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

日本陸軍航空兵早就收到了消息,只是在天亮前出動的不是轟炸機,而是偵察機。

聯合艦隊迅速潰敗,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結果就是,日本陸軍航空兵準備攻擊中國艦隊的時候,才發現海戰已經在天亮前三個小時結束,而根據逃脫戰艦的報告,中國戰艦的損傷並不嚴重,至少沒有一艘戰艦失去航行能力。如果中國艦隊能夠全速航行,三個小時能駛出一百八十公里。哪怕中國艦隊只能以巡航速度航行,也能在三個小時內航行一百公里,從而離開攻擊機羣的攻擊範圍。

這樣一來,就得首先出動偵察機,找到中國艦隊。

問題是,收到消息的時候,大阪地區與四國島東北部地區的日軍機場已經在爲攻擊做準備,大批轟炸機與戰鬥機已經掛號炸彈、裝滿燃油,停在跑道兩旁,連飛行員都提前做好了出發準備。

顯然,機羣得在地面等待,不能升空待命。

五點半左右,日本陸軍航空兵出動了第一批偵察機,並且在半個小時之後,出動了第二批偵察機。

六座機場上,總共有近三百架轟炸機與戰鬥機已經做好起飛準備。

第二批偵察機出動大約半個小時後,日本飛行員開始登機。如果一切順利,那麼第一批出動的偵察機就將在這個時候發現中國艦隊,轟炸機與戰鬥機也就能立即起飛。即便不那麼順利,第二批出動的偵察機也將在半個小時後發現中國艦隊,而已經等待了一個多小時的飛行員在機艙內再等待半個小時也不是什麼大事。

這個時候,沒人想到,中國艦隊會主動攻擊日本本土機場。

更要命的是,日本沒有防空雷達,防空警戒依然依靠了望員的眼睛,以及那些不是很可靠的聽音器。

六點四十分,朝陽升起。

已經有偵察機發回報告,在四國島東南大約四百公里處,發現了一支正以二十節左右的速度向東南方向航行的艦隊,而且在這支規模龐大的艦隊後方,還跟着由一艘巡洋艦拖帶的“霧島”號戰列艦!

室戶郊外的機場上,戰機的引擎已經啓動,飛行員正在做最後一輪檢查。

這是離中國艦隊最近的一座機場,因此部署在該機場上的二十架“零”戰,與四十架轟炸機將率先出發。

第一架轟炸機滑向跑道的時候,防空警報響了起來。

在太陽升起的方向上,一支規模龐大的機羣正在進入,而且離機場已經非常近了,飛行員拉下護目鏡就能看到。

顯然,那不是日軍的飛機。

緊急關頭,只有四架轟炸機升空。可惜的是,這四架轟炸機根本沒來得及爬升,就被趕到的戰鬥機擊落了。

被壓到後面的日軍戰鬥機,沒有一架來得及升空。

與航母不同,部署在機場上的戰機,一般是讓速度慢的轟炸機首先升空,然後纔是讓速度快的戰鬥機升空。這樣一來,戰鬥機就能在飛行途中追上轟炸機,而不是在升空後降低飛行速度等待轟炸機。

轟炸來得非常迅猛,首先遭到攻擊的就是機場跑道。

因爲大批戰機聚集在跑道附近,所以首先趕到的“猛禽”戰鬥機率先投入戰鬥,用航炮掃射整齊擺放在地面的日軍戰機。

接下來的十分鐘之內,另外五座機場也遭到了攻擊。

當時,只有極少數日軍戰機及時升空,沒有被中國戰鬥機擊落的更是少數。僥倖逃脫的日軍戰機顯然不可能去攻擊中國艦隊,只能轉程飛往日本內地的機場,而日本陸軍航空兵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次調集足夠的戰鬥機攻擊中國艦隊。

李向龍的冒險行動,再次取得成功。

收到攻擊機羣陸續發回來的消息,李向龍如釋重負。

至少,暫時不用擔心主力編隊受到攻擊了。如果空軍提供的情報沒有錯,即日本陸軍航空兵在大阪地區與四國島東北部地區沒有別的機場可用,那麼至少在十三日白天,航母戰鬥羣也不會遭到攻擊。

現在,李向龍要做的,只是安排好回收返航戰機的工作。

魯志剛也收到了攻擊機羣發回的消息,得知突襲日軍機場的行動大獲成功,空中威脅已經消除了。

只是,魯志剛沒有急着發出電報。

雖然他早就想好,如果遭到日軍的空中打擊,必要的時候得拋棄“霧島”號,但是現在空中威脅已經消除,也就得想法把“霧島”號帶回去。更要命的是,在天亮前,“霧島”號的三臺主機出了故障,只剩下一臺主機還能運行,即便由“柏林”號拖帶,航速也無法超過十節。

也就是說,要到下午一點左右,主力編隊才能離開日軍岸基航空兵的打擊範圍。

結果就是,到了下午一點,魯志剛纔給海軍司令部發去捷報。

有趣的是,在此之前,李向龍也沒有發報,而是讓航母戰鬥羣繼續保持無線電靜默,直到當天傍晚,也就是離日本本土超過一千公里的時候,他纔打破了無線電靜默,給海軍司令部發了一封電報。

收到消息,馮承乾大喜過望。

可以說,在此之前,他根本沒有想到李向龍與魯志剛能夠全殲聯合艦隊,更沒有想到打主力的是魯志剛。

在李向龍決定前去攔截聯合艦隊的時候,馮承乾還有點擔心,畢竟中國海軍依然不夠強大,只有一支艦隊可用。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就算擊敗了聯合艦隊也是得不償失。考慮到美國參戰在即,就更加不能有任何損失了。只是,馮承乾沒有阻止李向龍與魯志剛,畢竟他已經交出了艦隊指揮官,而且早就表示絕對信任兩人的指揮才能。馮承乾更加清楚,如果他對艦隊作戰橫加干預,那麼李向龍與魯志剛永遠都成不了獨當一面的戰將,而他一個人不可能讓中國海軍成爲百戰之師。

再說了,馮承乾也上了年紀,不再適合指揮艦隊作戰。

對中國海軍來說,除了缺乏戰艦,更缺乏像李向龍這樣的優秀指揮官。

所幸的是,李向龍與魯志剛已經用行動證明,他們不但是優秀的艦隊指揮官,而且有獨當一面的才能。

“南本州島海戰”,徹底葬送了日本海軍,也徹底消除了日本的最後一線希望。

三月十七日,“霧島”號在數艘駁船的推動下進入了那霸港。一天前,“山東”號與“北京”號回到上海。雖然從外觀上看,“山東”號的損傷要輕得多,但是魚雷造成的損壞比炮彈嚴重得多。此後,“山東”號在江南造船廠的船塢內躺了足足八個月,並且在維修期間進行了第三次現代化改造。“北京”號的損傷情況看上去嚴重得多,但是沒有傷筋動骨,維修工作只進行了兩個月。

當時,最引人矚目的還是“霧島”號的處理方法。

雖然有人建議,把“霧島”號修復之後編入中國海軍的戰鬥序列,畢竟中國海軍本來就沒有幾艘主力艦,此外在日清戰爭之後,日本海軍也把多艘俘獲的北洋艦隊的戰艦進行改造後加以利用。但是在權衡之後,馮承乾沒有打算讓“霧島”號在中國海軍中服役,甚至沒有打算在戰時修復這艘戰艦。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修復“霧島”號的工程量極大,幾乎相當於重建一艘戰列艦了。二是“霧島”號由英國建造,並且在日本進行了兩次改造,而中國造船廠根本不瞭解這艘戰艦的結構,需要在維修前進行全艦測繪,不但要耗費大量人力,還需要足夠多的時間。三是“霧島”號的主要零部件都來自英國與日本,比如主炮採用的就是英制口徑,而中國海軍採用的是公制口徑,不但無法生產十四英寸艦炮、連十四英寸炮彈都無法生產。

顯然,把“霧島”號修復後加以利用,基本上是得不償失。

結果就是,在最初半年裡,“霧島”號一直停靠在那霸港,只進行了一些簡單維修,比如堵上艦體上的漏洞等等。

直到日本戰敗後,馮承乾才採納了國會議員的提議,由民間出資修復“霧島”號,然後把這艘戰艦改造成海軍博物館。只是在安置地點上出現了問題,最後因爲浙江商會主動承擔了全部修復與改造費用,“霧島”號才被拖到寧波港,並且改造成了永久性海軍博物館,以此警示後人。

當然,“霧島”號改造成海軍博物館是大戰結束之後的事情。

大戰期間,馮承乾也想過改造“霧島”號。比如換上國產的動力系統與主炮,將其改造成以防空爲主的快速戰列艦。特別是在一九四二年,即中國海軍打得最爲艱難的時候,海軍司令部甚至制訂出了改造方案。只是,馮承乾最後還是放棄了改造的想法,主要還是工程量太大,改造還不如建造防空巡洋艦划算。

三月二十日,中國陸軍殲滅了鹿兒島的最後一股日軍。

到此,九州島會戰的結局已經無法更改。雖然日軍依然控制着包括長崎在內的九州島北部地區,但是中國陸軍已經在九州島上站穩腳跟,而且獲得了至關重要的港口,佔領整個九州島只是時間上的事情。

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72章 相識恨晚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59章 強攻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184章 大選第541章 大潰退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84章 核心之爭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4章 航母熱潮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12章 出動第190章 收手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31章 外交家第444章 減負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45章 特立獨行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443章 大裁軍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17章 僞裝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3章 犧牲第188章 復出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9章 事在人爲第34章 厲害關係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32章 立場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140章 失控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0章 擴軍第60章 幸運兒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437章 快節奏第188章 復出第245章 駕駛員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68章 再接再厲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78章 覺悟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73章 別無選擇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66章 主考官第11章 越境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89章 借刀殺人第6章 坐收漁利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95章 偶然遭遇第72章 相識恨晚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90章 爾虞我詐
第335章 一步之遙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511章 迎難而上第72章 相識恨晚第513章 鋼鐵與烈火第459章 強攻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42章 模棱兩可第184章 大選第541章 大潰退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84章 核心之爭第40章 列強幹涉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296章 上帝的節日第568章 登陸成功第367章 進退兩難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123章 新老對決第35章 雪中送炭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4章 航母熱潮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28章 皇儲給力第212章 出動第190章 收手第239章 天生缺陷第247章 意料之外第31章 外交家第444章 減負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97章 節外生枝第45章 特立獨行第417章 盲目樂觀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443章 大裁軍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117章 僞裝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53章 犧牲第188章 復出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9章 事在人爲第34章 厲害關係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271章 攻守易勢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149章 主要目的第32章 立場第121章 掐準時機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140章 失控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300章 艦隊出發第40章 擴軍第60章 幸運兒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83章 前仆後繼第233章 生不逢時第437章 快節奏第188章 復出第245章 駕駛員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209章 和平的代價第50章 我行我素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40章 多明戈少校第68章 再接再厲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78章 覺悟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73章 別無選擇第488章 前仆後繼第218章 失之毫釐第66章 主考官第11章 越境第303章 水下利器第89章 借刀殺人第6章 坐收漁利第88章 最後的攻擊第95章 偶然遭遇第72章 相識恨晚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90章 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