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從容應對

根據英國皇家海軍的作戰記錄,在二十八日上午,第二印度洋艦隊、以及爲其提供燃油的補給船隻遭到過潛艇襲擊。只是,沒有一艘英國艦船被魚雷擊中,而且那艘中國潛艇隨後就被擊沉了。

中國海軍的作戰記錄中,只提到有一艘潛艇在九度海峽附近失蹤。

戰後,一艘考察船在拉沙克羣島的米尼科伊島東南大約三十公里處的海底,發現了這艘潛艇的殘骸,並且打撈起了潛艇上的航海與作戰日誌,其中明確寫到,在二十八日上午,向新加坡艦隊司令部彙報了情況之後,該艇向英國艦隊發射了六條重型魚雷,隨後遭到英軍反潛戰艦攻擊,在十點四十分左右被深水炸彈擊中。潛艇受創之後,在海底坐沉,潛艇上的官兵花了近二十個小時想讓潛艇浮上海面,結果所有努力都失敗了。最後一條的記錄時間是二十九日六點五十四分,是由艇長親筆寫下的。這艘潛艇上的三十七名官兵,幾乎全因氧氣耗盡而窒息身亡。考察還發現,英國皇家海軍肯定派潛水員進入過這艘潛艇,因爲潛艇指揮台後面的艙門有被切割過的痕跡。只是,英國皇家海軍肯定沒有在潛艇上得到想要的東西,因爲潛艇艇長在最後關頭,破壞了至關重要的密碼機,還啓動了保險箱的防盜自毀裝置。科考船在潛艇內發現的一些工具也證明,英國皇家海軍的潛水員進入過這艘潛艇,而且試圖打開保險箱。但是沒有成功。

當然,這些都是後壞了。

遭到潛艇襲擊後,第二印度洋艦隊加快了燃油補給速度。因爲已經到達印度,而且離英國皇家海軍控制的港口並不遠。所以斯科特沒有讓戰艦加滿燃油,航母與戰列艦隻裝載了三分之二的燃油,巡洋艦與驅逐艦則只裝了半油。減少燃油裝載量,除了能夠縮短補給作業時間之外,還有一個較爲明顯的好處,即能在戰鬥中達到最大設計航速,提高了戰艦的戰術機動能力。

這個時候,李向龍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收到新加坡發來的消息。李向龍當機立斷,讓艦隊轉向南下,準備與從新加坡趕來的油水補給艦會合。

雖然只航行了幾千公里,但是第21艦隊裡的戰艦上也沒有剩下多少燃油了。

一直以來。中國海軍戰艦的續航力就不是很強。主要就是,在大戰爆發前,中國海軍的頭號敵人是日本海軍,因此中國海軍主要在家門口作戰,對戰艦的續航力沒有特殊要求。即便考慮到將來與美國作戰。主戰場也在西太平洋上,也等同於在家門口作戰,也就不需要戰艦具備橫渡太平洋的能力。

大戰爆發後,戰艦續航力過短的問題暴露了出來。

在“唐太宗”級艦隊航母上。續航力不足的弊病已經有所彌補,其十二節巡航速度下的航程超過了九千海里。十六節航速下的航程也在六千海里以上。只是,“唐太宗”級的高速巡航能力依然不強。二十四節時只能航行三千五百海里,而三十節航速下的最大航行距離還不到兩千海里。

當然,這一問題,與“唐太宗”級的動力配製有關。

與“秦始皇”級不同,“唐太宗”級的動力系統更注重巡航狀態下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高速航行時的可靠性,使其在高速航行時的能耗非常高,因此導致高速航行時的航行距離大幅度縮水。

其實,這也是當時大部分戰艦的弊病。

即便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戰艦也很少全速航行,大部分時候都以巡航速度航行,只有在交戰的時候需要全速航行。如此一來,大部分戰艦都注重巡航狀態下的能耗,而不是太重視全速航行時的能耗。

在進入巽他海峽之後,第21艦隊就一直高速航行,航速沒有低於過二十四節。

結果就是,僅僅兩天,就燒掉了大半燃油。

當然,這還是針對“唐太宗”級艦隊航母。

第21艦隊裡,其他任何一種戰艦的續航力都比“唐太宗”級差。兩艘快速戰列艦就不用多說了。這兩艘戰艦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產物,帝國海軍又一向不重視戰艦的續航力,改造之後動力系統的油耗又大幅度提高,其最大續航力都在五千海里左右。“南京”級防空巡洋艦的續航力稍微好一點,主要是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全程伴隨艦隊航母作戰,因此在續航力上也得與艦隊航母持平,不然就會拖後腿,但是其最大續航力也只有七千多海里,僅有“秦始皇”級相當。至於輕巡洋艦與驅逐艦,續航力大多在三千海里左右。

如果不是出發的時候,讓所有戰艦都搭載了額外的燃油,恐怕第21艦隊在二十七日就得進行燃油補給。

當然,安排在二十八日進行燃油補給,影響也不是很大。

此外,負責運輸燃油的油水補給艦也要到二十八日才能與第21艦隊會合。

主要就是,這些油水補給艦無法在新加坡港獲得足夠的燃油,從新加坡出發之後,首先得開往雅加達,在那裡補充了燃油之後,才能經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並且在二十八日左右追上第21艦隊。

當時,新加坡港裡的燃油儲量不到五萬噸,而且大部分已經提供給了第21艦隊。

此外,雅加達是南洋地區的燃油集散地。主要就是,荷屬印度尼西亞是南洋地區最主要的產油區。雖然荷蘭與德意志第二帝國保持着良好關係,因此在燃油供應上沒有掐中國海軍的脖子,此外受海運限制,當地產的石油主要提供給中國,但是荷屬印度尼西亞的基礎設施十分糟糕,只有雅加達的外港具有較強的吞吐能力,而且有用來儲存原油的大型油庫,因此所有原油都先運送到雅加達,再由船隻運往中國。

更重要的是,在整個荷屬印度尼西亞,就只有雅加達有原油精煉廠。

也就是說,產出的原油只能在雅加達精煉,獲得專門供應給戰艦使用的重油,以及供應給飛機使用的航空汽油。

受此耽擱,油水補給艦自然難以跟上艦隊的前進步伐。

當然,這也與第21艦隊一直高速航行有關。如果不是李向龍趕時間,那麼油水補給艦在二十七日就能追上第21艦隊。

可以說,當時第21艦隊的補給作業也安排得相當緊湊。

既然第二印度洋艦隊去了九度海峽進行燃油補給,李向龍也就沒有錯過這個機會,讓第21艦隊及時完成了燃油補給。

不同的是,李向龍沒有趕時間。

當時,斯科特根本不知道第21艦隊在哪,而且在理論上,第21艦隊能夠在二十八日把距離縮短到五百公里以內,加上中國潛艇發現了第二印度洋艦隊,還在被驅逐艦擊沉之前發出了電報,所以斯科特根本不趕在九度海峽附近逗留,也就只能縮短補給時間,讓艦隊儘快離開這片危險海域。

相反,李向龍根本沒有這樣的顧慮。

當時,第21艦隊在斯里蘭卡島南面七百多公里處,離澳洲本土差不多有三千公里,離九度海峽也有將近一千公里,遠離英美岸基航空兵的部署基地,而且英國皇家空軍與皇家海軍沒有在斯里蘭卡島上部署戰術航空兵。也就是說,李向龍不用擔心遭到突然襲擊,可以放心的進行燃油補給。

結果就是,第21艦隊在這次補給中讓所有戰艦都裝滿了燃油。

此外,李向龍還讓油水補給艦進行了相互補給,讓兩艘油水補給艦運載剩下的燃油,跟隨第21艦隊活動。

爲此,他安排了兩艘驅逐艦專門掩護這兩艘油水補給艦。

顯然,李向龍爲接下來的戰鬥做了充足準備。不管斯科特艦隊還在大洋上活動,或者是去了孟買港,李向龍都能從容應對。

以當時的情況,斯科特的最佳選擇不是南下與第21艦隊決戰,而是退到阿拉伯海,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下活動。雖然這樣一來,等於讓出了孟加拉灣的制海權,讓中國海軍獲得了奪取印度東部港口、甚至是攻打斯里蘭卡島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損失根本不算什麼,即便中國軍隊攻佔了斯里蘭卡島,也無法控制整個印度洋,最終依然得進軍阿拉伯海,在這裡與第二印度洋艦隊決戰。

說白了,只要斯科特有點耐心,就能在對自己有利的戰場上與中國艦隊決戰。

事實上,斯科特並不缺乏耐心。

問題是,英國皇家海軍缺乏耐心。

在進入印度洋後不久,斯科特就收到了英國海軍部發來的消息,中國已經準備向新加坡派遣陸戰隊與登陸艦隊,而且中國陸軍還將在陸地上向緬甸發起進攻,預計中國軍隊將在兩個月之內攻打印度或者斯里蘭卡。爲此,海軍部要求斯科特儘快奪取印度洋的制海權,阻止中國軍隊攻打印度或者斯里蘭卡。此外,如果完敗了中國艦隊,第二印度洋艦隊則應該進軍西南太平洋,協助美軍作戰。

顯然,這是在逼着斯科特去冒險。未完待續。。

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79章 偷襲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83章 受捉弄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5章 能打就打第63章 體能極限第78章 鬥智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30章 始作俑者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630章 霸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75章 臨時搭檔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85章 陰差陽錯第443章 大裁軍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55章 農民軍第93章 各有千秋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76章 生或死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55章 風雲再起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169章 轉移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40章 擴軍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32章 時機第190章 收手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48章 警報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172章 警戒艦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9章 事在人爲第2章 重新開始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57章 開戰第134章 首敗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14章 戰鬥力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61章 交代第244章 發現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96章 誘餌第29章 驟起波瀾第106章 鬼鎮第312章 撤軍第106章 鬼鎮第1章 當務之急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1章 當務之急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364章 性價比第141章 巨大代價
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79章 偷襲第25章 再接再厲第204章 中東戰爭第180章 成功抓捕第83章 受捉弄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87章 不戰而勝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5章 能打就打第63章 體能極限第78章 鬥智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30章 始作俑者第370章 適得其反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630章 霸權第205章 戰爭需求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75章 臨時搭檔第330章 戰略冒險第85章 陰差陽錯第443章 大裁軍第237章 獨樹一幟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65章 落幕之戰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201章 有得有失第17章 主動與被動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55章 農民軍第93章 各有千秋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176章 生或死第36章 利益博弈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148章 勇闖鬼門關第55章 風雲再起第10章 無妄之災第174章 欲擒故縱第51章 攻守同盟第124章 決定性勝利第261章 堅強後盾第169章 轉移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40章 擴軍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32章 時機第190章 收手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411章 出兵大西洋第148章 警報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10章 空中支援第292章 高下立見第172章 警戒艦第610章 你爭我奪第611章 肢解俄國第19章 事在人爲第2章 重新開始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57章 開戰第134章 首敗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14章 戰鬥力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95章 情報天才第161章 交代第244章 發現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08章 錯誤的進軍第96章 誘餌第29章 驟起波瀾第106章 鬼鎮第312章 撤軍第106章 鬼鎮第1章 當務之急第163章 聲東擊西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351章 頑抗到底第1章 當務之急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364章 性價比第141章 巨大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