什麼?”

羅秀生咧了下嘴。說道:“那個情報官員,看起來不大像中國人,肯定是混血兒,說不定這就是他離開部隊的原因。”

李承志愣了一下,隨即笑着搖了搖頭。“你想得太多了。”

“不是我想得多,你也應該聽說過。在大戰結束之後,軍隊搞了一次清洗。很多有外國血統的軍人都被強制退役,特別是軍官。這些人中,就有一部分被軍事情報局吸納。成了情報官員。”

“不管怎麼說,他跟我們一樣,也是中國人,是我們的同胞,對吧?”

羅秀生點了點頭,沒有反駁李承志的觀點。

當然,並非所有人都把具有外國血統的公民看成是中國人,至少不會把他們當成是血濃於水的同胞。

事實上,中華民主共和國建立以來,外來移民就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問題。

別忘了,中華民主共和國的創建者,主要就是依據海外的僑民,馮承乾、吳鐵生、劉伯恩、劉亞光等第一批領導者,無一例外的都是海外僑民,而馮承乾甚至是在海外出生與成長的華裔。

顯然,這直接決定了,中國政府在對待海外移民的時候比較寬容。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中國接納了一百五十萬移民,主要是德意志人、意大利人、猶太人、斯拉夫人與黑人。來自德意志的,大部分是到中國尋求更好機會的工程師、科學家與企業家。意大利人則主要來自西西里島,而且大部分都是貧民,即爲了逃避家族仇殺而不得不背井離鄉。猶太人主要來自法國,即法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認爲那些掌握着大量社會財富,牟取戰爭暴利的猶太人是法國戰敗的罪魁禍首,拋起了反猶浪潮,結果上百萬猶太人不得不逃離法國,有二十多萬來到中國,並且在中國定居生活。斯拉夫人則主要來自巴爾幹半島地區,特別是塞爾維亞地區,也以戰爭難民爲主,很多斯拉夫人在逃到中國時,幾乎是衣不避體。黑人主要來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移交給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法國殖民地,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獲得了人身自由的奴隸,而他們來到中國,無非是想混口飯吃。

可以說,這是自唐代之後,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

只不過,這個“最”很快就被刷新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中華民主共和國迎來了建國之後的第二個移民浪潮,而且一直持續到大戰結束。

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五零年之間,中國增加了差不多五百萬移民。

當然,大部分移民都是在戰爭期間來到中國的。

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來自俄羅斯的戰爭難民,特別是從遠東地區與西伯利亞地區涌入中國的難民。

此外,來自其他戰敗國的移民也不少。

比如,法國在戰敗之後,中國就收容了大約七十萬遭受迫害的猶太人,甚至專門爲這些猶太人開闢了保留區。

又比如,日本在戰敗之後,至少有一百五十萬人通過各種方式移民中國。

有趣的是,在日本移民中,大部分都是女性,而且最主要的移民方式就是嫁給中國軍人當老婆,以此獲得中國國籍。

大量涌入的移民,即帶來了好處,也產生了很多社會問題。

雖然在大戰結束之後,中國政府加強了對移民的管制,而且提高了移民標準,還出臺政策限制移民的基本權力,比如所有移民必須在中國定居與工作七年,才能獲得在中國永久定居的資格,而在此之後還要繼續工作七年,即有十四年的完整納稅記錄之後,纔有資格成爲中國公民,也就是獲得選舉權。但是這些政策,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移民造成的問題,甚至沒有使移民到來的速度降低。

一九六零年,中國政府的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表明,移民與移民後裔,在中國人口總量中所佔比例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一點四,如果把移民與移民後裔看成一個民族,那麼其規模僅次於漢族與壯族。

顯然,在一些保守的中國人看來,移民已經對中國的民族結構構成了威脅。

要知道,在中華民主共和國成立的時候,漢族在人口總量中所佔比重超過了百分之九十七,而到一九六零年的時候,已經將到了百分之九十一。雖然漢族依然是主體民族,而且很多少數民族很難與漢族劃清界線,在官方承認的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中,絕大部分都沒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因此在很大的程度上與漢族是沒有差別的。但是衆多的海外移民,已經對漢族的主體地位構成了威脅。

當然,在一九六零年,這中擔憂顯然是杞人憂天。

要知道,即便再過一個世紀,漢族也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在人口總量中所佔比例依然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問題是,外來移民確實在爭奪原本屬於本土居民的勞動機會。

來自歐洲的移民在高技術領域擁有很大的發言權,猶太人則在金融、貿易等領域獲得了充足的發展空間,而黑人更願意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而且對薪酬的要求更低,讓很多本土勞動者丟掉了飯碗。

顯然,這不可避免的引發了排外情緒。

在一九五二年,國民議會就通過了《移民法》,大幅度提高了移民門檻,並且對移民的政治權利做了嚴格限制。

當然,既然有排外,也就有與之對立的社會力量。

這一點,在國民議會內體現得極爲明確。

一九五四年,國民議會通過了《移民法》第一修正案,對該法案中幾條不合理的條款做了修改,承認了外來移民在中國獲得勞動機會的合法性,並且首次明確了保護外來移民勞動權力、勞動所得的必要性。

從根本上講,中國需要移民,而不是排擠移民。

原因很簡單,中國的人口數量不算多。

一九六零年,中國的人口總量爲四點七億,而以中國的國土面積,以及迅猛發展的社會生產力,即便人口增加百分之五十,也未必充足。要知道,中國在大戰之後,收回了被沙俄侵吞的領土,平定了外蒙古地區的叛亂,還獲得了琉球羣島、馬里亞納羣島、所羅門羣島與新喀里多尼亞等多處地區的委任統治權,國土面積超過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爲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更重要的是,移民確確實實的爲中國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第100章 堅持第39章 義無返顧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75章 臨時搭檔第107章 妥協第206章 閃擊戰第93章 各有千秋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6章 利令智昏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82章 親自上陣第577章 信號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43章 拖累第85章 嘎然而止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70章 報道第117章 算計第254章 下一步第143章 農場第216章 根源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8章 三權第599章 談判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6章 整裝待發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32章 時機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71章 恐慌第45章 特立獨行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5章 熱身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87章 絕地反擊第73章 戰機第431章 冒險第10章 利益同盟第57章 開戰第98章 伏擊圈第312章 撤軍第10章 無妄之災第524章 能源第176章 重頭戲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96章 關鍵一戰第53章 倒計時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06章 鬼鎮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127章 不支第27章 冷眼旁觀第613章 反差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592章 佔領軍第75章 出發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86章 預警機第77章 創造機會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5章 熱身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539章 硬碰硬第48章 獵人與獵物
第100章 堅持第39章 義無返顧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75章 臨時搭檔第107章 妥協第206章 閃擊戰第93章 各有千秋第507章 空中突擊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56章 利令智昏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82章 親自上陣第577章 信號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43章 拖累第85章 嘎然而止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170章 報道第117章 算計第254章 下一步第143章 農場第216章 根源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8章 三權第599章 談判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6章 整裝待發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32章 時機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71章 恐慌第45章 特立獨行第225章 恰到好處第15章 熱身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87章 絕地反擊第73章 戰機第431章 冒險第10章 利益同盟第57章 開戰第98章 伏擊圈第312章 撤軍第10章 無妄之災第524章 能源第176章 重頭戲第80章 多此一舉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96章 關鍵一戰第53章 倒計時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06章 鬼鎮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42章 低調行事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127章 不支第27章 冷眼旁觀第613章 反差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79章 將計就計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592章 佔領軍第75章 出發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486章 預警機第77章 創造機會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15章 熱身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539章 硬碰硬第48章 獵人與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