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計劃

接着就是趙構的宣武年了。

宣武元年,宋軍攻滅西夏,這事兒在關西六路向趙構獻上自己的膝蓋的那一時候起,就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而後就是二年開春後對女真的動手。

現在又已經是冬季了,從靖康元年的冬季到宣武二年的冬季,趙構穿越已經整整四個年頭。兩個便宜兒子也已經三歲有餘,這是實歲。這個時代講的都是虛歲,也就是說倆孩子現在已經都四歲了。翻過年就已經五歲了。

可不就要擇選伴讀,準備啓蒙了?

這在先前也是慣例,唯一的區別是,誰能抓的到太子。除非是名分先就定了下來,否則,叫孩子入宮爲皇子伴讀,那都是一場賭博。

太子與皇子雖然都一個爹,卻是兩種全然不相同的生物。

給太子當伴讀的人,隨着太子變成皇帝,那飛黃騰達的比比皆是。

而給皇子當伴讀的人呢,永遠都只能是小透明。

就是再有才,龍椅上坐着的那位也不會用。誰知道你恭順的表面下,一顆紅心是向着誰呢?

對於京城內的一些名門望族,這兩個皇子的伴讀,那就是一場du局。敢下場du的,那就要有du輸了的準備。後者所要付出的代價,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給皇家送子弟,那必須是最優秀的,血脈最正的不是?卻一遭押錯,便永無翻身之地。等於是把家中的正統繼承人給廢了。

一般的豪門還真不敢輕易嘗試。

或者說,不是被逼無奈,那些根基不俗的名門望族,就沒人願意去玩這一局。

現在才哪到哪啊?

趙構才二十出頭,今後的日子還長着呢。別說那太子還沒冊立,就是冊立了太子,他們又已經傍上了太子又如何?

還有三四十年、四五十年不能出頭呢,這誰家能受得住?不確定因素太大。

只不過,不同的人看待事情總是會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的。要不怎麼說屁股決定腦袋呢。

對於邢家和潘家來說,給皇子挑選伴讀這事兒就又是另一個看法了。

跟那些名門望族想的全然不同,兩家是恨不得能把當今朝堂上最是顯貴的文武之家全給拉上船,與自己綁的死死地。

但這淡何容易啊?誰都不是傻子。所以,這就需要兩家人私下裡多多運作了。

也所以,那安蘭纔會說,此事關係重大,卻也不急一時。

不提這消息傳出後在汴梁城內引起的震動,趙構對此事並無甚關注,伴讀這事兒,更多是他對朝堂上的一次試探。目的是要看看那些個被他已經抽調了根基的‘老牌’將門們會不會有新的動作,而至於被他帶起的那些新貴們,不是趙構自大,卻是真有足夠的把握掌控的。

但私下裡,他早就擬定了一份名單,一個叫趙佶看了膛目結舌的名單。“那麼多?”

這朝野上下凡是有頭有臉的主兒,只要家裡有適齡兒童的,是全都上冊子了。

趙佶伸手拉開了冊子,一折一折,這怕是有上百人吧。

老九這肯定不是選伴讀的。趙佶立刻就明白了來,但他還是不解。趙構就倆孩子,卻選了這麼多的同齡人,他要幹嘛呢?

“孩兒欲設立一宮學,取朝臣勳貴子弟而教之,父皇以爲如何?”

趙構可是很清楚自己還有幾年時間的,可沒想着挖坑埋人。

過幾年他就要“死”了,那在死之前,肯定是要把繼承人給理順的。攏共就四五年時間,這個時候把人往失敗者的身上去綁,可不是把人往火坑裡推麼?

在他的計劃中,於第八年的時候就會明確目標,也就是再有四年,隨後就是將一皇子分封出去。這算是一個被淘汰者吧。

但就算如此,他也會給之安排好去路的。

省的那可憐孩子打小就生活在‘哥哥’的魔掌下,那誰個要真的魔鬼一瞬間,他小命都會沒了的。

而且建立宮學,建立一個標準的貴族學校,展開的也是絕對的‘素質教育’,全科目發展。這亦是他爲今後的子子孫孫立下的規矩。

趙構是真不覺得皇家的傳統教育有什麼好。

至少受教育者太容易受老師的影響和擺佈了。

看看趙桓和耿南仲的關係,後者的真實能力到及格分了麼?一年的時間裡幹了多少蠢事?但趙桓有責罰耿南仲麼?

把國家教給耿南仲手中的結果就是歷史上的靖康之恥。但就是如此的一個人,卻依靠着自己是帝王師的身份,輕而易舉的攥取了朝堂大權。

雖然這傢伙本身是好運氣的躲過了那一劫,但耿南仲真的是死不足惜。

聽了趙構的解釋,趙佶拍手叫好。至今爲止他都沒有忘記自己當初被囚宮中時候的那段痛苦,對趙桓心有芥蒂,自然對耿南仲自也喜歡不來。

所以,那老一套的東西廢了也就廢了。橫豎他是沒接受過那種教育,他立下的太子倒是接受了,卻也沒有學好。於是對趙構推行‘素質’教育持肯定態度。

畢竟這位是能把書畫跟科舉掛鉤取官的主兒,大家都聽說過翰林院,誰見過翰林書畫院?牛的一比。

趙佶固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卻絕對是個極富有創新意識的皇帝。

而且人家還酷愛踢球,對於課程表裡的體育課半點意義也沒有,音樂課也沒問題。至於數學的重要性更是每個當權者都心知肚明的。

餘下的國學、地理、歷史、天文等,也都是上位者所應該學習的。

趙構帶着滿意的笑容而歸,他就知道這便宜老子是不會叫自己失望的,而有了趙佶幫襯,這宮學的推進也再無阻礙了。

當然,趙佶便是真的要反對,對趙構也不會有什麼大的觸動,但這到底是個麻煩!因爲他是趙構名面上的老子。

“接下就該選老師了……”

素質教育麼,師資力量是很重要的。不過這事兒暫時還沒到透漏下去的時候,怎麼着也要到了來年。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章 碰撞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十二章 龍洋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危矣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
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四百七十三章 真的殘忍麼?第三百零五章 妙計要成空第四百三十一章 勢不如人,無可奈何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九章 南遷(求首訂,1/10)第一百章 碰撞第四百零八章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第五十七章 能人所不能能也,成人所不能成也第五百八十四章 泱泱大國,天朝風範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四百九十二章 over!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選一?不,是二選一(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 鄭芝龍道盡心聲第四百三十二章 農墾局第八十三章 羨慕嫉妒恨(求收藏)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六十三章 造化鍾神“秀”第十二章 龍洋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五百一十九章 下下之策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接下該怎辦是好?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陵第二百八十八章 向南,向南——第三十四章 陷阱第一百八十章 多爾袞:我不想當八旗罪人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二百三十四章 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第四百九十八章 一舉而多得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七十章 一個藉口(求訂閱)第五百五十三章 趙構說第三百二十八章 通州都到了,燕京還遠嗎?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七章 奸臣啊,大奸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大發橫財的機會第三百二十章 老子這纔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第三百五十三章 嶽韓當先鋒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五百三十章 八刺沙滾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六十五章 招降小袁營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二十二章 八閩健兒第四百一十一章 攻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南洋暗刃第二百一十五章 天主要靠韃靼人(求訂閱)第五百四十三章 逃離第四百章 漢人的手筆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城費(求訂閱,3/10)第二百一十四章 荷蘭人很不開心(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人大譁第三十五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一百三十二章 冷兵器的閃耀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日奸(求訂閱)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賊,殺虜!第五百六十章 希望第五百零八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四百三十三章 天下一統快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不交兵權,留着過年啊?第三百八十章 被改變的歷史第二百零二章 史督師出場了第三十六章 此風不可長,此軍必須滅!第三百四十七章 國難之際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危矣第五百七十四章 拜占庭來使第二百零八章 忠心的好奴才(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險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一百六十章 還敢不捐款?(求訂閱,2/10)第三百三十一章 幸與不幸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第四百四十八章 安定,朔方第二百一十七章 南洋宣慰使(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排槍擊斃與排隊送死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四百一十六章 趙構的期盼第三百四十二章 王太子第二百九十一章 北復中原一場空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自成進考場了……(求訂閱)第五百六十八章 正旦使第一百五十章 入衛京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給宋人當刀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五百六十五章 爲君之道第五十四章 覺華島上第二十一章 一手拿書,一手拎棍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五百三十四章 奏事第九十二章 謀劃破敵第二百六十五章 還沒過河就先拆橋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把雙刃劍