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主動與被動

兩點半,特混艦隊轉向到二百三十度,向西南航行,航速依然是十二節。

這是馮承乾在衡量了整個戰局,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

雖然〖日〗本聯合艦隊在天黑後就全速向西航行的可能行微乎其微,以當時的情況,馮承乾甚至可以直接否決掉,因爲〖日〗本海軍的十艘主力艦都沒有夜戰能力,而〖中〗國海軍的六艘主力艦都有夜戰經歷,但是再小

的可能都不能排除,特別是在〖日〗本海軍認爲吃定了〖中〗國海軍的情況下,絕對不能排除聯合艦隊採取冒險戰術的可能性。如此一來,馮承乾首先就得考慮避免在天亮前與聯合艦隊遭遇。

如果繼續向西航行,就得把航速提高到十六節以上。

這下,問題出來了。

在凌晨兩點,特混艦隊離江蘇海岸線也就不到兩百公里。如果以十六節的速度航行五個多小時,那麼到天亮的時候,艦隊就進入了危險的近海海域,包括航母在內的七艘大型戰艦的航行與機動都將受到限制。

別忘了,在黃海西部,是黃河、淮河等多條河流沖積數百萬年形成的淺灘。

顯然,繼續向西航行,沒有多少好處。

此外,馮承乾還得考慮另外一種可能性。這就是,如果〖日〗本聯合艦隊沒有在天黑後,而是在十一日凌晨,收到了間諜船的電報之後再加速追擊,那麼特混艦隊加速西行,到天亮的時候,與〖日〗本聯合艦隊的距離將超過兩百公里。當然,還有第三種可能,即〖日〗本聯合艦隊根本沒有追過來,而是留在大隅海峽附近,其主要任務不是與特混艦隊決戰,而是阻止特混艦隊靠近朝鮮半島,那麼特混艦隊加速西行,到天亮的時候,與〖日〗本聯合艦隊的距離將超過八百、甚至一千公里。

顯然,後者超過了艦載戰鬥機的作戰半徑。

至於前者,也會限制艦載戰鬥機的作戰能力。

馮承乾非常清楚,與〖日〗本聯合艦隊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是取勝的關鍵。

這個“適當”就是一百十五公里到兩百公里之間。在這個距離上,特混艦隊可以非常輕易的擺脫聯合艦隊,並且使艦載戰鬥機的作戰效能達到最高,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出航空兵的優勢。

爲此,艦隊要麼南下,要麼北上。

馮承乾沒有選擇北上,原因有兩個。一是北面是山東半島,而且深入黃海,對艦隊的機動範圍有很大的限制。二是〖日〗本聯合艦隊的作戰目的還不明確,如果其主要任務是擊敗特混艦隊奪取制海權,並且沒有獲得可靠情報,那麼〖日〗本聯合艦隊就很有可能殺向膠州灣,逼迫特混艦隊決戰,因此北上有可能與聯合艦隊遭遇。

南下,正好能夠避開這個問題。

此外,轉爲向西南航行,除了能夠避免在夜間與聯合艦隊遭遇,還有一個好處,這就是在天亮之前,特混艦隊就能向東航行,然後出動第一波偵察機,爭取在十一日白天找到聯合艦隊。

當然,必須把握好轉向時機,以及派遣偵察機的時間。

雖然馮承乾算不上是貨真價實的海軍軍人,至少他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前,對海軍就是一知半解,而在來到這個時代之後,他對海軍的瞭解也不夠深入,但是在這個時期,恐怕沒有人比馮承乾更清楚海軍航空作戰戰術。

在以航母爲核心的航空作戰中,先敵發現與先敵進攻尤爲重要。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在隱蔽自身的前提下,盡最大的努力找到敵人,然後在敵人之前發動進攻。

可以說,航母把海軍的進攻傳統發揮到了極限。

正是如此,在考慮避免與聯合艦隊在夜間遭遇的同時,馮承乾必須想到十一日白天的作戰行動。

顯然,先向西南、再轉爲每東航行是最佳選擇。

五個小時後,天色放亮,第一批偵察機陸續升空。

這次,馮承乾除了讓十架“福克”式戰鬥機執行偵察任務之外,還派出了八架“海鷗”式攻擊機,只留下了十六架“海鷗”。因爲已經有非常確切的消息,〖日〗本海軍的“鳳翔”號沒有離開〖日〗本內海,所以在考慮打擊〖日〗本聯合艦隊的時候,馮承乾暫時不用考慮爲攻擊機提供掩護。

說白了,〖日〗本聯合艦隊上空根本沒有負責防空的戰鬥機。

即便〖日〗本聯合艦隊留在本土附近,受陸海軍指揮體系、以及通信條件限制,〖日〗本也不大可能動用部署在陸地上的戰鬥機爲聯合艦隊提供防空掩護。更何況,〖日〗本海軍根本就沒有防空意識。

如此一來,自然沒有必要安排戰鬥機掩護轟炸機。

也許,婁十六架“海嗚。組成的攻擊羣無法擊沉、其至難以重創幾艘主力艦,可是肯定能夠收到巨大的效果。別的不說,如果能夠炸傷一艘聯合艦隊的主力艦,就能對〖日〗本海軍的士氣與信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讓聯合艦隊變得畏首畏尾,甚至懼怕來自空中的威脅而返回海軍基地。

一支不敢出港作戰的艦隊,對掌握制海權沒有任何貢獻。

當然,如果能夠重創、或者是擊沉幾艘聯合艦隊的主力艦,那就再好不過了。

顯然,馮承乾壓根就沒有想過與聯合艦隊決戰。他的任務目的,就是讓聯合艦隊遠離朝鮮半島,從而讓〖日〗本喪失制海權。也許〖日〗本海軍很快就會醒悟過來,安排“鳳翔”號搭載戰鬥機爲聯合艦隊提供防空掩護,可是在嚐到苦頭之前,〖日〗本海軍根本不會有這樣的認識,而在嚐到苦頭之後,也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回過神來。也許,那就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而朝鮮的日軍得不到海軍支持,根本堅持不了幾個月。

馮承乾有着極爲明確的作戰目的,聯合艦隊司令官呢?

此時的聯合艦隊司令是末次信正中將。

自岡田啓介大將之後,聯合艦隊的五任司令官都是中將。這種軍銜上的變化,體現出了〖日〗本海軍地位的變化。嚴格說來,自吉鬆茂太郎大將之後,〖日〗本海軍的地位就在下降,而岡田啓介、以及之前的鈴木貫太郎、山屋他人、山下源太郎等聯合艦隊司令官,實際上都是吉鬆茂太郎一個時代的人。〖日〗本海軍地位降低,與大戰後的國際環境有關,即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已經霸佔着朝鮮的〖日〗本更需要一支強大的陸軍,不然〖日〗本將很難在亞洲大陸上站穩腳跟。

末次信正中將,在〖日〗本海軍中並不出名,能力也很一般,根本無法與那些創造了黃海海戰與對馬海戰輝煌戰績的前輩相提並論。可以說,如果末次信正的纔能有伊東估亨、東鄉平八郎的一半,他就能成爲一代名將。

可惜的是,末次信正並不是一代名將。

接到命令,着手調動聯合艦隊的時候,末次信正就連續犯了幾個錯誤,比如首先讓駐紮在長崎的西南艦隊出發,在得知〖中〗國艦隊很有可能採取積極主動的戰術行動後,又趕緊命令西南分艦隊留在大隅海峽附近,等待從佐世堡與神戶出發的艦隊。這一急一緩,讓〖日〗本海軍錯過了取勝良機。

在〖日〗本海軍的編制裡,聯合艦隊只是一個“頭銜”和平時期只設司令部。

也就是說,聯合艦隊並不是一支長期存在的艦隊,而是在戰爭時期,由各支地方艦隊拼湊而來。

在一九二零年之前,〖日〗本海軍的主力爲北方艦隊。

原因很簡單,在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日〗本一直把同樣在遠東地區積極擴張的美國當成了頭號潛在對手。雖然在大戰期間,〖日〗本倒向英國,還差點成了英國的幫兇,但是〖日〗本同樣沒有放鬆對美國的警惕。

直到一九一八年,隨着〖中〗國海軍成立,〖日〗本才把〖中〗國當成頭號假想敵。

經過兩年調整,到一九二零年,〖日〗本海軍已經把重點轉到西南,因此西南分艦隊成爲〖日〗本海軍中規模最大的一支艦隊。

和平時期,西南分艦隊隨時都有六艘主力艦。

到一九三零年,在〖中〗國海軍的六艘大型戰艦完成了現代化改造之後,〖日〗本海軍更是把兩艘“長門”級快速戰列艦與正在進行改造的四艘“金剛”級快速戰列艦部署到長崎,編在西南分艦隊裡面。

也就是說,當時率先出發的西南分艦隊裡,就有六艘主力艦,而且全是快速主力艦。

此外,兩艘“長門”級戰列艦是〖日〗本海軍第一種配備十棄英寸主炮的主力艦,在火力上超過了“拜仁”級。

可以說,僅西南分艦隊就能對抗〖中〗國海軍。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西南分艦隊在三月五日進入黃海,然後殺向膠州灣,兩天後就能找到在膠州灣南面待命的特混艦隊。也許,西南分艦隊無法一舉消滅特混艦隊,但是肯定能重創特混艦隊。這樣一來,等到聯合艦隊趕到的時候,特混艦隊已經喪失了戰鬥力,而〖日〗本海軍將輕而易舉的奪得制海權。

可惜的是,畏首畏尾的末次信正錯過了這個絕佳時機。

當然,〖日〗本內閣在三月五日還沒有做出戰爭決定,因此就算末次信正有雄才偉略,也沒有施展空間。

由此可見,在戰鬥打響之前,〖日〗本處在戰略被動的位置上。!。

第46章 聯軍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6章 慢半拍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叢林求生第214章 革命第379章 戰列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206章 閃擊戰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37章 看熱鬧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509章 守將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24章 末途絕路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90章 收手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75章 好消息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599章 談判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505章 代價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4章 備戰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181章 替身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84章 大禍臨頭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45章 特立獨行第581章 印象第366章 雞肋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章 政治體制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41章 如釋重負第228章 新戰場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214章 革命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26章 熱身活動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38章 進攻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37章 出發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59章 反擊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4章 政治體制第366章 雞肋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108章 備戰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378章 覺悟第101章 遠戰第167章 前奏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95章 偶然遭遇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81章 遭遇戰第10章 無妄之災第29章 驟起波瀾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77章 伏擊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78章 新任務第181章 替身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83章 神勇戰艦
第46章 聯軍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6章 慢半拍第34章 戰爭之門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36章 叢林求生第214章 革命第379章 戰列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206章 閃擊戰第141章 秘密行動第37章 看熱鬧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18章 順手擒來第509章 守將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24章 末途絕路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90章 收手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75章 好消息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599章 談判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505章 代價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4章 備戰第346章 無理要求第181章 替身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84章 大禍臨頭第132章 優中選優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45章 特立獨行第581章 印象第366章 雞肋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章 政治體制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41章 如釋重負第228章 新戰場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214章 革命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26章 熱身活動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38章 進攻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37章 出發第220章 致命缺陷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59章 反擊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4章 政治體制第366章 雞肋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108章 備戰第345章 下一個目標第155章 走投無路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378章 覺悟第101章 遠戰第167章 前奏第234章 強大的外表第510章 左右爲難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361章 強行出征第95章 偶然遭遇第326章 炮擊戰術第81章 遭遇戰第10章 無妄之災第29章 驟起波瀾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77章 伏擊第269章 經典之戰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78章 新任務第181章 替身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83章 神勇戰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