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齊國

隨着雨季的到來,呂宋島上的建築熱潮又迎來了一次低谷。

旱季高,雨季低,天時所定,這是南洋城鎮建設所無可避免的自然規律。

一高一低,一起一伏,起起伏伏,都已然好幾年了。

呂宋之地也從最初時的一片荒蕪,到現在的良田千萬畝,生民五十萬。大小城鎮數十座,鄉村更數以百計。

在海外的幾個封國之中,這兒的綜合因素可謂是最好的。

移民來的宋人早早就趟平了這兒的土著,良好的社會環境給呂宋的發展帶來了莫大的好處。

無論是移民的到來,還是移民們在此的繁衍生息,那都跟環境的安全息息相關。

但也是因爲此,本地的移民的對外擴張性很微弱——呂宋本島有大塊的肥沃平原等待着他們開拓,局勢又被宋軍徹底掌控,安全環境無憂,在沒有徹底的把呂宋本島的平原消化完畢之前,當地移民實在沒有太高的對外擴展慾望。

以至於到了今天都沒有把觸角真正的探入棉蘭老島。而僅僅是在狹長的沿海平原設立了幾個小小的據點。

而那都還是因爲汴京下達的欽命。

棉蘭老島在這個時空被稱作南島,這是一個多山地高原的島嶼,面積廣大,幾乎可比後世的江浙一省之地,但地處赤道區域,屬於絕對的熱帶雨林氣候。高溫潮溼,毒蟲橫生,在如今的時代,如此氣候對於漢土的移民而言那就是最難以克服的險阻!

海岸線曲折,多半島與海港,內陸山地、高原廣佈,臨海有下場的近海平原。

同時島上植被茂密。

在後世,這個島嶼知道20世紀初期,兀自人口不多。

同時也因爲複雜的地理環境,造成了島嶼內部的地域隔閡,從而在千百年的光陰中形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同的民族。

無論是後世,還是眼下這個時代,此處都是呂宋土著少民們最集中的地方。

宋人現在設立了爲數不多的幾個聚集地,這根本就算不上對島內的開拓,反而是一個與島內少民往來交流的窗口。

宋人帶來的紡織物、鐵器、農具、陶瓷等等,都是島內土著們夢寐以求的好東西。而他們也能拿出糧食、奴隸、蕉麻、木材和金銀等貴金屬來作爲兌換。

棉蘭老島總體上講是一個林業資源豐富、礦產資源也非常豐富的所在。

後世的呂宋可是世界上礦產儲備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根據有關機構的報告,坐落在環太平洋火山帶的呂宋,該國的礦產儲備位列全球第五。其中,黃金儲量全球第三,銅儲量全球第四,鎳儲量全球第五,鉻鐵礦全球第六。

而這當中,棉蘭老島的金銅鐵儲量都佔呂宋全國的三分之二還多,並且有着豐富的煤炭資源。

但這裡的土著人口稀少,沒有大的部族聯盟,人少山頭多,單體力量弱小,文明愚昧不開化,根本就不可能很好的利用本地的資源。

哪怕是現在,坐擁那麼多礦產的島上土人,用來與宋人交易的物質主體依舊是奴隸,能拿出來的金銀也以狗頭金和天然金砂爲主。

這兒的土人太懶了。

坐擁寶地,一年四季不見寒冬,瓜果終年不絕,很多土人根本就無所謂種植。

如果以正常的商業利益來計算,幾個沿海居住地的投資費用,遠遠大過他們的商貿收益。

宋人有大把的好東西能賣給島上的土人,可土人能拿出什麼來兌換呢?不管是糧食還是蕉麻,亦或是木材,那都是最低級的初級原材料,且不說價格上的高低,只說一個宋人需不需要,這就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島上土人的那些東西,在宋人這邊根本就沒有市場。

已經移民數十萬人的呂宋會缺糧食和蕉麻麼?那兒的森林樹木比棉蘭老島要少麼?

反觀宋人這的鐵器、陶瓷、農具、布匹等呢,卻都是價格相當昂貴當“工業品”啊。

雙方的貿易往來完全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那唯一的結果就只能是宋人源源不斷的從土人身上吸取鮮血。

土著這邊離不開陶瓷和絲綢,也離不開鐵質的農具器具,比如鐵鍋和鐵刀,他們必須尋找到一個堅實的‘基礎’,如此才能把‘貿易’長久的持續下去!

如此奴隸貿易就應運而生了。

至於這項貿易會給島內的土著造成多大的傷害,趙宋這裡誰又會在乎呢?

即便是幾個小聚集點的道士,一個個也都心安理得的享受着各部族長用人命換來的財富供奉。

之前已經說了,越是愚昧的地方,佛道的諸多手段越是容易糊弄人。棉蘭老島這兒就是如此!

宋人在島嶼東西南北的沿海平原設立聚集點,各處都有道觀,一個個倒是裝神弄鬼的,於土人中很是收服了一批忠實信徒。

棉蘭老島西部的最南端,也就是後世三寶顏所在。

這是諸多聚集點中最後開闢的一處,然幾個月時間過去,七寶鎮的建設已經基本到了尾聲。

是的,七寶鎮!

從一到七,宋人在棉蘭老島一共建設了七座聚集點,那就是一寶到七寶,以鎮名,爲城名!

扎木爲牆,立柱爲門。整體來說,這兒的七個鎮子是很簡陋的。可對於當地的土人部族而言,卻已經是固若金湯。

七寶鎮最大的外來威脅反而是流竄於南洋的海盜。

簡陋的鎮牆外是已經開墾了的上千畝土地,剛剛成立的七寶鎮有四五百居民,再加上差不多數量的奴隸,鎮內從糧食到蔬菜到肉類,都遠沒有達到自給自足的境地。

沒半個月,呂宋方向都有一支船隊抵到,爲七寶鎮送來必要的物資補充,以及各類商品。

然後船隻再帶着奴隸和一些金銀迴歸呂宋。

雖然貨物的‘數量’根本不足以填滿船艙,但沒有辦法,七寶鎮才設立沒幾個月,‘產出’只有那麼大。

船員們並不甘心空倉而回,這太不符合經濟了。

然而七寶鎮根本沒有別的產出,這兒最初時候還有些珍貴木材,但它們很快就被砍伐一空了,然後土人們就不砍了。

從林子裡把木頭砍斷,再辛辛苦苦的送到海岸邊,這不是土人的作風。

那麼能被送上船的就只有果乾和魚乾了,但這些東西在南洋根本沒有價值啊。

從建立到現在,七個鎮子最大的意義似乎就是確定疆域和歸屬了。

斗大的‘齊’字旌旗迎風飄揚,就在年後的正月裡,京城裡的趙皇帝已經給自己的皇二子晉升了親王爵——齊王,封地呂宋!

而棉蘭老島,便就是齊國的最南端!

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章 碰撞番外4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
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五百章 ‘李二’第二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二百三十六章 他們(她們)到底是誰?第一百三十五章 崇禎帝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一百一十九章 今日不同往時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一百零三章 捷報傳來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六十九章 兄弟鬩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大的驚喜第四十六章 忠肝義膽(求收藏)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明伐北清,這還真有點虛幻第三百三十三章 守不住了!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僱傭兵第三百零八章 記吃不記打的韃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二百七十五章 痛快,痛快,真是痛快!第一百章 碰撞番外4第二百五十一章 復仇的吶喊聲(求訂閱)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三百七十九章 再添實力第二百二十章 老爺我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八十七章 救曲阜?救個屁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五百七十二章 喜悅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手筆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六十四章 炮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康城不健康第四百五十八章 將門無將,毒瘤垃圾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一百八十九章 借師助剿吳三桂,太后牀上多爾袞(求訂閱,3/3)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西軍之俺不是韭菜第一百五十七章 攤牌(續)第四百五十二章 悲催的蕭合達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五百五十二章 我真太牛逼了第七十二章 兗州城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三百七十四章 朕必須把秘方拿到手——第四十八章 突圍(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百四十九章 裝神弄鬼,我信你的鬼!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五百四十九章 水藍星牌蛋糕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三百九十三章 北伐首戰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三章 朝廷能容的下我等嗎?第五十一章 槍林彈雨第一百零五章 朝廷柱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難了第一百一十章 戰爭的準備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二百五十二章 指鹿爲馬的樂趣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來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四百二十章 擴軍第五百三十五章 選家還是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百五十七章 與趙構小兒一會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