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七日戰爭

“八月十日空戰”開啓了一個全新的戰爭方式,即電子戰。

以色列國防軍沒有在八月七日發起進攻,而是拖到八月十日,只有一個原因,即需要時間來蒐集敵方的電子情報。

在八月七日之後,以色列空軍的電子戰機就全體出動,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監視與蒐集敵方雷達、電臺等設備發出的電磁信號。爲了掌握最準確的電子情報,以色列國防軍甚至出動戰鬥機進入敵國領空,誘使敵人的防空雷達開機,而在邊境線附近巡邏的電子偵察機則趁機獲取了雷達的電磁信號。

經過三天準備,以色列國防軍已經準確掌握了埃及與敘利亞防空雷達的基本情況。

八月十日凌晨,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正式利用之前獲取的信息,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突破了埃及的防空網,對埃及最主要的空軍基地發起了突然襲擊。僅在開羅附近的三座空軍基地裡,就有近三百架作戰飛機被炸燬在地面上。因爲雷達沒有能夠及時發現入侵的以色列戰鬥機,直到炸彈落到地面上爆炸,埃及的防空部隊才反應過來,而此已經來不及阻止以色列戰鬥機投下炸彈了。

針對敘利亞空軍的戰鬥更加經典。

在第二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北面的黎巴嫩被敘利亞出兵佔領,而至關重要的貝卡谷地也落入了敘利亞手裡。此後,敘利亞國防軍在這裡部署了三十多個防空導彈連。而且裝備的是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最先進的防空導彈。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奔襲敘利亞,就必須從貝卡谷地上空經過,也就必然遭到地面防空部隊的攔截。顯然,以色列必須在戰爭爆發之後就摧毀貝卡谷地裡的防空部隊。

爲此,以色列動用了由中國提供的預警機。

當天上午,以色列空軍的戰鬥機在預警機的支持下,首先進入貝卡谷地。誘使敘利亞的防空部隊啓動雷達。雖然以色列空軍爲此損失了三架戰鬥機,但是卻掌握了至關重要的第一手信息,即敘利亞防空雷達的工作頻率。

下午。以色列空軍再次出動。

這次,以色列空軍動用了無人機,即利用無人機去誘使敘利亞防空雷達開機。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空軍出動了防空壓制戰鬥機,即專門攜帶反輻射導彈,對付防空雷達的戰鬥機。

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中國空軍率先進行防空壓制,並且率先使用反輻射導彈。

只是,中國空軍在危地馬拉戰爭中並沒有遇到多大的挑戰,即對手根本就沒有多少值得使用反輻射導彈去摧毀的防空雷達。

結果就是,在援助以色列的時候,中國能夠提供的反輻射導彈算不上先進。

主要就是,當時的反輻射導彈所使用的導引頭的工作範圍並不寬。只能鎖定一定頻率範圍之內的電磁波。爲了使反輻射導彈能夠對付所有雷達,也就必須配備幾種不同信號的導引頭。也就是說,戰鬥機在升空之前,就得掌握敵方雷達的工作頻率,爲反輻射導彈選擇合適的導引頭。

正是如此。以色列空軍在需要在攻擊之前,誘使敵方啓動防空雷達。

顯然,敘利亞國防軍沒有電子戰經驗。

不到半個小時,以色列國防軍出動的三十多架防空壓制戰鬥機就摧毀了敘利亞部署在貝卡谷地裡三十二個防空導彈連中的三十一個。

失去了地面防空部隊的掩護與支持,敘利亞空軍更沒有希望在空戰中取勝了。

接下來,雙方的制空戰鬥機登場。

這次。以色列空軍充分發揮了預警機的價值,用僅有對手半數的戰鬥機,在連續兩場大規模空戰中擊敗了敘利亞空軍。

根據以色列空軍宣佈的戰果,在這兩場空戰中,以色列空軍沒有損失一架戰鬥機,擊落了一百零四架敘利亞戰鬥機。

當然,敘利亞空軍公佈的戰果並非如此。

只是,不管以色列空軍有沒有損失戰鬥機,以及損失了幾架戰鬥機,當天下午的空戰結果都沒有懸念。

這就是,以色列空軍用極爲微小的代價擊敗了敘利亞空軍。

可見,在針對埃及與敘利亞的空中打擊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並不是性能先進的J-66I型戰鬥機,而是預警機與防空壓制戰鬥機。如果沒有預警機提供的支持,以及提前打掉敵人的防空系統,以色列空軍肯定難以獲勝。此外,沒有參與直接戰鬥,負責蒐集電磁輻射信號的電子戰機也功不可沒。

這天的空中戰鬥,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天的戰鬥,也結束了空軍的“遊俠時代”。

在此之前,空戰主要是戰鬥機之間的較量。在戰鬥機性能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飛行員的個人素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說,空戰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飛行員的較量,而飛行員就是空中游俠。

只是,技術的進步,讓飛行員的個人英雄主義成爲了歷史。

此後,空戰成爲了系統對抗,即決定空戰勝負的,不再僅僅是戰鬥機的性能與飛行員的素質,而是整個制空體系的作戰能力。在這個體系中,戰鬥機只是一個組成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當然,這天的戰鬥,也給了各國空軍極大的啓示。

此後,中國空軍就終止了好幾項裝備發展計劃,把重點放在了電子戰領域,並且率先提出了“電磁隱身”概念。十多年之後,中國空軍獲得了世界上第一種隱身戰鬥機,與此就有很大的關係。此外,中國空軍還提高了對視距外空戰的重視程度,投入大筆資金用來研製性能先進的中程與遠程空對空導彈,並且在十多年之後獲得了世界上第一種具備發射後不管能力的中程空對空導彈。

最重要的,還是中國空軍在戰術思想上的轉變,即把空中作戰當成整體看待。

這些變化,爲中**隊在十多年之後的另外一場局部戰爭中大獲全勝,一舉洗刷了危地馬拉戰爭的恥辱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些變化也讓建設現代化空軍成爲了富國的遊戲。

說白了,當爭奪制空權的戰鬥成爲了系統之間的對抗,憑藉幾架新式戰鬥機就能縱橫藍天的時代過去之後,也只有富有的國家纔有足夠的財力來打造一支現代化空軍,並且在現代化戰爭中獲得發言權。

顯然,這也顯著的拉開了一流大國與二流強國之間的差距。

說得簡單一些,只有超級大國纔有足夠的實力建立完善的戰爭系統,也纔有足夠的能力在現代化戰爭中取勝,而實力稍差一點的二流強國,即便傾全國之力,也難以在現代化的系統對抗戰爭中挑戰超級大國。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八月十一日,以色列國防軍攻入戈蘭高地,率先拿敘利亞開刀。

可以說,這是一個相當明智的選擇。

通過轟炸,以色列空軍有效遲滯了埃及向運河東岸派遣兵力的速度,也就爲以色列陸軍爭取到了擊敗敘利亞的時間。更重要的是,戈蘭高地的戰略價值十分巨大,如果敘利亞軍隊從這裡出發,能在幾天之內橫掃約旦河谷地區,並且攻入以色列境內,而以色列陸軍根本無險可守。如果在與埃及作戰的時候,以色列陸軍被迫分兵對付從戈蘭高地上衝下來的敘利亞裝甲部隊,以色列就必然戰敗。

從戰略上講,以色列必須首先擊敗敘利亞。

只是,以色列沒有足夠的時間來擊敗敘利亞,更不可能爲了擊敗敘利亞,而不顧埃及的百萬大軍。

結果就是,以色列國防軍在戈蘭高地方向上的進攻行動只持續了三天。

八月十四日,以色列陸軍開始大轉移,即除了一個主力裝甲旅之外,其他的主力部隊全部開赴西奈半島。

當時,以色列陸軍已經攻佔了戈蘭高地,而大馬士革就在前方不遠處。

只是,這次轉移來得非常及時。

ωωω ●тт κan ●℃O

十五日凌晨,以色列陸軍在西奈半島上發動全面進攻。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個小時裡,以色列陸軍摧枯拉朽般的擊潰了十倍於己的埃及軍隊,其前鋒部隊甚至挺進到了蘇伊士運河東岸。

根據後來解密的資料,以色列陸軍僅僅比埃及陸軍提前了四個小時發起進攻。

也就是說,埃及陸軍計劃在十五日清晨發起進攻。也正是如此,在以色列陸軍發起進攻的時候,埃及陸軍的主力部隊全都在進攻陣地上,正準備發動進攻,也就無力阻擋攻來的以色列軍隊。

顯然,如果以色列陸軍沒有及時轉移主戰場,後果將不堪設想。

要知道,在攻打戈蘭高地的時候,以色列陸軍留在西奈半島方向上的兵力總共還不到五萬人,而且都是預備役部隊。

西奈半島上的戰鬥持續到八月十六日夜間,最後一支埃及軍隊向以軍投降。

到此,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大規模交戰階段結束,前後總共持續了不到七天。

以色列國防軍只用了一週,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了中東地區的兩大軍事強國,打開了勝利的大門!RQ

第21章 大清首輔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592章 佔領軍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48章 劇變第245章 駕駛員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38章 進攻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489章 截擊機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87章 優勢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184章 大選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章 職業士兵第34章 池中之物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46章 大使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61章 戰爭危機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65章 生存競賽第600章 馬歇爾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91章 棟樑之才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434章 攻擊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05章 犧牲第155章 農民軍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4章 大選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6章 慢半拍第1章 當務之急第7章 重工業第321章 迷霧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199章 改造第4章 政治體制第137章 綱領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86章 服軟第146章 大使第32章 精氣神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580章 新使命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章 大國角力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6章 慢半拍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9章 一八九二第266章 煙霧彈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68章 再接再厲第206章 閃擊戰第179章 突擊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40章 失控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387章 預備隊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26章 變局第187章 馬拉松第77章 伏擊第229章 空中霸主
第21章 大清首輔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624章 推波助瀾第592章 佔領軍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83章 等待時機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48章 劇變第245章 駕駛員第243章 無的放矢第138章 進攻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415章 垮塌的帝國第489章 截擊機第534章 功敗垂成第187章 優勢第381章 震驚之餘第184章 大選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1章 職業士兵第34章 池中之物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146章 大使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61章 戰爭危機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65章 生存競賽第600章 馬歇爾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91章 棟樑之才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434章 攻擊第202章 防範與控制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05章 犧牲第155章 農民軍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203章 勢在必行第198章 全力一搏第184章 大選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16章 慢半拍第1章 當務之急第7章 重工業第321章 迷霧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199章 改造第4章 政治體制第137章 綱領第467章 主動應戰第586章 服軟第146章 大使第32章 精氣神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580章 新使命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2章 大國角力第191章 輪替作戰第264章 次要價值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6章 慢半拍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29章 一八九二第266章 煙霧彈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68章 再接再厲第206章 閃擊戰第179章 突擊第226章 表現形式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40章 失控第48章 天上掉餡餅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387章 預備隊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471章 耐心等待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9章 送上門來第316章 放慢步伐第80章 相互算計第494章 出其不意第485章 加勒比海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469章 勉力爲之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126章 變局第187章 馬拉松第77章 伏擊第229章 空中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