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

攻佔瓦胡島之後,中國軍隊沒有駐足不前。

接下來,中國軍隊又攻打了毛伊島與考愛島,但是沒有攻打夏威夷島,直到一九四六年中期,夏威夷島上的美軍才主動投降。

當然,攻打其他島嶼,花了一些時間。

事實上,顧祝同並不贊成攻打毛伊島與考愛島,畢竟瓦胡島已經足夠大了,可以部署數十萬部隊,美軍修建的六座機場能夠部署上千架作戰飛機,而珍珠港則完全能夠容下整個第三艦隊。

只是,海軍司令部的參謀,或者說馮承乾認爲有這個必要。

主要就是,瓦胡島離中國軍隊佔領的其他島嶼太遠了,難以相互掩護,也就有必要攻佔另外一座島嶼。

最理想的選擇,就是攻佔毛伊島。

別忘了,在攻打瓦胡島之前,中國艦隊已經轟炸了毛伊島,因此攻打毛伊島的難度並不大。此外,毛伊島上的美軍損失慘重,士氣與鬥志都極爲低落,也就不可能積極應付登陸的中國軍隊。

只是,毛伊島在瓦胡島東面。

也就是說,即便佔領了毛伊島,也無法與羣島西部的島嶼連接起來,至少需要在瓦胡島西面攻佔一座島嶼。

相對而言,尼華島是更好的選擇。

只是,尼華島太小了,對接下來的作戰行動沒有太大的幫助。

這樣一來,海軍司令部就選擇了考愛島。

攻打毛伊島沒有遇到多大的麻煩,直花了四天。陸戰隊就迫使守衛毛伊島的軍隊放下了武器。

在考愛島,戰鬥打得就沒有這麼順利了。

大規模地面戰鬥持續了十二天,隨後殘存的美軍又堅持了半個多月,直到九月中旬。最後一股美軍才被殲滅。

在這座島嶼上,中國陸戰隊付出了兩千多名官兵陣亡的慘重代價。

要知道,這是一九四五年裡,中國陸戰隊在島嶼登陸作戰中損失最慘重的一次,也是太平洋上最後一次大規模島嶼爭奪戰。

此戰之後,美軍徹底的退出了太平洋。

準確的說,是美軍撤退到了本土西海岸地區,再也沒有能力深入太平洋了。

只是。中國軍隊依然在前進。

當然,不是向東推進,而是向南挺進。

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國海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掃蕩太平洋上殘存的美軍,而主要就是在夏威夷羣島南面的羣島上。

當然,這只是掃蕩性質的作戰行動。

除了在極個別的島嶼上遇到了頑強抵抗之外,絕大部分戰鬥都是以美軍主動投降的方式宣告結束。

只是,被美軍控制的島嶼實在是太多了。

要知道。在攻佔夏威夷羣島的時候,中國軍隊只把戰線推進到了馬紹爾羣島、吉爾伯特羣島、圖瓦盧羣島與斐濟羣島一線,再往西,就是由美軍控制的島嶼了。因此美軍的實際控制區域大約相當於太平洋的三分之二。

更重要的是,在中國軍隊實際控制線以東。島嶼分佈的極爲稀疏。

顯然,這也是最大的問題。

要知道。中國海軍最爲欠缺的就是運輸力量,即後勤保障是中國海軍最大的確信,而向東推進,考驗的就是中國海軍的保障能力。

可以說,如果美軍能夠頑強一點,中國海軍肯定會遇到大麻煩。

別的不說,把一個陸戰師送到一萬多公里的地方作戰,爲其提供後勤保障的人員就超過了全師總兵力。

相對而言,人員還是次要問題。

不管怎麼說,中國不缺乏人力資源,中國軍隊也從不缺少官兵。

最大的問題,還是運輸力量。

直到一九四五年底,中國海軍擁有的運輸船隻還不到五千艘,而且其中只有大約兩千艘是遠洋貨輪。

顯然,這支運輸力量太單薄了。

要知道,當時美軍的運輸船隻超過了一萬艘,其中僅按照標準模板建造的萬噸級貨輪就超過了六千艘。

按照中國海軍的估計,要向跨過太平洋攻打美國本土,即便以夏威夷羣島爲跳板,也至少需要一萬艘運輸船,而且其中至少得有一半是具備跨大洋航行的遠航貨輪,且運載量不能低於一萬噸。

這是個什麼概念?

即便中國海軍停止所有戰艦的建造工作,全力建造運輸船,而且建造效率達到美軍建造萬噸輪的水準,也要花上兩年才能建造出足夠多的運輸船隻。

這一點,在中國海軍掃蕩中太平洋與南太平洋的時候就暴露了出來。

要知道,這場掃蕩戰,一直持續到一九四六年中期,最後一座由美軍控制的島嶼才被中國軍隊佔領。

所幸的是,到一九四五年底,運輸力量不足的問題已經有所解決。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中德意三國就佔領英國的問題達成了最後的協議,中國放棄了在英國的佔領區,但是獲得了兩樣東西。一是與德意分享斯卡帕灣的駐紮權、與意大利分享朴茨茅斯港、以及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分享英國南部地區的空軍基地。當然,中國不是正式派兵駐紮在這些地方,而是安排勤務人員,從而在必要的時候,能讓中國艦隊與航空兵能夠依靠這些基地作戰。二是獲得了英國剩下的所有非軍用船隻,即所有在英國港口內、屬於英國的運輸船都將交付給中國海軍,而英國皇家海軍殘餘的戰艦、包括那些沒有建成的,將由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瓜分。

這下,中國海軍獲得了近千艘萬噸級運輸船。

要知道,這可是一筆無價之寶。

有趣的是,這些運輸船,幾乎都是由美國建造的,而且是在戰爭期間以無償援助的方式交付給了英國。

英國戰敗之前,或者說是同盟國集團接受英國投降,就是要英國當局封鎖所有港口,禁止一切艦船出海,然後在正式投降之後,把這些艦船全部移交給同盟國集團,而同盟國集團將以此抵償部分戰爭賠款。

英國人沒有選擇,只能照做。

當時,美軍收到消息的時候,英國人已經開始行動。在最後關頭,美軍只來得及把派遣到皇家海軍本土艦隊裡的幾艘大型戰艦撤走,其他滯留在英國的艦船全部被扣留,最後都移交給了同盟國集團。

也就是說,當時英國移交給中國的運輸船隻中,有一部分屬於美國所有。

顯然,很多美國人都沒想到,他們花大力氣建造的萬噸輪會落到中國軍隊手裡,而且成爲中國軍隊攻打美國本土的主要力量。

要知道,美國建造的萬噸輪,也就是“自由輪”與“勝利輪”是大戰期間性能最好的遠洋貨輪。

事實上,直到大戰結束,中國海軍也沒能建造出能與之媲美的遠洋貨輪。

準確的說,是沒有達到那麼大的建造規模。

早在一九四一年,美國就開始建造第一批“自由輪”與“勝利輪”,雖然隨後進行過多次改進,但是基本設計一直沒有變。正是如此,“自由輪”與“勝利輪”的建造工作很快就形成了產線化。在一九四四年底,美國有近三十家造船廠參與了建造工作,“自由輪”的平均船臺週期不到半個月,“勝利輪”也只有半個月出頭,而舾裝週期更短,總體建造週期在一個月以內。

顯然,這是非常驚人的建造能力。

在巔峰時期,美國每個月能建造差不多三百五十艘“自由輪”與“萬噸輪”。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這兩種貨輪的建造總量超過了一萬艘,而且到最後還有大約三千艘在航。

如果以標準排水量爲準,這兩種貨輪的總排水量超過了大戰期間全世界建造的其他所有艦船的總和!

關鍵是,在保持如此大的建造規模的前提下,這兩種貨輪的性能還非常突出。

要知道,“自由輪”與“勝利輪”都是標準的快速貨輪,在執行跨大西洋運輸任務的時候能夠全程以二十節的速度航行,且不需要中途停留加油。即便在執行跨太平洋的運輸任務時,也能全程保持十四節的航行速度。

要到一九四六年,中國才建造出了性能相當的快速貨輪。

在不得不佩服美國強大的工業實力的時候,也必須承認,這也是逼出來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美英在大西洋航線上的損失太慘重了,如果美國不花大力氣建造運輸船隻的話,英國在一九四三年就會戰敗。也正是如此,戰後很多人都認爲,打敗美國的不是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而是英國。要知道,如果把建造萬噸輪的力量花一半去建造快速艦隊航母等戰艦,美國就不會輸掉這場戰爭。

當然,這也僅僅是戰後的評價。

同樣的,這也等於提高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這場戰爭中的重要性,特別是那些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沒的德軍潛艇。

說白了,如果沒有德軍的破交作戰,美國也沒有必要大量建造運輸船隻。

這樣一來,美軍建造的將是足以扭轉太平洋戰局的戰艦。

當然,如果英國在一九四三年戰敗,美國同樣也沒有多大的可能打贏這場戰爭,最多隻能迫使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坐下來談判。也許,這算不上好事,因爲這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不可避免。

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03章 激戰第2章 大國角力第486章 預警機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53章 跑步前進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0章 利益同盟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30章 開打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84章 捷徑第71章 下基層第106章 鬼鎮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章 職業士兵第285章 目的第7章 矛盾根源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63章 參謀長第77章 伏擊第8章 人間地獄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5章 八國侵俄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66章 主考官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458章 激戰第70章 戰火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64章 關鍵情報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7章 重工業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50章 拷問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75章 好消息第122章 投降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75章 夜戰第434章 攻擊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600章 馬歇爾第7章 軍事行動第79章 偷襲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385章 掉隊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70章 報道第405章 犧牲第175章 好消息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9章 帝國軍人第458章 激戰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57章 僱傭兵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8章 叔侄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604章 援助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7章 重工業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40章 列強幹涉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11章 突防第422章 進攻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章 當務之急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95章 偶然遭遇
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03章 激戰第2章 大國角力第486章 預警機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53章 跑步前進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10章 利益同盟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30章 開打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484章 捷徑第71章 下基層第106章 鬼鎮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章 職業士兵第285章 目的第7章 矛盾根源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182章 傳統戰術第263章 參謀長第77章 伏擊第8章 人間地獄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5章 八國侵俄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66章 主考官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130章 戰場外的任務第458章 激戰第70章 戰火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64章 關鍵情報第493章 變幻莫測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7章 重工業第222章 再攀新高峰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74章 機不可失第150章 拷問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175章 好消息第122章 投降第423章 沒有目標第19章 送上門來第59章 深謀遠慮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75章 夜戰第434章 攻擊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600章 馬歇爾第7章 軍事行動第79章 偷襲第110章 敵明我暗第385章 掉隊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45章 厚積薄發第170章 報道第405章 犧牲第175章 好消息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59章 帝國軍人第458章 激戰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157章 僱傭兵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8章 叔侄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604章 援助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7章 重工業第241章 奮起直追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40章 列強幹涉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11章 突防第422章 進攻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80章 相互算計第1章 當務之急第333章 結局已定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95章 偶然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