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

ps:國慶快樂!

……

“貝子爺,賊兵勢大難敵,這關口是守不住了。以奴才之見,還是早走爲上!”

依舊做着山海關總兵的高第焦急的說着話。

鄭軍登岸纔不過半天的時間,現在都已經連克寧海、南翼、威遠三城,掃蕩了兩個哨城,兵鋒直搗關城而來,還因爲角度原因直接將西羅城給‘省’去了,高第心中要還能有抵抗的念想,他當初也就不會那般乾脆的投靠滿清了。

滿達海臉色鐵青,走他肯定不願意走的,沒有燕京的旨意,叫他怎麼離開山海關?但反駁的話他也真的說不出口。高第的話一點也沒錯啊。

“山海關干係重大,沒有朝廷的主意,本貝子如何能退?”

“可是貝子爺,鄭軍兵強馬壯,現在我們不退就是在等死啊。山海關五千兵馬,八旗健勇不下三千,如今還有兩千朝上,如此白白受死,豈不是空耗國本麼?”

高第可是很清楚八旗的精貴的。真韃人數太少,之前漢軍旗的是炮灰,可現在有了綠旗兵,那蒙軍旗不用多說,連帶着漢軍旗都精貴了起來,別說兩三千八旗,就是無謂的折損了兩三百八旗,那都是要遭受重懲。

現在的山海關之戰在他的眼中就是‘無謂’的戰鬥。

明知道打不過,還要打,這不是英勇無畏,而是愚蠢。滿達海背後的大清朝還雄壯威武着呢,又不是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懸崖邊上了。

滿達海還是沒有吐口。

他是代善的七兒子,隨着嶽託、碩託還有薩哈廉三人先後掛掉,禮親王代善這一支裡的二代中,就以他滿達海最拔尖了。

而多爾袞將山海關這麼個要地交到他的手中,內中也蘊含着一種不可謂人道明的意味。所以,這地方他真的是不能隨便棄守的。

滿達海在猶豫不決,鄭鴻逵卻沒有也跟着鬆鬆散散。奪取了南翼城後,一片片火把就在關外亮起來,大羣的鄭軍士兵忙碌着將一門門火炮從南翼城轉移到了關城的望洋門下。

鄭軍是從海岸登陸,沿着城池直逼關城來的。所以他根本不用去打西羅城,直接懟關城就是。

一夜無話,待到次日黎明時分,三處炮兵陣地皆已經修建完畢,雖然這地兒連最基本的柳筐和壕溝都沒有堆砌。就只在陣地前頭佈置了一圈盾車,簡單的很。

三處炮兵陣地都能將炮彈送到整個南城牆的每個角落。因爲其上根本是一門大炮都沒有,山海關剩下的幾門紅夷大炮全在東西兩門擺佈着呢。因爲這樣佈置來,從關城的甕城上開炮,僅剩下的幾門火炮也能夠越過西羅城對敵人形成很直接的威脅。

西羅城與之山海關關城,乍然一看就彷彿是一個超大的甕城,還只開了一座拱宸門,怎麼看都跟甕城一樣,雖然它的規模超級大。

三處炮兵陣地百多門大炮齊射,很快就將南城牆上的清軍打的擡不起頭來,望洋門上高聳的的城樓更一早就被轟塌。

科爾坤是滿達海手下的老人了,爲滿洲正紅旗甲喇章京,實際地位比高第這個山海關總兵都高,堪稱是山海關實際的副將。

接到望洋門報急後,滿達海先就使科爾坤引兵卻也援。雖然他帶領的上千人馬裡,大半都是高第手下的標營。

“轟轟轟……”

才趕到望洋門內置的甕城處,科爾坤就發現局勢不妙。伴隨着一聲接着一聲的炮火,鄭軍的炮火都已經越過望洋門向着內裡的甕城掉落了。科爾坤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被身邊的戈什哈架着躲進了甕城的城門洞裡,然後他就看到自己帶來的上千兵馬,明明沒有遭受多大的損失,卻已經在鄭軍的炮擊中亂成一團,變成了一羣無頭的蒼蠅。

他親眼看到一個牛錄章京被騷亂的人羣掀翻在地上,一個個低賤的尼堪邁着大腳丫從他的身上踏過,錯不是身邊還有忠心的戈什哈去救,保不準就被一雙雙腳板給踩死了。

“主子,這山海關保不住了。”科爾坤身邊的聲音說道。

“往角山去,都往角山去。”科爾坤也不是死腦子的人,見勢不妙就溜之大吉。那種憑藉一己之力妄圖力挽狂瀾的豪情與他是絕不相干的。

辰時正點還不到(早上八點),望洋門就宣告失守。

滿達海臉色慘白慘白,無法想象這雄壯的山海關竟然只被一擊,就徹底破爛。

“主子,走吧。”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

“貝子爺,勝敗乃兵家常事,那善謀多智若諸葛武侯尚有街亭之敗,貝子爺何必糾結這一地之得失?山海關縱然落入敵手,於我大清也不過是小挫而已。”

高第心裡頭已經在打顫了,這個時候滿達海要還不走,那高某人可就無法奉陪了。

滿達海頹然的閉上了眼睛。身邊的戈什哈和奴才見了臉上登時大喜,上前就架起了滿達海。

也就是說,從鄭鴻逵帶着軍隊殺到山海關,手握五千兵,坐擁山海關堅城的滿達海,攏共就抵抗了一日的時間。清兵們就狼狽的順着長城向叫角山關逃去了。

沿途路上又有多少人被鄭軍槍炮打死,或是被追擊的鄭軍給收拾了,那都是一個無法統計的數字。

橫豎逃到了角山關的滿達海,手下攏共就只剩了兩千殘兵敗將了。還歇腳的空都沒有,就繼續沿着長城向西逃去。他們連角山關都不敢出,不敢確定那看起來無有一兵一卒的角山關外,是不是早有鄭軍佈置下的口袋在等着他們。

腦子裡全是逃跑和活命字眼的清軍,這個時候已然忘掉了來援的吳軍。

滿達海在鄭軍出現的第一時間就派出三路人馬,分別通知盛京的代善,寧遠城的吳三輔(吳三桂的弟弟),以及燕京城的攝政王。

那代善也好,多爾袞也罷,全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唯有寧遠城的吳三輔,唯有錦西走廊的關寧軍,他們纔是山海關最近的援兵。

尤其是駐紮在廣寧前屯衛城的佟師聖,彼處距離山海關只有四十里,這人原本是吳三桂麾下的副總兵之一,如今的二等梅勒章京,聽聞山海關有變,哪裡敢有怠慢?立刻就引着手下五千兵中的三千人出城,天黑前進入到距離山海關二十來裡的廣寧中前所,次日辰初起身時候又帶走了本地的一千關寧軍,四千大軍在午後就趕到了山海關。

威遠堡上駐紮的鄭軍遠遠的就看到了來援的吳軍,消息報到鄭鴻逵這兒,直叫後者樂得呵呵笑。這可是自己送上門來的肥肉啊。

當下威遠堡的鄭軍旗號又換做了清軍的龍旗,山海關上也槍炮聲不絕。直到佟師聖帶兵逼到威遠堡下後,他整個人懵逼了。

看着威遠堡上挑着的大清旗號被扯下,換成了鄭家旗號,看着歡喜嶺後的山海關本來熱熱鬧鬧的槍炮聲音猛地平息,佟師聖心中真恨不得一口血噴出三尺遠。

他被騙的徹徹底底,自己送達了鄭軍的嘴邊,這個時候就是要逃都不可能了。

“去告訴那姓佟的,乖乖投降,爺我還能放他一馬,不然,一個不留!”鄭鴻逵身後站着三萬兵馬,如何會把眼前的這點吳軍放在眼裡?

這次他領兵殺到關外,奪取山海關是第一,好好的收拾一下吳軍,好好地修理修理留守關外的兩紅旗主力,那就是第二。

鄭芝龍給他的書信裡可都說了,如果可以,就打一波盛京看看,甚至把阿拉赫圖拿下來都好。

那就不信韃子不往關外調派兵馬。

然後他就能利用水師便利,把關外的兵馬以最短的時間送回津門,匯合了他帶領的兵馬之後,就在京畿之地,擺開陣仗與韃子好好的鬥一陣。

如果能一舉拿下燕京,逼的韃子狼狽‘遷都’,則鄭氏之大名必震動天下。

鄭芝龍先前所丟的名聲,跟金陵撕破臉的影響,在大勢之下全都不是事兒。

如是,鄭鴻逵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呢。這就是鄭芝龍的陽謀,自己在關外打的越狠,打的越好,韃子就越難受。

偏偏韃子兵的數量有限,雖然他們把金陵打服了,雖然他們贏得了北地士紳階層的支持,但想要把這種支持力度轉化爲實實在在的實力,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尤其是這個韃子在跟李自成廝殺的關鍵時刻,李順雖然連吃敗仗,但李自成的本錢還沒賠乾淨,手心裡還攥着不少老營精兵。只要韃子在關中的兵馬後撤,或是轉攻爲守,那李自成就能喘過一口氣來。到時候只憑清海的固始汗和咁肅的叛軍,那可不是李順的對手。

縱然韃子大軍捲土重來的時候,李自成還不是對手。但有了這口喘息之機,李自成也能有時間另謀生路不是?

那關中之地現下已經是一死地,李自成便是能守住長安,就依靠殘破的關中,也不可能養活他手下的那麼多兵馬。

在鄭芝龍看來,李自成現下的唯一出路就是出武關,闖入南陽,在滿清主力都被自己吸引的情況下,南陽兵力正是空虛,只有跟隨左夢庚降清的那些左家軍,想要守住南陽,可能性很小了。

奪取了南陽之後就能匯合襄陽的白旺軍了,再向西奪下荊州,盤踞荊襄,尋機南下,或是往東面去,趁着明軍實力大損的時候,打過長江,這纔有活路。

然後還要與川蜀的張獻忠聯手,否則,李自成跟張獻忠依舊處於交兵狀態的話,則老李的末日就也不遠了。

但這麼一來,局勢乍然一看就跟歷史上明清交際的一幕很相似了,可這天下間又多出了一個鄭家來,未來局勢究竟會如何發展,鄭芝龍也無法預計的。

他這是在‘臨死’之前玩一把大的。

這個作戰計劃只要一步步的走下去,整個天下的“局面”真就是大亂了。什麼南北對峙,什麼明清爭雄,狗屁都不是。

也不知道這個時空的史書日後會怎麼來評判他……

鄭芝龍把自己這幾年光景裡的作爲,已經成就的勢力,已經擁有的實力,和歷史上的人物一一對照,發現也就周世宗柴榮跟自己最相像。

全都是大業未成,全都是神武雄略,全都是中道崩殂。

那會是周世宗第二麼?

要是鄭芝龍這會真能把燕京拿下來,那還真有可能!但他相信鄭森絕不會是第二個柴宗訓(柴榮的兒子)!

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開篇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
第四百八十八章 離開草原第四百零一章 仁義之王第五百零四章 東欽察一統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一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第三百七十二章 耿南仲獻策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二百八十一章 鄭芝龍的身後名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五十七章 陛下神射第二百二十三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求訂閱)第三百七十一章 趙桓的腦補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八十九章 人生百態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七十章 淡馬錫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四百五十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一百二十七章 全都往狠裡殺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開篇第五百四十一章 高昌兵和塞北遊騎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瓜羣衆想看戲(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兒子死得值啊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四百八十七章 落子第四百三十六章 皇商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五百零六章 畢勒哥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二百五十九章 “鄭家天下”必須死第四十章 大難題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四百四十一章 買命錢與賣命錢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一百二十五章 斬立決第八章 一舉兩得之佳事第二章 朱明江山還能救麼?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九十三章 我哭豺狼笑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怎麼敢?我怎麼不敢?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三百一十四章 陽謀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五百八十章 西遼第五百一十一章 還有隱情第二百六十章 桃源生活(求訂閱)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六十章 未來的鄭軍陸師第一百四十九章 是南遷,南遷,還是南遷呢?第五百零二章 西部驚變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四十三章 皆大歡喜(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四百六十七章 風氣在變(元旦快樂!)第三十九章 殺韃子可真痛快!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二十五章 世之大義(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個個都比朕有錢!(求訂閱,5/10)第二百四十四章 南洋大會盟(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七章 崇禎帝不學小明王(求訂閱,1/3)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清,民心可用也第四百零五章 盡人事聽天命爾!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二十二章 野心勃勃之輩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五十六章 是狼是狗?第五百八十七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四百一十九章 死到臨頭還不知第三百零一章 白撿了個大功勞第五百三十二章 哈哈大笑第八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