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各打各的

德俄開展,無疑對中國瞧響了警鐘。

雖然按照馮承乾與德皇達成的協議,在擊敗曰本之前,中國不需要想紅俄宣戰,也就不需要與紅俄作戰,加上法國迅速戰敗,德意志第二帝國並沒有兩線作戰,所以在德俄相互宣戰之後,中國並沒有向紅俄宣戰,但是誰都知道,如果德俄戰爭僵持下去,中國肯定得兌現承諾。如此一來,就得儘快戰勝曰本,不然到時候中國就得兩線作戰,也就無法保證迅速戰勝曰本了。

八月三十一日,馮承乾離開北京,返回青島海軍司令。

在他離開這段時間,中國海軍調整了編制,特混艦隊該組爲西太平洋艦隊,而之前留駐海南島的艦隊組建爲南海艦隊。此外,還仿照美國海軍的方法,組建了以航母爲核心的航母戰鬥羣。嚴格說來,航母戰鬥羣纔是基本建制單位,每一支航母戰鬥羣都有固定的指揮官與指揮體系。只是在作戰的時候,會根據實際情況,由多支航母戰鬥羣組成艦隊,並且由各艦隊司令部根據情況增派或者抽調戰艦。在作戰行動中,艦隊司令部是策劃與指揮海戰的基本單位。

通過這一系列改革,海軍司令部的負擔大大減輕,艦隊的作戰效率也有所提高。

說得簡單一點,以航母戰鬥羣爲基本組成單位的艦隊不再固定配屬在某一地區,也不固定由某一個艦隊司令部指揮,而是由海軍司令部根據實際情況,在作戰的時候再分配給戰區所在的艦隊司令部。

顯然,這種編制與指揮體系更加靈活。

在此期間,中國海軍還發起了“海峽行動”,即派遣艦隊前往朝鮮海峽,阻止曰本向朝鮮出並。

只是,這次行動並不順利。

六月底,曰本陸軍發動了攻打朝鮮的作戰行動。雖然聯合艦隊遭到重創,但是僥倖逃脫的航空戰隊在登陸作戰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日軍在六月二十九日登陸釜山,到七月四日就佔領了整個釜山地區。七月七日,特混艦隊離開青島港,開往朝鮮海峽,準備攔截前往朝鮮的曰本艦船。可惜的是,特混艦隊沒有進入朝鮮海峽,在濟州島東北遭到了曰本岸基航空兵的突然襲擊。雖然戰鬥中,防空巡洋艦上的雷達及時發現了日軍機羣,三艘航母搭載的戰鬥機也及時升空,擊落了近三十架日機,但是“漢武帝”號依然受創,被迫在七月十日脫離編隊返航。兩天後,在得知曰本海軍的航空戰隊已經回到曰本海之後,魯志剛做出了撤退決定。

顯然,兩艘航母,肯定幹不過得到岸基航空兵掩護的四艘航母。

到七月底,已有近二十萬日軍登上朝鮮半島。

只是,日軍打得也不順利。

六月中旬,中國就應朝鮮王國的要求,向朝鮮增兵十萬,其中五萬留守漢城,另外五萬則南下佈防。在日軍登陸釜山之後,中國陸軍開始大舉入朝。到七月底,入朝兵力已經超過二十五萬。

也就是說,中國在朝鮮的兵力超過了日軍。

更重要的是,中國陸軍得到了空軍的有力支持。

日軍登陸釜山的時候,就遭到了中國空軍的襲擊,只是損失並不大,主要是航空戰隊爲登陸部隊提供了強有力的防空掩護。問題是,航空戰隊不可能一直在登陸場活動,而且艦載戰鬥機也不可能持續出動。可以說,只要航空戰隊撤走,登陸釜山的日軍就難以動彈,甚至難以組織起有效防禦。

到七月底,中國部署在朝鮮、以及用在朝鮮戰場上的作戰飛機已經超過一千架。

顯然,這是日軍辦不到的。

曰本沒有成立空軍,其岸基航空力量全部歸屬於陸軍航空兵,總共只有不到兩千架作戰飛機,其中戰鬥機只有六百架,剩下的也主要是戰術轟炸機。這些日機都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航程太短。當時,只有“零”式戰鬥機有足夠的航程,能夠從曰本本土起飛前往朝鮮上空作戰。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航空戰隊,登陸釜山的日軍根本得不到有效的空中掩護。

至於空中支援,就更加不可能了。

結果就是,到七月底,二十萬日軍依然盤踞在釜山地區,並沒有按照曰本陸軍軍令部策劃的那樣向北推進。

與歐洲戰場不同,朝鮮是一個以步兵爲主的戰場。

原因很簡單,朝鮮既沒有供機械化部隊通行的道路,地勢又崎嶇不平,根本不適合裝甲部隊作戰。

當然,日軍也沒有多少坦克戰車。

有趣的是,中國陸軍的入朝部隊也沒有多少裝甲力量,數量最多的是配備了機關槍的輪式裝甲車。

朝鮮戰局的關鍵不是看誰投入的地面部隊多,而是誰掌握了制海權。

要知道,就算中國與朝鮮相鄰,運輸也主要走海路。如果靠地面運輸,根本無法支持二十五萬作戰部隊。曰本更是如此,如果沒有海運,登陸釜山的日軍就將成爲甕中之鱉,別說佔領朝鮮,能夠守住釜山就不錯了。

這下,問題來了。

朝鮮西面的黃海在中國海軍掌握之中,而東邊的曰本海是曰本海軍的天下。

雖然在中國空軍的威脅下,曰本艦隊不敢從曰本海北上,甚至不敢過於靠近朝鮮,但是中國艦隊也無法進入曰本海,談不上奪取制海權。

這樣一來,朝鮮海峽、即對馬海峽成爲了雙方的分界線。

顯然,曰本艦隊不會到黃海挑戰中國艦隊,而中國艦隊也不會冒險進入曰本海。

問題是,這種僵持局面對中國不利。

原因很簡單,曰本的船隻正通過朝鮮海峽,把兵力與物資送往朝鮮,入朝日軍的實力正在不斷增強。

如果不能打破這個僵持局面,朝鮮戰局肯定會惡化,到時候中國陸軍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擊敗登陸朝鮮的日軍。

wWW ☢TTκan ☢CΟ

更重要的是,這必然會使中日戰爭延長。

正是如此,馮承乾纔回到青島,決定用行動打破僵局。

只是,擺在馮承乾面前的是一個大難題。

“直接進入朝鮮海峽肯定不現實。”魯志剛早就知道馮承乾會回來指揮艦隊作戰,因此也早有所準備。“根據已經掌握的情報,曰本部署在西部地區的作戰飛機已經超過了一千二百架,而且還在增加。別的不說,三菱、中島等幾家曰本企業,每月能生產數百架飛機。此外,空軍昨天發來消息,日軍正在釜山地區加緊修建機場。顯然,日軍準備向前線部署作戰飛機。如果我們強行進入朝鮮海峽,最大的敵人不是南雲忠一的航空戰隊,而是曰本的岸基航空兵。”

“問題是,不去朝鮮海峽,我們就無法進入曰本海。”

“爲什麼要進入曰本海?”

馮承乾這麼一問,江興文中將閉上了嘴。

“除非我們瘋了,纔會去曰本海與聯合艦隊決戰。”馮承乾敲了敲桌子,說道,“在曰本海打,明顯對我們不利。日軍不惜代價的登陸朝鮮半島,就是希望把朝鮮變成戰場,讓我們盯住朝鮮,而放過曰本本土。要知道,曰本離我們非常近,近到伸手就能夠着。如果沒有朝鮮做掩護,遭殃的就是曰本本土。”

“你的意思是……”

“曰本當局肯定明白這一點,而且知道,如果沒有朝鮮這塊磁鐵,我們就會把矛頭對準曰本本土。”馮承乾拿出雪茄,但是沒有點上。“如果我們按照曰本設定的套路打,肯定佔不到多少便宜。要想取勝,我們就得按照我們的套路打。日軍認爲朝鮮很重要,就讓他們去朝鮮半島。我們只需要明白一點,擊敗曰本的關鍵不是在朝鮮半島上取勝,而是徹底打垮曰本的鬥志。”

“那就得打擊曰本本土。”

馮承乾點了點頭,點上雪茄抽了兩口,才說道:“過來之前,我已經給顧震晟發了一封電報,讓他在五天之內,把全部遠洋潛艇派出去,襲擊曰本的海上航線,特別是前往美國與澳大利亞的航線。只是,我們的潛艇部隊還不夠強大,能夠去遠洋活動的潛艇不是很多,所以艦隊依然是封鎖曰本的主力。”

“封鎖曰本?”

“我們只有三艘艦隊航母,難不成還要去轟炸曰本本土?”

魯志剛愣了一下,隨即苦笑着搖了搖頭。

顯然,三艘艦隊航母根本不算多,就算把年底建成的另外三艘“秦始皇”級算上,也不算多。

“艦隊出海後,劉伯恩總統會宣佈對日戰略封鎖,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封鎖,迫使山本五十六去我們選擇的戰場上決戰。”馮承乾在鋪開的海圖上指了一下,說道,“西太平洋纔是我們的戰場。”

“果真如此的話,那就與朝鮮沒有任何關係了。”

“誰說我們要爲朝鮮的陸軍服務?從一開始,我就提到,海軍歸海軍,在我們登陸曰本本土之前,與陸軍沒有多少關係。這一點,吳鐵生元帥也表示理解與支持,並且讓我們放手去幹。”

“既然如此,這場仗就有得打了。”李向龍最後說了一句。

馮承乾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當然,也不需要再說什麼,這是一場爲了爭奪制海權而進行的、純粹的海戰。

,!

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62章 用人之道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33章 遠東起火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2章 重新開始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12章 找事做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42章 航母保鏢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79章 直擊要害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67章 血誓第505章 代價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87章 優勢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70章 錯失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58章 時機第379章 戰列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4章 池中之物第27章 冷眼旁觀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486章 預警機第81章 遭遇戰第95章 偶然遭遇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42章 自以爲是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24章 航母熱潮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98章 伏擊圈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43章 農場第146章 大使第24章 航母熱潮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57章 開戰第71章 下基層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398章 偷襲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55章 風雲再起第613章 反差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422章 進攻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169章 打壓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57章 皇朝末日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7章 出發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95章 偶然遭遇第67章 打就打第6章 坐收漁利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84章 死衚衕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84章 大選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37章 受夠了第38章 大東溝第57章 皇朝末日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82章 預料之外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56章 撤退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26章 熱身活動
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62章 用人之道第530章 避重就輕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33章 遠東起火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2章 重新開始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12章 找事做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42章 航母保鏢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309章 致命一擊第79章 直擊要害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399章 欲蓋彌彰第167章 血誓第505章 代價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187章 優勢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170章 錯失第112章 多米懦骨牌第58章 時機第379章 戰列第277章 迫不得已第34章 池中之物第27章 冷眼旁觀第482章 前進基地第486章 預警機第81章 遭遇戰第95章 偶然遭遇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42章 自以爲是第67章 高難度任務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24章 航母熱潮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98章 伏擊圈第158章 不可不戰第143章 農場第146章 大使第24章 航母熱潮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57章 開戰第71章 下基層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398章 偷襲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55章 風雲再起第613章 反差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190章 狂熱時代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422章 進攻第109章 冒險之旅第169章 打壓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57章 皇朝末日第63章 體能極限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37章 出發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95章 偶然遭遇第67章 打就打第6章 坐收漁利第59章 深謀遠慮第584章 死衚衕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84章 大選第52章 沙俄的禍根第137章 受夠了第38章 大東溝第57章 皇朝末日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82章 預料之外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56章 撤退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26章 熱身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