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文武分歧

宋夏開戰了。

這戰事一打響來,可不就有無數的奏摺天天送到趙構跟前麼。每天從溫柔鄉里掙脫出來,還沒把龍椅捂熱呢,如山一般的奏摺就壓倒了身上。

就算趙構已經立起了一個比較完善的體系,內閣和五軍都督府都能爲他分擔絕大多數的事物,他也依舊忙碌的腳不沾地。

“橫山算是徹底給拿下了。其內的橫山諸蕃部,爾等以爲當做何處置?”

不管是否按照趙宋原先的規矩,還是以實際出發,這些地方最好是設立羈縻縣寨的。

嗯,也只是縣和寨,州與府他們都夠不上格。這些橫山番部可不大,都生活在山嶺險要之上,多設堡寨,控遏險要。宋金八十年的廝殺中,橫山沿線就設有堡壘、城寨三百餘處。

所以,這些橫山番部真的很細很碎很小。單體拿出來根本不值一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也是羌人,但他們是失敗的羌人。就跟後世那些山裡的少民一樣,他們爲什麼要住進大山裡,把寨子修在半山腰上?那就是因爲他們是失敗者,在爭奪平原和肥沃土地的過程中被人擊敗、驅趕,爲了更安全的生存,而不得不躲進了山裡山上。

在西夏的統治之下,橫山諸多番部就是如此的失敗,他們被強迫着全民皆兵,在宋夏數百里的邊防線上設立哨卡,給党項人站崗放哨。但橫掃裡的水草豐茂之處卻盡數被党項人奪取,橫山中的鐵礦和鹽湖也悉數被西夏政府給把持着。

這些被西夏把持在手裡的東西,自然也能順利的爲趙宋給接手。橫山的青鹽和白鹽,價廉而味美,早在李繼遷、李德明時期就極受關西諸路百姓喜愛。西夏立國之後也是想方設法的向宋境走私,以換取大量錢財物質,這甚至都是西夏財政的支柱力量。

只要能安穩的將橫山徹底入手,此戰宋軍的耗費,只需三年兩載,便可盡數恢復。

可以說拿下西夏的好處是肉眼可見的,就跟之前的燕雲一般,一入手便就有着巨大的利處。(燕雲是防禦,河北河東的駐軍會大大減少)

但如何對待橫山裡那些個細碎的番部呢?

是跟廣西南路或是荊湖南路的羈縻州縣一樣,還是如西夏這般直接將橫山番當兵營呢?

宋金八十年的廝殺,橫山番子能不能打仗,世間早有定論。這幾乎是眼下這個時代裡東方世界最好的山地步兵,放過了實在可惜。

但是不想放過,那趙宋對之的投入卻肯定會遠超過西夏。因爲後者是党項人,跟橫山番子實則同出一族,而大宋卻是漢家的天下。

橫山番在西夏的領導下,能乖乖的爲党項人拼死賣力,卻不見得能爲大宋效力。

趙宋要如西夏那般徹底的掌握橫山番,會不會造成意外的矛盾衝突,要知道西夏能給滅了,党項人卻非一時半會兒就能同化的。一旦鬧起亂子,叫他們山裡山外結合了,固然不至於跟乾隆時候的大小金川之役一樣做禍極大,卻也不能無視啊。

這其中的風險已經足夠趙構召集羣臣議事了。

就跟趙構捨不得橫山番的步卒一樣,宗澤等朝堂重臣有一個算一個,無分文武,也盡皆捨不得。

後者在宗澤等人眼中,那就是一羣質優價廉的優等品,“陛下,臣以爲我朝只需比着党項昔日之惠,稍微高上一籌,便足可叫橫山番俯首帖耳。”

使人兵部尚書的張所站出來叫道。

作爲軍方在內閣的代表,張所是一個文武雙方都能接受的人。他本人出身文職,可又行於軍伍,兒子更是寄身軍中,這兵部尚書的位置簡直非他莫屬。

當然,如張叔夜、陳遘之流也是可以的,但張叔夜、陳遘卻是降人,尤其是陳遘。也就是當今皇帝愛惜他品性,不然,他的中山府早就被打爆了。此話不提。

張所一言道出,立刻就引起了宗澤等文官系不少官員的皺眉。

這些武人想幹什麼?

只比當初的党項人好一點的待遇來收買橫山番,後者會乖乖的聽話纔怪。張所說這話很簡單,但背後卻意味着鮮血淋淋的強壓。別忘了,橫山番可是跟趙宋廝殺了好幾十年呢。

這人才跟武夫們混跡多久,怎麼就變得這麼戾氣?

宗澤踏前一步,稟道:“陛下所慮極是。橫山番乃羌人後裔也,數十年中與我朝廝殺不斷,今日党項當滅,橫山番亦受創不淺,鮮血未乾,豈會乖乖爲我皇宋效力?何當施之以恩惠,化其心胸戾氣,而後收爲己用。”

宗澤神情十分之嚴肅。

他這不是坐上了文官之首的位置後,屁股就陷入了早前的舊桎梏中無法脫身了;更不是宗澤認爲真的要大手筆的施加恩惠給那些被大宋政府的異族,好安撫其心,穩定疆域。

而是從一個帝國宰相的位置來看,此時的橫山番,緩一緩遠比手段生硬的壓制要穩妥。

党項都已經要滅了,小小的橫山番還能真的反了天不成?沒必要逼迫壓榨的太甚,能叫局勢安穩一分,對於內閣首輔的宗澤而言,那都能讓他對未來的‘把握’更強一分。

如果依照張所話後的意思,誰敢保證橫山番不跳起來?甚至那N夏平原中的党項人不會暴動?他們在亡國之後跟橫山番可就在某種層次上是一類人了。看到橫山番的悽慘後會不會感同身受?

這裡頭有太多的不可預料了。

而這些個不可預料在宗澤看來那就是‘節外生枝’的變化。

作爲一個首輔大臣,一個需要在今年結束之前就做好來年工作報表的人,他是最逃難節外生枝的。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眼下趙宋的財政還不足以保證所有的‘節外生枝’都是無關大雅。

所以他更喜歡穩定,哪怕留着有一些後患呢。等兩年,等朝廷能喘口氣的時候,在從容收拾掉不是很好麼?

何必急於求成,急於一時呢。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
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二章 被扣的南明使團(求訂閱)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一十八章 叫城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談節義,兩姓事君王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燕王的雄心壯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一十五章 阿濟格北去第三百二十六章 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齊王?鄭芝龍想幹啥?第五百八十八章 命題作文——怎麼當皇帝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七十一章 N姓家奴第四百七十九章 憋屈,很憋屈第一百一十七章 下澎湖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二章 昏君若此,天下安能不亡?第四百二十四章 趙構“新政”第六十七章 討滿檄文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沒吃到羊肉還惹了一身的騷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八十五章 保駕護航擎天柱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三百九十七章 叛徒的下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五十九章 黑心壞鳥鄭芝龍第四百一十三章 皇權大漲第五百三十一章 有備無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多年未見家光將軍,總要去江戶登門拜訪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百一十七章 ‘仁人志士’第二百七十九章 羅錦繡放心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沉翳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孫之獬的‘投名狀’第四百五十五章 東海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一百二十四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九十九章 完了,全完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契丹人的政治遺產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明朝的‘曾胡左李’?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鄭家的底氣第三百一十九章 癡心妄想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五百二十五章 錦衣衛第一百四十八章 崇禎十七年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式戰艦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三百九十一章 無可奈何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一百一十三章 荷蘭人在行動第二百八十二章 追繳欠稅第三百八十八章 府州折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孩兒請戰(求訂閱)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四百六十二章 壓箱底的寶貝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十四章 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