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

盧龍府衙後宅,知府馬擴心神不定的坐在書房,目光眨也不眨的看着書案上的那封書信,整個人都要苦進骨子裡了。

從五馬山寨下山的他得到了燕王很高的禮遇。

想馬植所在的馬家被燕王另眼相看,那就能知道這位主兒是不會把金人南下的罪過推到馬植、馬擴這些海上會盟的親手經辦人身上的。

甚至馬擴還因爲自己對於女真打過交道的原因,而被委任做了盧龍知府。

這盧龍府就是遼人時候的平州,下屬營州、灤州等地,大致位置就是後世的山海關以南,唐山以西,與東北接壤。

馬擴也振作起精神,一門心思的做好官職,盡職盡責,不負燕王厚望。

可誰想到南面來的一封書信卻把他推到了一兩難之境。

跟着南面的官家造燕王的反,馬擴不爲。可把趙恭昌告發來,這也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趙恭昌,燕地人也,遼世家大族,天祚帝時承認景州刺史。遼亡後避居家中,燕王軍北伐燕雲時候他趁機起事,後被趙構封爲盧龍兵馬總管。

現在趙恭昌竟然跟南面的趙官家聯繫了上,欲趁着趙構主力盡在中原的檔口,藉機發難。這叫馬擴很是不解。

一是想不通趙恭昌怎麼就跟南面有了勾搭,二是想不通他怎麼就敢造燕王的反。

那燕雲之地就是丟了又如何?燕王手下的大軍還在,那根基就還在。燕地丟了,人家回頭再打下來很困難嗎?

不過馬擴還是決心從心一把。

不造燕王的反,也不告發趙恭昌,自己默默地當個縮頭烏龜先。

兵馬總管府裡,趙恭昌面色陰沉,廳堂一片陰雲密佈,馬擴拒絕了他們的提議,這一下子就把他們逼到了懸崖邊上。

誰敢保證不打算與他們合作的馬擴就真的能嚴守秘密,而不向上頭告發?

這可是掉腦袋的事兒。

“父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以孩兒之見,我們就該先下手爲強。拿下知府衙門!”

趙恭昌的兒子語氣堅決的說道。

趙恭昌則把目光看向了左手邊坐着的一太監,這位可是皇城司的供奉官,親自趕到盧龍,可見皇城司這次是下了不小本錢的。

“馬子兗頑固不化,我等自不可將大計託於此子。就依照小將軍之言,先下手爲強。雜家這便使人告知關外,那大金兵馬早就蓄勢以待,接到招呼,不日即可抵到榆關。”

這整個計劃可不止是趙恭昌的,皇城司還勾搭上了金人,許趙恭昌燕國公之位,永鎮燕地,這就是權當他是一藩鎮了。如此誘惑由不得趙恭昌不動心,更別說趙構南下多日,至今卻還沒有拿下汴梁城,這也是事實。

趙恭昌可不認爲趙構是在釣魚,南面傳來的消息和傳言他也不信,反而對皇城司嘴裡的胡說八道甚是信任。

或是說他清楚燕地空虛,只要自己能打開榆關放金人進來,那便是一時間難以拿下諸多州府城池,卻也能叫金人的鐵騎縱橫馳騁。

如此聯繫着中山府的陳遘部,還有其他被‘大義’感召的仁人志士一同發作,燕王還能得好?

而這纔是趙桓方面的全盤計劃!

那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遠不是孤孤單單的一個趙恭昌。

拍板定下章程,趙恭昌合着兒子回到了書房,他年過四旬,但就這麼一個兒子。

廳堂裡臉色還滿是陰沉的趙家父子,到了書房後就全是不可抑制的欣喜了。

“馬擴那廝真是我趙家的福星。這般送上門的好事,他竟然拒絕了……”趙順權都不知道該如何評價馬擴了。

“不過是被趙九小兒的聲勢嚇昏了頭而已。”趙恭昌真的很樂意看到馬擴的選擇,這樣他才能成爲燕地的唯一啊。“我父子卻要快些準備,省的馬擴回過神來。他乃南人,趙官家定更能信他。”

趙順權連連點頭,就是這個理兒。要不是馬擴前後兩次拒絕,皇城司焉會給他們父子開出如此條件?

而盧龍府正在陰雲密佈的時候,數百里外的慶源府處,一個年過半百的老朽正穩穩的向着山裡趕去。

隨着河北河東之地的剿匪大作戰,各州府的山賊草寇強盜是十去其九,但你想要把盜匪給徹底剷除,那是不可能的。

慶源府,也就是王淵、韓世忠早前屯駐之處,西倚太行,山高林密,從古到今就沒斷過山賊。

如今那也一樣有賊匪存在。

雖然他們已經躲進了深山之中,輕易的不敢下山劫掠,但總有些人能輕易地聯絡到他們。

眼下這個姓李的老頭就是其中之一。

李匡祖輩皆是慶源府人,世代耕植,家境還算殷實。

到得他這一輩,祖墳冒了青煙,竟然是個讀書種子,崇寧(1102年到1106年)年間在東京中了進士,之後混跡官場二十餘年,到趙桓登基後去職還鄉,而今已然五十有八。

要說這李匡也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能高中進士,說明他腦子並不笨。可他就是看不開。

隨着李家的田畝被官府沒收了一般還多,大筆的錢糧也被罰沒,李匡心中對趙構升起了無邊無際的恨意來。

或許他走到今天,那最大的原因還是趙構沒給他官做吧。

這人爲什麼被去職還鄉?那是因爲這鳥人在金人南下時候棄城而走,事後清算,自然就被罷黜官職。

可李匡不這麼想。

他只看到幾個跟他一樣去職還鄉的官兒們,都被邀請去重新做官了。他自己卻沒有這福氣,他還不到六十呢,他能爲大宋再幹二十年。那就對趙構再無一丁點的好感了。卻也不相信他看的那幾位都是因爲什麼而被去職的!

如是被皇城司一鼓動,那可不就積極地行動來了麼。

先是串聯了幾個與他同命相憐者,然後又勾搭上了敦與山裡的樑品。

後者據說是大名府人,早先給大戶人家當護衛教師,卻因爲覬覦主家娘子生得美,生出了不該有的念想,做了惡事,無處容忍,只能落草爲寇。

當初宣和大暴動時候,他還參與當中,失敗後領殘兵逃入敦與山中,收復了左右的小寨,自己佔山爲王,於慶源府地界盤踞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

王淵曾有心剿滅之,但這廝躲在大山裡,宋軍無可奈何。在山中養着一幫大小嘍囉,沒事劫取一番來往客商,有事兒就往深山裡躲避,別說宋軍奈何他不得,就是先前時趙構下令各地剿匪,樑品都沒遭受到重創,躲在山裡頭據說兀自自在。

左右州府縣內,皆知樑品麾下有那敢殺人的強賊,李匡要‘撥亂反正’,可不就瞅上這支人馬了麼。

二者暗中勾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現在圖窮匕首見,那就已經到見血的時候了。李匡便親自前來山寨裡走一遭。

這一是安樑品的心,二是叫李匡自己安心。

要做大事了,這可是抄家滅族的買賣,不好好的看一看本錢,不體會一把本錢在手的力量,李匡心中也是忐忑的啊。

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番外3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十二章 龍洋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
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一百八十三章 師傅都不管用,徒弟很能耐麼(求訂閱)第五百八十一章 奶一口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百零九章 戰盛京(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五百二十八章 高麗之亂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四百零六章 信使秦檜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六十六章 孔胤植,你就給我等好吧!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一百二十三章 進兵島南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七十二章 這點賊兵算的了甚?(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二百三十章 痛打落水狗(求訂閱)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一百三十八章 海外有忠貞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八十章 該嶺南了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番外3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十二章 龍洋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五百四十四章 好演員,好演技第五百四十五章 捷報傳來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你爲何不早來,你爲何不早來?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三百一十章 天下五分,三強兩弱第九十八章 過河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二十四章 說好話不花錢第五十二章 萬勝(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八十三章 南洋佛教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七十三章 丟盡老祖宗的顏面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三百七十三章 汴京城外的天雷第四百一十二章 相州韓氏第十二章 龍洋第五百七十七章 返航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