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安全第一

鄭芝龍不需要去理會安東尼的肚子有沒有被氣爆,他現在帶着人馬忽的從芝罘島登陸,消息傳出去,屯齊已經駭然失色。

要知道眼下的登萊,清軍主力都在進攻掖縣(萊州)——那裡是真正的進攻,強攻。

尼堪集結了數十門紅夷大炮猛轟猛打,各部軍兵奮勇上前,與五六月時的只圍不攻,全然不同。

兩軍在那兒已經廝殺一倆月了,一點點的把彼此的力量,不管水陸軍,都吸引了去。

兩邊的主力可不在芝罘地區,也不在登州城下。

現在他和鄭芝豹在芝罘地區的對峙,更是一種無言的默契。

包括嶗山地區也是如此,江哲手裡的軍兵實力有限,主動進攻,也打不動李率泰軍。韃子這麼長時間裡也不是白瞎的,他們也修築了好多城壘,甚至也修築了棱堡。

韃子軍中出現了西夷的情況,鄭芝豹已火速告知黑冰臺了,可黑冰臺也不是神人,現在只能查到那些人多是德意志人,還有少許的英吉利人和西班牙人。

至於他們是如何來到韃子軍中的,還有清軍手裡忽的多出的這些火炮,那就尚未探查清楚。跟江哲上報的那個消息一樣,黑冰臺也用心探查了,但這情報事物真不是你用心了就能立馬出成績,立馬搞好的。

鄭芝豹手裡的主力已經開到掖縣城外了。這是沒辦法的事兒。

掖縣守軍作戰不利,主將周亮工、曾植見城中軍心動搖,唯恐遲疑生變,就立刻向登州求援。

事實上,清軍雖然開到了掖縣外,可掖縣與登州的聯繫也從未斷絕。這裡距離海岸線太近了,彼此間更有一條掖水相連,清軍都沒想過將掖縣給徹底包圍。

——要是鄭軍渡海而來,在外頭猛攻,內裡的掖縣軍又與之配合,清軍要填補多少性命才能卡住這點啊?尼堪是捨不得的。對比人命,他覺得自己完全可以熬一熬時間的。

橫豎清軍修築堡壘也需要時間不是?

等到八九月裡了,海上浮冰出現後,那掖縣的守軍再不退,外援就自然斷絕了。

曾櫻收到周亮工的求援後,立刻就派出去了援軍。但就登州軍的實力守城都困難,派出去的援軍實質就還是鄭軍。是鄭芝龍派去登州守城的小袁營兵。

袁時中部的戰鬥力也算不上強大,軍中冷兵器依舊多過熱兵器,但裝備真的不錯了,對付韃子還有些不足,可打二韃子和蒙古韃子卻是不怕的,打綠旗更是有不小優勢。配合着水師也能牽制着清軍一二。

但隨着七月裡膠州地區的大批清軍忽的北調,掖縣城外的韃子兵力大增,紅夷大炮更從最初的十幾門猛增到了幾十門,鄭芝豹也不得不把手中的兵力向掖縣派了過去。

可不能無動於衷,那樣的話,不就是看着韃子一個個將釘子都拔掉麼?所以,現在的登萊戰局,掖縣那兒纔是重點,戰場上匯聚了雙方的主要戰力。

至於嶗山、登州和芝罘地區,那都是對峙和牽制,一雙雙眼睛全盯着萊州的勝負呢。

因爲時間已經入冬了。最多再有半個月,海上的浮冰就當生成,船隊也需要離開海岸歸港了。那掖縣城內的守軍到時候是撤退,還是繼續堅守城池,也就這幾天便要給出來一個結論了。

屯齊覺得是撤退的可能居多。

因爲七月往後的時間裡,要不是鄭軍在海上對清軍發起了多次的進攻——他們都在海邊立下水寨了。海岸距離掖縣縣城只多有十三四里,中間還有一條十幾丈寬的掖水相聯繫,雖然因爲水淺,鄭家的大船是進不去,但平底兒沙船可以輕鬆往來啊。

所以,掖縣城內的人員物資是都有補充的,從來沒有真正斷絕過。這也是周亮工、曾植能一直堅守的最大原因。

那沒有了外援了,他們還能在掖縣裡堅守半年光景麼?那答案似乎很清晰的。

在屯齊看來,清軍戰力上佔據着很大優勢,如今天時也大大的有利於他們了。所以,他們收穫的季節就要到來了。

只等到掖縣被拿下,那兒的清軍主力一分爲二,一部分殺到登州,繼續牽制登州和鄭軍的主力,另一路殺奔嶗山,從海上切入進去,看能不能將之徹底解決掉。

就在這個時候,鄭芝龍忽的領兵到來了,那可是會掀動大局的。

“撤退!”屯齊當機立斷,帶領部隊退向了登州。前面說了,韃子在登萊也修了不少城堡,乃至是鄭軍見了也一樣頭疼的棱堡,但地點卻不是在芝罘地區,而是都集中在了登州。

清軍在登州城外建立了堅固的大營,三座小型棱堡保護着它的安全,屯齊就要退到哪去。

如此他才能依靠有限的兵力抵擋下鄭芝龍的大軍。

不至於叫清軍在登萊的局勢連環崩塌。

現在兩軍的態勢正處在一個均勢狀態,彼此的主要軍力都套在了掖縣,只有等也必須等掖縣戰場有了一個結果,兩邊好都能解套脫身。

這種情況下忽的對手增添了一股巨力,那不止會讓均勢失衡,鄭芝龍的這股力量至少能橫掃下登州,擊敗芝罘、登州、膠州的清軍之餘,讓滿清在登州數月的努力灰飛煙滅,甚至還能影響到萊州、青州。

甚至於,鄭芝龍要是帶兵繞過登萊,入萊州灣最深處,殺進青州,切斷了清軍後路,這都可能一舉扭轉戰局。

屯齊趕緊派人給掖縣的尼堪報信。然後就誠心誠意的祈禱佛祖保佑,保佑鄭芝龍別去青州。

這幾個月裡,他們對登萊、青州的士紳壓榨已經很厲害了,要是後路斷絕,韃子就只能撕開僞裝的面容,燒殺搶掠,以供大軍所需,露出自己的真面目來了。

民心會丟光的。

“這樣太危險了……”

奇山所裡,鄭芝龍看着眼前的齊魯地輿圖,心中暗自嘀咕着。

而身旁的鄭森,目光炯炯的看着地圖則卻一臉的振奮。“這可是一舉翻盤的大好時機啊。”

趁着韃子的主力都被拖在掖縣,繞過登萊,直殺去青州沿海。切斷韃子的補給線後,自就穩佔優勢。

想想看韃子八萬大軍的物資需求要有多大?一旦後路被斷,不說能叫韃子的八萬大軍即刻灰飛煙滅,至少打個大勝仗,奪回青州是不在話下啊。

鄭芝龍聽得只想翻白眼,打仗哪能就自己想呢。那還要看敵人。

“福鬆想的太簡單了。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現在我們對掖縣清軍的後勤一無所知,根本不知道韃子手裡還有多少糧食。再說了,即便是他們手中真沒糧食了,那登萊士紳手裡就沒糧食麼?

要是切斷了韃子的補給線,卻不能讓韃子在短時間裡就崩潰,倒黴的可就是咱們自己了。”

鄭芝豹不客氣的說着。

當初清軍主力集結掖縣的時候,就有人向他提議,出兵殺去青州,卡住青州通往登萊的官道。

那時候水路可是暢通着呢,鄭芝豹都沒答應,就是怕掐後路掐不死韃子,反而讓韃子把掖縣打下了。

而現在都是九月裡,再過幾日,那時萊州灣海上就要浮冰連連了,水路定然是斷絕的。

鄭芝龍短期裡掐不死清軍,海運卻已經不能行,到時他是守在青州呢?還是立刻從青州跑回登州呢?

沒有海路運送,陸路四五百里路呢,還要面對韃子的阻擊追殺,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而守在青州,他自己手中的物質又能消耗到幾時?

真被韃子團團圍住瞭如掖縣這般猛攻猛打,那能不能撐住呢?

當然,他到時也能讓芝罘地區的鄭軍主力與自己匯合,再招呼曾櫻、江哲還有周亮工,都全力以赴,各自盡可能多的黏住清軍,然後自己帶兵跟回頭殺來的韃子主力在青州地界裡大打出手,拼上一把。

倒也不一定都要被打的哇哇叫。

清軍人數不少,但綠旗兵太low,而鄭軍呢,那麼多炮,那麼多火槍,火力充足下誰勝誰負還很難說。

只是這拼一把容易,本錢下的就太多了(對鄭芝龍言),也太早了。

現在還不到他赤膊上陣,與韃子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時候啊。局勢還沒走到那個時候……

如今這個階段,鄭芝龍依舊是苟着最有利。

跟韃子大打出手的主力軍,還是大順皇帝李自成。鄭芝龍他就是個拉偏架的,幫着李自成拉住韃子的一邊手腳。不讓韃子全力以赴的與之大打出手。

——鄭芝龍在沿海搞橋頭堡的用意很明顯,那就是牽制清軍,用最小的兵力牽制最多的清軍。可不是要跟清軍大打出手。

那是他最直接最外在的目的。事實上他迄今爲止做的也都還好。

不管是關外,還是津門,還是登萊,鄭芝龍總共投入的陸上兵力也就兩萬人,卻牽制了韃子一半的軍兵力量了。

“去青州太危險了。”鄭芝龍搖着頭做出了決定。當初兗州之戰時的教訓他還銘記在心。他不想再跌進老坑裡一回了,安全第一位。

打仗一定要把握住自己的最大優勢——戰略主動權。

掖縣丟了就丟了麼,正好把部隊拉回登州城。

鄭芝豹看着自己大哥,大軍已經到了芝罘島,一萬多人馬呢。不去青州冒險是一回事,不能閒着就是另一回事了。

這是一支能撬動戰局的力量啊。

“那接下……”

“去嶗山吧。把李率泰打下來。”

鄭芝龍沉吟了半響後說道。

韃子在登州城外修築要塞,費了好大力氣,對芝罘地區卻不是如此,對嶗山也非如此。

而後兩者看似一般的待遇,實則卻又有着天差地別的不同。

韃子不在芝罘地區費力氣,這是因爲他們知道芝罘地區最是難啃。而嶗山呢,卻是他們今冬就要好好的啃一啃的地方……

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十二章 龍洋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番外2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兒子的前途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
第三十八章 鳴金第二百八十三章 這天下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他鄭芝龍的天下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主子爺,奴才們不想死啊作戰(求訂閱)第一百一十六章 奉天承運皇帝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二十三章 瘋了,他們都瘋了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五百七十九章 水落石出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三百九十二章 我軍必勝!第三百三十六章 燕京城中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五百二十九章 使節第五百零五章 高昌第五十五章 知己(求收藏推薦)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個個都戲精啊(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章 待皇帝山窮水盡時第一百零一章 殺賊第三百四十八章 河北大元帥府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一百六十七章 走嘍,走嘍,真的走嘍……(求訂閱,9/10)第五百零三章 叫朕瞧瞧第二百零一章 金陵城爆炸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一百七十九章 大順有天命,開局就王炸第三百九十五章 明智想選擇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爾袞的得意第二百二十四章 武士的恥辱要用鮮血清洗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三百五十五章 應天奪權第五百三十六章 高麗的歸二代第二百二十一章 日女不入中原?(求訂閱)第三百八十七章 孤能動兵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四百六十一章 衆軍隨俺來戰第十二章 龍洋第四百零二章 開掛人生第五百一十章 嶺南蠻兵和交州土兵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番外2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三百七十章 趙官家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二百零六章 鄭芝龍的生化攻擊第一百九十五章 明清歇戰,先滅李賊?(求訂閱)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四百八十一章 趙構:老子真想多了第二百六十三章 崇禎帝的奮起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四百六十九章 爲王前驅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二十三章 朕意已決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第二百九十四章 春風得意阿濟格第三百零九章 戰局不利走爲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五百一十二章 又是一年寒冬到第三百五十章 趙宋的本錢第四百四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一十八章 豪格要雪恥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二百一十九章 罵名滾滾來(求訂閱)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宋巨諜第三百四十六章 風光一時,後悔一世第四百五十七章 選妃第二百五十七章 鄭森與鄭平第四百七十一章 成就感第二百四十六章 報紙和奏疏第十八章 罪該萬死第一百二十二章 火,火,火!第四百五十三章 耶律大石的神助攻第二百三十五章 進城啦,抄大戶啊……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十九章 忠勇烈士,大義無雙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四百六十章 狼煙起第四百零三章 又炸營了?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投降了,也就兇猛了(求訂閱)第三百三十四章 家族のために……第二百二十九章 日本人已經完了(求訂閱)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兒子的前途第三百六十五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二章 直取趙構!第二百四十八章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第三百六十六章 追亡逐北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