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

汴京皇宮。

已經決定來年就乞骸骨的宗澤立在殿中,看着上頭高坐的趙構臉色沉靜如水,閉嘴不發一字。

他很不理解皇帝爲什麼那麼堅持不蓄奴?

不能看到‘後世’的宗澤,根本理解不了趙構心中的那股子擔憂。

在後者的眼中,蓄奴國家的代表就是後世的大燈塔國了,內部種族矛盾十分尖銳,也就是得天獨厚而成的強大實力和繁華掩蓋了一切,但哪個國家又能有信心始終保持在人類的最巔峰呢?

看看中國。

每個大一統王朝的巔峰時刻不都是世界強國麼?

但有起就有落啊。

尖銳的種族矛盾在趙構的眼中始終是一個威脅着國家根基安穩與否的惡劣因素。他所希望看到的那一幕,他所遐想的帝國,更該是把所有外化之民都給包納包容徹底漢化的國家,是一個統一的單民族國家。

所有人都是漢人,沒有那啥。

可現在嶺南陳遘爲代表的一批人,合着朝廷之上的諸多大臣,卻都一致贊同要蓄奴。

從實際出發,他們的理由十分之充分。不管是解決李朝戰俘之問題,還是針對南洋的開發與西北、東北之地的開墾,提出了無數個理由來支持‘蓄奴’!

如今,這事情唯一的絆腳石就在趙構。

宗澤在心中也猜想着,皇帝不需蓄奴,這絕不是他發善心了。但問題就在於,你不叫人蓄奴,那麼你準備怎麼處置李朝的那些土人呢?

都殺光麼?

不可能的事。

而想要徹底的把百萬做單位的一個巨大人羣給消化乾淨……

宗澤等人真很難想象那需要多長時間。

對外族包容漢化,這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沒有,趙宋前頭的李唐不就是最明顯的一個麼?但結果呢?

縱然李唐歷史上有一個個外族名將對大唐王朝忠心耿耿,一片丹心,這卻也都不能遮掩下安祿山是個胡兒的事實。

朝堂上下不是沒人不知道趙構的心思,只是沒人覺得這事兒靠譜!

“當然不能都殺光了。惟首惡除之,餘者多造殺孽,有傷天和。”

這不是趙構仁慈,而是利益所在,把幾十萬人百十萬人編入勞改營,那看似朝廷的一大負擔,實則卻是一巨大的利益。

荒地的開墾,城池港口的修造,道路的維修,還有河道水渠河堤的維護,百十萬人很多麼?

這些人力被盡數應用後能給趙宋節省下多少財政開支啊。

當初在升龍城外的一戰,守城的四千宋軍水陸軍,就是靠着一次次的衝擊,靠着水陸交叉配合,把城外的十萬土兵給打的稀里嘩啦。當陳遘率軍從北趕來,徐徽言領兵打南殺來後,‘人多勢衆’的土軍就瞬間飛灰湮滅。那剛剛從北圻西北部的羣山密林中鑽出來的李陽煥,也立馬又縮回了大山和雨林之中。

這一仗雖然沒能把所有的反對勢力都一網打盡,但也重創了這些人。那些從戰場上僥倖逃脫的地頭蛇們更是在隨後的日子裡,被髮狠的錦衣衛追的一刻也不得安寧。

而就在落網之魚們被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時候,諸多被俘的戰俘在修養了一段時間後,已經開始被組織起來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了。

別的不說,但是幾座港口的建設和伐木除草這兩個差事,那就能吸收掉大批人力。還有某座煤礦的開發開採,這東西的價值雖然不能工業革命爆發之後相提並論,但整個南中國都沒有大型的優良煤礦啊。

以兩廣爲例,小型或中型煤礦自然有,但大型且埋藏淺,易開採,還品質超高的煤礦,卻一個也無。

加之那煤礦距離海岸線很近,方便運輸,將來必是交州境內的一個超級聚寶盆。

這般的,大量的戰俘就又被分流到了那。那些人白天在各處工地幹活,晚上還要上夜校被統一教授一些主要是生活常用語的語言課,此外還有衛生常識、紀律規定,就跟宋軍要熟讀《南洋生活注意事項》以及政府律令等一樣。

這樣的集體生活可能將伴隨他們很長時間,直到前來接他們去中原的船隻抵達爲止。而如此之多的戰俘對於眼下的交州言,那同樣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到了那時候,肯定是身體狀況好的優先走,語言和其他方面學習好的其次。給他們上課的教習教員們也不斷向他們安利中原的土地有多麼廣闊、生活條件是多麼優越,只要他們本本分分的接受再教育,一旦成爲大宋子民了,那可就享福了。這是在用對待戰俘營+勞改隊的條件,來向這些人進行思想教育。

可要是這些人被打爲奴隸了,呵呵,他們這輩子都不可能變成中國人了。

趙構很清楚,現在並非是朝野上下都在反對自己,而是兩股不同的信念在交鋒。

中國雖然自古就有‘教化蠻夷’這麼一說,但至少大宋朝的這些官兒們顯然沒這個耐心,或者說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在無數唾手可得的利益面前,‘教化蠻夷’這四個字,‘教化蠻夷’這個儒家的口頭標語之一,真就變成存留在他們嘴邊的口號了。

他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堅持己見,一個是從善如流。

前者可行,以趙構現如今的威望,這事兒絕對能壓得下去。畢竟奴隸是很人血饅頭的。

而後者就更好了。

那等於是對着衆人公開了一個大寶藏。

想想看蓄奴如果合法了,那奴隸又怎麼可能只出現在交州呢?

太遠的地方不去說,就單單一個南洋,只要‘奴隸’二字的魔盒一打開,那都不知道能釋放出多少的罪惡來。

原時空白皮兒們在非洲對黑蜀黎們用慣的招數,很輕易的就能在南洋猴子們的身上得到複製,……,嗯,這話這麼說似乎有點不適合。

但是,挑逗起土著猴子們之間的爭鬥,拿着錢財兵甲物質來從前者手中換取奴隸,從而叫猴子們自相殘殺,這招數很高大上麼?

想一下兩漢、隋唐對付北方少民時候的招數,拉一派打一派,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老祖宗玩的不要太溜了。

趙構揮退了宗澤,這事兒他要好好地想一想。

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番外2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
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秩序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二百八十章 天下笨蛋千千萬萬,許爾安爲什麼這麼突出?第五十六章 變化(求收藏)第一百六十四章 但願他是個忠臣(求訂閱,6/10)第四百七十二章 末日的到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前腳抵京,後腳攤牌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一百一十八章 荷蘭人的本錢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五百三十九章 僱傭軍第三十二章 招不怕老,管用就好第一百二十一章 遭雷劈的南蠻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五百六十四章 遷移法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俘虜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朕是不會虧待她們的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好好地想一想第一百零七章 剷除隱患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一百四十四章 等不到來年了……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五百四十章 便宜兒子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一百九十章 鄭李友誼靠三桂(求訂閱)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四百二十六章 徽宗出手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三十八章 登萊敵我(求訂閱)第二百八十四章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一百七十三章臣願效犬馬之勞(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李自成的‘王者’馬甲能保住嗎?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二百零五章 臨走前去一趟關外(求訂閱)番外2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三百零四章 決戰的開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太子與藩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五百五十五章 蒙兀,合不勒與俺巴孩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二十六章 切肚子太疼,還是槍子打死好了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七十五章 阿巴泰的不忿第三百四十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一十三章 這是爲了崇禎好,爲了大明好……(求訂閱)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七十七章 崇禎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百九十一章 邢文閣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